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种植水果的技术工种是什么

一、品种选择。 选用本地黄瓜、上海杨行黄瓜、农大14号等优质高产品种。 二、培育壮苗。 大棚黄瓜播种期可在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宜采用大棚加小拱棚(或大棚电热温床)育苗。苗龄40—45天,播种量每亩约0.1公斤。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湿,再放入55℃的热水中,水量为种子的3—4倍,不停地搅拌,待水温降到30℃左右时,然后置室温浸种1—2小时待用。选近几年来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作苗床,整平床土,浇足底水,24小时后播种。每平方米床面撒播种子0.2公斤,覆上药土2厘米(50公斤土泥灰 1.5公斤钙镁磷肥 0.15公斤代森锌 0.15公斤托布津)。 从播种至子叶出土,需要维持较高的温度,当所温到15℃时,上大棚围裙;当气温到10℃时,傍晚小拱棚开始盖草帘。具体温度要求为:白天保持25℃—30℃左右,夜间20℃左右。幼苗出土后适当降温,白天25℃左右,夜间16℃左右。播后4—5天将小苗移入营养钵,移苗后至活棵前,适当高温高湿,苗床内保持25—30℃,3—4天后逐渐降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4—16℃,以防徒长。苗期经常保持床土湿润,浇水要选择晴天进行,可结合用0.2%磷酸二氢钾 0.2%尿素追肥,施后充分通风,促成壮苗。 三、适时定植。 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草帘栽培,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当苗龄40—45天,株高15—20厘米,有5—6片真叶时定植。一般每畦栽二行,株行距40—60cm,每亩栽2500-2700株。 四、加强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定植前半个月畦中开沟施入基肥,每亩施栏肥1500公斤,人粪尿1000公斤,复合肥45公斤。定植活棵后,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15天后再追肥一次。黄瓜生长快,肥水供应要及时,施肥方法采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原则,一般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进入盛瓜期后,根据土壤含水量,每隔1—2周浇水、灌水一次。 2、温度的控制。定植后要保持较高棚温,以利缓苗。缓苗后加强保温、防冻和通风、防热烧等措施。一般晴天,白天棚内气温达到28—30℃时通风;阴天,适当通风,保持温度20℃左右,夜间棚温15℃(不低于10℃),大棚内小拱棚上的草帘等要早揭晚盖,以增加光照。一般小拱棚在搭架引蔓前拆去,4月下旬揭掉大棚边膜,顶膜一直保留到采收结束。 3、应用激素保花保果,始花期用保果灵100倍液喷花保果,以提高前期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要实行水旱轮作,撒施生石灰等农业措施,防止病害发生。特别是注意霜霉病的提早防治,一般大棚黄瓜在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清明后气温回升到20—24℃时,可迅速流行曼延。所以,3月中旬开始,每隔5—7天用25%多菌灵或70%安泰生或58%瑞毒霉500倍液喷雾;霜霉病病斑出现后,用治疗性药剂72%克露750倍液或69%安克600倍液防治。阴雨天气可用45%百菌清烟熏剂每亩0.2公斤,傍晚关闭大棚熏,第二天早晨通风,与喷药轮换使用。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康福多7000倍液或一遍净2500倍液防治。

种植水果的技术工种是什么

早春大棚黄瓜种植技术 早春大棚黄瓜在一些老菜区由于种植面积大、连年重茬,使黄瓜枯萎病、疫病大发生,给大棚黄瓜生产构成威胁。我们通过黄瓜嫁接育苗、 炉火临时加温等措施综合配套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土传病害问题, 提高了种植黄瓜的经济效益。 1.选用保护地黄瓜品种 山东密刺、新泰密刺、津春3号这3 个品种抗低温也耐高温、瓜码密,非常适合早春大棚种植。 2.嫁接育苗 黄瓜播种时间在1月中旬,日历苗龄50天左右,生理苗龄5、6叶1心为好。砧木为黑籽南瓜,接穗比砧木早播3天,播种前砧木与接穗种子均需经过温烫处理, 经催芽播种在炉灰加珍珠岩或用热水浸泡过的锯末加一些营养土的木箱或塑料盘内。嫁接方法为腹切接法, 其最大优点是黄瓜苗子大小均可,嫁接后在温室内扣小拱棚并盖草苫遮光管理。 3.乙烯利处理苗及移苗 当黄瓜嫁接苗长有2叶1心时及时喷150~ 200ppm乙烯利,目的是增加雌花数,这是嫁接苗获得好的前期产量的关键。幼苗 3叶1心时及时移苗,可以划十字土块也可移到塑料营养钵中。 移苗前低温锻炼苗,移苗后白天27~29℃,夜间15~18℃缓苗,之后降温管理。定植前7天夜温逐渐降到7~8℃锻炼苗。 4.定植定植时间3月初 为使地温回升,棚内冬前不浇水,提前30 天扣棚烤地、整地作畦,每667平方米施鸡粪4000~5000公斤,沟施二铵50公斤,并在距顶膜40厘米顺棚柱拉好二膜支架,吊二膜时间在2月中旬。当15厘米处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2℃时定植,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3500~3800株。定植后按畦形扣小拱棚,用地膜进行三膜覆盖, 晚上及时点燃装有烟道的土炉子置于棚中央,棚外四周用草苫围盖好。 5.大棚管理 (1)温度管理:黄瓜嫁接苗缓苗期间小拱棚内保持在28~32℃,白天达到35℃时及时掀开小拱棚膜,晚上盖。定植后10 天去掉嫁接夹和小拱棚膜,中午可适当打开二膜,白天保持棚温28℃以上,当外界夜间最低温度5℃时去掉二膜,进入常规管理。(2)水肥管理:一般根瓜坐住浇第二水,到腰瓜时水肥齐攻,稀粪和化肥交替使用(粪稀—清水—化肥),黄瓜全生育期共追施粪稀3~4次约3~4方,尿素100公斤。

