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在传统文化里,鸡为什么被人们看做“德禽”?

我们都知道鸡是十二生肖之一,传说,文、武、勇、仁、信,是鸡的五德,文武是因为鸡的形象,勇仁信来自鸡的习性。

在传统文化里,鸡为什么被人们看做“德禽”?

传说中鸡是由鸟进化而来,因谐音“吉”使鸡成为吉祥的象征;古代将其称为“五德之禽”,赋予“德禽”的美誉;鸡因食毒虫,被民间视为驱妖避邪之物。鸡的五德是:文德、武德、勇德、仁德、信德。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在鸡的身上寄予了多么高尚的道德理想。而赞赏鸡有五德,其实意在提醒人要以文、武、勇、仁、信等五种道德品行自律。能把一个家禽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只有鸡才有这个光荣。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原来鸡王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家伙,成天惹事生非。当玉帝封生肖的时候,考虑动物对人类有无功劳,鸡王当时排不上了。有一天,鸡王看到已封生肖的马受人宠爱,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上前询问马,马告诉鸡,要得到人们的爱戴不难,只要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给人类造福。鸡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唤醒沉睡的人们,于是每天拂晓,鸡王就早早起床,亮开嗓子歌唱,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

人们对鸡王的奉献十分感激,决定请玉帝把鸡也做为生肖赐封为神。但当时玉帝封生肖的标准只要走兽,不要飞禽,这下鸡王可急坏了。于是鸡王来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诉,自己每天司晨,唤起众生,却不让入选属相,实在想不通。于是玉帝破格让鸡王参与生肖竞争。

鸡,古称德禽,又名烛夜。它在家禽中虽属小个子,但却是“元老”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对鸡都是深怀好感的。清人陈洖子在《花镜》一书中,对鸡作了高度的评价,说鸡具有“五德:首顶冠,文也,三足搏距,武也;见敌即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家鸡的祖先叫原鸡。原鸡身轻能飞。雄鸡喜欢栖息在树上啼唱,分布于南亚次大陆由巴基斯坦往东一直到中南半岛,并向南达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我国云南省、广西省和海南岛均有分布。早在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也曾发现鸡骨。经鉴定属原鸡属鸟类。说明那时原鸡属鸟类在黄河流域也有分布。把原鸡变为家鸡,是人类利用生物的变异性,按照不同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驯养的结果。家鸡的驯化,全世界以亚洲为最早,这已是公认的事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过去有人认为,我国的家鸡是由印度引进来的,这是错误的。除陕西半坡外,在距今4000年前的河南三门峡庙底沟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也发现了鸡的骨骼。此外,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在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距今约五千年)发现陶鸡。这说明,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开始养鸡了。在我国云南、广西和海南岛等地,至今还有原鸡的踪迹,保持野生的习性。所以,应该认为,家鸡的起源至少是我国和印度同时各自驯养成功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