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如何种植大棚金针菇
1、温室大棚的类型、结构及建造技术采用合理的棚型结构塑料大棚的棚型较多,性能各异。生产商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水平和经济基础,合理选用棚型,选用无滴膜塑料大棚薄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由于无滴膜膜面没有水滴附着,因而可提高透光率,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这是确保大棚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2、大棚蔬菜优良品种的选择选用适合大棚栽培优良品种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冬暖型塑料大棚种植蔬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春用型塑料大棚栽培冬春茬蔬菜,要选用前期能耐低温、弱光、早熟,后期能适应高温环境、抗病品种。大棚秋延迟栽培,要选用前期耐高温、抗病,后期耐低温切结果比较集中的品种。3、大棚蔬菜育苗新技术大棚蔬菜适才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连作病害,防止根病发生。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得黄瓜嫁接苗,当大棚的温度低于6℃时,一周内并未发生寒害;嫁接苗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总产量较自根苗提高20%以上。4、大棚蔬菜施肥新技术 二氧化碳施肥是蔬菜保护栽培种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新技术,增产幅度一般都在30%左右,由于对于冬暖大棚的动机生产和春用型大棚的早春生产,增产效果更为明显。5、大棚化控技术在番茄开花期,用10-20MG/升2.4D溶液蘸花,可防止落花;在黄瓜2-3片真叶时,用100-150MG/升乙烯利溶液叶面喷洒,可使雌花节位明显降低。雌花比例显著增加;用1-1.5MG/升矮壮素溶液处理番茄秧苗,可防止徒长。6、大棚蔬菜灌溉新技术大棚蔬菜采用膜下滴灌,可使棚内相对温度降低10%以上,黄瓜增产10%,春番茄增产17%以上。7、温室大棚环境调控新技术冬春季节,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的蔬菜易发生冻害,多层覆盖是-防止冻害的有效措施。据规测,在石料大棚内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气温提高2-4℃,地温提高1-2℃;在大棚四周覆盖一层1米高的草苫子,可使棚温提高1-2℃。
大杯香菇覆土高产栽培技术,香菇大棚种植技术
对于农民们,都是以种植为主,种植蔬菜或者别的农作物成为了他们一生的工作。对于现在的农民种植存在很多问题,虽然说一代代的农民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种植技术,可是关于这套种植技术早就已经落后了。农民们应该学会更先进的技术,跟随时代的发展。今天笔者就给农民伯伯们说的是蘑菇的种植技术,对于蘑菇,大家都应该不陌生了。蘑菇是属于菌类,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丰富。所以种植蘑菇是个不错的行业,可是作为种植蘑菇应该学习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了,下面就让笔者来说一下,关于蘑菇即我们平常经常吃的平菇的种植技术,如何提高产量问题。
一、蘑菇的生长环境条件
蘑菇的生长环境分为养分、温度、水分、空气、光线和酸碱度
1、养分
由对于蘑菇来说,蘑菇是属于菌类,蘑菇没有叶绿体叶绿素,没有办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靠着养料来供给,一般用牛粪、猪粪、磷肥等现成的营养给蘑菇生长。
