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写的论文题目是:球根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应该从哪些方面说啊?
球根花卉(Flowering bulbs)是指植株地下部分的茎或根变态、膨大并贮藏大量养分的一类多年生草本植物[1]。由于球根花卉种类丰富、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管理简便,加之球根种源交流便利,适合园林布置,广泛应用于花坛、花境、岩石园或作地被、基础栽植等,具有良好的园林应用发展前景。
1 中国原产的球根花卉
球根花卉的种类和园艺栽培品种极其繁多,原产地涉及温带、亚热带和部分热带地区,因此生长习性各不相同,繁育及栽培的环境条件通常要求较高。根据栽培习性可分为春植类球根(多原产于南非、中南美洲、墨西哥高原地区)和秋植类球根(多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南非好望角、北美洲东部等地)。
在我国的园林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到球根花卉的生长和生态习性。春植类球根因生育适温普遍较高,不耐寒,可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露地应用;秋植类球根的耐寒性强,而不耐夏季炎热,可广泛应用在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我国长江流域处于南北气候的分隔带,大部分的春植、秋植类球根花卉都能生长良好。
原产我国的球根花卉种类不多(表1),但由于其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易粗放,且能体现地方植物造景特色,在园林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表1 中国原产的主要球根花卉
种类 学名 生态习性 原产地 园林用途
泽泻 Alisma orientale 多年生沼生植物,喜光。花轮生伞形。 我国北部 观叶,可作湿地配置。
白芨 Bletilla striata 花淡紫红色,花期4~5月。喜凉爽气候。 我国西部及东南各省 常丛植于疏林下或林缘隙地,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铃兰 Convallaria majalis 花乳白色,具芳香。花期4~5月。喜半阴、湿润环境。耐严寒。 我国东北及秦岭 宜作林下地被花卉,或植于林缘、草坪坡地。
荸荠 Heleocharis tuberosa 多年生浅水性草本植物,喜光。地上部为叶状茎。 我国南部 水边观叶。
姜花 Hedychium coronarium 花色纯白,有芳香。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半阴。 中国南部至西南部 种植于庭院、花坛、花境,供观花及赏叶。
卷丹 Lilium lancifolium 花橘红色,花期7~8月。性耐寒。 我国各地 宜大片丛植疏林下、草坪边、亭台畔,或作基础栽植。
中国石蒜 Lycoris chinensis 适应性强,较耐寒。花**或桔**,花期7~8月。 我国南京、宜兴等地 最适应作林下地被植物;亦可花境丛植或用于溪间石旁自然式布置。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多年生挺水植物,喜阳光和温暖环境,耐寒性强。花期6~9月。 我国各地 良好的美化水面、点缀亭榭或盆栽观赏的材料。
慈姑 Sagittaria sagittifolia 多年生直立水生草本,半阴性。叶形变化极大。 我国各地? 水边观叶、观花。
绵枣儿 Scillascilloides 花期7~8月。喜光、耐半阴,较耐寒、耐旱。 中国东北到西南广泛分布 布置春季花坛,也可植于草坡上或作林下地被,还可配置花境及岩石园。
延龄草 Trilliium tschonoskii 耐寒、耐阴,喜酸性黄壤。花小,浆果紫色。 亚洲 宜作林下地被。
2 球根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
2.1 应用于园林花境及庭院
球根花卉是营造园林花境的主要植物材料之一,不仅种植简便、养护省工、不需经常更换,而且还体现出季相变化。更为重要的是,球根花卉能为花境带来丰富的色彩。目前已有一些常见的球根花卉应用于花境,取得了很好的造景效果。对于株高、花色、自然花期等生长特性的充分了解(表2),有助于球根花卉更好地应用。
表2 应用于园林花境的常见球根花卉
种类 学名 株高(cm) 花色 花期
大花美人蕉 Canna generalis 100~150 乳白、黄、橙、粉红 6~10月
大丽花 Dahlia pinnata 60~150 白、黄、橙、粉、红、紫 6~10月
风信子 Hyacinthus orientalis 20~30 紫、红、蓝、堇、白 3~4月
球根鸢尾 Iris tuberosa 30~60 白、黄、蓝、紫 5~6月
石蒜 Lycoris radiata 30~60 鲜红色 8~9月
黄花石蒜 Lycoris aurea 30~60 ** 8~9月
葡萄风信子 Muscari botryoides 10~30 淡蓝、肉红、白 3~4月
喇叭水仙 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 40~50 淡黄、黄 3~4月
红酢浆草 Oxalis oregana 10~30 浅红、桃红 4~11月
郁金香 Tulipa gesneriana 20~80 白、黄、粉红、紫 3~5月
葱兰 Zephyranthes candida 15~20 白 7~11月
韭莲 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15~20 粉红 6~8月
球根花卉不仅可广泛应用于花境,也是庭院栽植的优良植物材料。球根花卉具有种球交流方便、种植简易、管理相对粗放的特点,且盛花期的成景效果好,还常用作露地钵式栽植、阳台挂箱栽培。
球根花卉的园艺品种已非常丰富,如郁金香有8 000多个品种,登记在册的有3 000多个品种;水仙在荷兰注册的品种也多达2 000个。其中很多园艺品种适合庭院栽植,目前在欧美国家,60%以上的种球销售市场来自于家庭园艺。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家庭园艺市场已初露端倪,荷兰等国的部分专业种球经销商开始瞄准中国的庭院销售市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球根花卉会真正进入到家庭。
2.2 应用于水景配置
水生类球根花卉常植于水边湖畔,点缀风景,使园林景色生动起来,也常作为水景园或沼泽园的主景植物材料。不仅应用常见的挺水、浮水植物如荷花、睡莲等,有些适应于沼泽或低湿环境生长的球根花卉,如泽泻、慈姑、洋水仙、马蹄莲等,也开始应用于园林水景。在已竣工的杭州西湖西线水景布置中,大量运用了金叶美人蕉、大花美人蕉、紫叶美人蕉、慈姑、睡莲、荸荠、泽泻、蜘蛛兰等球根花卉,在水边以丛植为主,与清澈的湖水、斑驳的湖岸相映成趣,吸引游人驻足流连。
