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梅有和梅花一样的品质么?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梅花原产于我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花、梅果可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胜枚举。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达lO米,常具枝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无毛。花多每节l一2朵,多无梗或具短梗,谈粉红或白色,径2-3厘米,有芳香,多在早春先叶而开,花瓣5枚,常近圆形;弯片5枚,多呈绎紫色;雄蕊多数,离生,于房密被柔毛,罕为2-5(离心皮)或缺如,于房上位,花柱长。核果近球形,径约2-3厘米,**或绿**,密被短柔毛,味酸;核面具小凹点,与果肉粘着,4-6月果熟。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
产地与习性:梅花原产中国,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繁殖与栽培:梅花以嫁接为主,播种也可。嫁接常备用切接或芽接。砧木以实生梅苗为好。切接可以早春萌动时进行,也可在冬季,用不带土的裸根砧苗在室内进行切接或劈接。芽接多在6--9月进行,多用盾形芽接法。通常在生长期间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6月底至7月初),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肥,促进花芽分化。如果用梅的老树干靠接,可快速形成盆栽树桩。梅花适作盆景栽培。将地栽培数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软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常见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 注意治虫用药时避免使用乐果,因乐果对梅花易主生药害而导致落叶。
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
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
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叶柄短,具腺。
花梗短,1一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钟状,有红,暗红及绿色等。花有单瓣或重
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
**或带绿色,5-6月成熟。
梅花原产于我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
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
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花、梅果可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
式干果,不胜枚举。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
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
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
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
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
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
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
梅花——花中君子
学名:Prunus mume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 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
产地与习性:梅花原产中国,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繁殖与栽培: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应于阳坡或半阳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长期间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6月底至7月初),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肥,促进花芽分化。
梅花适作盆景栽培。将地栽培数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软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
常见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
应用: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2.
梅
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赏析
梅花、菊花和荷花,被人们称为花中的清品。这是因为菊傲霜,莲出污泥而不染,梅则是百花凋残后斗雪而开。古代诗人们写下了许多歌吟梅的诗篇,他们常把梅作为品格高洁的象征。这首诗以拟人手法赞颂梅花一尘不染的本性和甘于清贫的品质。最后二句就林和靖“梅妻鹤子”的传说发出议论,很有点为梅打抱不平的意息。诗人用风趣的语言巧妙地维护了梅的纯贞。
当然诗中说的是梅花,又不是梅花,实际上说的是诗人自我,是借对梅花的吟咏,以表自己不慕荣利,淡泊自守的人生道路。
3.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4.林逋《山园小梅》赏析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此诗首联写梅花独放。“众芳摇落”一句便将百花的凋零衰败与梅花的明媚艳丽作了鲜明的对比。于蕴藉中托出旨意,以衬出梅花卓尔不群的清姿。
“占尽风情向小园”承接起句,当是对前面的补充描写。“占尽”二字,谓梅开其中,小园风光全被其独领。又似诗人自抒其志洁,谓众人皆浊我独清之意。
颔联写梅花的身姿。“梳影横斜”写梅花倒映于清浅的水中轻波摇曳,一“横”字写出了梅花的闲适之态。特别是梅花在黄昏朦胧月色中轻轻浮动,更显得婀娜多姿。这哪里是写梅花,分明在写卓约清丽的妙龄少女!
颈联从侧面写梅花孤洁之美。“霜禽欲下”而“先偷眼”窥视。这一“偷”字横生意趣,形象传神写出了对梅花的爱慕之情,宛在目前。次写如“粉蝶有知”使该“合断魂”。作者的假设之笔实是抒发了“霜禽”、“粉蝶”尚且受梅如此,何况人乎?亦当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接着,尾联由梅花而及人,落墨于诗人对梅的情感。实是对梅轻语:幸而有我与你亲近,为你小声吟诗,又何必需要奏乐与宴饮的方式呢?作者这种一往情深的表白,既独特又真切感人。
从全篇来看,诗人对梅赋予了形象化拟人的手法,语言清淡熨贴,情感朴实无华。然此诗“颔联”警绝,观其气格似与其余之句不大相类。尤其是尾联余以为造语欠风致含蓄,平铺直述,甚无余味。盖七律中间两联易得,结句难得,起句造语立意尤为不易。和靖先生志洁言清,何至如此?是另有所托还是诗至颈联作者心力已尽,不得湖山之助?
余读此诗仅存上述质疑。即便如此,然瑕不掩瑜,此诗终不失为传世之作。况吾深爱其之子风流,占尽古人雅致,析其诗实为先赏其人故也!
