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问题描述:

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急

解析:

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一、这些年里凡是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无不与外资和外部力量的涌入有关,象珠江三角洲和上海周边地区大多是外资拉动的发展模式。但浙江某些地区是例外,是靠内生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如义乌、温洲、永康等小商品城市,完全是靠当地洗脚上田的农民一分一厘地挣出来的。这些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前甚至完全没有工业基础和工业力量,只能发展力所能及的小商品,象打火机、吸管一类的产品,但就是靠这些小商品,集腋成裘,积累起巨额的资本。

总结起来看,我国的地区发展有三种模式:一是外资推动型,如80年代的珠江三角洲和今天的长江三角洲;二是政策优惠型,如深圳、海南等特区,靠着免税减税等优惠政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三是自力更生型,那就是以浙江义乌等城市为代表的一批城镇。

对比之下,赤峰目前有哪些条件?有大批外资的涌入吗?有格外优惠的政策吗?有浙江人的资本主义商业精神吗?如果这几种因素都没有,那么快速发展就很难。光着急是不行的,要创造条件,创造外资涌入的条件、国家政策优惠的条件,特别是要创造本地区内生的资本主义精神条件。改变以往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 *** 主导型经济模式,调动起千千万万民众的力量。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民众经济,而不是长官经济。目前看,第三种模式可能是赤峰市最需要选择的模式。

二、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赤峰是北京的后花园,也是一个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的地区,如果过分强调GDP的增长,那就很容易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破坏,因此赤峰的经济发展要谨慎,要两条腿走路,一只手抓钱,一只手搞环境保护。没有钱就很难有能力保护环境,没有好的环境也很难赚到钱。这两者的关系要搞清楚。对于那些生活在生态环境特别恶化的地区的人民,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没有致富的条件就不要硬来,“乐道” 是指遵守客观的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在恶劣的生态环境里再搞经济大跃进。要引导生态脆弱地区的人们适当地外流,减轻当地的生态压力,给负担过重的土地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三、与此同时,赤峰还要在尽量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工矿业,利用现有的矿产资源和农牧业资源,积累资本。通过这些工农业生产的所得,反馈环境保护,投资旅游产业,经过大约几十年的时间,旅游休闲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收入较大的产业。

总起来看,赤峰地区未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两头大、中间小,也就是一产和三产比例大,二产比重小。这种产业结构是否适合赤峰这样的地区,还有待于实践证明。另外,赤峰地区还要注意轻重工业的比重,轻工业更多地是与中小民营企业相联系,重工业多与国有企业相联系,要注意两者的发展关系。

四、农业产业化与土地产权问题。赤峰这样生态恶化的地区要特别注意“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土地使用权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很容易产生过度放牧和过度使用这样的“公地悲剧”。因此,赤峰地区要在土地产权方面有新的突破,要把土地的生态责任落实到人头。我国建国50多年来,生态环境之所以遭到这么大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土地公有制的结果。公有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大家都不负责任制。因此,西部地区出现的生态恶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因素造成的。

五、 *** 的管理成本问题。 *** 的成本如果过高,不利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越是在欠发达地区, *** 越要简练廉洁,尽量降低农民和工商企业的负担。

六、在招商引资方面要有新思路,譬如旅游业是否寻找有能力开发经营的外地企业前来开发经营。是否可以采取桂林阳朔的承包手法,将一片风景点整片出租或承包出去,长期开发投资,长期收益。

西部开发的问题是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工业发展是好事,但有负面影响,赤峰当前的绿色环境是很宝贵的,但可惜的是赤峰人身在其中不觉得宝贵,要注意工业发展的节奏,要注意概念上的影响,譬如一提赤峰,是个工业基地,可能产生对旅游不利的影响。赤峰的农业要收缩,退耕还林,但你们的规划上说要增大灌溉面积,这可能导致盐碱化,赤峰的水利设施如修水库要考虑是否对水资源体系形成破坏。一些地区下游干涸都与上游修水库有关。旅游本身也会带来污染,发展战略要考虑负面影响。

至于新城的建设,要融入当地文化特色,每个地方都要有区别,要显示出独特的本地文化。赤峰将来的重点是旅游业,因为旅游业的特点是独此一家,具有对景点的垄断特点,别的行业都有竞争者,唯有旅游景点是独特资源,并且它的资源可以长久持续,工业资源是可以消耗掉的,唯有旅游资源可以随着时间升值。

赤峰的地理位置资源决定着它的兴衰,历史上经常出现路改城衰的事情,但赤峰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它未来的重要性,赤峰是内蒙的东大门,东部出口,也是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与内蒙联系的交通要道,要强调贸易对本市的作用。

