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为一农业灌溉用配电盘。问题1.
1》图中三个电流表接线误,应为附图接法。三个电流表构成△形接法,2个感器构成V形接线法,引出三根线接到三个电流表构成△形的各个角上,V形接线法中每一相的电流等于线电流。
三个电流表的示数不一定相同的,三相电压不平衡或三相负载不平衡,三相电流也就不平衡,如电路图中还有电容补偿装置,若各相组的补偿电容量不相同(个别相组电容量减退属常事),提供的无功电流也就不相同,从电网添加输送的部分无功三相电流也就不相同,所以,三个电流表的示数是不一定相同的。
2》三个电流表是对应着每一相的,图中2个互感器对应着2相,在互感器二次联结线中,3、1之间的电压等于1、2及2、3之间的电压的向量和,但方向相反。1、2及2、3的电压都相差120°,因此,1、2、3之间仍可维持三相电压,这样的接法称V形接线法。
3》电力电容器并接在线路中(不耗电能)释放出来的是无功电流,供感性负载(电机)利用,这样就可以减少电网输送的这部分无功电流,提高功率因数。
4》每一相接有一块单相电表,行度是不定相同的,因为三相负载不平衡(或有其它单相用电)、三相电压不平衡,各相的电表行度就会差异并且是属正常的。
5》每个电流表的量程为150A,30KW负载正常运行时的电流约60A附近,只有在大功率电机启动的短暂时间会达到额定电流4~7倍,所述电流指针有时突然会超过150A也属正常的。
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主要用于
农田灌溉系统主要由水源、取水设施、输水系统、配水设施、排水系统、控制与管理设备几个部分组成。
下面就组成各部分介绍一下:
1、水源:灌溉系统的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水源。水源可以是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也可以是人工储水设施,如水库、蓄水池等。
2、取水设施:取水设施用于将水从水源引入到灌溉系统中。取水设施包括引水渠道、泵站以及相关的管道和阀门等。
3、输水系统:输水系统用于将水从取水设施输送到农田。输水系统包括主干管道、分支管道、支渠以及与之相关的泵站、过滤器等。
4、配水设施:配水设施用于将水在农田间进行分配。配水设施包括喷灌头、滴灌带、喷灌枪、水龙头等,用于控制和调节水流的分配和喷洒。
5、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用于排除农田中的多余水分,避免土壤过度湿润。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排水泵站等设施。
6、控制与管理设备:这些设备用于监测、控制和管理整个灌溉系统的运行。例如,水位计、流量计、压力传感器、自动灌溉控制器等。
以上是农田灌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相互配合,确保农田得到适当的水源供给,实现高效的灌溉和水资源利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不同地区和农业形势对于灌溉系统的组成可能存在差异,但基本原理和功能通常是相似的。
农田灌溉系统的分类
1、按照灌溉作物的布局方式分类,分为地块灌溉系统和点源灌溉系统。地块灌溉系统是根据农田地块的布局进行灌溉,集中供水给整个地块。点源灌溉系统是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分别为每棵植物提供水源,例如滴灌、喷灌等。
2、按照灌溉设备和技术分类,分为重力灌溉系统和泵灌溉系统。重力灌溉系统是依靠地形和重力作用进行水的供应和分配,无需外部能源。泵灌溉系统是通过水泵将水源抽取到农田中进行灌溉,可以控制水的供应和压力。
3、按照水源类型分类,分为自流灌溉系统和引水灌溉系统。自流灌溉系统是利用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进行灌溉,无需额外的能源驱动。引水灌溉系统是通过引水工程将水源引入到农田中进行灌溉,包括引河灌溉、引地下水灌溉等。
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辅助性活动等。
根据测算,我国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不足1.2公斤/立方米,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为1000公斤,所以我国生产1公斤粮食的耗水量为800公斤。
农业用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辅助性活动等,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大约占据农业用水的90%以上,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56%左右,是农业用水的主体。
农业灌溉用水量会受到用水水平、气候、土壤、作物、耕作方法、灌溉技术以及渠系利用系数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由于各地水源条件、作物品种、耕植面积不同,所以用水量也不一样。
农业用水的精细化管理
农业用水一直都是粗放型管理,这样的管理不仅会浪费水资源而且还会使多余的农田水带有残留的农药化肥,这些化肥农药会随着土壤水流进入河体造成水体污染。一定要加强农业用水的精细化管理,对农业用水量要定期定量,合理规划农业排水地,避免带有农药残留物的水源进入河流,污染水体。
农业水利工程措施主要是对农田用水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达到改善农田的分布情况,利用农田情况和地区水利条件对农田进行水利工程规划。农业水利工程可以将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使农田用水合理使用不浪费。在农田水利工程措施中还可以对农田灌溉方法进行调整,根据农田具体情况对农田进行滴灌、直灌或者是地表灌溉以及地下水灌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