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的产业建设
目前,安吉县白茶种植面积17万亩,种植户15000多户,茶叶加工企业350家,茶叶合作社32家,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达20万人,今年安吉白茶产值20.16亿元。安吉白茶传统交易平台健全,已有较成熟的消费市场和品牌体系。同时,积极建设安吉白茶核心区,提高鲜叶亩产。通过专项资金引导,将建成核心区面积分别为1200亩、1080亩和1100亩的安吉白茶标准茶园3处,覆射带动周边茶园万亩以上;推进绿色有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更大范围推进标准化生产、机械化采摘、组织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使核心区安吉白茶鲜叶单产从目前的42公斤每亩提高到50公斤,提高19%。
茶树怎样种植_茶树的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
1.选好园地
建设白茶园,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全土层深度要求达到0.8~1.0米,松土层要求在0.5米左右,并要求地下水位低、通气保肥性良好的园地。以呈酸性的山地黄壤、沙性黄壤和红黄壤土为好。坡地一般以朝北方向为好。
2.深翻地施足肥
种植白茶的土壤要求深翻0.45~0.50米,四周开好排水沟,平整好土地,然后每亩施饼肥150~2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25千克(茶叶专用复合肥数量加倍)作底肥,要求移栽时根系不直接碰到肥料,以免肥料伤根,影响茶苗成活。
3.种植规格
一般采取单行条栽,行距 1.33米,丛距0.33米,每丛种2~3株茶苗。
4.移栽时间
一般以3月上旬前后或10 月份为宜。
5.栽种技术
茶苗移栽定植时,要按种植规格确定的行、丛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好现开现栽,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白茶苗根系分布较浅,定植时适当深栽,一般埋至根颈处为宜。栽种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壤填入沟(穴)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手轻轻提苗,使茶苗根系既能自然舒展,又与土壤紧密相接,并随即浇足定根水,且在茶行两侧铺好稻草,再在稻草上用行间土覆盖,以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地温。同时,还要做好抗旱防冻和缺株补植,确保全苗、壮苗。
6.勤施肥防虫害
为了提高白茶白化程度,应提倡在秋末冬初重施基肥,春茶前和夏、秋茶期间,薄施氮肥。白茶茶园的病虫防治应采用生物、农业和综合防治的方法,一般不喷农药。
7.修剪和采摘
白茶园的定型修剪与轻修剪的方法相同于常规茶园。在采摘上,幼龄期要做到多留少采,培养好丰产树冠。
二、生态环境
安吉是中国著名的竹乡,看过获奖影片《卧虎藏龙》的人总会有着深刻的印象,影片中那一望无垠的大竹海就在安吉。该片导演李安先生再访安吉时曾这样说:“是安吉秀丽山水让《卧虎藏龙》上了领奖台!”此话虽有抬举之意,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安吉景色之美。安吉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旅游胜地。安吉全县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0%以上,水资源极为丰富,平均年水资源储量15亿立方米。境内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水质达到Ⅰ、Ⅱ类,是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是生态赋予了安吉独特的美丽。绿色是安吉的代名词。安吉是中外游客生态旅游的向往之地,无论是亚洲最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还是上海黄浦江源头的龙王山;无论是万竹之园的中国竹子博览园;还是天下奇观的白茶谷;无论是千年古刹的灵峰寺;还是岩奇峰异的芙蓉谷,境内数十个景区游客长年不绝。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先生在2004年3月25日(安吉设立的全国首个生态日)到安吉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走遍江南清丽地,安吉才是新天堂。”
三、白茶介绍
宋徽宗《大观茶论》曰:“白茶自力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培,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在海拔800多米、云雾缭绕的北天目山脉安吉大溪山发现了濒临绝世的一棵珍稀茶树--白茶,农林科技人员经过十多年精心繁育试验,终于使这棵已逾千年树龄的野生树种焕发新的生机,培育出一代极品名茶--安吉白茶。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优良生态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变异茶树,属绿茶类。1998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珍稀茶树良种,2001年2月,得茶叶类国家原产地保护证明商标。安吉白茶特色明显,具有观赏、营养、保健三大价值。其春芽幼嫩,芽叶呈白色,以一芽二叶开展时为最白,夏秋茶叶呈绿色。安吉白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泡制后,内质香气鲜爽馥郁;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张玉白,茎脉翠绿。经生化测定,安吉白茶含人体所需的13种氨基酸,且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2-5倍。中国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高度评价安吉白茶,称其“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绿茶不能与之相比”。1998年,安吉白茶被浙江省政府认定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1999年5月,安吉白茶获浙江省名茶评比第一名;6月在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会上被授予特等奖;7月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9月在第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2000年至今频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国际名茶金奖。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2001年4月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主办,安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01中国-安吉白茶节”在安吉隆重举行,安吉县被中国名特之乡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2003年,安吉白茶王被授予“白茶祖”称号。《大观茶论》与安吉白茶研讨会确认
种植茶树需要知道它的种植方法,那怎样种植茶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树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树种植方法
