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旱地种植的是什么中药材
又在有很多人都在适合旱地上 种植 中药材了,那么旱地适合种植什么药材或植物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适合旱地种植的中药材,一起来看看。
适合旱地种植的中药材
一 关防风
二 北沙参
三 水飞蓟
四 牛夕
五 桔梗
六 黄芪
七 白芷
八 速生枸杞
九 穿山龙
十 沙苑子
适合山区适合种植的中药材
1、甘草
甘草耐旱、耐寒、喜光,不仅在中药上用途广泛,还在保健品、调料、食品、化工原料上广泛使用。近年来,野生甘草禁止采挖,致使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很难搞到野生甘草,这个缺口必须要人工种植来补充。甘草生长2~3年采收,亩产600~800公斤,亩用种子3~4公斤,目前市场价格为9~15元/公斤,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十分畅销,所以发展甘草前景充满希望。
2、黄芩
黄芩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有的地方将种子撒播于沙滩上,也有的地方撒播于山坡上,都种植成功了、见到了效益。黄芩多年生长亩产300~350公斤,按一般价格1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是3000~3500元,其价格后市依然看涨。
3、沙苑子
沙苑子适宜种在干旱少雨的地区,其主根深长,不论荒山、荒地、沙漠、沙滩、草原及贫脊地都能生长,而水源条件好、肥沃的土地却生长不佳。优越性在于生长快,一年三季只要不上冻都能种植。干旱地区在雨季种上,几天就发芽生长,有顽强的抗逆性,一次种植连续生长5年,这5年内平均每年亩产药材120公斤。沙苑子全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维生素,如果做为饲草放牧,不用喂料可使牛羊膘肥体壮,并且不得病,这对畜牧业的发展也会有促进作用。如果在平原种植亩用种1.5公斤,如果在山区撒播可用2公斤,如果做牧草可用3公斤,要因地制宜,达到高产高效。
4、大叶蒲公英
大叶蒲公英抗逆性能强,在临床上对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烧、胃炎、肝炎等有一定作用,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是不可缺少的常用中药材。大叶蒲公英不仅是中药材,鲜嫩时又是可口的蔬菜。如果在保护地种植,一年可割6~7茬,每亩出鲜菜7200~8000公斤,并能持续3~4年,这是一个好项目,如果市场发展起来,可以积极供应特色蔬菜,让人们饱尝口福,并在吃菜中清热解毒、身体健康。
5、射干
射干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都能生长,不仅是一味名贵的中药,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卉。种植射干不占好地,荒山、荒坡、荒地、草原、沙滩都能生长,抗旱抗寒能力很强,只要苗出来了,就会很顽强的生存下去,并且越长越旺。射干上冻前种植当年不出苗,待第二年春天出苗,如果春夏播在3月20日至6月20日都可,其种植时间是很长的。生长2~3年采收,亩产干货200~250公斤,亩用种子5~6公斤,现市场销售价是16~21元/公斤,并呈上涨之势。
6、旱半夏
旱半夏喜荫蔽环境,在10~12月和2~5月份种植,当年收获。实验表明,旱半夏一般亩产量为150~200公斤,亩效益为6000元以上,若是土质肥沃,管理得当,亩产量可达250公斤以上,效益更加可观。旱半夏田间能套做玉米、高粱等高秸作物,也可套种于果树林下,立体种植,效益更佳。其种苗价格上涨价高,旱半夏亩用种量较大,约35~50公斤,种植成本高让药农可望不可及,一般都不敢大面积发展,只是小规模种植,自己培养种苗后再扩大。
7、远志
远志为常规大宗药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多年来畅销并缺货。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越挖越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家种远志面积不大,致使各地市场纷纷涨价,敞开收购。远志不怕严寒、干旱,山区、平原、草原都可以种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生长2~3年采收,在实地操作中密植比稀植产量高,人们常说?稀的强不如密的长多?,这句话用在这里十分明显。其亩用种子2~2.5公斤,亩产150~250公斤,亩效益是十分理想的。
旱地关防风种植的 方法
一、选地、播种、施肥
1.选地:选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块种植。低洼地种植要挖好排水沟,以免多雨时积水造成内涝。2播种:防风可以春播、夏播、秋播。
(1)春播: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春季播种,时间是 清明 节前后,将地块整平耙细,采用机引48行谷物播种,播深lcm,播种、覆土、镇压连续作业,播种后浇水。东北地区西部和内蒙古春季干旱严重,不宜采用春季播种。