5.雪梅二首(其一)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
这是一首带寓言意味的作品。
冬天,那漫天飞舞的雪片和雪中俏立的梅花,引起了诗人的兴趣。他出神地望着它们,觉得梅和雪好像是为了争得春色才出脱得如此精神。于是诗人放下笔,认真地评判起来。他认为梅花虽白,终归逊雪三分;雪花虽白,却缺少梅花的一种清香。梅雪均佳,各有千秋。其实何止梅雪?任何事物都各有所缺,各存所长。从他的评判,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对着梅雪,仔细端详,反复推敲的形象。
6. 王安石《梅花》赏析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7.《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果梅有和梅花一样的品质。
梅花原产我国,现在我国已栽培应用的梅花品种有300个以上,并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间。野梅以西南山区,尤其是滇、川两省为分布中心,井东延至鄂西地区。西藏的被密.通麦等 地(海拔2100-3300米)有野梅分布。
至于梅花的栽培分布,露地栽植区主要在长江流域的一些城市及其郊区。向南延至珠江流域, 最南为海南岛的海口市。向北达到黄淮一带,而现在其最北以北京为界。目前以艺梅、赏梅著称 的,有武汉磨山、无锡梅园、苏州光福与洞庭西山、南京梅花山、成都草堂寺、杭州孤山、超山 及灵峰、昆明西山及黑龙潭、上海淀山湖及萃庄公园、安徽激县及合肥、山东青岛及披县、河南 部陵、广州罗岗、江苏扬州及泰州、贵州贵阳以及台湾省雾社梅峰等地。
在国外,栽培梅花的不多,只有日本艺梅之风较盛,品种也较多。朝鲜也栽培一定数量的梅花,欧美仅在大植物园中可以见到梅花。近年来,大洋洲的新西兰也在发展梅花切花栽培,品种多 属官粉型,个别属于朱砂型,6-7月(南半球冬季)开花。
落叶小乔木,高达lO米,常具枝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无毛。叶广卵形至卵形,长4-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边缘具纫锐 锯齿,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幼时两面被短柔毛,后多脱落,成长的叶多仅在下面脉上有毛,而以 腋间为多;柄长O.5-1.5厘米;托叶脱落性。花多每节l一2朵,多无梗或具短梗,谈粉红或白 色,径2,3厘米,有芳香,多在早春先叶而开,花瓣5枚,常近圆形;弯片5枚,多呈绎紫色;雄 蕊多数,离生,于房密被柔毛,罕为2-5(离心皮)或缺如,于房上位,花柱长。核果近球 形, 径约2-3厘米,**或绿**,密被短柔毛,味酸;核面具小凹点,与果肉粘着,4-6月果熟。 梅除原种外,还存在若干变种。
我国主要有以下几个梅树野生变种。
一、曲梗梅:果梗长而曲,为Dclavay于1888年在云南大理大坪于(泽音)附近采得的野生变种。
二、毛梅:叶背各部、花梗、花托、尊片、子房与花柱下半部等 处均有毛。福建南平海拔360米处现仍有
中国梅花现有300多个品种,按进化与关键性 状可分为3系、5类、16型。真梅系是梅花的嫡系,是由梅花的野生原种 prunus mume或变种演化而来,而不渗入其他物种的血统。
真梅系品种既多且富变化,按枝姿(直 上、下垂、扭曲)分为3类,即:直枝类(枝直上)、垂枝类(枝下垂)和龙游类(技扭曲)。 直枝梅是中国梅花中最常见、品种最多、变化幅度最广的一类,在3类之中出现最早。它又 可按花型、花色、萼色等标准分为7型,即:江梅型、宫粉型、玉蝶型、朱砂型、绿弯型、洒金 型和黄香型。垂枝梅和龙游梅是枝姿奇特、富有韵味的两类梅花,前者枝垂如垂柳,后者扭曲似龙桑。它 们都富有画意,而品种不多,均系演化程度较高而品种形成饺晚的类别。
垂技梅又分为4型,即: 单粉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校型和骨红垂枝型等。龙游类现仅有1个型(玉蝶龙游型)、1 个品种('龙游'梅)。 杏梅系品种形态介乎杏、梅之间,或颇似杏,而核表有小凹点--这是梅的典型特征。它们是 梅与杏P.armneniaca或山杏P.sibirica的种间杂种,在植物学上届杏梅变种 P.mume var. bungo的 种间杂种。
