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用什么土种植好
昙花,又名月下美人,为仙人掌科、昙花属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在我国南北普遍都可以栽培,那么,昙花用什么土种植好呢?下面就跟去了解下昙花用什么土栽培比较好。
1、首先要先了解下昙花的生长习性:昙花喜温暖湿润的半阴、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不耐霜冻,忌强光暴晒。特别是对温度的要求比原产地高,为15-25℃,春夏季夜温需16-18℃,白天21-24℃。越冬温度在10-12℃,土壤不宜过干。冬季可耐5℃左右低温。土壤要求宜用富含腐殖质、排水性能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土,否则易沤根。
2、配土方法: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用土可用1份腐叶土、1份园土、1份河沙混合,并加入一些腐熟的有机肥配制而成的培养土。每年春季结合换盆再换培养土。
小贴士盆栽常用排水良好,肥沃的腐叶土,盆土不宜太湿,夏季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避免阵雨冲淋,以免浸泡烂根。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初夏现蕾开花期,增施磷肥1次。肥水施用合理,能延长花期,肥水过多,过度荫蔽,易造成茎节徒长,相反影响开花。
优昙花的花语是什么?
信奉佛教的人都应该知道优昙花这一种植物,传说这花三千年一开,是佛教的圣花之一。优昙花的名称是来源于佛教中梵语的谐音,意为灵瑞之花。这么一种有灵气的花它的花语是什么,大家知道吗?本期为大家整理优昙花的花语和传说,一起来看看吧。
优昙花的花语:超凡脱俗,永恒的美丽与辉煌
优昙花也叫作山玉兰,是一种常绿乔木,高达12米,胸径8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黑色,粗糙而开裂。嫩枝榄绿色,被淡黄褐色平伏柔毛,老枝粗壮,具圆点状皮孔。叶厚革质,卵形,卵状长圆形,边缘波状,叶面初被卷曲长毛,后无毛。花芳香,杯状,直径15-20厘米;花被片9-10,外轮3淡绿色,长圆形,向外反卷,内两轮乳白色,倒卵状匙形。聚合果卵状长圆体形,蓇葖狭椭圆体形,背缝线两瓣全裂,被细**柔毛,顶端缘外弯。花期4-6月,果期8-10月。
优昙花常生长在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幼苗喜荫,成株喜光,但也较耐荫。阳性,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土壤,也耐干旱和石灰质土,忌水湿;生长较慢,寿命长达千年。
据《徐霞客游记》载,优昙花即佛教所谓昙花一现的佛教圣花。今昆明温泉曹溪寺昙花古树尚存。该种树冠婆婆,入夏乳白而芳香的大花盛开,衬以光绿大叶,为极珍贵的庭园观赏树种,亦为其分布区的重要庭园及造林树种。
优昙花传说
传说优昙是天上玉皇大帝身边一个负责礼佛的玉女,有一天月神来到玉皇大帝这里述职,看见了玉女,就爱上了玉女,而玉女也对月神情有独钟。可是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勃然大怒,就把玉女贬下了凡尘,化成了优昙花,三千年才开一次花。而月神则被关在月神宫殿里不得出来,只有优昙花开的时候,他才可以和优昙见一次面。
于是月神就在月宫里种了一大株优昙花,朝夕焚香祈祷。后来终于感动了佛祖,佛祖就把月宫里的那棵优昙花的一根枝条种在了凡间的一个山谷里,这里的优昙花每年盛开一次,从此月神和优昙就能够年年见面了。
养花用什么底肥 花卉用什么做底肥最好
花卉底肥是在种植花卉的过程中,花盆中放置的肥料,或者种植田里在定植前使用的肥料,一般都是采用有机肥,最好可以用腐熟的农家肥或者饼肥。
饼肥水对花卉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有机肥,不过给花卉施用饼肥时一定要注意,要加水稀释到一定的比例才可以使用,当然,最好是取用那些在制作饼肥后没有完全分解的残渣,这些残渣填埋在花盆底部或者花卉种植土里做基肥使用,效果是非常棒的。
饼肥施用做基肥的,如果是饼肥腐熟的粘稠糊状,可以加10到15倍的水浇施。也可将饼肥充分粉碎后直接埋在盆里,并注意与作物幼苗保持适当距离,以防饼肥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灼伤幼苗,另外就是要注意量,尽量少一点,因为花盆不同于地栽。
