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在远离地球失重的太空中,航天员究竟如何在上面种蔬菜的?

众所周知,太空中会出现失重现象,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中,也能够在太空上种菜。这有赖于科技的进步,通过叶绿素荧光技术,可以实现太空种菜这项听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远离地球失重的太空中,航天员究竟如何在上面种蔬菜的?

很早以前就有科学家发表论文阐释了叶绿素荧光诱导效应。这项发现为后来人们寻找方法,实现太空种菜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叶绿素荧光动态测量分析也成为了叶绿素荧光技术的核心内容。正是有着前人的发现,后人才得以利用原有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最终提出了叶绿素荧光技术。

想要在太空中种菜,首先要进行数据分析,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各国建立了数10个植物表型分析平台。在获取大量数据支撑之后,终于找到了在太空中种菜的实际操作方法。美国宇航局,创新性的提出使用LED充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源。通过这一举措,解决了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必要能源。其次采用了配置好的营养液原料粉末,采用原料粉末的成本大大低于直接运输液体。为了更好的在太空中种植植物,还在选择太空植物的种子上下了大功夫。为了节省空间,选区的种子大多是个子矮小的作物。其次这些作物的成熟时间也较快,生长周期较短,使得太空作物的经济效率提高了。

在太空中种植作物,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是在科技逐渐发展的今天,连“嫦娥奔月”也不再是梦想,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蔬菜大棚怎样科学施肥

1、菠菜

生产1000公斤菠菜需纯氮1.6公斤、五氧化二磷0.83公斤、氧化钾1.8公斤。要求有较多的氮肥促进叶丛成长。就氮肥的品种、上肥量和上肥的时间来说,菠菜是典型喜硝态氮肥的蔬菜,硝态氮与铵态氮的份额在2:1以上时的产值较高,但单施铵态氮肥会按捺K、Ca的吸收,带来氨害影响其成长。

而独自施硝态氮肥,虽然植株成长量大,但在复原过程中耗费的能量过多;在弱光下,硝态氮的吸收可能受按捺,构成氮素供给缺乏。

2、白菜

每亩出产5000公斤大白菜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N)11公斤、纯磷(P2O5)54.7公斤 、纯钾(K2O)12.5公斤,三者份额为1:0.4:1.1。大白菜在营养成长期内,足够的氧素营养促构成肥壮的绿叶和进步光合功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效果。

由于大白菜不同成长时期的成长量和成长速度不同,对营养条件的需求 也不相同。总的需肥特点是:苗期吸收营养较少,氮、磷、钾的吸收量缺乏总吸收量的10%;莲座期显着增多,约点总量的30%左右;包心期吸收营养最多,约占总量的60%左右。

3、芹菜

芹菜在整个生育期中对营养的吸收量与生物量的增加是共同的,各营养的吸收动态根本共同,呈“S”形曲线,秋播芹菜营养成长盛期也是营养吸收量的高峰期,即耕种后68-100天,此期对氮、磷、钾、钙、镁五要素的吸收量别离占总吸收量的84%以上,而其间钙和钾高达98.1%和90.7%。

其间需氮量最高,钙、钾次之,磷、镁最少。氮、磷、钾、钙、镁、的份额大致为9.1:1.3:5.0:7.0:1.0。一般出产1000千克芹菜,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别离为2.0千克、0.93千克、3.88千克。

(1)增施有机肥,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氮比高的有机肥,以增强土壤缓冲能力,防止盐分积聚,延缓土壤盐渍化过程。

(2)深耕土壤,在蔬菜收获后,深翻土壤,把富含盐分的表土翻到下层,把含盐相对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减轻盐害。

(3)溶盐洗盐,夏熟菜收获结束后,利用换茬空隙,揭去薄膜,遇雨季经数十天日晒雨淋,便能消除土壤盐渍化影响。或者在高温季节,大水浸灌后在地面上盖膜,使膜下温度升高,不仅可以洗盐,而且可以灭菌。

(4)深施基肥巧追肥,用化肥作基肥要深施,追肥时尽量“少吃多餐”。最好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后施于地面,然后耕翻。追肥一般很难深施,应严格控制每次施肥量,不可一次施肥过多,否则会提高土壤溶液浓度。

(5)地面覆盖,用地膜进行地面覆盖,对于抑制土表积盐有明显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