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菜地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肥力?有推荐的吗?
新菜地如果想去培养肥力的话,可以选择深耕改土。新的菜地土质是比较差的,那种耕作层仅仅只有15厘米左右。想把这些改成蔬菜田的话,就可以把深耕的时间安排在夏秋蔬菜出园的时候。每次深翻两次,就能够把耕作层给挖的更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新的方法就能够将菜给及时的种植出来,而且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种植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适当的去施肥,有机肥是最好的选择。土壤的结构如果得不到改善的话,那就不能够去稳定内部的一些物质。家里面如果有改良剂的话,可以选择勾兑着有机肥一起使用,使用的时候会发现有颗粒状的东西。提高水保肥能力或者是增加土壤的缓冲能力,是培养新菜地物种的最好方式。不想使用有机肥的话也可以选择用腐熟的农家肥,里面的营养物质是非常多的。
在菜地当中种植蔬菜的话,如果不进行合理轮作蔬菜就会出现土壤酸化以及病害蔓延。种植粮食的地方变成种植蔬菜的话,就应该要及时解决这种现象。新菜地其实是非常有生产潜力的,在轮作的过程当中安排上钾肥就能够让蔬菜当中有更多的营养。轮作的过程就是希望能够改善一些蔬菜没有营养的现象,能够及时的去合理调整。
总的来说要想种植蔬菜的话,就得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如指掌。土壤想要肥沃一些的话,在种植蔬菜之前就要多进行翻晒或者是进行疏松。农村当中这些土地如果一直被荒废的话,就等于是一种浪费的现象。菜地的开辟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生活,而且还可以让农民有更多的蔬菜可以吃。农村当中的菜也可以拿到城里面去卖,所以掌握知识之后就能够扩大产量。
培育高产稳产田的措施,高产稳产田的指标有哪些?
紫穗槐,豆科,多年生宿根落叶灌木。根深叶茂,耐寒,耐盐碱,耐瘠薄和耐涝。有绿肥之王之称。嫩枝叶含氮1.32%,含磷0.3%,含钾0.79%。可采用播种、压条、插条或分根等方法繁殖。在定植当年,每667平方米可收获鲜枝叶200~500千克,第二年可收获1000~1500千克,第三年收获2500千克以上。可在夏季收割嫩枝叶压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也可在秋季落叶前翻压。生产中,可利用荒山、丘陵绿化,在园地四周栽成绿色围墙或栽成生物埂。
沙打旺,多年生豆科植物。宿根。耐旱耐瘠薄,喜沙质土壤。根深叶茂,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并可作为蜜源植物。种植当年,生长缓慢,第二年生长迅速,产草量较高。主要为播种繁殖,可春播或秋播。出苗前怕旱,春播宜抢墒进行,夏播较好,播种量为667平方米0.5~4千克,产草量可达1500~2500千克以上,并开花结实,第三年产量可达3000千克以上。一年可收割2茬,收割后直接做绿肥或沤制。若做采种用时,则夏季不能收割。
草木樨,2年生豆科植物。耐寒,耐旱,耐瘠薄。生长旺盛,根系发达,产草量高,鲜草含氮0.48%,含氧化钾0.44%,含五氧化二磷0.73%。可于秋季或春季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1~2千克。第二年,可在春夏收割1~2次,收割适应留10厘米高的茬。收获的鲜草可直接压埋或沤制。该草根深叶茂,可制止其他杂草生长。一般每两年在播种的土壤中可保留有鲜根500千克左右。这些根腐烂后,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紫花苜蓿,多年生豆科植物。喜欢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在排水量好、微碱性沙质壤土上生长良好,耐盐碱、耐寒力强。产草量较高,第三年每667平方米可收获2000~3000千克,一年可收割3~4次。鲜草含氮2.16%,五氧化二磷0.53%,氧化钾1.49%。用种子繁殖。因种皮厚硬,播种前应磨破种皮,以利种子吸水萌发。也可用温水浸种,水温为50~60℃,经15~20分钟后捞出催芽。种子发芽率为90%以上。早春播种,播种后应覆土2厘米厚。播种量为667平方米1~2千克。紫花苜蓿可直接压青做绿肥。鲜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糖类、多种维生素等,是“牧草之王”。也可做饲料,是优质的畜牧饲料,还可防风固沙,改良土壤。
聚合草,多年生绿肥植物。适应性强,喜肥水,但也耐干旱。生长迅速,再生能力强。产量较高。常说“有多大的肥水,就有多大的产量。”就是它丰产性的生动写照。由于其再生能力强,因而多采用无性繁殖。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进行分株、切根、插根或茎繁殖,目前多采用切根繁殖。聚合草一年可收获3~4次,一天可长2~5厘米。有施肥条件的,每667平方米产鲜草可达10000千克以上。它是饲喂猪羊的好饲料,是“三北”地区有发展前途的绿肥植物。
三叶草,可分为红花三叶草和白花三叶草,均为豆科植物,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喜肥水,耐瘠薄,生长量大,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千克以上。一年可收获3~4次。用种子播种,于早春或盛夏雨季进行。播种深度为1~1.5厘米。出苗后应加强管理,及时拔除杂草,否则影响幼苗生长。第一年不能收割,第二年后可以收割,收割后可作猪、羊、牛的饲料,也可直接压埋沤制绿肥。三叶草是猪、羊、牛的最好饲料,可发展果园养殖,生产过腹还田肥料。三叶草第二年生长迅速,肥水条件适宜,生长旺盛,但三年后应将全园深翻一次,重新种植。