梅喜温暖气候。但在江南花木中,仍以梅较为耐寒,且开花·特早,梅花一般不能抵抗 -15一-20℃以下的低温,仅杏梅系、樱李梅系的品种可抗-20--30℃的严寒。它对温度很敏 感,一般当旬平均气温达6-7℃时开花,乍暖之后尤易提前开放。
从栽培分布来说,梅多集中 于长江流域一带,这说明它是喜暖而又有一定抗寒力的。梅的这种喜暖性,还可从各地花期悬殊 甚大来证实,如海口在12月,广州和台湾在1月,厦门、昆明在l一2月,重庆、成都多在2月初, 长江中游如武汉及两湖等地在2月,下游如江、浙、皖、沪在2-3月,郑州、西安在3月上中 旬,青岛、报县、北京在3月底一4月中旬。一种花木从12月到4月开在祖国由南到北的大地 上,这在百花园中是比较少见的。同时,同一地点的梅花常随当年气候变化而花期早晚不一,有 时相差一个月或更久,这是梅花喜温的又一证明。如武汉的盛花期1980年为2月中下旬,1%1年为 3月上旬,1982年为1月下旬一2月上旬,1983年为2月中下旬,1984年为2月下旬。3月上旬, 1985年为3月上旬,1986年为2月下旬一3月上旬,1987年为1月下旬一2月上旬,1988年为1 月下旬一2月中旬。
梅花在落叶期还需要一定低温的刺激,在完全没有冬天的热带,它的生长发 育也就不正常,表现出"节律紊乱"。例如在海南 岛的海口,于12一1月,在梅树上既有盛开的花,也有含苞的蕾,还有成熟的果、半大的幼果,老 叶未落,新梢已发。综上可知,梅喜温暖而较耐寒,又需冬季一定低温的刺激,而以年平均温度 在16-23℃的地区,生长发育最好。
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要求排水良好,涝渍数日即可大量落黄叶或根腐致死。在 年雨量l000毫米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而又具有一定的抗旱性,这是它能在北京引种驯化成功 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梅对土壤要求不严,且颇能耐瘠薄,几乎能 在山地、平地的各种土壤中生长,而以粘壤土或壤土为佳。土壤以中性至微酸性最宜,微碱性也 可正常生长。一般忌在风口栽培,在北方尤属大忌。 梅是阳性树种,最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否则,易造成树势衰弱,开花稀少甚至全不开花。 梅是长寿树种,有存活千年的。如杭州超山原有20株宋梅,由苏拭手植(1056年),至最后一株枯 死(1933年),树龄长达877年。现存最老的"寿星梅"是昆明温泉曹溪寺的元梅,已有700多年的 高龄,仍每年开花结果。
播种3-4年后,实生苗即可开花。7-8年后,开花渐盛。嫁接苗如培养得法,1- 2年后即可开花。生长势在初期40-50年内最旺,以后生长渐缓,生势渐衰。 总的来说,梅开花及生长起始季节早,花果年发育期短,树体休眠期长,树势易恢复,栽培 易成功。梅萌芽发枝力甚强,故较耐修剪。潜伏芽寿命长,受刺激后极易萌发,故老树易于复壮。浅 根树种,平地栽种的,根系分布于表面40厘米土层中,山地栽种的,则根系较深。花后始抽捎发叶,新梢6-7月停止生长。新梢停止生长后约15-20天(约在7月下旬。8月上旬),就进行花芽分化n花芽多在1年生枝的叶 腋间形成,每处l一2个,个别有3-4个的。
1987年春,武汉东湖磨山植物园有一盆'扣瓣大红'梅,在同一叶腋开花6朵,实属罕见。主要 按长度可将梅花分为4级(类)花技,即:刺花杖,顶端化为刺,节间极短;束花枝,长3厘米 以下,常呈聚束状;短花枝。长4一ld厘米;中花枝,长11;30厘米;长花枝,长30厘米以上。梅 花品种之间的着花疏密差异甚大,凡束花枝、刺花技、短花枝比例高的,开花就繁密;其腋芽分 化复花芽(每节2-4朵)多的,也如此。
一般在长江流域房地单朵花期7一17天,群体花期(初开50%至花谢90%)10-25天。但不同品种的梅花,其花期差异甚大。如'龙游'梅等单朵花期仅8天,'骨红垂枝'等群体花期也仅8天,均属最短;而'矫枝'等单朵花期14天以上,'粉皮宫粉'等群体花朔均20天以上,则属最长。花期长短与气温(室温)高低联系密切:在冰点以上条件下,如温度低,花期长;温度高,花期就短。