大棚黄瓜种植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畸形瓜 包括弯曲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等。 1.弯曲瓜 出现的原因是在育苗阶段,温度、湿度不适或营养供应不足,造成子房发育不良,自然发育成弯曲瓜;在黄瓜肥大时,田间管理不当,也易形成弯曲瓜。避免上述情况较好的办法,是在育苗期为黄瓜花芽分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在瓜条膨大期加强肥水管理。

2. 尖嘴瓜 造成的原因一是受精不良,二是棚内连续高温。因此当大棚内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需要及时通风,以防止高温的出现。开始坐瓜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培育健壮植株。

3.大肚瓜 出现原因一是受精不良,二是土壤缺锌。因此要选用单性结实性强的品种作为大棚的主栽品种,在此基础上结合整地施用硫酸锌做底肥。

二、花打顶现象 其原因是定植缓苗后没能较好地促根控株,追肥灌水过早。由于地温下降,根系活动减弱,营养跟不上,造成花打顶。如遇上述现象,应提早采收成瓜,并疏除一部分雌花,在晴天时浇水并追施氮肥。

三、叶片发黄 这是由于养分供应不足造成的。黄瓜是需肥较多的植物,不光底肥要充足,结瓜期也要加强追肥才能保证丰产。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般大多采取喷施农药的化学方法防治,据试验,采取无公害防治措施,也可收到良好效果,而且还能减少开支,提高品质。主要措施是: 1 高温闷棚。选择晴天的中午将大棚密闭,使棚内温度迅速升至45度,保持2小时后放风降温。一般闷棚1次,可使病情控制10天。注意在实施高温闷棚的前一天要浇足水。 2 升温降湿。提高大棚内地温和降低棚内湿度,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霜霉的发生。方法是:在上午通过密封大棚,使棚温度升至30-32度。午后再通过放风,使温度降至20-22度,棚内湿度降到60%-70%。另外,还可采用地膜,稻(麦)草,炉灰等全部或部分覆盖的方法,提高棚内地温和降低棚内温度。 3.叶面喷肥。在大棚黄瓜生长期间,合理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可迅速有效地向植株提供所需的营养,促使黄瓜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一般每隔10天左右喷施1次,每次每亩喷氮磷钾硼混合溶液50公斤。溶液的配制为每50公斤水中加尿素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硼砂100克。硼配液前要先用少量的热水溶化。 4 喷施糖液 。扰研究,霜霉病发生的轻重与黄瓜体内的糖氮比值有很大关系。在黄瓜生长期间,喷施1%的白糖和1%的尿素混合溶液,防病效果可达80%以上。一般喷施5-8次

 火龙果的好处多多,不仅仅因为它甘甜可口,还因为它独特的外观。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一起来看看。

火龙果种植技术和技巧

 一.地块选择

 火龙果喜阳光、耐高温、忌湿、怕渍(积水易造成烂茎),宜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块。

 二..合理种植

 种植季节火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4?5月份和8~9月份种植最为适宜,因此时的温度较有利于植后生根和长茎。

 种植规格畦带沟宽3 m,畦的走向以南北走向为宜,有利于植株充分接受光照,畦中心立10cm?10 cm?250 cm的水泥柱,柱的株行距为5m?2.0 m,在1.3 m位置拉上钢丝,水泥柱之间每间隔80cm插一毛竹立柱,按每柱各栽种2株计算,每亩约种800株。定植初期维持单枝生长,长到1.3米后摘心促进分枝,让枝条自然下垂,有利于早果丰产。每株留枝不超过10根。结果3年的老枝剪除,让其重长新芽。

