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种植蔬菜用什么药物保住灌溉水分

目前推广应用的蔬菜节水技术大体上有四种:滴灌、膜下暗灌、膜下微灌和喷灌。

种植蔬菜用什么药物保住灌溉水分

蔬菜滴灌技术,是将水加压、过滤,通过低压管道送达滴头,以点滴方式滴入蔬菜作物根部的一种灌溉方式。它由水源(一般为节省成本可以选用废旧柴油桶,去盖、清洗、改装而成为水箱)、阀门、输水管道和滴头四大部分组成。输水管线间距随种植不同蔬菜品种而调整。滴灌管(带)上覆一层地膜处理效果会更佳。其优点有六点:

(1)省水。滴灌用水仅为地面灌溉的1/3、喷灌的1/2。在棚室蔬菜生产上采用滴灌,可显著节约水资源、扩大温室种植面积、改善棚室内蔬菜生产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省肥。较沟灌平均省肥40%。

(3)省工。实现管理自动化,加上不需要平田整地、开沟做畦、人工或机械追肥等,减少了田间灌水和追肥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

(4)节能。与喷灌比,要求压力低,灌水量少,抽水量少和抽水扬程低,减少了能量消耗。

(5)减少病害。膜下滴灌不打湿植物叶面,垄沟内基本没有水,空气湿度下降,棚膜上没有水滴,抑制了病菌对作物的危害。

(6)提高产量。滴灌能适时适量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还可调节植株间的湿度和温度,使农田水分经常维持在适宜的状态;同时,土壤水分运动主要借助于毛细管作用,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有利于土壤养分的活化。因此,产量一般较大水漫灌高20%~30%以上。

滴灌系统采用管道输水和完备的压力及水量调节系统,可以有效调节灌水流量,适用于山区、丘陵和平原各种地面坡度条件下不同土壤的灌溉。由于滴灌投资大,技术含量高,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

膜下暗灌技术,是蔬菜定植后,在两小行之间的沟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做成灌水沟,在膜下沟中进行灌溉,两个相近大行之间不覆盖地膜。其优点有三个:

(1)它的投资成本最少,每亩成本约50元左右;

(2)省水,易于管理。根据试验,膜下暗灌技术比传统的畦灌节水50%~60%左右,比不覆膜沟灌可节水40%左右;

(3)适合设施、露地等各种形式的瓜菜栽培。由于成本较低,目前在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的较为普遍。

膜下微灌主要适用于设施蔬菜生产上地面灌溉或其他灌水方式难以保障的保护地生产,如温室工厂化育苗等对湿度有较高要求,用微灌技术可直接实现对作物的灌溉或调节保护地室内环境湿度或温度。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上应用较多的就是膜下微灌技术。它是在滴灌和喷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微灌时水流以较大的流速由微喷头喷出,在地膜或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粉碎成细小的水滴降落在地面。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和流速均大于滴灌的滴头流速和流量,从而大大减小了灌水器的堵塞。微喷灌还可将可溶性化肥随灌溉水直接喷洒到作物叶面或根系周围的土壤表面,提高施肥效率,节省化肥用量。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是利用动力机、水泵、管道等专门的设备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力水送到喷灌地段,通过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后均匀地喷洒在田间的一种灌溉方法。主要应用于大田蔬菜种植上。

优点:既适用于平原也适用于山区,适用于各种土壤。不仅可以用于灌溉,还可用于喷洒肥料、农药、防冻霜、防暑降温和防尘等。喷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72~0.93,比明渠输水的地面灌溉省水30%~50%,在透水性强、保水能力差的砂质土地,省水可达70%以上。喷灌后地面均匀湿润,均匀度可达80%~90%。该项技术要求较高,工程建设投资较大(亩投资200~650元)。

适应区域:(1)集中连片的、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种植区;(2)经济条件较好,劳动力紧张的地区;(3)水源有足够的落差,适宜修建自压灌溉的山丘区;(4)需要调节田间小气候的作物;(5)灌溉水源不足或高扬程深井灌区;(6)地形复杂或土壤透水性较强,采用地面灌溉较困难的地区。

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上滴灌系统在使用中应注意事项:

1)滴灌开始前,先打开支管上的阀门,使滴头能够出水;在此基础上打开上游阀门,以保证灌溉系统各个部分的安全。

(2)严格控制滴灌的工作水头,水头不可超压或过低,否则影响灌溉质量。

(3)作物需施肥时,将肥料装入施肥罐,之后封闭罐盖;打开供肥阀门,再打开进水阀门;然后关小支管阀门,使阀门前、后的输水管道内压力产生压差,从而使肥料进入输水管道中,给作物施肥。

