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试种耙耙柑成功,成功的背后哪些人付出了巨大努力?
西藏的林芝察隅县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征,试种了耙耙柑,结果收获喜人。第一批粑粑柑在当地销售一空!耙耙柑,又称春见柑橘,常见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地区。此次在西藏引种,还是头一回。西藏为试种粑粑柑也付出了诸多努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种植粑粑柑需要满足特定的种植条件。如粑粑柑适合种植在土壤微酸性PH值在5.5-6.5,排水良好,有机质高的沙质土上;耙耙柑最低的生长温度在大于或等于-5度,一般在温度适中的地方种植,如果气温过低,耙耙柑是无法生长的;耙耙柑对水分的要求挺大的,要有足够的供水及排水能力,并且水源的水质无污染;耙耙柑最好种植在交通便利的平坝地或者岭坡地。所以西藏为了种植粑粑柑,得注意以上这些条件,付出了巨大努力。
其次,种植粑粑柑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种植技术。在选苗栽植方面,需要取不带检疫性病虫害,没有受病虫害危害的好苗,并在9-10月秋梢老熟后或翌年2-3月春梢萌发前栽植。栽植密度上,栽植的密度要把控在每亩50-60株,因为春见的结果率很大,因此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空间给每一株的生长。此外,在种植前,一定要做好熟化土壤,不得在园内种植高杆植物,要做好除草工作。施肥需要采取土壤施肥为主,叶面施肥为辅的方法,要勤施薄施,并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以冬季修剪为主,第二年花前复剪,春、夏梢适时摘心,夏梢时抹芽控梢,集中放秋梢调节营养枝与结果枝的比例,保持立体结果树冠,以促进着果,延长丰产年限。冬季修剪的无叶花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虫花等基础上进行花前复剪,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结合合理肥水管理,科学修剪、控梢,搞好冬季清园,清除病技、叶集中处理。可以选择使用阿维菌素、石硫合剂、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最后,粑粑柑味道鲜美、果肉嫩滑、甘甜多汁、口感清爽,能快速抓住消费者味蕾,从众多柑橘品类中脱颖而出。随着耙耙柑市场知名度越来越高,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种植的前景是很不错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