小贴士花卉种植时,最底层的肥料(也就是底肥或基肥)是很重要的,底肥是一年中花卉植物需求养分最重要的来源,在下底肥时一定要下足,这样花卉才能长好。
昙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夏秋之季,昙花盛开,多数人只待花开时赏其美颜,却不知,花谢后更有美味可品。取刚凋谢的昙花数朵由花瓣中间分开,除去花药花粉用清水洗净,连同长长的筒状花萼撕开切段;选上好鲜脊肉切丝或薄片,加少许盐、香油及淀粉调匀备用;取葱白二支切段入热油爆香,倒入脊肉丝爆抄至半熟,加昙花用旺火翻抄一、二分钟,放盐调味即可起锅。由于昙花富含粘液汁,要特别注意掌握火候与时间,过头了,鲜美之味大减唉。诱人的芳香随着袅袅升腾的热气直钻鼻孔,迫不急待夹上一口,昙花滑爽柔嫩,清鲜甜美,颊齿留香;脊肉丝汲昙 花之精华,鲜甜滑嫩,清香可口。尽管没有半点味精味素,却味鲜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昙花的功效与作用:
有了这昙花,什么昙花肉丝汤、昙花鸡蛋汤、昙花面线、昙花干煲排骨汤清鲜美味样样手到擒来,保你在炎炎夏日胃口大开。更可贵的是,这美味还是夏秋难得的清咽利喉润肺之佳品。祖国医学认为,昙花具润喉、降血压、治咳嗽等功效,民间就有一味偏方冰糖炖昙花,润喉止咳止喘。因而,对有咳嗽、气喘、血压高之人来说,更是一道清鲜有助益的食物。
昙花不但有欣赏价值,而且有药用价值,把它摘下来晒干备用或是和肉类品炒着吃,据《中药大辞典》介绍,昙花的花冲泡冰糖口服,有清肺热,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肺结核病。
具有软便去毒、清热疗喘的功效、主治大肠热症、便秘便血、肿疮、肺炎、痰中有血丝、哮喘等症。花具有强健的功效,兼治高血压及血脂肪过高等。用法:可煮水或炖赤肉服食,也可用鲜品导制调蜂蜜饮服。炖赤肉通常加米酒,与清水各半;或调加生地。淮山及决明子共享。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种多肉,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梅花原产我国,现在我国已栽培应用的梅花品种有300个以上,并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间。野梅以西南山区,尤其是滇、川两省为分布中心,井东延至鄂西地区。西藏的被密.通麦等 地(海拔2100-3300米)有野梅分布。
至于梅花的栽培分布,露地栽植区主要在长江流域的一些城市及其郊区。向南延至珠江流域, 最南为海南岛的海口市。向北达到黄淮一带,而现在其最北以北京为界。目前以艺梅、赏梅著称 的,有武汉磨山、无锡梅园、苏州光福与洞庭西山、南京梅花山、成都草堂寺、杭州孤山、超山 及灵峰、昆明西山及黑龙潭、上海淀山湖及萃庄公园、安徽激县及合肥、山东青岛及披县、河南 部陵、广州罗岗、江苏扬州及泰州、贵州贵阳以及台湾省雾社梅峰等地。
在国外,栽培梅花的不多,只有日本艺梅之风较盛,品种也较多。朝鲜也栽培一定数量的梅花,欧美仅在大植物园中可以见到梅花。近年来,大洋洲的新西兰也在发展梅花切花栽培,品种多 属官粉型,个别属于朱砂型,6-7月(南半球冬季)开花。
落叶小乔木,高达lO米,常具枝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无毛。叶广卵形至卵形,长4-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边缘具纫锐 锯齿,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幼时两面被短柔毛,后多脱落,成长的叶多仅在下面脉上有毛,而以 腋间为多;柄长O.5-1.5厘米;托叶脱落性。花多每节l一2朵,多无梗或具短梗,谈粉红或白 色,径2,3厘米,有芳香,多在早春先叶而开,花瓣5枚,常近圆形;弯片5枚,多呈绎紫色;雄 蕊多数,离生,于房密被柔毛,罕为2-5(离心皮)或缺如,于房上位,花柱长。核果近球 形, 径约2-3厘米,**或绿**,密被短柔毛,味酸;核面具小凹点,与果肉粘着,4-6月果熟。 梅除原种外,还存在若干变种。
我国主要有以下几个梅树野生变种。
一、曲梗梅:果梗长而曲,为Dclavay于1888年在云南大理大坪于(泽音)附近采得的野生变种。
二、毛梅:叶背各部、花梗、花托、尊片、子房与花柱下半部等 处均有毛。福建南平海拔360米处现仍有