培育高产稳产田可采取做好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增施有机肥、推广稻秆还田、广种绿肥以及合理轮作等措施。其中做好农田基本建设工作,能够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达到使作物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需要整治排灌系统,将低洼地等地方的毒水和盐渍水排出去,并采用浅水勤灌和间歇灌水等灌溉方式。
一、培育高产稳产田的措施
1、做好农田基本建设工作
(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能够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需要加大对于《水法》以及《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依法治水。
(2)多渠道筹备资金,整治排灌系统,排出低洼地等地方的毒水、盐渍水,降低地下水位。
(3)可选择灌水,为建造高产稳产田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比如浅水勤灌、间歇灌水等。
(4)加固完善河堤以及排水沟,防止洪水冲毁农田或者沙石、杂物等东西落入农田中,破坏农田。
2、增施有机肥
(1)增施农家肥
①人畜禽类尿等农家肥是稻田中主要有机肥源之一,因此要重点抓好粪肥以及堆沤造肥的工作,坚持做好常年积肥和季节性积肥相结合的方式。
②需要改进制作农家肥的方法,降低养分的丧失量,提高肥料的质量。
③大力发展养畜业,充分利用猪、牛、羊等动物以及其的垫栏物,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河塘泥、泥炭、沼气渣等资源,增加有机肥料,保证每年每公顷的田地能施用农家肥22500-30000kg。
(2)推广稻秆还田
①稻秆还田能增加土壤养分以及有机质的含量,增厚耕作层,培肥地力。
②稻秆还田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为作物更好的吸收养分创造有利的土壤条件。
③为了促进推广稻秆还田的进程,必须要提高干部群众对于稻秆还田的认知,使其认识到稻秆还田是建设高产稳产田的措施之一。同时落实干部岗位责任制,及时检查验收干部们是否在完成稻秆还田的工作,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等传播途径,宣传推广稻秆还田的好处。
④稻秆还田的方式有几种,一是将稻秆垫在猪栏或者牛栏里后再还田,二是把稻秆覆盖在蒜苗、花生、蔬菜、沙田柚等作物上,三是把稻秆堆积在田间,过段时间后便可将堆沤过的稻秆撒在田里,随后用脚采入土中即可。
(3)广种绿肥
①种植绿肥可以解决有机肥源不足的困难,改善肥料总量中的有机无机肥比例,减少化肥用量,同时节省成本以及能源消耗。
②绿肥能更新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提高地力。
③为了推广种绿肥的措施,需要提高领导对其的认识,将广种绿肥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并组织专业人士对人民群众进行绿肥生产的指导,保证绿肥生产能顺利进行。
④建立健全的乡村规定以及民约,比如建立护肥队伍,实行封田育肥,从而调动农民种植绿肥的积极性,并对牲畜践踏绿肥的形式进行经济处罚。
⑤广泛开展对绿肥的试验示范,并利用文件、黑板报、印发资料等各种宣传途径进行推广。
⑥可以利用闲田种植绿肥,就地种就地用,可不再用肩挑,也不脏不臭。
3、合理轮作
(1)安排豆科作物与非豆科作物、深生与浅生作物轮换种植以及深耕浅耕、水旱交换进行。
(2)增厚耕作层,可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以及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变得更丰富,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
(3)水旱交换进行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减少或者消除还原物质的毒害,促进有机质矿化。
二、高产稳产田的指标有哪些
1、自身条件
(1)深厚土层
一般农田的土层应大于50cm,而果园应大于100cm。土层厚度指地表至岩石层或者砂层之间的填质或者粘质土层的厚度。
(2)质地层次优质
要求全土层为壤质土,表层为壤质偏砂,利于作物发苗扎根,心土层壤质偏粘,利于托水托肥,后劲足。
(3)有机质含量丰富
一般北方旱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理化性状、肥力以及作物产量等都与有机质含量有关,在我国西北高产早田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2%,当土壤有机质含量过低时,需要补施有机肥。
(4)酸适中且无毒害物质
土壤酸性应该为微酸性-微碱性,PH值在6-7.8之间,同时要求土壤中没有盐碱以及还原性物质和污染物。
2、环境条件
(1)地面
要求地面平坦,既能排也能灌水,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2)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不宜过大,低于2m以下为宜,利于排灌。
(3)有田间防护措施
有农田防护林、梯田等田间防护措施,防风蚀和水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