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梅州以后的发展怎样?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变化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然而梅州作为较发达省份的一个城市,其发展却是相当的缓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只是占了全省的5.8%,1.3%,1.5%,而工业总产值也只才占了全省的0.9%。

梅州以后的发展怎样?

从上述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梅州的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还达不到省内的平均水平。制约着梅州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基础设施差,尤其是缺乏极为重要的条件——方便的交通运输环境;二是缺乏产业聚集效应,梅州不论在农业内部结构或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方面与珠三角、全省都存在明显差距。2002年梅州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9.1∶36.2∶34.7,第一产业几乎占了1/3,而同期全省平均水平是8.8%。就梅州农业内部结构看,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占有主导地位,经济作物以及市场适销对路、高效农作物所占比重较小;三是梅州缺乏营商所需的“城市氛围”。“城市氛围”包括:法律秩序、人文条件、行政效率、分工与协作体系等内容。尽管梅州的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但是近几年来,梅州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抓住新机遇,谋划新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发展显现好势头,去年梅州市GDP实现了自1995年以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今年经济发展又实现了“开门红”。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工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梅州是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的。

在地理位置上,梅州是闽粤赣三省的结合部,梅州位于泛珠三角东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区位优势。在地图上,底边靠着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沿海开放城市,背面依的是江西等内陆地区。可以说,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东部区域,梅州处于连结沿海内地,承接东西的枢纽位置,这里是发展配套产业的好地方。如在梅州投资汽车零配件产业,既可以为广州的汽车工业提供配套,也可以为闽东南的汽车厂商提供配套。在交通方面,过去交通一直落后的梅州后来居上,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371公里,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已全线投入运营。目前梅州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区市之首。梅州至福建龙岩高速公路即将动工,梅州至江西赣州、福建漳州高速公路也已在规划之中。在这4条高速公路建成后,梅州将成为闽粤赣边区通往珠三角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其次,是产业梯度转移。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升级,梅州处于沿海和内陆过渡地带,生产成本低、资源丰富、靠近市场等,对沿海产业转移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自然资源方面,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丰富,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530多处矿床。 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锰、 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梅县的铜、蕉岭的石灰石、大埔的瓷土、兴宁的煤、平远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250.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产水量259.7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发电量77.5万千瓦,地下温泉多、水温高、水量大,还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较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灵光寺、阴那山五指峰、松口元魁塔、泮坑瀑布、蕉岭长潭一线天、兴宁合水水库、神光山、大埔丰溪自然保护区、平远南台山、五指石、五华益塘水库、丰顺温泉等景点,均以其雄、奇、幽、秀之特色吸引许多游客。此外,梅州还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称誉。近年随着梅州社会各行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开发性农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梅州又有了“单丛茶之乡”,“山歌之乡”, “金柚之乡”的“新三乡”之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区域内物流将增加,将为梅州带来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机遇,概括地说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侨乡优势、生态优势等。所以我们说梅州山区潜力巨大,梅州发展充满希望,投资梅州充满商机!

所谓“无工不富”,工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匹快马。当前珠三角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产业发展规模不停状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推进与加强,梅州的经济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宽,后发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梅州将成为新一轮加快发展过程中外商投资广东的一片热土。梅州正好此机会,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加快工业发展进程,抓住省、市高速公路开通和广州对口帮扶梅州的契机,大搞招商引资、外引内联,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可以充分利用侨乡优势,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加快第二产业发展,赶上工业发展的“未班车”。另外,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结合当地各种资源,发展农副产业和各类手工加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此类工业的发展成本低,就地取材,市场灵活,风险低,收益快。既能给当地人们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又能很好的激活市场,繁荣经济。如今,梅州已有不少地方品牌,如梅县的金柚、五叶神香烟、雁南飞的茶田、五华的长乐烧酒、大埔的陶瓷等。在此基础上,应注意引进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力争打响品牌,使梅州成为连接各地商品交换的中介市场。

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口号的提出,可以看出发展特色经济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特色和优势的经济,是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旅游业发展日益兴旺,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快速增长点。梅州正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凭借山区的秀丽风景,参照江南水乡的旅游发展经验,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乡趣旅游,开发一套具有梅州客家特色的旅游服务业!雁南飞的“旅游与农业齐飞”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对于旅游业而言,依托利用农业、林业、水利、城市建设等进行开发,可以减少投资,缩短建设周期,推出更多各具特色的新产品。

以兴宁为例,兴宁的渡田河位于兴宁市罗浮镇西北部,离兴城68公里,离罗浮镇13公里是清澄碧绿的东江河的源头。因枫树坝水库的兴建,渡田河就象是“高峡出平湖”。它长约30多公里,最宽处2公里。北接江西寻邬县,南连枫树坝水库,是龙川至兴宁的水上运输线。渡田河区,蓝天祥云,湖光山色,景色十分迷人,春秋时节,到处可风流泉飞瀑,鸟语花香;秋冬季节,层林尽染……是一个极具开发价值的地区。政府可采取与民间共同投资合作的方式,把附近的村落纳入旅游区范围内,投入大量资金,搞好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把客家的风土人情,乡村生活与大自然的秀丽风光组合起来,创造一个英国式的乡村花园!

