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使用细菌生物杀虫剂,应注意什么?

细菌性生物农药在2530’Jill8451中的药效;比第10~15’sola8451;大1~2倍;。湿度一定很高。它应该与杀菌剂混合。使用细菌性生物杀虫剂时,不得与杀菌剂(如多菌灵、妥布津a等)混合使用,否则,CaSO很容易导致药剂中的细菌数量严重减少,从而影响杀虫剂的效果。因此,即使使用细颗粒,有些农民在施用微生物杀虫剂时,不注意环境因素,不选择温度适宜的条件,在温度很高或很低的时候施用。

使用细菌生物杀虫剂,应注意什么?

甚至在冬季或早春。环境湿度越高,细菌生物杀虫剂中的细菌孢子就越多,如潮湿的环境,特别是在将有机农药喷成粉末时,更应注意田间的湿度。在使用菌剂EM粉的生物杀虫剂时,他们更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田间湿度越大,效率越高。

特别是喷洒农药生物制剂粉末时,应注意凹槽之间的水分。一般农药应适用于细菌生物农药。细菌的芽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喷洒细菌性生物农药的适宜温度应为20-30℃;,因为这些杀虫剂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晶体和活孢子。在低温下,孢子在害虫体内繁殖非常缓慢。使用时,现场湿度越高,效果越好,尤其是当温度低于20'151时;,最好不要使用细菌杀虫剂。

在中到大雨期间,喷洒在作物茎叶上的细菌杀虫剂会被冲洗,从而降低控制效果;但是,在CaSO喷洒有机粉状杀虫剂时,应注意生物田间杀虫剂可能与大多数化学杀虫剂混合,因为大多数化学杀虫剂是化学酸性和生理中性的,而且对细菌和真菌没有抑制作用和中度反应,但湿度大,通常在早晨和骨头。

7月中下旬,辣椒种植区降雨集中,导致田间湿度过大,导致细菌性叶斑病大面积发生。对于该病害的防治,通常使用的杀菌剂有春雷霉素、噻菌铜、中生菌素、噻唑锌、叶枯唑、氢氧化铜等。

我们在市场上所见到的甲氧基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嘧菌酯和丁香菌酯)、三唑类杀菌剂(己唑醇、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是专门用来防治辣椒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对辣椒细菌性叶斑病无效。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它主要危害辣椒叶片。在发病初期,呈现不规则状的黄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

传播途径是灌溉或者雨水,经由叶片伤口处侵染,7月份——8月份高温多雨的季节最易发生。

此病发生后,不会造成植株死亡,但会导致叶片迅速掉落。由下及上,严重者可造成叶片全部落光,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辣椒茎秆。

如何区分辣椒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

辣椒所发生的病害,通常有3种,分别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病害,它们在病原菌、发病症状和治疗方案上均有明显的区别。

辣椒上可能发生的细菌性病害有2种:辣椒青枯病和辣椒细菌性叶斑病;而真菌性病害较多,有炭疽病、根腐病、疫病、煤污病等。

辣椒细菌性病害的发病特征:病斑小而密集,形状多为圆形,很少在叶片边缘出现;在田间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穿孔。

辣椒真菌性病害的发病特征:病斑大,多为不规则形状,叶片边缘和中间均可发病;在田间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通常会有霉层出现。

有效的杀菌剂有哪些

对于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杆菌,发育适温25-8℃,最高35℃,最低5℃。这些条件一旦具备,就会迅速发病。

可用于防治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杀菌剂有噻菌铜、喹啉铜、壬菌铜以及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除此之外,氯溴异氰尿酸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目前使用此杀菌剂的仍不在少数。

近几年的田间测试表明,目前对辣椒细菌性叶斑病防效较为优秀的当属铜制剂,可以迅速杀灭病原菌,并在叶片表面建立一层保护膜,防止二次侵染。

杀菌剂使用注意事项

杀菌剂在使用的过程中,混配和温度这两个因素对药效影响最大,稍有闪失,均可能会造成药效下降或者出现要害。所以,以下3点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1、禁止和碱性农药混配。大多数农药的PH呈弱酸性,如果和碱性农药混配,会出现中和反应,导致药效下降;

2、禁止在高温时期用药,尤其是辣椒花期。任何一种作物的花期对杀菌剂都是比较敏感的,高温时期使用,会灼烧花朵,造成落花落果;

3、禁止和乳油类(EC)杀虫剂或者杀菌剂混配。乳油制剂不仅不环保,在混配性方面也是比较差的,经常会造成药害的发生。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首先要选对杀菌剂(铜制剂最佳),切不可用错选择真菌杀菌剂,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谨记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对于已经发生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田块,最好用药2次,间隔5天~7天效果最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8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