中国梅花现有300多个品种,按进化与关键性 状可分为3系、5类、16型。真梅系是梅花的嫡系,是由梅花的野生原种 prunus mume或变种演化而来,而不渗入其他物种的血统。
真梅系品种既多且富变化,按枝姿(直 上、下垂、扭曲)分为3类,即:直枝类(枝直上)、垂枝类(枝下垂)和龙游类(技扭曲)。 直枝梅是中国梅花中最常见、品种最多、变化幅度最广的一类,在3类之中出现最早。它又 可按花型、花色、萼色等标准分为7型,即:江梅型、宫粉型、玉蝶型、朱砂型、绿弯型、洒金 型和黄香型。垂枝梅和龙游梅是枝姿奇特、富有韵味的两类梅花,前者枝垂如垂柳,后者扭曲似龙桑。它 们都富有画意,而品种不多,均系演化程度较高而品种形成饺晚的类别。
垂技梅又分为4型,即: 单粉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校型和骨红垂枝型等。龙游类现仅有1个型(玉蝶龙游型)、1 个品种('龙游'梅)。 杏梅系品种形态介乎杏、梅之间,或颇似杏,而核表有小凹点--这是梅的典型特征。它们是 梅与杏P.armneniaca或山杏P.sibirica的种间杂种,在植物学上届杏梅变种 P.mume var. bungo的 种间杂种。
梅喜温暖气候。但在江南花木中,仍以梅较为耐寒,且开花·特早,梅花一般不能抵抗 -15一-20℃以下的低温,仅杏梅系、樱李梅系的品种可抗-20--30℃的严寒。它对温度很敏 感,一般当旬平均气温达6-7℃时开花,乍暖之后尤易提前开放。
从栽培分布来说,梅多集中 于长江流域一带,这说明它是喜暖而又有一定抗寒力的。梅的这种喜暖性,还可从各地花期悬殊 甚大来证实,如海口在12月,广州和台湾在1月,厦门、昆明在l一2月,重庆、成都多在2月初, 长江中游如武汉及两湖等地在2月,下游如江、浙、皖、沪在2-3月,郑州、西安在3月上中 旬,青岛、报县、北京在3月底一4月中旬。一种花木从12月到4月开在祖国由南到北的大地 上,这在百花园中是比较少见的。同时,同一地点的梅花常随当年气候变化而花期早晚不一,有 时相差一个月或更久,这是梅花喜温的又一证明。如武汉的盛花期1980年为2月中下旬,1%1年为 3月上旬,1982年为1月下旬一2月上旬,1983年为2月中下旬,1984年为2月下旬。3月上旬, 1985年为3月上旬,1986年为2月下旬一3月上旬,1987年为1月下旬一2月上旬,1988年为1 月下旬一2月中旬。
梅花在落叶期还需要一定低温的刺激,在完全没有冬天的热带,它的生长发 育也就不正常,表现出"节律紊乱"。例如在海南 岛的海口,于12一1月,在梅树上既有盛开的花,也有含苞的蕾,还有成熟的果、半大的幼果,老 叶未落,新梢已发。综上可知,梅喜温暖而较耐寒,又需冬季一定低温的刺激,而以年平均温度 在16-23℃的地区,生长发育最好。
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要求排水良好,涝渍数日即可大量落黄叶或根腐致死。在 年雨量l000毫米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而又具有一定的抗旱性,这是它能在北京引种驯化成功 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梅对土壤要求不严,且颇能耐瘠薄,几乎能 在山地、平地的各种土壤中生长,而以粘壤土或壤土为佳。土壤以中性至微酸性最宜,微碱性也 可正常生长。一般忌在风口栽培,在北方尤属大忌。 梅是阳性树种,最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否则,易造成树势衰弱,开花稀少甚至全不开花。 梅是长寿树种,有存活千年的。如杭州超山原有20株宋梅,由苏拭手植(1056年),至最后一株枯 死(1933年),树龄长达877年。现存最老的"寿星梅"是昆明温泉曹溪寺的元梅,已有700多年的 高龄,仍每年开花结果。
播种3-4年后,实生苗即可开花。7-8年后,开花渐盛。嫁接苗如培养得法,1- 2年后即可开花。生长势在初期40-50年内最旺,以后生长渐缓,生势渐衰。 总的来说,梅开花及生长起始季节早,花果年发育期短,树体休眠期长,树势易恢复,栽培 易成功。梅萌芽发枝力甚强,故较耐修剪。潜伏芽寿命长,受刺激后极易萌发,故老树易于复壮。浅 根树种,平地栽种的,根系分布于表面40厘米土层中,山地栽种的,则根系较深。花后始抽捎发叶,新梢6-7月停止生长。新梢停止生长后约15-20天(约在7月下旬。8月上旬),就进行花芽分化n花芽多在1年生枝的叶 腋间形成,每处l一2个,个别有3-4个的。