 三.水肥管理

 火龙果的根是半木质须根,85%以上的根分布在20 cm以上的耕作层中,这部分根吸收大量的肥料和水分供火龙果生长、开花和结果;小部分向深处生长的根和攀附于墙壁或支架的气生根,能帮助吸收土壤深层及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由于这部分根的存在,即使半年不下雨,火龙果照样可以依靠露水生长和结果。生产上为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就应尽可能满足其不同时期对肥料和水分的需求。

 生产上应在12月至翌年1月进行除草并施商品有机肥,提高火龙果的抗冻能力。在3~4月份应重施1次氨基酸菌肥50kg/亩,加复合肥50 kg/亩促进生长,并全园撒施40~50 kg石灰粉,以中和土壤酸性,补充钙元素和杀灭田问越冬病虫。在5月份,于雨后撒施1次以氨基酸菌肥50kg/亩,加复合肥50kg/亩的促花壮果肥。在6~10月份,每个开花坐果周期滴施氨基酸菌肥20kg/加复合肥20kg。这对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含糖量有着显著的作用。

 火龙果的根多数生长在表土层,田间若有杂草只能人工拔除,不可用锄头除草,同时避免在田上践踏。加

 四.定形修剪

 枝条攀缘至水泥柱顶前宜让其维持单枝生长,待长至柱顶后(1.3-1.4米)应摘心,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积累养分,提早开花结果。生长良好的火龙果自然发芽力较高,一般每枝可抽发3?5条新枝,为增减强壮的结果枝,每年的营养生长期,每枝可视生长情况留1?3根生长健壮的枝条;在生殖生长期间,为保证果实发育的营养需求,新萌发的枝条应全部疏去。

 五.疏花疏果

 火龙果花期长,开花能力强,5?10月均会开花,每枝平均每个花季会着生花蕾2.7朵。授粉受精正常后,可用环刻法剪除已凋谢的花朵(保留柱头及子房以下的萼片)。当幼查横径达2厘米左右时开始疏果,每枝留一个发育饱满、颜色鲜绿、无损伤和畸形,又有一定生长空间的幼果,其余的疏去,以集中养分,促进果实生长。

 六.催花、保花、保果

 于每年的4月下旬喷施600倍绿之宝加20 mg/kg多效唑、0.01%钼酸铵和1.8%阿维菌素40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次进行催花。火龙果每隔10天到15天开一批花,显蕾到开花15天左右,花期一般在3到5天。火龙果的结果部位一般出现在枝条的下垂枝居多,最大果出现在9-10月份,此时由于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积累的养分多,糖度自然也高。

 红皮红肉类火龙果全年总共开花结果8-11个批次,首次现蕾期为5月下旬,开花期为6月上旬,成熟期为7月上旬;白玉龙首次现蕾期为7月上旬,开花期为7月中旬,成熟期为8月下旬,红皮红肉类火龙果比白玉龙延长一个批次结束开花结果,其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为10月上旬、10月中下旬日和12月下旬。而白玉龙结束现蕾、开花、成熟时间分别为9月中下旬、10月上旬、11月中旬,红皮红肉类火龙果每年比白玉龙多产3个批次果实。

 火龙果开花时间较短,开花到凋谢只有1个晚上。一般从日落后1-1.5 h开花,花药裂开;于20:30左右蜜腺开始分泌,花蕾散开,如漏斗状,此时花尊是黄绿色,肉质厚,呈鳞片状,向后反卷,花瓣纯白色(白玉龙)或呈红白色(红肉类),授粉后柱头裂片呈褐色;至凌晨1:00左右花径最大,此时授粉能力最强,之后开始逐渐萎凋。

火龙果的食用禁忌

 1、腹泻的人不要吃:火龙果略偏凉,有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经常腹泻等症状的虚寒体质者不宜多食。

 2、女性少吃:女性体质虚冷者,亦不宜进食太多火龙果。

 3、来大姨妈的时候别吃:女性月经期间不宜食用火龙果,以免行经不畅。

 4、这些体质的人要少吃: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的人群亦应少食。

 5、孕妇吃要慎重:火龙果中富含植物性白蛋白,过敏体质的孕妇要慎食。

 6、最好不要和牛奶一起:吃火龙果不宜与牛奶同食,以免影响消化。

 7、糖尿病人不能多吃:火龙果几乎不含果糖和蔗糖,所含糖分以葡萄糖为主,容易吸收,食用过多易使血糖上升,故糖尿病人不宜多吃。

 8、要挑新鲜的吃:火龙果表面红色的地方越红越好,绿色的部分也要越绿的越新鲜,若是绿色部分变得枯黄,即已表示不新鲜,最好少吃。

 9、表皮也要洗干净:火龙果虽然是吃里面的肉,但表皮也要清洗干净,再切开食用,以免病菌污染。

 10、现吃现买:火龙果属热带水果,最好现买现吃,如需保存,则应放在阴凉通风处,而不要放在冰箱中,以免冻伤反而很快变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