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的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长期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下,生产水平低,农民主要从事单一的粮食生产,到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才3.22万吨,亩产135公斤,人均297公斤,除交租外,实际口粮人仅150公斤左右;此外,还种植一些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养猪、牛、兔、鸡、鸭之类的畜禽。人均产值为117.72元,但由于购粮和交纳苛捐杂税,贫困者居多。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等运动,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全县实现合作化时,粮食总产达到4.52万吨,亩产达166公斤,人均占有量320公斤。与1949年对比,总产增1.34万吨,亩产增31公斤,人均占有量增23公斤。
1959~1961年,由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上自然灾害,使粮食连续三年歉收。1961年与1956年比,总产减1.10万吨,亩产减3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减111公斤。1961年9月,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纠正“左”的错误,经三年国民经济调整,至1965年粮食总产恢复到4.76万吨,亩产上升到178公斤,两项均超过1956年水平。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普遍被冲击,干部遭批斗,机构瘫痪,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被破坏,农业生产再次滑坡。1968年粮食总产又减至3.88万吨,倒退到1951年水平。至1972年后,逐步恢复农业机构,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推广矮秆良种,改进栽培技术,增加农药化肥供应,产量逐年增长。至1977年粮食总产达7.99万吨,亩产296公斤,比1956年亩增130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得到全面发展,1983年粮食总产达到11.09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几年,因诸多因素的制约,粮食总产徘徊在10万吨左右。1987年粮食总产10.70万吨,占地区第五位;亩产266公斤,占地区第4位;人均占有量384公斤,占地区第四位;人均农业产值165.79元;人均向国家提供粮食(征粮、购粮、加价粮、超购粮四项合计)80公斤。与1949年对比,粮食总产增加2.32倍,亩产增加2.19倍,人均粮食增加30.30%,人均农业产值增加48.40%。烤烟、茶叶、水果、生猪、水产品也大幅度增加。
连城县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红心地瓜、白鹜鸭、花卉、烤烟等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培育壮大。2013年1月至10月,累计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担保资金4400万,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47家,带动农户4.4万户,推动农村土地流转10.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45.3%。实现“三农”综合保险17个乡镇全覆盖。实施“花卉苗木整乡(村)推进”工程,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8万亩,迈入全省花卉苗木生产大县。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国十佳花木种植企业”。地瓜干加工实现产值8亿元;连城白鸭出栏324.3万羽,连城白鸭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成并投入运行。福建连城农民创业园连城白鸭标准养殖与蛋品加工和特色国兰种质资源库项目基本完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2013年新增投资8400万元。连城县获第五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展馆布置金奖、最佳组织奖,连城兰花、毛竹分别获市“花王”、“竹王”称号;连城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宣和乡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 清朝以前,境内工业均属于手工业范畴,其门类有陶瓷、造纸、采矿、冶炼、雕版印刷等。到民国,除在县城增办有一所半机化操作的印刷厂、一座发电量8千瓦的小电厂外,其余则仍是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手工业。现代工业品全由外地输入。故195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76.1万元。
1952年起,将分散的个体手工业再组织起来,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同时创办了县松香厂、火电厂、印刷厂和辗米厂等工业企业,至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上升为704万元,是1950年的9.25倍。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大办钢铁”的推动下,建立了一批工业企业,但因违反了经济规律,在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时,大部分工矿企业被压缩下马。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313.31万元,不到1957年的一半。1963年,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建设总方针后,工业生产有所回升,1965年工业总产值达679.89万元,为1962年的2.1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生产管理混乱,绝大多数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工业生产徘徊不前,到196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834.2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041万元的25.22%,1975年,整顿工业企业,健全管理制度,生产逐步回升。并兴办了铁厂、造纸厂、氨厂、水电站、膨润土矿、水泥厂、北团煤矿等工矿企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工业总产值达373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9666万元的38.68%,比1969年增长近4.5倍。1984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陆续办起汽车修配厂、啤酒厂、塑料彩印厂等。各企业在改革中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到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230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0064万元的61.32%,比1979年增长3.29倍。全县工业企业职工有7260人(含县境内省地工业企业和集体工业),其中干部880人,工程技术人员284人,工人6096人(含学徒、服务人员、临时工),共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8个,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27个,乡(镇)(包括村办)工业企业111个。
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9.6亿元、增长38.4%,其中光电产业产值3.7亿元、增长31.1%;海峡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工建设,海峡光电产业园、鑫晶光电信息产业园和赛特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福建鑫晶35公斤级和80公斤级人造蓝宝石生长炉,分别投产70台和11台,成为国内最大的LED衬底材料供应商;赛特新材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五个重点发展的产业持续壮大。
文字原创 / 保和堂
关于食堂,有多重的维度, 每一个维度都很温馨,也很戳心。
有人说, 一个家庭好不好,看看厨房就知道。 听着菜刀砧板的碰撞声,闻着来自厨房的烟火味,你才能感受到热乎乎的家的温暖。这是家的食堂。
有人说: 你想了解一个城市的人间百态和真实模样, 就逛一逛这里的菜场。这是城市的食堂。
汪曾祺就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 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
还有人说:你想知道一个国家的国民是否幸福,那么是否买得起猪肉 是一个重要的幸福指标。 这是国之食堂。
红烧肉、回锅肉、梅菜扣肉、鱼香肉丝……如果老百姓的餐桌上有五花八门、数不胜数的肉菜,那么他们离幸福应该不算太远。
如何看待一个企业呢?