在自然水域中栽植的大量水生类球根花卉还有特殊的生态功能,是湿地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达到植物造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
2.3 应用于园林地被
地被植物要求植株低矮,能覆盖地面且养护简单,还要求有观赏性强的叶、花、果等[2]。现代园林地被具有彩化、美化的发展趋势,观花地被是一个重要选择。球根花卉中有很多种类能满足此要求,因此能作为地被植物广泛地应用。
红花酢浆草植株低矮,叶青翠茂密,小花繁多,花期长,是极好的地被材料;铃兰花色纯白且具芳香,植于林缘、草坪坡地,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嗅觉吸引力;球根鸢尾花姿优美、花茎挺拔,丛植于湖边、草地边效果良好;石蒜在冬季时绿叶葱翠,成片种植在草地边缘或疏林之下,是理想的地被;葱兰株丛低矮整齐,花朵繁茂,花期长,最宜林下和坡地栽植;白芨的适应性强、花色艳丽,常自然式栽植于疏林下或林缘边,颇富野趣。
宿根花卉常用作园林地被和花境,与之相比,球根花卉的地被应用也有其优势。如观花效果强烈、花谢后不需修剪、因繁殖量较小不易造成生物侵害等。很多球根花卉如水仙、番红花、葡萄风信子均可以连续种植2年以上而不需起掘。
2.4 其他园林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球根花卉作为城市景观花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城市改造、绿地建设、居住区绿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特别是石蒜、红花酢浆草、美人蕉等生长适应性强的球根花卉,常常作为先锋植物材料在新建绿地中大量应用。
2.5 园林应用中常见的球根花卉配置
常见球根花卉的园林应用已相当成熟。在长江流域,耐寒的秋植类球根花卉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尤其利用其进行花境造景。如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葡萄风信子是重要的早春花卉,国内每年有数十个公园用大面积的郁金香布展,将郁金香作为花境丛植及带状布置,并配置风信子、洋水仙、葡萄风信子、番红花、贝母、花葱等其他球根花卉,这样既可以丰富植物景观,又可错开单种的花期来延长整体观花期。美人蕉习性强健、花期长,常用作大片的自然栽植或带植,已成为大连等城市的主景花卉选择。石蒜花色艳丽、花型奇特,且冬季绿叶葱翠,常与宿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草花混植,以弥补这些开花植物冬季落叶的空隙。大丽花虽是优良的盆花材料,也可大片群植于园林绿地,整片开花时尤为壮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红花酢浆草、白芨、大花美人蕉、蜘蛛兰等还可点缀园林小品或配置岩石园。这些球根花卉已在园林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以极高的观赏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求一篇园林或园艺专业的毕业论文
关于园艺技术论文篇二
关于园艺绿化设计浅论
摘 要:园林建设成为了近年来建筑中发展较快的项目。园林的景观设计作为园林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需要有良好的技术及管理理念做支撑,另外其养护工作在园林的使用中也相当重要。只有利用高技术建设出的园林,并用细致的养护工作进行后期的保护,才能保证园林的良好使用效果。
关键词:园艺绿化;绿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景观园艺绿化工程对城市人们的日常休闲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是人们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加强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和养护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景观原理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最初设计理念,遵守大自然的生态法则,因地制宜,同时在景观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将施工和养护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景观园林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园艺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园艺绿化认识不够
目前,在园艺绿化中,城市发展对园艺绿化认识不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得园艺绿化管理受到严重阻碍,导致我国经济效益增长受到极大影响。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园艺绿化的作用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导致园艺绿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出现不协调现象,给园艺绿化管理带来许多困难。例如,工业厂房修建中,绿化面积非常小,使厂区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导致园艺绿化管理得不到有效实施,致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2、园艺绿化管理法制不健全
