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养殖条件和要求
黑鱼养殖条件和要求:池塘建造、鱼种放养、日常管理。
1、池塘建造
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设防逃设施,在养殖前15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2、鱼种放养
鱼种下塘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池内,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16~20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
3、日常管理
注意观察黑鱼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春季每星期换池水4/5,高温季节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进排水接防逃网,池埂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为好。对于排出的污水,应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
生长特性
黑鱼生长迅速,由于鱼体生长的环境不同,个体差异甚大,一般当年孵化的幼鱼,年底平均体长可达15厘米、体重50克左右。
根据长江水产研究所在太湖采集的黑鱼测定,每年龄组的体长和体重为:1冬龄鱼体长14.2-19.2厘米,体重115-428克;2冬龄鱼体长24.0-28.0厘米,体重350-760克;3冬龄鱼体长32.9-38.0厘米,体重600-1000克。
渔获物中,体重500克左右的居多,最大个体可达5000克。黑鱼生长速度相当快,但不同地域、不同的环境中,黑鱼与斑鳢的生长速度不尽相同。
1、鱼塘选址和建设:养殖黑鱼的鱼塘最好选在向阳的位置,水深在1-1.5m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鱼塘的周边可以栽种水生植物。在放养黑鱼苗之前要做好消毒工作,以免感染病菌,造成损失。
2、放养黑鱼苗:从正规渠道购买黑鱼苗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话可以增加成活率。买回来的鱼苗也要做好消毒工作,一般用盐水就可以了,时间不要太长,五分钟左右。
3、科学喂养:黑鱼的食量比较大,适合它的食物也是比较广的,比如河蚌肉、小鱼、小虾、大豆、鱼粉、面粉等都是可以的。平时要注重其科学喂养,才能帮助其生长。
扩展资料:
生长习性
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将头露出水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
借助在鳃腔内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
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