1987年春,武汉东湖磨山植物园有一盆'扣瓣大红'梅,在同一叶腋开花6朵,实属罕见。主要 按长度可将梅花分为4级(类)花技,即:刺花杖,顶端化为刺,节间极短;束花枝,长3厘米 以下,常呈聚束状;短花枝。长4一ld厘米;中花枝,长11;30厘米;长花枝,长30厘米以上。梅 花品种之间的着花疏密差异甚大,凡束花枝、刺花技、短花枝比例高的,开花就繁密;其腋芽分 化复花芽(每节2-4朵)多的,也如此。
一般在长江流域房地单朵花期7一17天,群体花期(初开50%至花谢90%)10-25天。但不同品种的梅花,其花期差异甚大。如'龙游'梅等单朵花期仅8天,'骨红垂枝'等群体花期也仅8天,均属最短;而'矫枝'等单朵花期14天以上,'粉皮宫粉'等群体花朔均20天以上,则属最长。花期长短与气温(室温)高低联系密切:在冰点以上条件下,如温度低,花期长;温度高,花期就短。
梅的繁殖方法,最常用的是嫁接,扦插、压条次之,播种又次之。作为梅的砧木,南 方多用梅或桃,北方常用杏、山杏或山桃。
杏与山杏都是梅的优良砧木,嫁接的成活串也高,且 耐寒力强,北方尤多用之。梅共砧表现良好,尤其用老果梅树尧作砧嫁接成古梅桩景,更为相宜。 通常用切接、劈接、舌接、腹接或靠接,于春季砧木萌动后进行;腹接还可在秋天进行。也可以 利用冬闲,用不带土的砧苗在室内进行舌接,然后沙藏或出栽。至于靠接,多以果梅老克与梅花 幼树相接,时期春、秋俱宜。 芽接多于6-9月进行,多行盾状芽接法。
长江流域一带在进行芽接时,接芽可带木质部较 厚。北京等地因气候干燥,接芽可以带极薄的木质部或完全不带木质部;也gJ用方块芽接("单门 开")等。 梅的硬木扦插,多在长江流域应用。如武汉于11月扦插10-15厘米长1年生枝,收效尚好。 梅因品种不同,其成活率的差别较大。一般以,素白台阁,等成活率最高,可达80%以上。扦插前 如将插条用咧跺丁酸(500PPm水剂)作快浸处理(5-10秒),然后扦插,成活率可更高,对难 于生根的名品如'送春''金钱绿萼'等,还有一定的促进长根作用。 压条为安徽献县洪岭乡及四川重庆附近繁殖梅花的传统方法,子早春进行。将1-2年生、根 际萌发的枝条用利刃环剥大部,埋入土中深3-4厘米。平时只在夏秋旱时浇水,于秋后割离,以 后再行分栽。高压是在繁殖大苗时采用的方法,可于霉雨季节进行。
为了培育砧木或新品种,可用种子播种。约在6月收成熟种子,将种子清洗晾干,实行秋播。 如行春播,就应混湿沙层积,以待来春播种。如为育种用的,以连肉(或净于)夏播为好。 至于梅花的组织培养,是项高效率的新型繁殖法,现在武汉试验初获成功 梅花的栽培,有园林栽培、切花栽培、盆景栽培以及催延花期栽培等方式。
露地园林栽培梅花,最重要的是要适地适树。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切合其生态要求。栽植 时,应注重突出梅花主题,并要有松、竹等常绿树作背景、客景。一般栽2-5年生大苗,栽植 方式可用孤植、丛植或群植。培植大面积的梅林、梅岭或梅山时,应于阳坡或半阳坡栽种,株距3- 5米。
要疏密有致,配置自然。经掘树穴、施基肥后,再定植和浇透水,加强管理。梅树整形,以 自然开心形为宜。修剪一般宜轻度,并以疏剪为主、短截为辅。在管理期间,一船要施3次肥,即 在秋季至初冬施基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尽早施速效性肥,如人粪尿、尿素等"催 花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约6月底、7月初),要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过磷酸钙、氯化钾等速效 性"花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平时要注意对梅花的管理,包括灌溉、诽水、除草及病虫防治 等。
以生产切花为主要目的栽培梅花,多在露地成片栽种,栽植母株,株行距可较小(3x 3米), 主干分枝点留低(约30厘米),并适当重剪。多施肥料,以促进大量生长较长的花枝,供瓶花及其 他花卉装饰之用。适合作切花栽培的品种,要求其长势能健旺,而且年年能着花繁密。宫粉型梅 花应作为切花主体,绿萼型、玉碟型次之;朱砂型只要略有陪衬即可。
梅较抗病虫害,其抗根癌、不遭线虫危害的能力弥足珍贵。梅常享高寿,这与它少有毁灭性 病虫害有关。但也有几种常见病虫害,如白粉病、炭疽病、穿孔病、膏药病;流胶病;天牛类 (主要为红颈天牛)、蚜虫c多种)、介壳虫类、蓑蛾类、刺峨类、夜蛾类、枯叶蛾类、卷叶蛾及苹 毛虫等害虫,故应注意勿种植过密,搞好通风和排水,并加强日常抚育管理。已发生病虫害后,须 及时根治。在药物防治中,须注意避免对梅喷射乐果,否则易引起早期落叶等副作用。 梅耐整形修剪,发杖力强,花芽形成甚易,故特适盆景栽培。先将繁殖成活的苗本经露地栽培 数年后,于年底上盆。盆土宜轻松、肥沃,盆底要施底肥,最下铺一层砖酒或粗土块,以利排水。
