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茭白田间培育鱼种效益好,茭白田间怎么培育鱼种?

必须选择通风良好、透光性好、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的水田。为了便于经营管理,一般留茬面积为10-15亩。平整土地,开挖排水沟,沟深0.8米,沟宽0.5米。每5米在地里挖一条沟。深度为0.3米,耕作、暴晒、粉碎土壤后,每亩用1000公斤有机肥,如发酵猪粪和40公斤过磷酸钙作为基肥,均匀分布在土壤表面。 4月底,每个共培养池施用50-100千克鸡粪,注水深度为0.3米。

茭白田间培育鱼种效益好,茭白田间怎么培育鱼种?

种植茭白先要选择优质的品种,保证茭白的生长能力,不可选择产量低、生长能力弱等品种。选好茭白后控制好种植密度适时播种,然后要做好育苗工作,要保证在清明节前后能够及时移植。必须选择通风、透光、进排水方便、土壤保水性能良好的田块。为便於操作管理,一般套养的茭白田块面积以10―15亩为宜。平整田地,四周开挖深0.8米、宽0.5米的排水沟,品种选配 宜选品质好、有效分蘖多、灰茭和雄茭少、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品种栽培。尽量选择晚熟、产量高的双季品种或上市早、产量高的单季品种,这看自己的市场状况和当地环境选择。

要选择孕茭温度较低的优质、高产品种,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为“浙茭二号”。该品种为中熟品种;田间植株高度150cm,单株有效茭蘖12~15 个,茭长15cm 左右,京津地区选用熟茭,产量稳定,品质优良,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茭白个大,一般约200克,大的可达到400克,茭肉细嫩、纤维少、甜脆,于9月初开始上市。销势和价格好。

由于灰茭、雄茭每年都会在正常的茭白田内自然产生,因此必须年年选种。在一些新引种茭白的地方,往往是第1年生产较好,第2年即开始出现灰茭、雄茭现象,第3年种墩就不能做种。

茭白与黄鳝如何进行套养呢?如何管理呢?

应经常巡田检查,观察鱼的活动与长势、水质状况,决定是否施肥;观察田埂是否塌陷渗水、拦鱼栅是否牢固,防止逃鱼或害鱼进入;经常疏通鱼沟和鱼溜,保持适宜水深,防止鸟、兽、蛇等捕食鱼类。一般鱼类可以根据需要投喂人工饲料,投饵精养的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

以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为主体鱼时,应定期施有机肥、化肥,培养浮游生物;以草鱼、鲤鱼、鲫鱼、罗非鱼、泥鳅、鳝鱼、黑鱼等草食性、杂食性或肉食性为主体鱼时,应注意水质调控,主要措施是定期注水。

草鱼和鳊鱼等以青饲料(陆草、水草、浮萍等)为主,亦可投喂油粕、豆渣、麸皮、米糠等精料;泥鳅喜食畜禽内脏、猪血、鱼粉和米糠、麸皮、豆腐渣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鳝鱼以摄食动物性饵料为主,喜食鲜活饵料,如各种昆虫及其幼虫、蚯蚓、小鱼虾、蚕蛹、蝇蛆、螺蛳、蚌蚬、大型浮游动物、畜禽内脏及蝌蚪等。捕捞时,先将鱼沟疏通,然后放水,使鱼集中于鱼溜,集中捕捞。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自然资源》

耕作、日光曝晒、土壤粉碎后,以发酵猪粪、40公斤过磷酸钙等1000公斤/亩有机肥为基肥,均匀分布于土壤表面。4月底,在每个共培养池中施用50-100公斤鸡粪,注水深度为0.3米。选择好适宜茭白与黄鳝生长的土壤,土壤要保证通透性强、排灌正常且保水保肥性好的水田。要根据自己的资金、技术等条件控制好面积。然后做好整地工作,挖好水沟。

养殖泥鳅的稻田,田埂应高出田面60厘米左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厘米围护田埂,以防漏洞、裂缝、漏水、塌陷而使泥鳅逃走,同时进、出水口处要安装塑料网栏 。养鳝稻田必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自如,旱季不涸,大雨不淹。在鳝沟、鳝溜里的水要经常稳定在所需水深,水温相对较为稳定,有利于天然饵料的繁殖。

养黄鳝种苗是关键。种苗最好是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品种,黄鳝苗大小以每公斤50—80条为宜,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放鳝苗2—3公斤。每天早、晚巡塘各1次,观察鳅鳝和茭白的生长情况,根据水质、天气和茭白的生长的需要,随时加注新水,夏季高温季节每半个月换水1次,连续雨天及时排水。

一般当年春栽的两熟茭或一熟茭,中等肥力的地块,整地时每公顷施基肥3~3.7万千克腐熟猪厩粪或其他相应肥力的农家肥。追肥采取重、轻、重的施肥原则。为增强杀虫灯诱杀力度,减少新农药使用量,茭田以每 5 亩安装 1 台太阳能杀虫灯,并将灯安装于鳅窝上端,既有效诱杀害虫,又为放养的泥鳅提供饵料,较大幅度减少虫害的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4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