随着地球村的发展,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多元文化不停地互相碰撞与交融着,正走向大同的趋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千万种风俗习惯,在此种情况下实在有必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地方历代流转下来的文化习俗正逐渐逐渐地淹没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的。而梅州是客家聚居之地,还保存着众多的特色文化,就如客家的围龙屋,举世闻名,还有客家的婚礼习俗、客家的山歌、客家的小吃,如盐局鸡、酿豆腐、砸棕、田艾板、琴花、珍珠红、鸡炒酒等等。因而兴宁要发展特色的旅游业,可以在旅游区内重建围龙屋,用发展的目光,把古代特色与现代元素融合一起,建造一座座山上城堡,让游人享受别具一格的宾馆服务,尽现梅州人们的聪明才智。为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村民可以将自家房子改造成“家庭客栈”,面向广大游人,不但可以让旅客享受方便实惠的服务,更可以体验梅州人浓浓的人情味。每逢节假日,或约四五知己,或带家人同来渡田河,日间可随同主人到田间耕作,到果林里采集,到山坡上放牛羊;日落在河上泛舟捕鱼,高歌一曲;晚间围坐一起,吃上几味地道农家菜,品尝几口美酒,欣赏动听山歌,远离尘嚣,一家大小,乐也融融。如此创造一个乡村的“世外桃源”,使游人享受一种真正回归自然,回归纯朴的田园生活!当地政府还可以统一规划布局村里的农田、果林、渔业,竹林,招引外商投资,在附近建造加工厂,引进先进技术,制造各种健康食品,打造绿色品牌,制造出另一个“雁南飞”,走上一条集工业、农业、旅游,生态四位一体的经济大道!发展独树一帜的旅游业。

在梅州的不少县镇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不同区域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必然存在的差异,要加快梅州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就有必要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快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因而可将此种形式的旅游业首先在梅县、丰顺、兴宁、大埔等地推广。然后再以点带动面,推动整个梅州的经济发展!把梅州建设成为一个集工业、旅游、悠闲、娱乐于一体的度假观光圣地!使梅州走出广东,面向全国!

烟草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烟草栽培学

夏日三大宝,空调、WiFi、大西瓜。这次就背上行囊,去找户外清凉吧!小编给你送上梅州四大绝美避暑胜地,那儿山美水美人更美,绝对让你享受不一样的夏日!

泮坑--漫步长廊,遥望瀑布,青山绿水谈心语,亭台楼阁笑看风,在天然大氧吧中感受不一样的客家风情。

梅州泮坑

泮坑旅游风景区位于梅城南郊三角镇,距梅城4公里,距梅州火车站2公里,素有"梅南胜境"的美誉,是假日休闲旅游的胜地。泮坑风景区面积9平方千米,山幽水雅,堂奥纵深,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有汇聚黄沙嶂、清凉山、高观音等高山流水,容水160万立方米的泮坑明湖(泮坑水库,水色青润如玉,游人可饱览山色湖光;

有全长3000米,由30段长廊和30个各具特色的凉亭组成的"客家文化长廊",游人可欣赏浏览代表客家文化精髓的诗文图画和客家谜语、谚语等,使游人对客家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有用鹅卵石砌成的"登高路",共2185阶,游人可登高健身和观赏森林景致。登上山顶,可远眺梅城胜景,及一山之隔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和梅州经济开发区东升工业园;

有始建于明代的"三山国王庙",乡人通称为"泮坑公王庙",始建于明代,几经风霜,依然烛光放亮,香烟袅袅,香火鼎盛,一年四季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有观瀑亭,飞瀑自高约20米处倾泻而下,让人远离尘器。

地理位置: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交通:目前有1路公交线路可以直接抵达泮坑风景区。

门票:5元。

烟草在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如受到干旱威胁就会明显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部分烟区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对我国烟叶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兴修水利设施灌溉来解决烟草在生长季节受到的干旱问题,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成本太高,在短期内难于实现全部烟田有配套灌溉,而且在有些烟区不可取。因此,就目前来看,采取有关农艺措施来改善烟株生长对水分需求状况仍是主要途径。

 1、注重品种的选择

 遭受严重干旱的烟区应侧重于选择抗旱性较强的云烟87和K346等品种。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选择抗旱品种时,要根据各自当地的生态条件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2、加强烟田土壤管理

