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果树种子苗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果树种子苗木管理,保证果树品种和苗木质量纯正优良,促进果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果树种子苗木选育、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果树种子苗木是指用于苹果、梨、猕猴桃、枣、葡萄、桃、李、杏、柑橘、樱桃、柿子、石榴、枇杷等果树生产的砧木种子、苗木、接穗、插条及其他繁殖材料。
核桃、板栗、干枣等干果果树种子苗木管理不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果树种子苗木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果树种子苗木的管理工作。第四条 生产、销售果树种子苗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
鼓励选育、生产、经营、使用优良种子苗木;鼓励与国外进行种质资源交换或果树新品种引进。第五条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承担主要果树品种的审定工作。对其他果树品种实行备案登记制度。
主要果树是指苹果、梨、猕猴桃树。第六条 主要果树种子苗木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果树种子苗木管理的行政部门审核,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第七条 申请领取果树种子苗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种苗生产地点;
(二)具有与果树种子苗木生产相适应的隔离和培育条件;
(三)种子苗木繁育土地面积应达到50亩以上;
(四)具有与种子苗木生产相适应的注册资本和生产、检验设备;
(五)具有种子苗木质量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第八条 申请领取果树种子苗木生产许可证,应向生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果树种子苗木管理的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果树种子苗木生产许可证申请表;
(二)生产地检疫情况和培育条件的报告、质量检验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资格以及生产设施、检验设备证明;
(三)生产品种介绍,品种为授权品种的,还应提供品种授权人同意的书面证明或品种转让合同;
(四)果树种子苗木生产质量管理制度。第九条 果树种子苗木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发放。
主要果树种子苗木经营许可证由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果树种子苗木管理的行政部门审核,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果树种子苗木经营许可证由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果树种子苗木管理的行政部门核发。
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并且注册资本达到3千万元以上的或从事果树种子苗木进出口业务的公司的经营许可证,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核发。第十条 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果树种子苗木可以互相串换使用,不需要办理经营许可证。第十一条 申请领取果树种子苗木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二)经营主要果树种子苗木的注册资本达到80万元以上,经营其他果树种子苗木的注册资本达到10万元以上;
(三)具有必要的种苗质量检验、保存设施和技术人员;
(四)具有必要的进货验货制度。第十二条 申请果树种子苗木经营许可证应向审核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果树种子苗木经营许可证申请表;
(二)营业场所、注册资本、检验和保存设施证明;
(三)果树种子苗木技术人员资格证明。第十三条 主要果树种子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果树种子苗木管理的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审核时应对生产地点或经营场所、检验设备进行实地考察。经审核,认为符合条件的,签署审核意见后报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二)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审核意见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发给《果树种子苗木生产许可证》或《果树种子苗木经营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退回审核机关并说明原因。审核机关应将不予批准的原因书面通知申请人。审批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进行实地审查。第十四条 其他果树种子苗木经营许可证按以下程序办理:
审批机关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核、核发工作。审核时应对经营场所、检验设备等进行实地考察。符合条件的,发给《果树种子苗木经营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怎么才能称得上果业
2000 年以来我国水果总产量由 6225 万吨,上升至 2018 年的28688 万吨,一直呈强势增长趋势。
可说明水果在农产品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而产量大并不意味着产值高,也不意味着种水果会越来越挣钱。
整体而言,目前我们国家果树产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产值并不高
2.区域发展状况不均衡,品牌意识淡薄
3.种植技参差不齐,低质高产还是一种主流意识
4.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投入回报率差
5.中高档果品欠缺
6.营销困难
7.小农户经营为主,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困难
未来我国,水果产业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必然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首先,果品生产者必然是需要具备以下这些基本素质:
1.懂技术。悉心钻研,理论结合实践的长时间学习和积累。
2.会管理。节约成本。高效管理。
3.会种植。学以致用。
4.会营销。借助新时代的科技和社交网络,走新型独特的营销道路。
经营理念也必须要走以下这些路子:
1.低质数量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这也是国家的政策导向。
2.经营方式 :小户种植—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等联合模式
3.三产融合:种养结合—-初加工---体验式服务
4.栽培方式:露地栽培—设施栽培结合。走标准化简约化的种植模式。
5.栽培技术:粗放管理---技术管理、资源集约化管理。
6.管理模式:生产资料投入和产出的经济论证,成本管控、用工管理、机械管理、生产计划。
7.附加价值: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品牌价值。
果树产业的发展趋势还可以从以下事实中窥见一斑:
1.我国农业从业者人口基数连年下降,老龄化严重。我们可以到乡村去走访一下,大部分从事果树种植的都是留守在乡村的中老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奇缺。而从业的劳动者凭经验进行种植管理的方式短期内不可能被改变,在劳动投入多、收益低、投资回报率低的情况下,果树种植这个事业或职业在家庭或更大单位上的会出现很明显的继承断层,就是说老辈种下的果树,后辈不愿再干了。
2.我国有着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人们对果品的消费需求必然存在,因此水果生产不会因为农村劳动力的缺乏而停滞或倒退,在未来5-10年或更久的某段时期,可能会出现因种植面积缩小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短期的果品价格上涨、种植收益提高的阶段性现象。但资本和劳动力都是趋利的,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是创业沃土。在这样产业衰落和兴盛的过程中,必然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淘汰的永远是经营不善、管理不良、技术落后、产品不佳、营销无路的个体或单位。
3.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高品质果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明显,吃水果不是为了填饱肚子和享受味道,出于健康目的的消费意识会越来越明显。这点可以参考日本、韩国、欧美等发达国家。谁能保证我国成为发达国家后,水果产业和农民还是当前的现状?
未来不可期,但任何时候,只要产业还在,就一定会有优胜者。提前做好准备的人,才能笑看风云变幻。
根据四大基本特征,把信息化能力建设作为基础,推动电商与品牌打造两翼齐飞,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三产融合和组织化水平,才能称得上果业,才能让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都能够从中受益。
在果树的标准化生产上,以温度、湿度、降雨、光照、霜冻等气象参数和土壤、水分、品种、密度等果园立地条件参数的变化,预测病虫害发生动态,肥水丰缺程度,果园通风透光状况等,提出各种条件下的相应技术措施,科学地指导果园管理。
具体要求:
一、了解市场需求
种出好吃、好看的苹果是每个消费者的需求。采用优良特色品种,以营养繁殖的、具有相对稳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来源于同一实生个体的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栽培的果树植物类型。果树要发展,品种必先行,只有优良的品种,才能推动果树的持续发展。
二、以果品安全为主的标准化生产
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以减少农药使用为主要目标,以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为主,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天敌,提高防治效果。果园的精确化施肥技术以土壤营养分析为基础,以叶分析为主要依据,结合树相诊断,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
三、机械化、数字化和省力化栽培
现代苹果产业的重要标志是果园机械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苹果生产依靠机械化和数字化操作,利用电脑控制,配备喷灌和滴灌设施,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果树需水肥特性,随时供给水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