我国园艺绿化管理中,由于园艺绿化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建设理念,导致园艺绿化管理法制不健全,在法律上得不到有效保护和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执法人员不严格按照规则制度执行,出现了有法不依、以罚代法等现象,使园艺绿化管理失效,导致园艺绿化质量得不到提高,达不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3、园艺绿化机制不完善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园艺绿化管理机制存在不完善问题,园艺绿化管理不统一、不协调等情况,使园艺绿化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严重阻碍了园艺绿化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在园艺绿化管理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责任制,使工作人员存在懒惰心理和侥幸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有效制止乱砍乱伐、绿化面积侵占等现象,致使园艺绿化建设达不到预期成效。
4、园艺绿化规划不合理
现代化建设中,由于对园艺绿化概念缺乏深刻认识、管理机制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等原因,导致园艺绿化出现规划不合理现象,给城市绿化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在园艺绿化中,经常出现盲目扩大草坪、种植单一品种和绿化面积过小等情况,使园艺绿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给园艺绿化管理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严重影响园艺绿化的经济效益。
二、园艺绿化的景观设计策略
1、按照环境效益配置植物
植物对环境及土壤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效益不同,对土壤中的同一污染物的作用及土壤、水体的净化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植物的功能对景观设计具有很大的作用,必须足够重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在对植物的种类选择之后,再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使植物不仅发挥出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在改善环境污染方面也发挥出其良好的作用。
2、将绿化养护工作贯穿于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
园艺绿化中,当然离不开绿色植被,因此需要严格保证树木植被的成活率,使其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还需要保证所栽树木充分的水分供应,需要对植物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及树冠失水,对其树冠进行及时的修剪、浇灌等。对树木进行浇灌时,要采取适当的遮阴 措施 及有效的喷洒技术,不但要保证树木都受到了良好的水分供应,而且需要保证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由此对树木产生的危害。而且,在种植完毕之后,还要浇透定植水,确保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牢固结合,保证根系的恢复。
3、园艺绿化中植物配置方案
(1)多树多花少草,空间利用多元化。因其近年来城市园艺绿化大力提倡,但在绿化之中却是大面积种植草坪,虽然绿化面积提升上去,但由于草地的单一化,街边统一的行道树使得空间太过于单一与单调,因其要在适宜的土地上,多种植多种类型,多种花色与景观作用的花草树木。
(2)植物色彩趋向多元化。在拥有多种类型的花草树木的基础上,在在许多园艺绿化较好的城市,种植与季节转换,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色彩的植物,使得不像之前的单一单调化,不仅缺乏色彩的多样性,还会使人感到视觉疲劳。
(3)植物功能多元化。作为一个植物独有的功能,便是能以天然的方式,对周边生态起着调节平衡的功能,比如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因其,在选取植物种类上,不仅重视植物的观赏功能,更要适当考虑植物对周边生态的调节平衡作用。
(4)突出层次性、秩序性。在绿化配置的初期,应当合理种植,在考虑规划密度合适的前提上,更要考虑到今后数年,乃至数十年后植物的生长,不求完美,但求合理。
(5)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植物的化感作用指的是植物在分泌代谢过程中向体外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植物的化感作用是植物群落演绎的重要内在因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受植物的化感作用影响,在构建稳定园林植物群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根据观察和实验分析,已经对一些植物因为化感作用引起的生长不良做出了结论。如:薄荷、月季分泌的芳香物质对邻近花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松树和接骨木栽植在一起会抑制松树生长;丁香与铃兰一起引起丁香萎蔫。植物的化感作用对形成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有重要意义。探索植物之间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化感效应仍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4、构建群落的复层结构
群落(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越复杂其稳定性越高,自我恢复能力越强。同时,良好的人工植物群落有利于吸引鸟类栖息,能给人们带来优美的视觉感受和悠扬的听觉享受。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根据植物对光需要的差异,可以形成不同的植物层次。这种情况下植物群落对光的利用处于较高状态,竞争关系较小,植物群落较稳定。园林设计者必须了解各种植物对光的需求情况,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如广州兰圃公园的植物分为5个层次,上层植物包括小叶榕、棕榈和粉箪竹等;中层植物包括荔枝和棕竹等;下层植物包括龟背竹等;地被植物层包括卷柏和冷水花等;藤本植物层包括合果芋和瓜子金等。复层群落创建可以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并且景观层次丰富。