栽前与栽后,均要加以整形修剪。整剪可较强,必要时可用刀切、棕丝扎、铁丝缠,甚至用斧劈、火 烧,总以"疏、敢、曲"和"苍劲自然"为原则,而忌"顺风梅"、"疙瘩梅"、"屏风梅"、"龙蛇梅"等呆板程式。 修剪梅桩、盆梅,应较房地梅花为重。盆梅浇水要适度,太多易落黄叶,太干易落青叶. 都可造成大害。但新技长至所需长度(30厘米左右)后,约在6月间要适当控制水分,并增施追 肥,以促花芽之分化。花前先置于冷室向阳处,含苞待放时移至室内观赏。花后应进行强度短截,仍 移至露地培养,借以恢复元气,增强长势。
梅花适于催延花期栽培,现已可做到今其在春节、"五一"、"七一"、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开 花。梅是对温度很敏感的花木,要使它在元旦或春节开花,因时间已接近自然花期,更易做到。要 注意的是增温不可太猛,且要经常洒水,以保持其空气湿度,并将它放置于阳光充足处,花蕾露 色后,移至低温处,这样可维持10-20天不开花:若给予15-20℃的条件,则经一周左右即可开花。 梅花初开后,为了延长其观赏期,宜将室温调节至lO℃左右。否则,几天后就花谢抽叶了。
如要 在"五-"梅开,可将花芽丰多的盆梅置于略高于冰点的冷室中,延至翌年4月上中旬逐渐移出室 外。若要提前至国庆节开花,则要在抽梢长30厘米后及时"扣水",重施追肥,并摘除全部叶片,冉 依次给以低温和增温处理,以促其新形成的花芽提前于国庆节前夕吐蕊。
梅花育种的基本任务与方向是:
一、抗寒育种;
二、改变花期,如选育,早梅,'二 度'梅、'四季'梅等类品种;
三、选育花、果族用的品种;
四、改变株形、枝姿,如选育矮生、垂 枝、龙游等类各色品种;
五、选台重瓣大花、着花繁密的备色新品种,包括各种新奇花色,加深 黄、金黄、橙红、彩纹、浓绿、紫黑等:
六、选育抗污(二氧化硫等)新品种;等等。
梅花育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引种: 如近年北京林业大学自合肥及武汉引入,送春'梅等,自青岛引入'单瓣杏'梅等,大 大丰富了北京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种。这是简单的引种栽培。通过这种引种 驯化的方法,已选育出较抗寒、抗旱的新品种,如'小梅'、'北京玉蝶,等,这些梅可在一般冬季露 地越冬,入春开花。
二、株选或芽变选种:通过优株选择或发现芽变(整株或枝条),再通过营养繁殖(扦插、嫁 接等)固定,即可使优良新品种脱颖而出。如80年代初期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磨山植物园从,'凝 馨'中选育了'早凝馨'新品种。
三、实生苗选种:在壮龄母树上采收天然授粉所结种子,播后从实生苗中选出更好的新品种。 这是一条多快好省的选种途径。
四、品种间杂交:正确选择亲本,排好杂交组合,人工去雄、授粉、套袋。母本要选结实力 强的品种和单株,并应具多种优良性状;父本要选花粉多、萌发力强,无重大缺点而有特殊优点 正好与母本互补考。
梅在园林(包括风景名胜区)中,可用孤植、丛植、群植、林植等方式种植,也可单 株或数株栽于屋前、坡上、石际、路边、塘畔或天井内,总以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之处,较自 然地配植为宜。最好用苍翠的常绿树或深色建筑物为背景,方可格外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 松、竹、梅相搭配时,苍松是背景,修竹作客景,梅花则系怒放于两种常绿树之间的主景--这真 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也是一幅相得益彰、互为补益的"岁寒三友图"。
还可用不同的 梅花类型、品种,来栽成专类园形式,如梅花山、三友路、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 等等。梅花也可作切花,或用于盆栽、盆景。有些果梅可加工食用,如话梅、青梅、渍梅、梅干、 梅膏、陈皮梅等。此外,梅于还可制成风味特殊的梅酒、梅醋。乌梅是用青黄梅于加工制成的名 药。梅花晒干后,也可入药。梅木坚韧而富弹性,是理想的手杖和雕刻等纫木工用材。(*^__^*) 嘻嘻……
多肉植物小巧精致,好看不占地方。五彩缤纷出状态了非常美丽,多肉植物耐旱不必天天浇水,号称懒人植物。多肉植物品种很多,总有一款适合你,多肉植物非常萌萌哒,是属于治愈系的.为了照顾好多肉,你要准备一个漂亮的花盆,配好颗粒土,上盆种好,陪伴它长大开花结果,过程很美丽也很减压。每一盆多肉植物都是活着的艺术品。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多肉植物。[呲牙][呲牙][呲牙]
