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灌溉一亩玉米地需要多少立方水

灌溉一亩地玉米需要**1600-2000立方米**的水。

灌溉一亩玉米地需要多少立方水

在生长期间,玉米每天需要3-4厘米深的灌溉,一般在成熟期前需要约550-750立方米的水,因此在整个生长期中,大约需要1600-2000立方米的水。

计算机对种植有什么作用,计算机能用来增产吗?

玉米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叫作水分关键期,也称水分临界期,此时水分过多或缺乏都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的水分关键期在孕穗到抽穗开花这段时间内,既抽雄前10天~15天到抽雄后15天~20天。因为这段时间内植株的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需水量也最大,加上生殖器官处于幼嫩阶段,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太差,如遇干旱,必然造成减产。农谚“有花不灌,减产一半”,说的就是在此时期缺水干旱,要浇足、浇透水,最大限度地满足玉米需水要求。

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领域应用计 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 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在农业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经济增长 速度,还可以改变农村传统的经济生产结构,为农业决策科学化 提供重要依据。从目前我国农业大田玉米种植水平看,无论是单 产水平还是总产量、品种的研发上、栽培技术上、机械化程度上 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大田种植过程中,利用信 息化技术装备、依靠信息网络化和数字化持续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卫星监测深松整地

卫星定位这一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大提升深松整地面积检查 的准确性。一般而言,翻耕的深度至少达到25 cm,这样能够有效 地保持土壤的肥力。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农户因图快而忽 略了整地的质量,深度不符合标准,田里残留的农作物根茎没有 清理干净,存留大量细菌,直接影响了玉米的产量。通过采用卫 星定位、无线通讯技术和深松机具状态监测传感技术,可以实现 对农机深松作业过程、面积、深度等参数实时准确监测,可以及 时对深松作业数据统计分析,从而达到深松整地标准,提高土壤 肥力,保证种子能健康成长。

2 人工智能选种

种子的处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步。首先,目 前信息化仪器的出现,使得作物育种数据呈现了信息,所获得 的育种数据不局限于单一的田间性状调查结果,还包括对土壤 肥力、不同种植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水分等动态环境,影响数 据等为依据,选取适宜的品种;其次,种子的处理智能化。智 能化预测天气情况,将种子进行曝晒处理,晒完种子以后用化 学药剂对种子进行浸泡,药剂配比实行全智能化精准操作;最 后,播种时间应当根据各地不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通过对地 表湿度的实时监控预测播种时间,一般在地表温度达到10-12度 之后就可以播种了,高原高山地区播种时间一般会比平原地区 晚十到二十天。

3 合理施肥控制

据图像的养分和肥料使用 解决方案,应当搞清楚不同品种的玉米在不同阶段的需肥量。对 于覆膜种植的玉米应当施加完全腐熟的农家肥,氮磷钾肥可以在 整地的时候加入。另外,施肥量也要根据疏密程度进行确定,通 过智能机器人来判定,对于植株稠密的玉米田应当适度加大施肥 量,以保障施肥效果。

4 种植密度控制

玉米的种植密度应当进行科学和合理的控制,通过计算机视 觉扫描检测种植密度。虽然不同品种略有不同,但玉米一般要求 种植密度大一些,正常应当是每亩3500株到4000株,种植者可以 根据大数据分析的土壤气候条件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农作物 良好的生长。

5 田间管理监测

通过卫星导航和互联网服务进行信息化田间管理。首先, 前期的田间管理。远程监测进行查苗和补苗工作,发现缺苗的地 方要坚持进行补苗,补苗方式为移栽,移栽过后要注意的是及时 补充水分进行灌溉。其次,中期田间管理。人工智能控制施肥用 量,中期施肥要选择强有效的施肥,还应当注意科学的灌溉,利 用周期灌溉、自动灌溉等多种方式,提高灌溉精准度和水的利用 率。此外,玉米在穗期对水分需求十分的大,因此信息化控制适 度保持土壤的湿度,阴雨天气少灌溉,干旱天气加大灌溉频率, 过涝天气应当进行排水工作。最后,远程图像检测进行后期的田 间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追肥,不要以为后期快要成熟了植株就 不缺肥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需要肥料的;及时 进行人工授粉,去除玉米植株上部分雄穗,以保证雌穗获得充足的养分,保障玉米籽粒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实现玉米植株的增产 增收。

6 大数据适时收获

收获应当选择在玉米完全成熟时候,在农村有很多人在收获 时操之过急,导致玉米并没有完全长够个头儿影响了产量。来自 数据库的云共享信息可以帮助农民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可以预测 农作物正确的收获时间,降低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为农民提 供最好的服务。一般而言,选择收获的时期应该为90%以上的玉 米植株出现枯黄现象以后或者绝大多数玉米籽粒已经变得坚挺金 黄以后方可进行收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