梅的繁殖方法,最常用的是嫁接,扦插、压条次之,播种又次之。作为梅的砧木,南 方多用梅或桃,北方常用杏、山杏或山桃。
杏与山杏都是梅的优良砧木,嫁接的成活串也高,且 耐寒力强,北方尤多用之。梅共砧表现良好,尤其用老果梅树尧作砧嫁接成古梅桩景,更为相宜。 通常用切接、劈接、舌接、腹接或靠接,于春季砧木萌动后进行;腹接还可在秋天进行。也可以 利用冬闲,用不带土的砧苗在室内进行舌接,然后沙藏或出栽。至于靠接,多以果梅老克与梅花 幼树相接,时期春、秋俱宜。 芽接多于6-9月进行,多行盾状芽接法。
长江流域一带在进行芽接时,接芽可带木质部较 厚。北京等地因气候干燥,接芽可以带极薄的木质部或完全不带木质部;也gJ用方块芽接("单门 开")等。 梅的硬木扦插,多在长江流域应用。如武汉于11月扦插10-15厘米长1年生枝,收效尚好。 梅因品种不同,其成活率的差别较大。一般以,素白台阁,等成活率最高,可达80%以上。扦插前 如将插条用咧跺丁酸(500PPm水剂)作快浸处理(5-10秒),然后扦插,成活率可更高,对难 于生根的名品如'送春''金钱绿萼'等,还有一定的促进长根作用。 压条为安徽献县洪岭乡及四川重庆附近繁殖梅花的传统方法,子早春进行。将1-2年生、根 际萌发的枝条用利刃环剥大部,埋入土中深3-4厘米。平时只在夏秋旱时浇水,于秋后割离,以 后再行分栽。高压是在繁殖大苗时采用的方法,可于霉雨季节进行。
为了培育砧木或新品种,可用种子播种。约在6月收成熟种子,将种子清洗晾干,实行秋播。 如行春播,就应混湿沙层积,以待来春播种。如为育种用的,以连肉(或净于)夏播为好。 至于梅花的组织培养,是项高效率的新型繁殖法,现在武汉试验初获成功 梅花的栽培,有园林栽培、切花栽培、盆景栽培以及催延花期栽培等方式。
露地园林栽培梅花,最重要的是要适地适树。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切合其生态要求。栽植 时,应注重突出梅花主题,并要有松、竹等常绿树作背景、客景。一般栽2-5年生大苗,栽植 方式可用孤植、丛植或群植。培植大面积的梅林、梅岭或梅山时,应于阳坡或半阳坡栽种,株距3- 5米。
要疏密有致,配置自然。经掘树穴、施基肥后,再定植和浇透水,加强管理。梅树整形,以 自然开心形为宜。修剪一般宜轻度,并以疏剪为主、短截为辅。在管理期间,一船要施3次肥,即 在秋季至初冬施基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尽早施速效性肥,如人粪尿、尿素等"催 花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约6月底、7月初),要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过磷酸钙、氯化钾等速效 性"花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平时要注意对梅花的管理,包括灌溉、诽水、除草及病虫防治 等。
以生产切花为主要目的栽培梅花,多在露地成片栽种,栽植母株,株行距可较小(3x 3米), 主干分枝点留低(约30厘米),并适当重剪。多施肥料,以促进大量生长较长的花枝,供瓶花及其 他花卉装饰之用。适合作切花栽培的品种,要求其长势能健旺,而且年年能着花繁密。宫粉型梅 花应作为切花主体,绿萼型、玉碟型次之;朱砂型只要略有陪衬即可。
梅较抗病虫害,其抗根癌、不遭线虫危害的能力弥足珍贵。梅常享高寿,这与它少有毁灭性 病虫害有关。但也有几种常见病虫害,如白粉病、炭疽病、穿孔病、膏药病;流胶病;天牛类 (主要为红颈天牛)、蚜虫c多种)、介壳虫类、蓑蛾类、刺峨类、夜蛾类、枯叶蛾类、卷叶蛾及苹 毛虫等害虫,故应注意勿种植过密,搞好通风和排水,并加强日常抚育管理。已发生病虫害后,须 及时根治。在药物防治中,须注意避免对梅喷射乐果,否则易引起早期落叶等副作用。 梅耐整形修剪,发杖力强,花芽形成甚易,故特适盆景栽培。先将繁殖成活的苗本经露地栽培 数年后,于年底上盆。盆土宜轻松、肥沃,盆底要施底肥,最下铺一层砖酒或粗土块,以利排水。
