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九卷记录了哪些内容?
《水利》九卷。徐光启十分关心水利问题,在《农政全书》的凡例中他便说:“水利者,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另外,从本目在《全书》所占的比重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其中《西北水利》一卷,《东南水利》三卷、《浙江水利》一卷、《灌溉图谱》、《利用图谱》各一卷、《泰西水法》二卷。在这些章节中,不但有对用水理论的探讨,有水利器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还有改善地方水利的具体意见。《西北水利》主要摘录郭守敬、徐贞明的著作,范围包括西起甘肃,东至河北、山东的整个黄河流域。《东南水利》主要针对太湖流域,辑录资料的来源是宋人范仲淹、元人任仁发和明代的吴恩、夏原吉、徐贯、耿桔等人的著作。《浙江水利》主要谈论浙东绍兴、上虞、宁波一带沿湖筑堤蓄水工程。《农政全书》的灌溉及利用图谱,录自王祯的《农书》。徐光启对取水工具写下不少评注,表明他对这些工具器械作了深入的研究。《泰西水法》是徐光启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著作,介绍了一些西方的水利学原理和工程知识,其主要部分也被选入《农政全书》。
为了支持海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和方法,通过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促进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框架
海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基础数据库分为两大类:土地资料库;图件资料库。土地资料库包括土壤数据库、地形数据库、基本农田库、水文数据库;图件资料库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水利灌溉图。通过划分评价指标级别,与土地适宜性评价权重分值表相结合,计算出土地适宜性评价分值,并存入土地适宜性评价分值库中,进行适宜性分类,最终形成土地适宜性专题图。评价系统框架见图5-3。
图 5-3 海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框架图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软件
评价系统软件主要功能有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对每个评价单元进行评价指标级别赋值,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权重分值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分值,形成土地适宜性评价分值库,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标准确定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程度,系统界面见图5-4。
图 5-4 海南省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界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