我赞成草原文化,但还不够,要更独特些。当前我国各个地区都在竞争资源,谁获胜谁受益。但是在某些领域引进民营企业,在这些领域里市场有时是失灵的, *** 要制造市场。要对价格进行监管。在自然垄断的行业中,价格机制往往是失灵的,即使是民营企业进入后,也要有一整套的体系进行监管。我国有一些地区把整个区域交给一家企业去开发,这是一种模式,但非常复杂,如何签协议,要仔细推敲。如何进行官民合作,在中国还是一个新课题,而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

赤峰是人口众多的地区,占内蒙的1/5,生态环境脆弱,不断地治沙,收效不大。传统的结构需要调整,新的结构还未建立起来,城乡人口收入差距较大,城市人均收入5000多元,农村不到2000元。我国过去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分离的,要想让农民富起来,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农民。赤峰周边是京津塘和沈阳工业地带,辐射距离不到一百公里,90年代后期,我国的重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了轻工业,看来还要维持几年的时间。这种情况使沈阳的重工业重新焕发生机。赤峰要利用这些机会研究如何与沈阳和北京地区接轨。苏州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靠与上海接轨。发动所有的苏州市民到上海去拉亲戚回来,亲戚工程师带动了苏州经济。

赤峰最重要的是搞“富民工程”,东北的国有工业比重很大,但财政收不上钱来,老百姓也穷。海南的口号是变成全国的后花园,尽管对 *** 的财政收入无大影响,但对居民收入带来好处。第三是操作问题,过度的开发会带来环境破坏,要使人口集中发展,减少环境压力,甘肃地区已经实行了人口集中。总起来看赤峰今后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农产品供应京津和东北地区,二是向华北地区输送电力,赤峰在这一点上比西北地区有优势,输电距离超过800公里就不经济了,而赤峰电厂的位置距北京只有300公里,要与华北电站联网。第三,发挥当地铜锌矿的作用,这些项目可以短期见效,收益也非常高。总之,要实行富民政策,以城镇为动力,接收两大区的辐射,不搞单一经济,多元发展。

赤峰第一个优势是资源优势,第二是区位优势,靠近下一阶段经济翻两番的环渤海地区。赤峰落后的地方是城镇化率低,只有20%左右,这个比例的经济结构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要加速工业化,克服底子薄的困难,赤峰的工业比重只有30%多,比例太低,人均GDP只有500多美元,与全国平均数960美元差好多。要寻找外部资本前来承包荒山,长期经营,谁经营谁获利。

但赤峰目前没有一个总体发展规划,下阶段必须把发展重点放到工业上,目前赤峰25%的工业创造了40%多的税收,旅游业带动力太小,工业上不去,经济也上不去。第三,要突出城镇化战略,开发赤峰新城,要尽量使用象太阳能一样的新能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

台河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哲里木盟与赤峰市交界处、西拉木伦河和新开河分流处。以防洪为主,是辽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关键工程。该工程为三等3级,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流量为2025立方米每秒。按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流量为2638立方米每秒。拦河闸共26孔,堰顶高程32.4米,闸孔净宽10米,闸门为3.5米×10米的钢质弧型门,配备双吊点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启门力2×15T。工程总投资为4761万元。该工程于1987年9月2日开工,1993年10月30日竣工。

西拉木伦河大兴防洪堤,最初是1964年民办公助兴建的一处防洪堤,因工程标准低,1966年国家投资66万元维修加固,提高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流量2550立方米/每秒。堤长47公里,高2米,顶宽2.5米。1983-1984年对险工险段又进行加固补修,经受了1985-1986年的洪水袭击。其中1986年9月3日台河口最大洪峰达11447立方米/每秒,防洪堤安然无损。有效地保护了翁旗新苏莫、大兴等乡、苏木和农场的3.5万人口,7万亩农田,1万亩草场和10万头(只)牲畜的安全。 草原水库,位于右旗查干木伦河支流敖尔盖河下游。是一座旁侧水库。1975年5月动工,1976年7月竣工。水库引水渠首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98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219万立方米,由主坝、副坝、输水洞、引水渠、进水拦河枢纽组成。主坝最大坝高8米,坝长950米。副坝最大坝高3.5米。坝长775米。输水洞最大泄量16 . 4立方米/每秒。引水渠长3公里,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引水拦河枢纽坝高1米。长98米,进水闸5孔,每孔净宽2.5米。设计灌溉面积6. 6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草场及饲料基地)。养鱼水面4 000亩。该工程由昭盟水利局设计,右旗组织施工。共完成土方28.1万立方米,石方1. 94万立方米,混凝土250立方米。用工37万工日,车工2.7万辆日,投资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70万元。