(4)定期检查过滤器,做到定期排沙冲洗,如发现滤网破烂需及时更换。

(5)滴灌管(带)在收放时不可用力拉扯扭曲,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设施蔬菜田间日常管理技术,设施蔬菜最常用哪种灌水方法

滴灌管的造价600-1000元。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

(一)滴灌技术的特点滴灌与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具有下面的特点:

1.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泾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干扰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最佳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

2.滴灌系统造价较高。由于杂质、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会使毛管滴头堵塞;滴灌的均匀度也不易保证。这些都是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的障碍。目前一般用于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

(三)滴灌系统的分类

1.固定式滴灌系统。这是最常见的。在这种系统中,毛管和滴头在整个灌水期内是不动的。所以,对于滴灌密植作物毛管和滴头的用量很大,系统的设备投资较高。

2.移动式滴灌系统。塑料管固定在一些支架上,通过某些设备移动管道支架。另一种是类似时针式喷灌机,绕中心旋转的支管长200米,由五个塔架支承。以上属于机械移动式系统。人工移动式滴灌系统是支管和毛管由人工进行昼夜移动的一种滴灌系统,其投资最少,但不省工。

(三)滴灌系统的组成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三部分组成

1.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及动力机)、化肥罐过滤器、控制与测量仪表等。其作用是抽水、施肥、过滤,以一定的压力将一定数量的水送入干管。

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等)。其作用是将加压水均匀地输送到滴头。

3.滴头: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人土壤中。滴头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浅埋保护。

1、温度管理:通过放风调整室内温度,对于茄子、黄瓜等蔬菜,白天室内温度应当控制在28-30℃,晚上室内温度应当控制在14-16℃。2、水分管理:浇水量需要根据天气,植株生长情况以及土壤墒情来进行浇水(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3、施肥管理: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根际追肥的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一、设施蔬菜田间日常管理技术

1、温度管理

(1)设施蔬菜主要通过合理放风,来调节室内的温度。

(2)对于茄子、黄瓜等蔬菜,白天室内温度应当控制在28-30℃左右,晚上室内温度应当控制在14-16℃左右。对于番茄、辣椒等蔬菜,当室内温度上升至28℃时,进行放风(放顶风),并根据温度变化具体情况,调整通风量。

(3)当晚上最低温度在15℃以上时,可以昼夜通风。

2、水分管理

(1)浇水量需要根据天气,植株生长情况以及土壤墒情来进行浇水。

(2)如果抓起一把土握成团,落地后散开,说明水分合适。如果握成团,落地后不散开,而是呈饼状,说明水分过多。如果握成团,松手就散开,说明缺少水分。

(3)如果蔬菜叶片颜色为绿色,叶片上挺,开展度适中,说明生长良好。如果蔬菜叶片颜色发黄发暗,叶片变薄,开展度较小,说明蔬菜长势较弱。

(4)浇水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

3、肥料管理

(1)及时进行追肥,追肥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2)如果是果菜类蔬菜,需要控制氮肥的施加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以及农作物产品的品质。

(3)进行根际追肥的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者是其他微量元素叶面肥。

4、病虫害管理

(1)当大棚内的湿度上升至90%以上时,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阴天时,打开通风口通风换气。阴雨天气时,避免浇水。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

(2)在大棚内悬挂黄、蓝粘虫板(粘虫板下端距离作物至少20cm)对害虫进行诱杀。

(3)通风口处悬挂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大棚。

二、设施蔬菜最常用哪种灌水方法

1、设施蔬菜常用的灌水方法有沟灌、畦灌、滴灌、喷灌。

2、沟灌和畦灌适应性较广,并且水分很少会接触到蔬菜叶片,可以降低叶面病害的发生,但是沟灌和畦灌由于用水量较大,容易导致大棚内的湿度上升,并且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3、滴灌适用于稀行作物,可以节省水资源,防止深层渗透和土壤盐碱化的发生,同时能够抑制杂草生长,但是随着作物密度的增加,滴头数量随之增加,成本较大。

4、喷灌适应性较广,并且喷水均匀,可以节省水资源,但是喷灌对于水质的要求较高,并且水与叶片的接触面积较大,容易引起叶片病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