栽前与栽后,均要加以整形修剪。整剪可较强,必要时可用刀切、棕丝扎、铁丝缠,甚至用斧劈、火 烧,总以"疏、敢、曲"和"苍劲自然"为原则,而忌"顺风梅"、"疙瘩梅"、"屏风梅"、"龙蛇梅"等呆板程式。 修剪梅桩、盆梅,应较房地梅花为重。盆梅浇水要适度,太多易落黄叶,太干易落青叶. 都可造成大害。但新技长至所需长度(30厘米左右)后,约在6月间要适当控制水分,并增施追 肥,以促花芽之分化。花前先置于冷室向阳处,含苞待放时移至室内观赏。花后应进行强度短截,仍 移至露地培养,借以恢复元气,增强长势。
梅花适于催延花期栽培,现已可做到今其在春节、"五一"、"七一"、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开 花。梅是对温度很敏感的花木,要使它在元旦或春节开花,因时间已接近自然花期,更易做到。要 注意的是增温不可太猛,且要经常洒水,以保持其空气湿度,并将它放置于阳光充足处,花蕾露 色后,移至低温处,这样可维持10-20天不开花:若给予15-20℃的条件,则经一周左右即可开花。 梅花初开后,为了延长其观赏期,宜将室温调节至lO℃左右。否则,几天后就花谢抽叶了。
如要 在"五-"梅开,可将花芽丰多的盆梅置于略高于冰点的冷室中,延至翌年4月上中旬逐渐移出室 外。若要提前至国庆节开花,则要在抽梢长30厘米后及时"扣水",重施追肥,并摘除全部叶片,冉 依次给以低温和增温处理,以促其新形成的花芽提前于国庆节前夕吐蕊。
梅花育种的基本任务与方向是:
一、抗寒育种;
二、改变花期,如选育,早梅,'二 度'梅、'四季'梅等类品种;
三、选育花、果族用的品种;
四、改变株形、枝姿,如选育矮生、垂 枝、龙游等类各色品种;
五、选台重瓣大花、着花繁密的备色新品种,包括各种新奇花色,加深 黄、金黄、橙红、彩纹、浓绿、紫黑等:
六、选育抗污(二氧化硫等)新品种;等等。
梅花育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引种: 如近年北京林业大学自合肥及武汉引入,送春'梅等,自青岛引入'单瓣杏'梅等,大 大丰富了北京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种。这是简单的引种栽培。通过这种引种 驯化的方法,已选育出较抗寒、抗旱的新品种,如'小梅'、'北京玉蝶,等,这些梅可在一般冬季露 地越冬,入春开花。
二、株选或芽变选种:通过优株选择或发现芽变(整株或枝条),再通过营养繁殖(扦插、嫁 接等)固定,即可使优良新品种脱颖而出。如80年代初期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磨山植物园从,'凝 馨'中选育了'早凝馨'新品种。
三、实生苗选种:在壮龄母树上采收天然授粉所结种子,播后从实生苗中选出更好的新品种。 这是一条多快好省的选种途径。
四、品种间杂交:正确选择亲本,排好杂交组合,人工去雄、授粉、套袋。母本要选结实力 强的品种和单株,并应具多种优良性状;父本要选花粉多、萌发力强,无重大缺点而有特殊优点 正好与母本互补考。
梅在园林(包括风景名胜区)中,可用孤植、丛植、群植、林植等方式种植,也可单 株或数株栽于屋前、坡上、石际、路边、塘畔或天井内,总以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之处,较自 然地配植为宜。最好用苍翠的常绿树或深色建筑物为背景,方可格外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 松、竹、梅相搭配时,苍松是背景,修竹作客景,梅花则系怒放于两种常绿树之间的主景--这真 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也是一幅相得益彰、互为补益的"岁寒三友图"。
还可用不同的 梅花类型、品种,来栽成专类园形式,如梅花山、三友路、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 等等。梅花也可作切花,或用于盆栽、盆景。有些果梅可加工食用,如话梅、青梅、渍梅、梅干、 梅膏、陈皮梅等。此外,梅于还可制成风味特殊的梅酒、梅醋。乌梅是用青黄梅于加工制成的名 药。梅花晒干后,也可入药。梅木坚韧而富弹性,是理想的手杖和雕刻等纫木工用材。(*^__^*) 嘻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