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达乡的特色产业
象达乡特色产业主要是茶叶、石斛、草果、核桃和金属硅、钨、黄蜡石产业。到2008年象达乡茶叶种植面积14993亩,其中采摘面积13985万亩,总产量817吨;草果种植面积2673亩,其中,2008年新植1105亩,收获面积为1068亩,总产量达88043公斤;石斛产量17750公斤。
黄泥土能种茶叶吗?
适合种茶的地理条件
地理条件包括气候 土壤 地形 等.
(一)气候条件
(1)气温 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度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度.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度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度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
(2)光照 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
(3)雨量和湿度 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
(二) 土壤条件
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米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米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
(三)地形条件
坡度小于30度,海拔1500米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B 建梯田 的条件 简单的说 是 坡度小于25度的低山丘陵地带,通常降水较多,雨热同期.如果坡度大于25度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适合,红土本来就是偏酸的,茶叶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种植
有效土层深厚,表土层(耕作层)比较松软肥厚,心土层稍紧而不坚实,土质不过粘过砂,既能通气透水,又能保水蓄肥,水分和养分含量较多,土温也相对稳定,也就是作为土壤肥力四因素的水、肥、气、势比较丰富协调。其具体表现为:
土层有效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中间无硬实层出现,表土层厚度在25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很低。
土质,砂壤土至粘壤土,或夹杂少量砾石。
结构性,表土层多为粒状、团块状结构。心土层多为块状结构。
松紧度,表土层(10-15厘米处)容得1.00-1.40克/厘米3,孔隙率50-60%。心土层(35-40厘米处)容重1.30-1.50克/立方厘米,孔隙率45-50%。
酸度和养分状况,酸度(PH)4.5-5.5。整个行间表土层于十月到十一月间的养分含量不低于以下数值:有机质1.5-2.0%全氮(N)0.10-0.13%,有效氮(碱解N)100-150毫克/公斤,速效磷(稀盐酸浸提P2O5)10-20毫克/公斤,速效钾(醋酸铵浸提K2O)80-150毫克/公斤。
上述这些土壤条件中,土层、土质和具有酸性是最为基本的,凡是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的茶园土壤,就有可能通过施肥、耕作等各种土壤管理措施,使其结构性改善,孔隙率增大,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增多,水分和空气状况良好,从而成为能够实现丰产的土壤。因此,在生产上,首先要在建立茶园之前大力做好土地的基本建设。如果土地资源丰富,就要选择有效土层深厚、土质砂粘适中、酸性、比较肥沃的土地来建立茶园。如果条件较并非,只能在土薄石头多、高低不平的山坡地上建立茶园,这就要平整土地,筑坎修梯,深耕加泥,增厚土层。并且还要在种茶的时候,对种植沟进行深耕,换入表层肥土和施入多量有机肥料作底肥,以熟化种植沟土壤。其次,在种茶之后,经常采取多种措施,对茶树行间土壤进行熟化管理,使之形成一个松软肥厚的耕作层,并且也间接改良心土层。群众的实践经验表时,新建茶园一般只要经过8-10年的持续努力,茶叶亩产500斤以上所需要的土壤环境是完全能够创立起来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