一、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80%采用无性系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种植
应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栽的方式种植,行距1.2-1.8m。根据实地情况选择秋栽或春栽。
种植前挖种植沟,施足底肥,施用农家有机肥,再种茶苗。
采用深沟浅种法。茶苗定植时根系蘸黄泥浆,在种植沟内扶正茶苗、填细土,分层压紧根际土壤至泥门,浇足定根水。
三、土壤耕作
根据茶园的型别、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合理采用浅耕、中耕、深耕和免耕等耕作技术,避免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肥力改善。有条件的配备耕作机,提倡使用茶园耕作机械完成耕作作业和进行茶园地表覆盖。修剪枝、叶应全部回归茶园,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回归有效养分。
应定期中耕除草,春茶前与春茶采摘结束后分别中耕除草一次,结合茶园施有机基肥改土效果最好。
四、水肥管理
1、应用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加强养分综合管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基肥和追肥配合,按需施肥。
五、病虫防控
1、配备至少1名植保人员,负责制定防治计划、确定防治技术;负责农药采购、使用、贮藏、处理和防治指导工作,并记录防治档案。
2、实行统防统治,及时控制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按照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技术防治病虫害,全面应用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选用推荐农药,不得使用禁限用农药。
3、建立病虫防治档案,记录防治时间、地块、防治目的、防治措施、投入品名称、剂量、防治效果、操作人等。
按照病虫害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普及应用灯光诱杀、性诱杀、色板诱杀等无害化防治技术;优先选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优先使用机械方法除草。
六、树冠管理
根据茶树生长发育特点和茶园环境条件,合理运用定型修剪、轻修剪、重修剪等技术措施,培养结构合理、长势健壮的树冠。
七、采摘
因园制宜,灵活掌握。根据茶树生长情况、所制茶类要求的不同***细嫩采,是各类高阶名优茶的标准;适中采,是大宗红、绿茶的标准;成熟采,是边销茶为主的标准;开面采,是乌龙茶等特种茶的采摘标准***、严格按照农药、化肥施用采收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摘。注意采留结合,适量留叶,保证每年有一批新生叶片留在茶树上。茶农经验是留叶量以“不露骨”为宜。
茶树种植要点
***一***选用无性系良种
品种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在选用良种时,应充分了解良种的特性如发芽迟早、适制茶类,对土壤及气候的要求、抗病虫性等等。要做到良种对环境的要求与当地条件相适,良种的适制性适合当地的茶类,面积较大的应注意早、中、晚生品种的合理搭配。当前我县重点推广种植的品种为龙井43、龙井长叶、安吉白茶、乌牛早等。
***二***整地和施基肥。种植前应平整土地,并在种植沟内分层施入基肥,施肥量至少每亩施土杂肥1500--2500公斤,磷肥50--100公斤。如果种植前基肥用量不足,则以后应逐年加施。
***三***种植密度。根据我县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单行条栽为宜,其种植密度:一般行距15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穴2棵茶苗,每亩种植3000-3600株。
***四***茶苗移栽。茶苗移栽的最适时期是在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仍然旺盛的时期。一般以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和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为移栽适期。这段时期,选择空气溼润、土壤含水率较高的阴天和雨后初晴的傍晚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大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移栽。
移栽的茶苗,一般中、小叶种要求高达20厘米以上,茎粗0.25厘米以上。栽植前最好先将茶苗进行黄泥浆蘸根。栽植时应保持根系原来的姿态,使根系舒展。茶苗放入种植沟后要边覆土边压紧,使根与土紧密接触,切不可上紧下松,及时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基部覆盖些松土,使植后雨水便于渗入根部。
栽植深度比茶苗原土痕深5厘米左右为宜。移栽定植后应及时用稻草、麦秆、干草等覆盖行间,防旱防寒保苗。为减少水分蒸发,可以结合第一次定剪,离地15--20厘米处剪去,要注意保留6张叶片左右。
茶园施肥原则
针对茶园有机肥料投入数量不足,土壤贫瘠及保水保肥能力差,部分茶园氮肥用量偏高、磷钾肥比例不足,中微量元素镁、硫、硼等缺乏时有发生,华南及其他茶区部分茶园过量施氮肥导致土壤酸化现象比较普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肥用量,加强磷、钾、镁肥的配合施用,注意硫、硼等养分的补充;
3、出现土壤酸化的茶园可通过施用白云石粉、生石灰等进行改良;
4、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秋季茶树防治害虫技术
夏末秋初,气温下降,多数害虫的发生量有所回升,甚至出现大暴发现象,轻者影响秋茶产量,重者影响树势和翌年春茶生产,因此,必须做好防治工作。夏末秋初常见的害虫主要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刺蛾、茶黑毒蛾等害虫。
一、主要害虫的习性与危害
1、假眼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在我市各区均有发生,发生为害时间长。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被害芽梢生长受阻,严重时芽叶枯焦,一年发生有两个高峰期,第二高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特别是老茶园改造留养茶园或杂草丛生的茶园发生严重,望广大重点茶农引起高度重视。
2、茶黑毒蛾
茶黑毒蛾是在区域性茶区发生严重,特别是于潜地区,注意观察虫情,虫口数量大的可将茶树叶片嫩枝全部食光,对茶树长势和茶叶产量影响较大,该虫一年发生4代,第4代幼虫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害秋茶,成长幼虫一般分布在茶树上层,喜食嫩叶,4、5龄连续剧虫具有假死性,受惊后会卷缩坠地。幼虫老熟时爬至茶丛基部枝桠间,落叶下或土隙间结茧化蛹。
二、防治方法
1、防治小绿叶蝉:分批多次及时采扎;喷施10%吡虫啉15-20克/亩,70%艾美乐2-3克/亩,35%赛丹乳油1000倍液,98%巴丹1000-1500倍液;
2、防治茶黑毒蛾:利用茶黑毒蛾假死性振落捕杀,98%巴丹1000-1500倍液;毒沙法
猜你感兴趣:
1.茶树种植技术
2.油茶种植的技术介绍
3.高产油茶种植技术
4.苦丁茶种植方法
5.养殖创业故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