5、将绿化养护工作贯穿于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
园艺绿化中,当然离不开绿色植被,因此需要严格保证树木植被的成活率,使其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还需要保证所栽树木充分的水分供应,需要对植物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及树冠失水,对其树冠进行及时的修剪、浇灌等。对树木进行浇灌时,要采取适当的遮阴措施及有效的喷洒技术,不但要保证树木都受到了良好的水分供应,而且需要保证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由此对树木产生的危害。而且,在种植完毕之后,还要浇透定植水,确保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牢固结合,保证根系的恢复。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观园林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园林工程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设计观念,将园林工程的施工和养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景观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帅远,任莹.超对景观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探讨[J].大科技,2012,(16):125-126.
[2]尹小艳,张丽.关于城市园艺绿化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1(13).
[3]王明荣,宋国防.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园林,2011(5):86-88.
看了?关于园艺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园艺技术论文
2. 关于园艺技术论文(2)
3. 大专园艺技术论文
4. 浅谈园林工程技术论文
5. 大专园艺技术论文(2)
黄栌育苗技术与园林应用
摘要:本文在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种子采集、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黄栌育苗的关键技术,并在园林苗木生产及园林绿化应用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栌;播种育苗;苗期管理; 园林应用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又名黄心木,烟树,属漆树科,黄栌属。分布广泛,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浙江、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西亚、南欧也有。垂直分布可达1500m,常生于半阳坡及阴坡,密集生长,自成群落。
1、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枝髓**;树冠卵圆形或圆形,叶互生,近圆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2.5-6cm,侧脉6-11对,先端微凹或钝,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核果小,肾形,径3-4mm,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黄栌栽培变种有红叶黄栌(Var.cinerea Engl),毛黄栌(Var.pubescens Engl),紫叶黄栌(Cv.atropurpurea)和四季花黄栌(Cv.semperfloreus)。
黄栌喜光耐荫;耐寒抗旱,耐瘠薄和碱性土壤,但以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地生长较好,不耐积水;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萌蘖能力。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但对绿化物较敏感。
2.育苗技术
2.1种实采集
选择结果早 ,品质优良的健壮母树,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成熟变为黄褐色时,及时采收,否则遇风容易将种子全部吹落。将种子采集后风干,去杂,过筛,精选,晾干,存放到干燥阴凉处备用,并防止虫害、鼠害。
2.2种实处理
黄栌的果皮有坚实的栅栏细胞层,阻碍水分的渗透,因此必须在播种前先进行种子处理。一般于1月上旬先将种子风选或水选除去秕种,然后加入清水,用手揉搓几分种,洗去种皮上的粘着物,滤净水,重换清水并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浸泡3d,捞出掺2倍的细沙,混匀后贮藏于背阴处,令其自然结冰进行低温处理。至2月中旬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处挖深约40cm,长宽约60~80cm的催芽坑,然后将种沙混合物移入坑内,上覆10cm左右的细沙,中间插草束通气,坑的四周挖排水沟,以防积水。在催芽过程中应注意经常翻倒,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种子接受外界条件均匀一致,发芽势整齐,同时防止种子腐烂。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子吸水膨胀,开始萌芽,待有25-30%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3、圃地选择及整地
选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水肥条件较好,排水良好的壤土为育苗地。土壤粘度较大时,可结合整地加入适量细沙或蛭石进行土壤改良,整地时间以3月上中旬为宜,整地时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左右,并施30~50㎏复合肥,深翻耙细捡去杂物。
2.4播种