 优良的土壤具有蓄水保墒,保温增肥的效果,但近年来随着烟草种植规模的扩大,施用无机肥料越来越多,加之种植制度和方法的不当,造成烟田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提高目前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是我们发展烟草抗旱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1)改良土壤

  ①逐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减少无机肥的使用。目前关于有机肥在改良土壤性状方面的研究已日益见多,综合其研究结果,有机肥在改良土壤方面的功效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孔隙度,并使其容重降低。使土壤保水性能提高,而透气性能也有所增强,此外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氮、磷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

 ②种植合适的绿肥品种或经济绿肥,并适时进行绿肥翻压。近年来,重庆市部分地区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优化烟田整地方案

 整地是改良土壤状况的重要措施,它能显著的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防止土传病虫害。整地的方式及其质量的优劣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烟草的生长发育和烟叶产量品质。因此在对烟田整地时注意以下两方面:

 ①把握好耕地时期。烟田的耕地时期受主产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特性、前茬作物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在旱作烟区,耕地时期一般在前作收获后,及早地灭茬耕地;此外,确定耕地时期时,还要根据土壤的耕性,一般结构不良或黏粒含量高,质地黏重而耕作较难的烟田,要早耕,经冻结、融化和干湿交替等作用,促使土壤团粒化或团聚化。

 ②把握好耕地的深度。一般认为深耕比浅耕好。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适当的深耕有利于烟草根系的生长,在同等条件下,烟草的根系分布范围、烟草的根量随耕地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强,从而提高了烟草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因此,一般烟田耕翻得深度在20~30cm,并且每隔2~3年要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层。此外,在肥力较低的烟田,可以适当的增加耕深;而在肥力较高的烟田则不宜过深。

 3、壮苗移栽

 壮苗是指生长发育良好,新陈代谢正常,有机物质合成、积累较多,内含物丰富,碳氮比协调,抗逆性强,移栽成活率高的烟苗。据此,河南农业大学提出了烤烟漂浮育苗壮苗的特征:苗龄60~70d,根系发达,条数达到300条以上,单株叶数达到7~9片,茎高8~16cm,茎围1.5~2.1cm,根系干重达到0.05g以上,地上部干重达到0.46g以上。通过移栽壮苗,可以提高移栽时烟苗对所浇水分的利用,移栽后可及早利用耕作层土壤水分,增强烟株抗旱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旱作烟区大田生长前期由于自然降水不足而对烟株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4、改进栽培技术

 烟草栽培技术是根据生产不同质量特点的优质烟叶和产量、质量指标决定的。它的目的在于协调烟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群体与个体等的关系。烟草栽培技术涵盖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移栽、水肥管理、栽培调控技术等。而干旱条件下的烟草栽培技术也应该在此基础上做些改进。

 (1)移栽

 首先根据当地的降水规律,确定一个最佳的移栽期,使烟草需水规律与降水规律相吻合,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降水,避开干旱时期。其次是移栽时采用垄栽的方式,垄作有较厚的疏松土层覆盖,并且改善了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对烟株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均有利。最后移栽时应选用健壮、根系发达的烟苗,采用水栽,即浇水后移栽的方法进行移栽。

 (2)采用覆盖栽培方式

  覆盖方式主要有两种,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覆盖栽培在烟草抗旱栽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覆盖栽培可以改善土壤和近地面的温度、水分状况,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利用率等。

 (3)改进施肥技术

  ①底肥为主。有机肥、磷肥及钾肥全部作底肥施用,氮肥80%~90%作底肥施用,其余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追肥。

 ②秋季施肥。结合最后一次秋耕,将底肥(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施入农田。施肥适宜深度以20~25cm比较合适。

 ③施用优质有机肥。农家肥施用量应在37.5t/ha以上,推广无(或少)土粪草堆肥和秸秆垫圈肥。

 (4)适时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可以起到疏松土壤,蓄水保墒,调节土壤水分,促进烟株根系的生长等作用。在气候干旱的地区,灌溉条件差的烟田,为了防旱,抗旱,应该采取早中耕,细中耕,高培土的做法。

 (5)适当使用生长调节剂

 ①多效唑。它能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植物体内内源激素的合成,抑制顶端烟苗优势和细胞伸长,促进根系大量生长,并能增强叶片气孔阻抗、降低烟苗蒸腾强度,使抗旱能力显著增强。

 ②黄腐酸。烟草试验证明在干威胁下黄腐酸(FA)确能提高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减少蒸散量,增强根系活力,有效减轻干旱胁迫的伤害,这对于提高烟株抗旱性,具有良好的效果。用黄腐酸(FA)处理提高烟草植株的抗旱力,以100ml的黄腐酸(FA)灌根处理最为有效,200ml的叶面喷洒效果次之。此外,还有一些生长调节剂能增强烟株的抗旱性,如生长延缓剂矮壮素、脱落酸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