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泰安有什么好吃的

泰安是山东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如泰山、岱庙旧址、长城遗址等。但与此同时,泰安的美食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下面就介绍一下泰安有哪些好吃的。

泰安有什么好吃的

第一,泰安的泰山蛋糕。泰山蛋糕是泰安传统特色糕点,颜色雪白,香味浓郁,口感绵软,酥脆可口,深受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喜爱。泰山蛋糕曾经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览,深受大家的好评。

第二,泰安的泰山茶叶。泰山地处黄河以南、胶东半岛中部,因其负氧离子多、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种植出来的茶叶质量非常高,形态美观、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在泰山游玩中,品尝一杯泰山茶叶是必不可少的行程之一。

第三,泰安的庙宴。泰安庙宴是泰安地区的一种传统美食,它由饮食和文化相结合,是泰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泰安人民的喜爱。泰安庙宴的制作工艺严谨,选用新鲜、高品质的食材,佐以纯植物油、低温制作等技艺。如果你有机会来泰安游玩,不妨品尝一下这道美味佳肴。

以上就是泰安有哪些好吃的介绍,泰山蛋糕、泰山茶叶和泰安庙宴都是体现泰安特色的美食,让人们品尝到口感鲜美、营养健康的美食同时也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到泰安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道茶的道茶简介

一、 道茶(亦称泰山道茶)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山道茶自诞生之日起便融入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之中,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泰山道茶是唯一的茶饮。

泰山无以伦比的历史地位和南北交通要冲的区位优势,促进南北的文化交流和商贸来往,为泰山道茶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泰山高山、云雾、光照时间长、土坯肥沃的条件下,逐步形成了独具泰山特色的品质。

二、历史上泰山茶有泰山道茶(又名仙人茶)、黄芩芽、松苔茶、泰山老茶等品种。

仙人茶:民国高宗岳《泰山药物志》卷四云:“仙人茶:《岱史》曰:‘泰山青桐树,其芽茁如菠薐时采。’蒸熟阴干,或生阴干。开水泡饮,其味清芬。”

黄芩芽、松苔茶、泰山老茶: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 四论泰山茶茗云:“又有松苔,极饶奇韵。”清陆廷灿《续茶经》卷下之三《七·茶之事》所述相同。《泰山药物志》卷二《草部》“黄芩”条云:“壮士夏月用之 泡茶,可免肠热之症。”明泰安人宋焘《五言一首》诗云:“山僧煎苦茗,更可洗尘纷。”(《青岩居草》)或谓即咏黄芩茶(参今人袁爱国《泰山茶文化》,载 《民俗研究》1995年第2期)。又清泰山僧元玉《冬日偶言》云:“雪洁松堪煮,天寒兴愈深。”(《石堂集》卷八)或谓即咏松苔茶。又清金古良《游岱记》 云:斗母宫住持“以松子煮茶饮客”(《北图藏拓》第65册、页73所影《游岱记》拓本)。此又泰山松茶之别品。

又近代美国威廉·爱德加·盖洛《中国的五岳》第一章《青色的东岳泰山》记泰山僧众植茶云:“一些寺院特地种植了茶叶,在一天门附近就种有一种品种特别的茶叶,其包装盒上标有这座圣山的名字。”

二、 泰山道茶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泰山道茶早期的民间发现

早期,泰山山民发现青桐芽尝试泡水饮用,口感极佳,且能强身健体,口口相传,泰山道茶在民间流行,那时仅是泰山道茶的原始形态,尚无制作工艺可考。

2.泰山道茶进入道观、寺院

唐代,泰山道茶进入道观、寺院,使泰山道茶发生了质的改变和飞跃。泰山道茶进入道观、寺院与道家文化与禅文化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泰山道茶的品味和文化含量,其制作工艺逐步形成。

泰山道茶的传承方式为师徒传承,传承以道长、主持为主,制作工艺密不外传,被长期垄断于道观、寺院之中,仅供道人、僧人享用,或用于款待达官贵人,遇帝王封禅祭祀时则作为贡品为帝王所用。

3.清代中期,南北文化交流和商贸交流的增多,南方的茶树落户泰山,泰山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了其独特的品质,用泰山道茶制作工艺生产的泰山道茶具有了更高的品位。

4.当代泰山道茶传入民间

当代,泰山道茶传入民间,有商家进行传承和开发,为社会提供了符合时代的茶叶及其文化。

道茶(亦称崇道茶)源远流长,相传发祥于唐代,初由道高德劭的道长借鉴民间工艺,采用道家秘方秘制而成。成品仅限于泰山道观、寺院的道士、僧人享用,所以又称泰山崇道茶,偶有来泰山封禅、进香的帝王、达官贵人驻跸、休憩于观、寺时方有幸品尝,外界无缘问津。其独特工艺也仅在历代住持或道行高深的道长、高僧之间师徒传授,现已传至第九代。

泰山道茶第九代传人郑信昊道士,俗名郑大中,男,1964年3月出生,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大学文化程度,系泰山碧霞祠住持、全真龙门派第24代传人张诚达道长嫡传弟子,现任泰安市泰山景区道茶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泰安市泰山景区道心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泰安市文化收藏鉴赏协会主席。

在 多年修行中,信昊不仅精研道法,而且兴趣广泛,尤其对茶文化情有独钟。随着道行渐深,他对饱含道、佛文化和泰山文化的泰山道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参据历史文献资料和口头传说,走遍泰山道观、寺院及泰山周边茶叶种植基地,整理挖掘道茶前代传人尤其第六代传人卜皓然道长和第七代传人郭紫薇道长濒临失传的制 作秘方,结合现代高科技制茶方法,对原有的制茶工艺进行了“三改六补”,九项落实,形成了独特的制茶工艺。同时,在茶具、茶艺方面,信昊也融入道家五行学说,创造出一套独具道家特色的形制和程序。

现在的泰山道茶经历代传人尤其第九代传人信昊多方补益,踵事增华,从种植、采摘、制作、品啜、器具、茶艺等各个层面,都蕴含着丰厚的道、佛文化和泰山文化,尤其饱含着重生、贵生、养生、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等等道家文化之精髓,特别还凝聚着独有的“泰山灵气”。信昊秉持“运泰山灵气,送八方福祉”之理念,又赋予了泰山道茶以新内涵、新精神,把原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泰山道茶推向社会,造福万 家,将泰山道茶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开创了泰山道茶的新境界,步入了泰山道茶的新时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