题主您好:
多肉是比较好养的植物,萌萌的感觉,也很漂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得到了大家的宠爱。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养植多肉,它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由于多肉植物生长在干旱地区,所以本身对水的需求不大,一般室内养殖的话,7-10天浇水一次就可以了,夏天是休眠期,可以半个月浇水一次,像生石花这些品种,夏天是休眠期,可以1个月浇水一次。所以说不管你是经常不在家还是懒人一枚,多肉植物都不需要你的精心呵护一样可以 健康 成长。其次浇水少,不容易弄脏屋子,省的你打扫屋子。
多肉的形态多种多样变化很多,可以满足各种审美需要。多肉植物就像名字一样,肉肉胖胖的,并且体积都是小小的,除了块根品种的和个别品种,大多都是直径在5-20CM以内,生石花多年生的,最大也不会超过10CM。 弄个小巧精致的花盆,放电脑桌前、放茶几、放电视柜、放书架上……随便你放哪里,反正它就是不占地方,而且美观。
一,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Flower ['flau?])、果实、种子三种繁殖器官。在园艺上,又称肉质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
二,很多具粗壮肉质茎的种类通常不具叶,有的在幼嫩部分有细小的叶但常落。马齿苋科的马齿苋树和景天科的燕子掌既有粗壮的肉质茎又有肉质化的叶,而且这种叶始终存在。
三,植株的肉质部分主要在茎基部或仅主茎肉质,形成极其膨大的形状不一的块状体、球状体或瓶状体。无节、无棱,而有疣状突起。有叶或叶早落,多数叶直接从根颈处或从突然变细的几乎不肉质的细长枝条上长出。在极端干旱的季节,这种枝条和叶一起脱落,如薯蓣科著名的多肉种类龟甲龙和墨西哥龟甲龙就是这种类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点评。
多肉植物是指具有肥厚优质的颈、叶或根的植物,最近这些年才进入市场的,其种类繁多,有五十余科一万多种类,如仙人掌科和番杏科等。
多肉植物美观小巧易生长,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种植在各具特点的花盆中,还有多肉DIY拼盘,看了让人留恋往返非常吸引人。与普通花卉相比,多肉植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长的萌 多肉浑身上下透漏着小清新,不但长得萌,而且还有一个清新的名字,叫做“肉肉”。
2 易管理 多肉植物消耗能量少,简单易种很少生病。不用悉心照顾就会生长的很好,长得萌还不矫情。
3 多肉DIY 由于多肉植物小巧,品种繁多等特点,可以做“多肉拼盘”,就是把各种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小肉肉,按着自己的构思组合种在一个大花盆里,其形态相互簇拥,特别美观。
4 多肉植物是少数的景天酸代谢途径植物,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白天还原同化二氧化碳,是最适合家庭养殖的植物,注意不要长时间太阳直射。
喜欢多肉植物的人确实很多,而且呈越来越多的趋势!那么多肉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让它们如此吸引人呢?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我先发几张给题主看看,它们都是我认识的肉友自己养的!相信它们展现出来的东西会胜过文字描述,题主看过以后脑袋里或许或多或少就会有些答案了!
之所以多肉植物如此招人喜欢,是因为它们确实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首先它们中的很多品种颜值都很高,而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高的东西自然更招人喜欢,比如说帅哥、美女和美丽的风景以及花儿等等。其实这也算正常,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多肉植物这么漂亮的盆栽,有多少人能抵挡得住它们的诱惑呢?
