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2、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

3、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4、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5、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2

年限平均法不足:

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

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则。

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

最后,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年限平均法优点:

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简化了会计核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

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工作量法的缺点:

首先,同平均年限法一样,未能考虑到修理费用递增以及操作效能或收入递减等因素。

再次,资产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也难于准确的估计。

最后,工作量法忽视了无形损耗对资产的影响。

工作量法的优点:

当然,由于工作量法自身的特点,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工作量法反而比较合理。当有形损耗比无形损耗更重要量。或在各个期间资产使用不均衡的。不经常使用,因此其使用程度与产品的生产工作量有关。在这些条件下,可以选择工作量法。

适用范围:

实际工作中,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某些价值大而又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

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大家知道设备计提折旧应该怎么做会计处理吗?如果对这部分内容不是很了解,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吧。

设备是属于公司的固定资产,所以是要做会计处理的是公司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应该按月计提折旧,计提折旧的时候应该通过“累计折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借: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计提折旧)

借: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借: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借: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借:专项储备(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的固定资产)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累计折旧

以上都是按照部门和用途进行划分的,大家在做分录的时候要找到相适应的会计分录

计提折旧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折旧期间跨年度时年折旧额的确定。

2、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3、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

4、再计提固定资产这就是应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6、未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也要计提折旧。在建工程需要计提折旧吗?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