黄栌育苗一般以低床为主,为了便于采光,南北向作床,苗床宽1.2m,长视地形条件而定,床面低于步道10~15cm,播种时间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播前3-4天用福尔马林或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灌足底水。待水落干后按行距33cm,拉线开沟,将种沙混合物稀疏撒播,每667m2用种量6~7㎏。下种后覆土约1.5~2cm,轻轻镇压、整平后覆盖地膜。同时在苗床四周开排水沟,以利秋季排水。注意种子发芽前不要灌水。一般播后2~3周苗木出齐。
2.5苗期管理
2.5.1灌溉与排水
苗木出土后,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一般在苗木生长的前期灌水要足,但在幼苗出土后20天以内严格控制灌水,在不致产生旱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灌水,间隔时间视天气状况而定,一般10~15天浇水一次;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利蹲苗,便于越冬。
在雨水较多的秋季,应注意排水,以防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2.5.2间苗、定苗
由于黄栌幼苗主茎常向一侧倾斜,故应适当密植。间苗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间苗,在苗木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叶子相互重叠时进行,留优去劣,除去发育不良的、有病虫害的、有机械损伤的和过密的,同时使苗间保持一定距离,株距以7-8cm为宜。另外可结合一、二次间苗进行补苗,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2.6 病害防治:黄栌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立枯病、白粉病和霉病等。
2.6.1.蚜虫:危害叶片、嫩茎、花蕾和顶芽,造成叶片皱缩,卷曲,虫瘿以致脱落,严重时导致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虫卵;蚜虫大量发生时,可喷40%氧化乐果、5~8月每15天喷一次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氨磷1000-1500倍液,也可喷鱼藤精1000-2000倍液。
2.6.2.黄栌白粉病:危害叶片,致使秋季红叶不红,变为灰**或白色,引起早落叶,严重时嫩梢也被为害,影响树势。防治方法:秋季结合清园彻底扫除病虫叶,剪除病枯枝;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性;休眠期喷施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生长季节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5%的粉锈宁700倍液。每年喷1-2次。
2.6.3.黄栌立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颈部皮层腐烂,严重时造成病苗萎蔫死亡。防治方法:清洁庭园卫生,及时处理病株,喷洒50%的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喷1:1:12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洒1次。
另外,夏季雨水过多时,易罹霉病,可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于发病前喷洒。俾收防治之效。
3、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黄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主要属于秋色叶树, 秋色叶树景观在园林上最重要的季相性特征景观。黄栌树冠浑圆,树姿优美,茎、叶、果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深秋叶片经霜变红时,色彩鲜艳、美丽壮观;其果形别致,成熟果实颜色鲜红,艳丽夺目。另外,在夏初不育花的花梗伸长成紫色羽毛状,簇生于枝梢,留存很久,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树间,故又有“烟树”(smoke-tree)之称。
黄栌在园林造景中最适合城市大型公园、天然公园、半山坡上、山地风景区内群植成林,可以单纯成林,也可与其他红叶或黄叶树种混交成林;在造景宜表现群体景观。黄栌同样还可以应用在城市街头绿地,单位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以及庭园中,宜孤植或丛植于草坪一隅、山石之侧、常绿树树丛前或单株混植于其他树丛间以及常绿树群边缘,从而体现其个体美和色彩美。黄栌夏季可赏紫烟,秋季能观红叶,这些特点,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可以极大的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在北方由于气候等原因,园林树种相对单调,色彩比较缺乏,黄栌可谓是北方园林绿化或山区绿化的首选树种。
参考文献:
1、徐明慧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189~190.
2、陈植著.观赏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492.
3、陈耀华、秦魁杰编著.园林苗圃与花卉.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29~230.
4、孙可群、张应麟等编著.花卉及观赏树木栽培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98~299.
5、南京林业学校主编.园林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97~398.
6、王久庆、陈立友.红叶黄栌育苗技术.林业实用技术.2002 (11) :38.
7、侯修胜.美国红栌的栽培及开发价值.林业实用技术,2002 (7) :14~15.
8、韦兴笃、李承秀、李国华等.美国红栌速生苗培育技术.林业实用技术, 2003 (1): 28~29.
9、藏德奎.彩叶树种选择与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3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7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