其次很多多肉植物株形小巧可爱,在养护的过程中不但不占地方,而且更能激起大家的爱心。相比其它盆栽植物来说,多肉植物往小了可以用拇指盆来控养,一个小小的阳台或者露台,养个几百盆甚至上千盆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且控养状态下其株形小巧,颜色也更好看。对于小巧可爱的东西,总是能激起大家的爱心和保护欲,而一大堆小巧可爱的多肉植物谁又能不心动呢?
再者多肉植物颜色多变,一年四季都可能完全不一样。这一特点跟很多植物都不同,大多数绿植不开花的时候基本上就一个颜色——绿!而多肉植物夏季基本上呈绿色,在秋季气温下降以后慢慢的开始变色,根据品种的不同,或变红或变粉,亦或者变黑变紫,到冬季的时候达到颜值巅峰,红色的变成深红色,紫色的变成深紫色……等到春季的时候颜色又开始慢慢的变浅。养一棵多肉,四季给我们展现不同的色彩,试问它们又怎能叫人不爱呢?
另外多肉植物品种众多,可以满足不同肉友的需求。比如说小巧可爱的多肉品种有桃蛋、红色浆果、玉露、奶酪和露镜等等,高大霸气的多肉品种有法师、金枝玉叶、落日之雁和瓶干树等等,奇形怪状的有各种缀化、葡萄瓮、弹簧草和布纹球等等,重口味的则有狂野男爵、红怒涛、龟甲牡丹和拟蹄玉等等,总之1万多个多肉品种,大家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此外多肉植物养护简单,只要养护环境光照充足,且土壤配置合理的话,平常养护基本上就不用太操心,等盆土完全干透以后再给它们浇水就可以了。虽然我不赞同多肉是懒人植物,但在掌握了养护要领之后养活还是非常容易的,要是养护环境再好一点的话,将它们养的很漂亮也不是难事!既好养,又可爱,颜值也高,品种还多,诸多优点汇集于一身的多肉植物,自然而然就变成全民星宠啦!
多肉好养易活,不娇气。我和女儿住在奥克兰,别墅的房前屋后都被我栽了多肉。在我这里,多肉不论贵贱,一视同仁。栽到地里就不管不顾了,因为奥克兰四季温差小,气候特点最适合地栽多肉生长。所以尽管我平时都没时间打理这些多肉,它们依然长得非常旺盛。
小区里的老外都对我的肉肉伸出大拇指。
有了肉肉,我把柴米油盐,繁杂琐碎的日子过得如诗如画;虽身居异国它乡,孤独寂寞的灵魂却似乎有了归处……
多肉在近几年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了。夸张一点的说,多肉植物正在侵占我们的生活空间,大家站在马路上看一下对面小区的窗户,基本上每家每户窗台上都堆着小小的多肉,这种小巧可爱的植物基本上已经打败了传统的花草,为什么多肉植物会有如此大的魔力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多有植物火爆的原因吧。
一是多肉植物的价格下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曾经动辄几十上百的多肉,现在只需要几块十几块钱就可以买到,价格下降之后,大家曾经想买多肉的购买欲,随之被被调动起来,于是大家一窝蜂地养起来了,起初可能只是养那么几盆,但是一旦开养,就刹不住车了,直到把家里所有能养的位置都养满,才会善罢甘休,大家将这种现象叫做入坑。
二是多肉植物满足了懒人养花的需求。现在城里人工作节奏很快,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去照顾这些花草,而传统的花草植物,需要精心照顾能存活。而多肉植物就不同了,即便是长时间不给它浇水,它也能够正常的生长,而且越不管他们,们他越是长得旺盛,这一点与当前人们的生活状态不谋而合。
三是多肉植物那种小巧可爱的模样太吸引人的眼球,多肉植物以它繁多的种类,和丰富的颜色,博得了大家的喜爱,可以说每一颗都有每一颗的特点,每一盆都有每一盆的美丽。他们有的小巧可爱,有的仙气逼人,还有的高冷凌厉,让养殖他们的人总觉得自己阳台上还缺一盆肉肉。
四是多肉植物的个头都比较小,而现在人们大多住在楼上,养花的空间相对来说都比较小,多肉一般个头较小,不会像传统花草那样太占用太多空间,我想这也成为多肉能盛行的原因吧。
很多人喜欢多肉,都是被它萌萌的状态所吸引。或者是看到别人养的好自己也想试试。殊不知,要想把多肉养出状态,其实是有好多条件的,配土和光照及其重要。我们养多肉有个群,好多问我,养多肉田园土行不行?我的回答是,你想让多肉活着就行,那么啥土它都活着;如果你想让多肉有状态,不徒长,不像大白菜一样,那就得用颗粒土。我养了三年多肉,我用的是我自己配的土,一些景天用纯颗粒(麦饭石赤玉土蛭石这三样),法师用百分之八十的颗粒。用80%河沙和田园土及珍珠岩(少用)也行。如果你想把多肉养出我这种状态,留下评论我教你。