2、温度
对于蘑菇的生长有两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的温度也不一样,有些农民就是由于温度的原因造成产量不高。蘑菇分为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两个阶段,菌丝生长阶段的温度一般在18到20度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一般为12到16度。温度高了会导致菌丝生长过快,容易老化早衰,温度低的话到4度以下就会停止生长,对于在冬天种植的蘑菇温度就该重视点了。
3、水分
对于蘑菇菌类水分是不可缺少的,蘑菇的子实体阶段含水百分之九十,培养料湿度保持在55-60%左右即可,过干蘑菇不生长,过湿会出现死亡。
4、空气
蘑菇是菌类,也是好气性菌类,所以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说对于蘑菇种植的氧气是需要保证充足的。
5、光线
蘑菇生长不需要阳光,避免有光,光线过高则会影响生长,所以说农民们要注意阳光的阻拦。
6、酸碱度
一般蘑菇生存的培养料的酸碱度在6.8-7.5,把握好酸碱度是最重要的,影响着蘑菇的生长,提高产量就该注意酸碱度了。
二、蘑菇的栽培季节
对于蘑菇的栽培也是有适宜的季节,一般栽培蘑菇都是在冬季。但是最准确的栽培时间也是按照当地的环境来种植。当地气温在16度时,往前推一个半月为播种时间。再往前推一个月为制种时间。
三、栽培技术
1、培养料
培养蘑菇的培养料是必须要准备的,蘑菇指着这些培养料来生存。下面就说一下培养料的准备。
一般用的配料方法:干禾秆或者小麦秸400kg,干牛粪600kg,豆饼25kg,尿素5kg,硫酸铵9kg,过磷酸钙12kg,碳酸钙15kg,播种前含水量为60%到65%。或者选用干禾秆600kg,干牛粪400kg,豆饼35kg,尿素7kg,硫酸铵10kg,过磷酸钙16kg,碳酸钙15kg,播种前水分也跟前面第一种配料一样。
2、蘑菇的发酵
发酵过程中,要保持菇房的密封,这个时候要保证菌房的干净,避免细菌的进入。然后就是升高温度,让堆沤(配置好的营养科堆)进行发酵,做好后期的蘑菇生长,这个环节农民们要特别的注意了,不要松懈。
3、蘑菇房的消毒处理
蘑菇在栽培前要将房间打扫干净,避免后期出现栽培时病毒的污染,所以说要进行彻底的打扫,先将蘑菇房间冲洗一遍,冲洗干净后通风,水分干了后再用石灰水喷洒消毒,或者说用福尔马林消毒水之类的蒸发消毒换气。
4、播种与出土后的管理
农民们可以用竹签或者手指来弄穴来种,每个穴深度要达到培养料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有利于蘑菇更好的吸收养分。菌种漏出表面的1/3用牛粪粉来覆盖,进行养分的充足,促进菌丝的生长。
出土后水分要保持好,保持到吸收挥发多少水分就补充多少水分,切记千万不能补水过多。
5、追肥
追肥是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由于蘑菇前期的生长速度快,出蘑菇快产量多,追肥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如果想提高产量,就要做到前期少,后期多的原则,这样一来产量也就升高了。
四、病虫与病害的防治
1、病虫
菇蝇、蚊、等主要来自培养料中,另一个原因来自周围环境,只要在发酵消毒环节做到消除就可以了。
线虫,主要在土壤中,侵食蘑菇为生,大大的降低了蘑菇的产量与质量。可以在培养料阶段进行巴氏消毒处理,升高温度有效的杀死线虫。
螨虫,主要潜伏在粪便当中,一般在培养料的时候被带入菌菇房,所以可以在床面上喷洒菊乐合酯1000倍液或者用敌敌畏1000倍来处理杀虫。
2、病害
白霉菌:一般在加强通风过程中出现,可用石灰粉对发病处进行扑撒,然后再把白霉菌发病处挖去,然后重新加入培养料。
胡桃肉状杂菌:一般在培养料上生长,然后呈现一粒粒的胡桃肉状的杂菌。这类杂菌会争养分,所以在发病时期可以将这类杂菌给挖去,并且注意好菌房的干湿与通风状况。
五、收获与出售
蘑菇成熟后进行采收,把采收回来的蘑菇进行处理,用刀子把蘑菇的下段切去,去掉泥沙。还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在中午的时候进行采菇,采摘的蘑菇用6/1000的生理盐水浸泡,保持其新鲜,然后进行售卖推向市场。
