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安全喷药,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夏季是病虫草害高发期,也是农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季节。不注意农药的安全,会造成农作物受损、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人畜中毒等。为此,夏季吃药更要注意安全。不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的农药和生物制剂。用药前要仔细阅读标签,坚决不使用没有标签或模糊不清的农药,以免误用造成伤害。用药前要注意设备的保养。可以用清水清洗试喷器,防止漏药,防止残留农药对作物造成伤害。
喷洒除草剂的喷雾器应专用;注意交替用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夏季喷药宜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进行。喷洒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期。高温用药,人容易中毒,农作物容易出现药害,防治效果差,应尽量避免。注意风向,不要逆风喷洒,有旋风时停止喷洒。注意防护,减少皮肤外露。配药时戴橡胶手套和防毒面具,用专用器具测量,穿长衣长裤,配药时戴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申请过程中严禁饮食、吸烟。合理配药,避免盲目增药,增加作物药害风险。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推荐的剂量配制和使用;颗粒剂、可湿性粉剂等剂型,应采用?二次稀释法?;不得随意增加用量和使用次数。多种农药混用时,应适当减量。服药不劳累。大喷、长时间集中喷应合理安排,疲劳时应及时清洁和休息。老年人、体弱者、妇女、儿童抵抗力差,不宜参加病虫害防治工作。 ?
?对刚喷过农药的地块,要设置明显的标志,防止人为割草、放牧、挖野菜、采摘果蔬;严格遵守安全间隔规定;废弃农药包装物严禁用于其他用途,不能乱扔,要集中、深埋。妥善保管农药,避免老人、儿童接触或摄入。如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携带所用农药的标签。施药过程中,如农药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喷完后要及时更换衣服和裤子,洗手、洗脸和暴露在外的皮肤,切记不要用热水。喷药时如出现头痛、恶心、气短、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如中毒严重,应将使用过的农药包带至附近医院救治。
几个生活小妙招 帮你去掉蔬菜“残农”
在夏季喷施农药,对于农药的选择上,我都是选择能迅速发挥药效的农药,对于需要时间长,药效发挥慢的,尽量避免使用。大家在打药的时候需要做好防护工作,戴好口罩、帽子、换上平时打药用的衣服,口罩最好用一次性的那种,不要用布料的。因为夏季高温,上面细菌多,避免连续使用的感染。
8点以前一般农作物上会出现露水。这样会稀释掉药液的浓度,让药物失去作用。4点以后喷雾是温度会逐渐降低,我们的目的就是喷雾农药两个小时以内,温度在30度以下就可以。在夏季时给农作物喷施农药,就要多留心查看当地天气预报,时刻关注天气变化,要保证在喷施农药以后,四五个小时内没有降雨,才能发挥出农药的使用效果。
农药中毒在农村经常发生,操作一定要规范。避免高温。保护好自己。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一定要停止操作。到通风的地方。操作完一定要把工作服放在通风的地方。如果在有风的情况下喷施农药,风也会吹走药雾,降低使用效果,如果逆风喷药会对喷药人员安全构成威胁。在中午高温时间段内喷药容易引起人员中毒和产生药害。施药前一定要检查施药器械。对手动喷雾器,要勤检查保养防止滴漏。为防止万一出现滴漏,在喷药时最好在背上放一块塑料薄膜,且穿上长裤长褂。
一些农民朋友由于缺乏喷药知识,误认为中午喷药吸收快,效果好,岂不知这样喷药蒸发量大,效果差,又极易中毒,因为高温最容易吸进农药雾点,引起中毒。一些农药和肥料在高温下易产生药害,比如可杀得等铜制剂,如硝酸钙,所以在高温时期不能使用这些农药和肥料进行喷施,应安排在温度较低的傍晚等时段喷施。
几个生活小妙招 帮你去掉蔬菜“残农”
第一招:食用盐的妙处
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冲洗3遍,然后泡入淡盐水中再冲洗一遍。对包心类蔬菜,可先对半切开,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再用清水冲洗,以清除残附的农药。
第二招:碱水还可以有这个功能
先将蔬菜清洗干净,然后在水中放上一小勺碱粉,搅匀后再放入蔬菜。浸泡5-6分钟,把碱水倒出去,接着用清水漂洗干净。如没有碱粉可用小苏打代替,但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一般需15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过清水洗净即可。
第三招:淘米水也不浪费
先将蔬菜清洗干净,然后将淘米水倒入,沁泡15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过清水洗净备用,就能使蔬菜残留的农药成分减少。
第四招:能去皮的要去皮
如果是瓜果类蔬菜,比如黄瓜、丝瓜,冬瓜等可以先去皮,然后再用盐水沁泡。
对于去除残农问题我们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能去皮的则去皮,因为接触残农的首先肯定是外皮。能焯水的就焯水,很多农药是不耐受高温的,温度一高就会挥发分解或者分解成低毒的物质;除了上述这些我们还要多了解一些,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哪些比较惹虫子,需要用更多的农药,多一些生活常识,也许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就可以避开高残农食材,下面是我的对蔬菜的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
需要用药的6种蔬菜:
小白菜、豆角、黄瓜、菜心、辣椒、花菜。
少用农药或者不用药的12种蔬菜:
芹菜、香菜、西红柿、莴笋、菠菜、南瓜叶、番薯叶、蒜苗、空心菜、皇帝菜、韭菜、丝瓜
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农药问题
目前我国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期较短、分解快、毒性低;还规定蔬菜采收前一周左右不许可使用任何农药;在加上我们在加工过程中,清洗、沁泡,高温加热,加入食用盐等烹调后才食用,大部分残余农药都在这期间已经分解,能吃进去的已经很少,完全可以通过我们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将其排除体外。
再者我国每年都会对定期对市场上的蔬菜进行筛查。近几年除了偶尔发现:黄瓜、豇豆、圆白菜筛查的农残偶尔偏高,其他基本在合格范围内。也就是说,目前正规的商场里的蔬菜农药残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夸张,绝大部分都在合格范围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