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普洱茶致癌说”为什么让云南茶界以法律方式维权?

近日,一篇名为《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再度将普洱茶推上风口浪尖。

“普洱茶致癌说”为什么让云南茶界以法律方式维权?

“普洱茶致癌说”风波再起

7月,科普杂志《科学世界》发表一篇名为《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以普洱茶为例说,“市场上的普洱茶普遍含有黄曲霉素和其他真菌毒素,有的含量还非常高。”因此喝普洱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急性的伤害容易发现,慢性的伤害,例如致癌,就是无形的了”。

该文还提供诸多证据支撑观点,如“2010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抽查了广州市场上的70份普洱茶样品,发现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其中有8份黄曲霉素的含量超出了中国谷物标准规定的黄曲霉素限值(5微克/千克)。同时还查出了所有普洱茶样品都含有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其中有63份呕吐毒素的含量超出了标准规定的限值(1毫克/千克)”。另外,“2012年,南昌大学一名食品工程硕士研究生重复了广州疾控中心的研究,结果也和广州疾控中心研究结果一致,从南昌市场采集了60份普洱茶,全都能检测出黄曲霉素,其中7份超标。也全都查出了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其中41份呕吐毒素超标”。

此外,文章还援引了201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肾内科的一个病例,用以证明普洱茶含有的黄曲霉素和其他真菌毒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文章称,“一名患者每天喝10克普洱茶,喝了一个多月后,发生黄曲霉素中毒导致急性肝损害”。

专家:“这是不负责任的断章取义”

此文发出后,令不少“茶迷”一时之间陷入“惶恐”。但也遭到茶叶领域多位专家的强烈反对。

“普洱茶因为检出有黄曲霉素能致癌?这不是2012年就已经用实验反驳过的问题吗?”在当日的座谈会上,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周红杰称,早在2012年,该校的研究团队就通过模拟发酵实验表明,在普洱茶的发酵过程中,虽然初期黄曲霉能在茶样中生长繁殖,但在后期黄曲霉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发酵终止时,不产黄曲霉毒素。

云南大学教授高照也表示,黄曲霉素的生长条件是黄曲霉作用的基础物必须是含有蛋白类、糖、脂肪为主的物质,虽然普洱茶也有极少量的蛋白、淀粉和脂类物质,但含量很少,并且在发酵过程中会发生转化。由于缺少转化黄曲霉毒素的物质条件,普洱茶几乎不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只是一些劣质的茶叶因存储不当被环境污染。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邵宛芳指出,《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一文中援引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抽查和南昌大学研究生的研究,是为了了解湿仓存储普洱茶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样品皆为湿仓普洱茶,而非正常的普洱茶。“引文断章取义,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没有样本的代表性,就没有结果的正确性。”邵宛芳透露,云南农业大学将组织国内多个科研单位专家,在全国各个普洱茶重点存茶地区仓库抽样老茶1万份,检验茶叶中到底有没有黄曲霉毒素。两个月后,以科学数据说话。

业界:“风波屡起将以法律方式维权”

“事实上,有关普洱茶致癌的传闻已不是首次。每过几年就有类似的声音出来。”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会长许琨清晰地记得,2007年养猪场发酵事件和2012年“普洱茶致癌论”都曾将普洱茶推上风口浪尖。

“我不否认,一个行业中难免有些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而出现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但如今,普洱茶产业有着严格的国家标准。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要送往国家普洱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不会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等霉菌。”许琨说。

云南茶界泰斗张顺高坦言,“每当有质疑普洱茶的声音出现,普洱茶界也在认真思考。近年来,普洱茶行业出台众多标准,就是为了给消费者更优质的产品。”

在资深普洱茶专家、原勐海茶厂副厂长卢国龄看来,“普洱茶的风波一波接一波。与其打口水战,不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王兴原认为,此次风波,或将成为普洱茶升级换代的机会。“云南茶界将在科技的支撑下,不断强化工艺。同时,对于恶意重伤普洱茶的人,也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西双版纳是一个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的地区,高温多雨天气多,土质呈酸性,地形条件有利于排水,是一个非常适合种茶叶的地方,以至于当地居民被这种暴利的金钱来源方式洗脑,慢慢的开始毁林种茶,西双版纳森林覆盖面积广阔,多为原始森林并且还存在着大量的热带雨林很多是野象的栖息地,森林为很多植物提供了栖息地,所以云南号称?植物王国?到这样大规模的行为为很显然已经导致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首先,森林是?地球之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地球上大部分的氧气来自于森林,它为人类提供大量氧气,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东西氧气的主要来源!大规模毁林只会降低氧气释放量,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甚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危及人类生活环境和气候环境。其次、森林扎根地下,有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到由于毁林,森林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就会慢慢加重,使地表生态破坏,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比如山洪、泥石流、沙漠化石漠化等。再次,森林有涵养水源、增加河流流量的作用,如果破坏森林,含水量减少,下游河流流量减少,会造成干旱等农业问题!最后、在大量金钱的诱惑、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毁林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犯罪现象也会随之越来越严重,并且频繁,导致治安管理难度增大,若景区破坏严重以旅游业为主导的西双版纳发展也会变得落后起来,从而投资力度也会增大,也因此浪费宝贵的公共资源,和司法资源,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当地的经济也会变得难以修复!

毁林的影响不容小觑,不仅关乎生态也关乎财政,所以应当加大监管力度,扩展产业链,增加附加收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