(2)夏播:东北和内蒙古夏播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雨来临之前进行播种。采用防风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间作或套种。开沟lcm深,将种子均匀撒播沟内,覆平土。
(3)秋播:时间7?1O月,播法和春播相同。
3.施肥:亩施有机肥1000~2000公斤,结合征地将肥耙入或翻入土壤耕层,整平耙细后即可播种。
二、田间管理
1.苗期镇压:夏、秋播种的地块,当年苗较小,第二年春天化冻后,顺垄或顺畦用磙子或V型镇压器镇压一遍。保墒抗旱,提高小苗的成活率。
2.定苗:当小苗长至8?10cm时,按株距6~8cm,去掉弱、病、小茁,留大苗、壮苗,进行单株定植。
3.中耕除草:当防风出苗后或春季返青后,进行铲、趟、松土除草,有利于促进根系的早发快长和根系下扎,提高质量和产量。
4.追肥:没有施肥或肥力不足的地块,在丛生叶封垄前,结合中耕亩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2O公斤。
5.拔苔:夏、秋播种的防风,第二年不抽苔,个别抽薹、开花的,如不留种,发现抽薹及时摘除。开花结种后,根系木质化,不能药用。
6.排水:防风耐旱怕涝,土壤过于湿润根系生长不良,多雨时低洼地有积水,要及时排出,防止涝灾。
三、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增施磷钾肥,通风透光,保持植株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发病时叶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40%粉锈宁500倍液进行防治。
2.根腐病:多雨季节易发生,要作好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
3.防治害虫:生育期发生草地螟、黏虫、黄风蝶等害虫,幼龄期用7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四、收获
1.时间:春季化冻后,发芽前或秋季 立秋 ,至 霜降 进行采收。
我给你推荐以下几种供你参考:
杜仲栽培技术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的干燥树皮、又名丝棉皮、丝连皮、玉丝皮。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股、降血压等功能。原产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已有近千年栽培历史。现主产于贵州、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省,一些邻近省区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株高可达20米,树干挺直,胸径可达40厘米以上。树皮、枝、叶、果实折断时可见有坚韧而细密的银白色胶丝;树皮灰色、粗糙。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长7-15厘米,宽4-7厘米,边缘有锯齿;幼叶两面被棕色柔毛,老叶仅下面沿叶脉被疏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通常先叶开放;雄蕊6-10,花丝极短,雌蕊1,心皮2,1室。翅果长椭圆形,肩而薄,先端下凹,黄褐色或棕褐色。种子1枚,长条形,略扁,黄褐色。花期3—5月,果期9-11月。
(二)生长习性
杜仲根系发达,主根长可达1.35米,侧根、支根分布范围可达9米,但主要分布在地表层5-30厘米之间,并向着湿润和肥沃处生长。植株萌芽力极强,休眠芽因受机械损伤常可萌发。树高生长速度初期较为缓慢,速生期出现在10-20年间生;20-35年生树的年生长速度渐缓;其后几乎停滞。胸径生长速生期在15-25年,25-45年渐缓,其后几乎停滞。树皮的生长过程基本上与胸径生长过程相一致,树皮产量随树龄变化而异,同时亦受环境条件影响。杜仲喜光,对土壤、气温要求不严,在气温-20℃时可安全越冬。但在湿润、温度较高的地区生长发育较快,而南方冬季气温过高,缺乏冬眠所需的低温条件,则对生长发育不利。
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经8-10℃低温层积50一70天,发芽率可达90%左右,种子寿命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干燥后更易失去发芽能力,故种子采收后宜即行播种。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壤酸性至做碱性、排水良好的向阳缓坡地,深翻土壤,耙平,按株行距2-2.5米×3米挖穴,深30厘米,80厘米见方,穴内施入土杂肥2.5千克、饼肥0.2千克,骨粉或过磷酸钙0.2千克及火土灰等,与穴土拌匀备栽。苗床则整细耙平后作成1.2米的宽畦。
2.繁殖方法可用种子、扦插、压条及嫁接繁殖。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