总结
蘑菇的种植与其它种植蔬菜作物不同,需要的条件复杂,时期不同需求不同,所以说要处理好各种细节,这样才有个好的收成,笔者也就说到这里了,最后希望农民们种植的蘑菇在学习这个技术后就有个更好的提升,做到产量的提高,种植蘑菇又大又多。
大杯香菇又名猪肚菇,子实体群生,杯状或浅漏斗状,淡**,肉肥厚,柄粗,脆嫩可口,营养丰富。在自然条件下子实体发生于5一lO月份,具有木腐生和土生的特性。现将其栽培要领简介如下:
1、季节安排:大杯香菇出菇温度23一32摄氏度,最适26一3O摄氏度。在福建中西部地区适宜的出菇期为5月初至lO月上旬,制袋接种时间相应提前3O一35天进行,海拔高的地区可适当提前和推后。
2、栽培材料与配方:杂木屑、棉籽壳等都可作为袋料栽培主要原料,在栽培过程中加少量辅料,如米糠、麦皮、大豆饼、棉籽饼和玉米粉等可提高产量。一般配方为:⑴棉籽壳4O%,杂木屑4O%,麦皮l8%,蔗糖l%,石膏l%。⑵棉籽壳4O%,杂木屑4O%,麦皮l4%,玉米粉4%,蔗糖l%,石膏l%。
3、菌袋制作及培养:棉籽壳提前一天浸湿摊开,第2天按配方把预湿的棉籽壳、木屑、麦皮、糖水、石膏混合搅拌均匀,含水量调至65%。用l7公分?33公分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压装至l8公分高时,套上颈圈、塞棉塞,常规灭菌,冷却后无菌操作接种。常温下培养3O一35天菌丝可长满袋。培养时要经常查看,发现未走菌或污染袋及时处理。
4、覆土材料的准备:采用覆土栽培,覆土层是水气调节的好材料,水分能不断地渗入到菌袋子中补充水分,对菌筒的温度、湿度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沙壤土、泥碳土、塘泥或菜园土均可作为覆土材料,经暴晒2一3天,喷酒2%甲醛溶液,覆塑料膜密闭熏蒸2一3天,然后摊开散去甲醛味,过筛备用。
5、出菇场所准备:蔬菜大棚、栽培香菇的荫棚均可作为出菇场所,蔬菜大棚外层要加稻草或其它遮阳物,使棚内达到三阳七阴遮挡效果。使用前先将菇棚内外打扫干净,杜绝杂菌虫源。菇床整理成畦宽l米、畦高l5公分、长度不限的小畦,每畦须用竹条、农用薄膜搭成小拱棚。
6、出菇管理:经历3O一35天培养将长满菌丝的菇筒移到出菇场所,拔去菌袋棉塞,打开袋口,清除表面原基,竖直排放于畦面。然后将准备好的覆土材料撒入菌袋内约2公分厚,卷下高于覆土的塑料袋,喷水保湿,l5一25天开始出菇,温度较高时则会提前。也可以剥去塑料袋将菌筒排放于畦面上,菌筒相隔2一3公分,然后覆2公分厚土。喷水保湿,并对菌筒露出的地方补上覆土。若菌筒排放无间隙,菌筒之间会产生串菌集中养分,易使第-潮形成5OO克以上大型菇朵,对销售是否有利要看当地巿场。
上述的出菇方法在出第-潮菇时菌筒养分充足,出菇齐,朵形好,商品价值高,随后菌筒养分不足出菇不齐,朵形外观差,商品价值低。因此,采用分段出菇有利于菌筒剩余养分的充分利用。在培养袋内出完第-潮菇后剥去塑料袋将菌筒排入于畦面上覆土出菇,此时排放菌筒应无间距,-筒紧挨着-筒使菌筒之间串菌集中养分,可提高后期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
7、出菇期间温湿度的控制:菇筒移到出菇场所排成长畦,用竹条、农用膜做成小拱棚遮盖,控制小拱棚内的温度、湿度是出菇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薄膜的掀盖来调节适宜大杯香菇出菇的温、湿度和光照。掌握好喷水次数,保持土壤湿度,空气湿度85%左右,室内或棚内温度23一32摄氏度,特别是用蔬菜大棚作出菇的场所要加强通风管理,覆盖好遮阳物避免温度过高。当原基形成露出土壤表面时应掀开薄膜加大通风换气和光照程度,确保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8、采收:大杯香菇应在菌盖呈平张边缘卷曲时采收,及时冷藏待售,采收时用手指捏住菌柄基部,轻轻旋起,使菇体脱离培养基,立即用小刀削除带泥沙基部后放入收集筐,切不可将带泥沙的菇放入收集筐,泥沙落入菇朵各个部分,否则泥沙落入菇朵各个部分,难以清洗影响食用。采收后应及时清理菇场,减少病虫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