有人说: 按照之前的逻辑,太简单了,看食堂! 不是说“要想留住员工的心,先要留住员工的胃”么?为什么员工如此努力,想必是把他的胃照顾服帖了吧。
是啊,有一种炫耀,叫 “晒自己公司的食堂”;有一种嫉妒,叫舔屏“别家的食堂”;有一种跳槽的理由,叫“想换一换口味,吃腻了食堂”!
幸福的食堂都是一样的,不幸的食堂,各有各的不幸。 说食堂前,先来回顾下食堂简史。
食堂食堂,共食同堂 。世界最早的食堂, 源自古希腊的奥诺羯利亚部族,荷马史诗《奥德赛》记载“人们分作九队,各五百人,每队准备了九头公牛做牺牲”,描述的就是当时十分普遍的公餐(Common Meal)制度。
中国的食堂,比较有名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食客之风。 战国四君子就号称门下“食客三千”, 不分高低贵贱,集体用餐。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时期,推行的是公共食堂,只不过这段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起于1958年夏秋之间,止于1961年夏。
改革开放以来,以饭为本的餐饮行业,也悄然发生着 一个又一个更迭的故事。
有些行业中的食堂,常常登不了大雅之堂,是一直被员工“吐槽”的对象。 那样的食堂,不过是“凑合一下”“对付一口”的地方。 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少公司的食堂更是式微,纷纷关停,外卖开始成为主流。
令人惊异的是, 前一段时间“别人家的食堂”,居然再次频频刷爆网络,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苏宁食堂、华为食堂、京东食堂也成为了人们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包括华为、网易、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在内,上千家企业的食堂,更是参加了 “TOP食盛典2019年度全国企业食堂” 的评选。
作为团餐三大消费场景之一, 企业的食堂为什么能再度夺人眼呢?
明眼人会发现,拥有企业食堂的这些企业, 规模都普遍比较大, 相当部分还是上市公司。
企业大的好处是能够做到规模经济,从而能将成本降低并保持菜式品类丰富。保和堂就到南京的苏宁总部食堂参观过,4000多平米的超大食堂,数百种菜品, 员工想吃腻都难!
你还会发现,这些企业多为新兴行业,工作强度大,饭菜好吃其实是让你更愉快地996。
有华为研发男就说: 每日三醒吾胃。 早上因为惦记着公司丰富的自助早餐,早早地来到公司;中午饕餮完“满汉全席”,愉快地回到座位上继续工作;晚上加班时领到夜宵券,顿时没了怨气,快马加鞭干完活……
再有,这些企业是互联网相关的企业, 有着互联网营销的天然优势。
企业食堂,不正好是企业品牌宣传的重要出口么? 充满江湖气的刘强东,在像 美食 城一样的京东食堂,会与员工兄弟般杯酒豪情;阿里食堂则被称为“未来餐厅”,一秒钟刷脸支付,颇具程序员气质;网易丁磊爱好养猪,网易食堂很接地气地自称“猪厂”。
只不过网红终究是网红,和现实总还是有距离的。
这几天,就有华为员工投诉食堂伙食差、定价高、服务不到位。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网红和现实的差距。不过呢,也有人说: 这么好了,还这么作,这是要上天么?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告研发员工书》中回复:当事干部可以抽调去帮厨三个月,以去实践他的建议,直到实现再回到研发岗位。 任正非对此意见表示支持。
个中滋味,各位自品吧。
有道是:
莫轻小小一食堂,个中滋味有短长。
三秋早是已过半,休让秋意助心凉。
感谢转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