(1)种子繁殖宜选新鲜、饱满、黄褐色有光泽的种子于冬季11-12月或春季2-3月月均温达10℃以上时播种,一般暖地宜冬播,寒地可秋播或春播,以满足种子前发所需的低温条件。种子忌干燥,故宜趁鲜播种。如需春播,则采种后应将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种子与湿沙的比例为1∶10。或于播种前,用20℃温水浸种2-3天,每天换水l-2次,待种子膨胀后取出,稍晒干后播种,可提高发芽率。条播,行距20-25厘米,每亩用种量8-10千克,播种后盖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后,于阴天揭除盖草。每亩可产苗木3万一4万株。
(2)嫩枝扦插繁殖春夏之交,剪取一年生嫩枝,剪成长5-6厘米的插条,插入苗床,人士深2-3厘米,在土温21一25℃下,经15一30天即可生根。如用0.05毫升/升α-萘乙酸处理插条24小时,插条成活率可达80%以上。
(3)根插繁殖在苗木出圃时,修剪苗根,取径粗l-2厘米的根,剪成10一15厘米长的根段,进行扦插,粗的一端微露地表,在断面下方可萌发新梢,成苗率可达95%以上。
(4)压条繁殖春季选强壮枝条压人士中,深15厘米,待萌蘖率抽生高达7-10厘米时,培土压实。经15一30天,萌蘖基部可发生新根。深秋或翌春挖起,将萌蘖—一分开即可定植。
(5)嫁接繁殖用二年生苗作砧木,选优良母本树上一年生枝作接穗,于早春切接于砧木上,成活率可达90%以上。
3.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种子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幼苗忌烈日,要适当遮荫,旱季要及时喷灌防旱,雨季要注意防涝。结合中耕除草追肥4-5次,每次每亩施尿素l-1.5千克,或腐熟稀粪肥3000-4000千克。实生苗若树干弯曲,可于早春沿地表将地上部全部除去,促发新枝,从中选留1个壮旺挺直的新枝作新干,其余全部除去。
(2)定植1-2年生苗高达1米以上时即可于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定植。据上述株行距,每穴1株。幼树生长缓慢,宜加强抚育,每年春夏应进行中耕除草,并结合施肥。秋天或翌春要及时除去基生枝条,剪去交叉过密枝。对成年树也应酌情追肥。北方地区8月停止施肥,避免晚期生长过旺而降低抗寒性。
4.病虫害防治
(l)立枯病多发生在低温高湿和土壤黏重、苗过密、揭草过晚的苗床内。防治方法:整地时每亩撒7-10千克的硫酸亚铁粉或喷洒40%甲醛溶液3千克,然后盖草,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时,每亩用50%多菌灵2.5千克与细土混合后撒在苗床上或播种沟内;发病期间,用50%多菌灵l000倍液浇灌。
(2)根腐病一般于6-8月多雨时易发生。宜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作苗圃。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
(3)叶枯病为害叶片,严重时叶片枯死。清洁田园;生长期喷1∶1∶100波尔多液。
(4)豹纹木蚕蛾幼虫蛀害枝干,致使树势衰退。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园;6月初,在成虫产卵前,用涂白剂涂刷树干;幼虫孵化期,在树干上喷洒40%乐果乳剂400-800倍液。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剥皮年限以树龄15-25年较为适宜,剥皮时期以4~6月树木生长旺盛时期,树皮容易剥落。也易于愈合再生。具体采收方法主要有:
(1)部分剥皮即在树干离地面10-20厘米以上部位,交错地剥落树干周围面积1/3-l/4的树皮,每年可更换部位,如此陆续局部剥皮。
(2)砍树剥皮多在老树砍伐时采用,于齐地面处绕树干锯一环状切口,按商品规格向上再锯第二道切口,在两切口之间,纵割环剥树皮,然后把树砍下,如法剥取,不合长度的和较粗树枝的皮剥下后作碎皮供药用。茎干的萌芽和再生能力强,砍伐后在树桩上能很快萌发新梢,育成新树。
(3)大面积环状剥皮于6-7月高温湿润季节(气温25-30℃,相对湿度80%以上),在树干分枝处以下离地面10厘米以上,大面积环状剥取树皮。只要善于掌握剥皮的适宜时期和剥皮技术,那么,环剥部位的维管形成层及木质部母细胞可重新分裂,使新皮再生。所以,剥皮时,不要损伤木质部,并尽量少损伤形成层,则树可保持成活。2-3年后,树皮可以长成正常厚度,能继续依法剥皮。此外,采叶入药时,可选五年生以上树,在10-11月间叶将落前采摘,去叶柄后,晒干即成,折干率约3∶1。
2.加工树皮采收后用沸水烫泡,展平,将皮的内面双双相对,层层重叠压紧,上下四周围草,使其“发汗”,约经1周,内皮呈暗紫色时可取出晒干,刮去表面粗皮,修切整齐即可。折干率1.5-2∶1。
(五)留种技术
选生长快、树皮厚度大、产量高、品质优、干形矮、抗性强的20一30年生的强壮雌株作母本树。雌株与雄株配植比例为10∶1,对留种的母本树应加强管理。当果实成熟呈淡褐色且有光泽,种子呈白色时就应及时采收。如过早采收,种胚发育木全,发芽率低;过迟则果实易散落,遇雨易霉变。种子采收后宜置通风处阴干,忌烈日暴晒或烘干,以免丧失发芽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