大家好,我是小曹,很高兴与您一起交流。
多肉植物是近些年来兴起并且迅速爆红的新宠,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应该是属于最最受宠的。也丰富了年轻人的生活,当然年龄的人养的也多,但是一般都是居家阿姨比较多。多肉植物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宠爱,与它的体积小、耐旱抗造、色彩斑斓、种类繁多等7个原因密不可分,下面与您一一列举:
第一: 体积小,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填充到什么生活或者工作中的角角落落,像是小小的窗台,和公司的电脑旁边。既美观又不占地儿。
第二: 萌。看上去很清新,多肉的自身气质天生带有受宠的样子,也很有文艺气息,所以收到很多年轻女性甚至学生的喜爱。
第三: 耐旱抗造。通常我们见到的养花花草草的人,赋闲在家的人居多,因为都知道养花是件需要时间的事情,何时浇水,何时施肥,何时修剪,合适沐浴阳光。但是多肉好就好在这一点上,不需要多浇水,也不需要多施肥和晒太阳,所以给了很多时间比较少,或者平时所谓“有些懒”的朋友一个养点花花草草,小养怡情的机会。
第四: 色彩斑斓,颜色多,漂亮。这一点是所有第一眼看到多肉的朋友们的共识,很多人也是因为这一点才喜欢上多肉,从此入坑的 。
第五: 像种类繁多,多肉界有句话叫:入坑需谨慎。有欧货有普货,琳琅满目。喜欢上了之后便不能自拔,一个一个的种类应接不暇,这也是养多肉的乐趣之一。
第六: 净化空气,多肉植物是少数的景天酸代谢途径植物,夜间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白昼还原同化二氧化碳,是最适合家庭养殖的植物。摆放在家里注意不要接收长时间太阳光直射就好。
第七: 经济实惠,除了少数的欧货和日韩货,大部分的多肉还是比较便宜的,这得益于他落地生根的特性,需要花钱来经营的东西,价格的优惠是第一位的。
具备以上七个优点,多肉收到大众的喜爱那就是,必然的。以上是小曹自己的一点心得,与您交流一下,希望满意。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补充完善我们的知识。
多肉植物目前品种繁多,市场经济体制下,渐渐壮大花卉市场,毕竟大多数品种来自南美洲、南非。(有叶型、球型。既多肉、多浆之分。)当地生长环境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有冬型品种和夏秋型品种。
大家好,我是晨曦,一个多肉大棚主,很高兴受邀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晨曦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多肉植物最近几年一直特征受欢迎,其实多肉在中国已经流行了10年多了,晨曦第一次接触多肉植物的时候还是二十几岁,现在都30多了。当时一次路过看到街边摆摊的卖多肉就觉得很新奇,萌萌哒特别可爱,尤其是熊童子,看着像小熊爪子毛茸茸的,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植物,于是就买了一盆熊童子和一盆黄丽。正式开启了我的养肉之旅。
之所以很多小伙伴像晨曦一样喜欢多肉植物,首先是因为多肉植物从外形上比较奇特。我们之前都是养各种绿植,红花绿叶的,但是多肉植物属于观叶植物,而且形状看上去也千奇百怪,这让很多小伙伴都觉得很新鲜。这也是很多人愿意尝试养护多肉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生石花,看上去像pp,形状上就特别可爱,还有桃蛋胖嘟嘟圆滚滚的。
其次,多肉植物颜色丰富也是大家愿意养多肉的原因。多肉植物叶片不止有绿色,而是各种颜色都有。比如颜色乌黑的黑王子,颜色粉嫩的桃蛋,橙梦露,颜色鲜红的红宝石,火祭,颜色梦幻的紫罗兰等等。可以满足各种人的需求。和我们养绿植不同,多肉植物的颜色不但丰富还会随季节,温度,温差而变化。
第三,多肉植物的品种非常多,目前可记载的多肉品种大约有10000多种,而且还在不断的杂交更新。比如景天科拟石莲属,就有几百个品种,花色繁多,株形周正,颜色靓丽。莲花掌属也有几百个品种,体积较大,植株高耸挺拔,十二卷属玉露晶莹剔透。品种多也可以满足养花人的不同需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