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殖场经济效益分析

猪场的经济效益是猪场老板最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益是养猪场的最终目标,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生存与发展。

养殖场经济效益分析

猪场的经济效益同猪的品种、饲料价格、市场行情、管理水平等方面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如何分析猪场的经济效益呢?

很多猪场老板常常是:财务报表出来了,看看损益表等,才知道了过去的一个月或一年的基本财务情况,例如:本月盈利10万,总销售收入100万,总成本90万……等等。但你问他,这10万是如何赚来的?是市场好出栏猪价格高带来的?还是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的?或者是生产成绩好带来的呢?再深问一下:上述因素各占多大比重?往往他就回答不上来了。

2022年养猪行业分析怎么写?

养殖效益是指养殖户在一定养殖周期内,获得的收益减去成本后的净利润。

要想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具体措施如下:

1、选择优良品种

种猪的优劣是决定养猪效益高低的基本条件,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有优良的品种做保证。

养殖户应根据本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投入产出高的品种,最好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好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猪作为育肥猪,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坚持自繁自养。

2、降低饲料成本

要想提高养猪的经济收益,就需要将地养殖的饲料成本,但并不是说购买劣质的饲料。

首先可以自己种植农作物来养猪,这样不仅能保证饲料的质量,而且养殖的成本是真的大大降低了,那么经济效益自然就提升了。

还有就是要提高饲料的转化率,缩短生长周期,这样也能降低饲料成本。

3、改变养猪模式

很多地方养猪还是非常传统的养殖模式,这样养猪的经济效益并不会很好,那么我们就需要=创新和改革。

我们在养殖的时候不再是单一的养殖,既可以养殖肉猪,有可以培育种猪,还可以出售乳猪、种猪。

4、提倡适度规模发展适度规模是指各生产要素在养猪生产经营单位中的聚集程度,猪场的规模越大不一定经济效益越高。

猪场要根据本地条件及个人的经济实力,确定适度的养殖规模,不断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最终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5、提高养殖技术养殖技术的提高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022年养猪行业分析可以写出养猪行业的过去发展数据,以及对养猪行业未来的形式的预估,比如2021年以来猪肉价格一路走低。7月份,猪价基本稳定在成本线附近,略低于成本线。

市场上活猪价格约每公斤15元,相比于年初的35.68元/公斤,下降57.9%。2022年1月国内鲜猪肉批发价为22.2元/千克。

2020年我国饲料产量是2.53亿吨,2021年1-11月我国饲料总产量为2.68亿吨,同比增长13.8%,其中猪料1.17亿吨,同比增长44.9%。2021年饲料主要增长点来源于猪料的增长。一般来说,如果饲料原料供应量相对稳定的话,原料价格应该与猪价成负相关。

养猪行业预估分析

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至常年状态的90%以上。2021年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3764万头,同比增长18.2%,比二季度末略降0.3%。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911万头,同比增加9915万头,增长29.2%,比一季度末增长5.6%。2021年年末生猪存栏量为44922万头。

2021年猪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应能力逐步改善。2021年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增长,基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出栏显著增加。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49193万头。

同比增长35.9%,增速比上半年进一步加快1.5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共出栏生猪67128万头,同比增加27.4%。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