东台子水库(设计中),建于林西县、翁旗、克旗三旗县交会处,具体地点:左岸林西县新城子镇下场村,右岸翁旗毛山东乡和克旗土城子镇,西拉沐沦河上游。该工程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库库容3.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77亿立方米,是以防洪和灌溉为主,兼有供水、发电、养殖、旅游和改善生态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

德日苏宝冷水库,是自治区水利重点项目,位于西辽河上游西拉沐沦河支流查干沐沦河下游,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坝址距上游巴林右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11公里。由主坝、泄洪冲沙闸、副坝等建筑物组成,总库容9882万立方米。主要任务是以生态保护、工业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利用。水库建成后供水保证率97%的工业供水量为3028万立方米。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3.2万亩,供水量3268.23万立方米,灌溉保证率50%;水库为下游河道环境生态用水供水流量0.047立方米/s,水量148万立方米。该工程建设对为生态移民的实施创造条件,同时可满足拟建电厂的用水要求,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德日苏宝冷水库批复概算总投资为39521.09万元。工程于2007年8月6日开工建设,2010年6月27日全部完工。

大石门水电站(筹建),位于克什克腾旗由沙里漠河与萨岭河汇合形成的西拉沐伦河干流上游,上距两河口汇合处下游13公里,是西拉木伦河水电梯级开发中调节能力最强、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龙头电站,其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606平方公里,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2.24亿立方米,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1460万千瓦时。

海日苏水利枢纽工程(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在西拉木伦河下游翁旗海拉苏镇。控制流域面积26,576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81.4%,多年平均径流量10.5亿立方米。枢纽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有交通、发电、引洪治沙等综合效益的工程。翁旗、右旗直接受益。是全市最大的草原灌溉工程。海日苏枢纽工程由拦河闸、左右岸进水闸、公路桥、水电站、堤坝组成,拦河闸长2607米,闸墩高6米,24孔,每孔净宽10米,安装10*4.2米、重11吨的平卧式钢闸门,设计泄洪流量412。立方米/每秒。公路桥长365.2米,宽8.6米,载重15吨。拦河闸及右岸进水闸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结构,左岸进水闸段为单跨30米,矢高比1/9双曲拱桥组成。水电站在左岸进水闸,3台机组,总装机375千瓦,设计水头4米,流量1}立方米/秒,年发电量为120万千瓦时。堤坝工程由右岸进水闸引堤连接西拉木伦河右岸,长1013米,高6米,堤顶宽10米,堤路两用,铺沙石路面。

与海拉苏水利枢纽配合,西拉沐伦河下游幸福河灌区也进行了重新整治。西拉沐伦河多年平均径流量9.32亿立方米,海拉苏水利枢纽每年供水量在4.87亿立方米以上,占西拉沐伦河平均流量的一半以上。由于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具有较大引水能力,这条被名之为“幸福河”的灌溉系统内灌域总土地面积386万亩,可自流灌溉面积118万亩。

1958年在牧区兴建一座草原灌渠,位于翁旗海日苏公社巴彦花,引西拉木伦河水,建3孔浆砌石进水闸1座。由昭盟水利队设计,翁旗组织民工,以工代娠施工。干渠长10公里,半年竣工通水。1959年浇草场4.6万亩,使干早沙地草场变成水草丰茂的牧场,牧民称这条渠为“幸福河”。

海日苏草原灌区幸福河灌域,是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控制的自流引水灌域之一。灌域内总土地面积386万亩,可自流灌溉面积118万亩。西拉沐沦河多年平均径流量9.32亿立方米。幸福河灌域有干渠84.8公里,支渠182公里,渠系建筑物108座。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东部4个苏木、镇、场受益,总人口4.28万人。有效灌溉面积16.5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2万亩,经济作物1.19万亩,饲料地(含玉米)4.85万亩,草场3.23万亩,林地4.11万亩。幸福河灌域2001年列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范围内,到2015年,幸福河灌域灌排体系己经形成。有效灌溉面积较实施项目前新增4.98万亩,效益显著。

此外还有少冷河流域的白音汉灌区、查干木伦河灌区等。 龙口水电站,位于赤峰市北部西拉木沦河上游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境内,1959年内蒙古自治区水利部门勘测。1971年由辽宁省批准列项,总投资829万元。安装3 000千瓦水轮发机组两台,年发电量1800万度。1974年建成试运,1976年正式交付生产。

响水电站,位于西拉木伦河上游狭谷地带,距经棚镇76公里,站区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河水飞流直下,落差3-10米,蓄水后形成6 000亩水面,为发电养殖综合工程。装水轮发电机组2 500千瓦两台,年发电量1 060万度,国家总投资622.83万元,1978年动工建设,于1981年建成投运,同时并入东北电网。

海日苏拦河闸北干渠水电站,装水轮发电机组3台,合计容量375干瓦,年发电量115万度,1978年建成并入翁旗电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69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