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荔枝大小年结果的做法有哪些?
荔枝大小年结果是荔枝栽培上多年存在的生产问题,是阻碍荔枝产量稳定提高的主要问题。从现象看,荔枝大小年结果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多花少果、少花少果和无花无果。
福建省漳州市九湖乡的主要经验是在3个关键问题上通过施肥调控营养,达到稳攻秋梢、巧控冬梢,保花保果,克服了大小年,其做法如下。
在促秋梢控冬梢方面,他们不但利用早秋梢作为结果母枝,还成功的利用晚秋梢也作为结果母枝。他们控制早秋梢在立秋抽发,寒露抽出二次秋梢(也称为晚秋梢),控制这样的抽发时间,使晚秋梢成为主要的结果母枝。他们采用三条施肥措施:一是改变过去采果后施促梢肥的老习惯为采果前10~15天施,促梢肥施肥期提早两个节气,使树体不因产果而受伤,有利于早秋梢于立秋及时并整齐抽发;二是改过去大暑—立秋期间施壮梢肥为处暑—白露施,壮梢肥往后推迟两个节气,拉开了这两次施肥期后,使早晚两个秋梢之间本来可能抽发一次白露梢得到了控制,从而有利于养分集中于晚秋梢寒露节气整齐抽发。不难看出,九湖乡的做法是通过施肥期的调整来调控早晚梢的抽发期。因而掌握采果后适时施肥就显得十分重要,倘若施肥过早则晚秋梢早抽发、冬梢就控制不住;倘若过迟施肥则晚秋梢抽发迟,到气温下降前晚秋梢发育不够充实健壮,势必影响翌年的花芽形成和开花着果;三是改冬至左右对果园深翻断根,增施有机肥改土和修筑园埂,提高果园保土保水保肥能力,断根可抑制冬梢萌发,改土培肥促进结果母枝的充实健壮。
在保花保果方面,他们主要是在花果发育期采取根外追肥方式补充荔枝的营养。分别于始花期、幼果并粒期(5月初)、果实膨大期(6月上旬)进行3次根外追肥,用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和1毫克/千克三十烷醇混合液喷施,并于后两次追肥液中加入杀虫剂,以兼治果期害虫,确保幼果坐果率。
荔枝产量低甚至颗粒不收的后果,很大原因是在花芽分化、开花和果实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胚和果实不能普遍生长发育,甚至果实零。呈现出有花无果的景象,如何加强花护果在荔枝治理中至关重要。
荔枝落果的原因(花期):
1.在雌花凋谢后7至12天落果是由授粉和受精不良引起的。
2.在雌花开放后25天左右正好是胚乳退化、衰退的时候,胚乳的衰退影响到胚的一般发育,从而使果实内源激素平衡形成果实零落果。
3.开放后50至55天雌花的果肉从种子基部开始生长,包种子约1/3是果肉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消耗少量养分。此外,夏梢开始发芽,根系发育旺盛,导致营养和生殖发育平衡,导致落果。
4.采收前落果:通常在采收前10-15天,果实已经发育完全,大小和重量迅速增加,需要少量营养,有些品种在缺乏营养供应或条件不佳时会引起落果。此外,在此期间,水果糖分的进步,如连续下雨或长时间遇到突如其来的雨水会造成少量水果开裂。
5.在开花、果实发育过程中,病虫害也是导致落果、裂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荔枝真菌性霉变、炭疽病、荔枝蛀虫、荔枝蝽等病虫害。
保果的措施
1.培育强壮的花穗
加强对荔枝的种植治理,培育出及时健康的秋后果母枝,为开花及后果奠定基础,并通过一系列调控促花技术,培育出短而壮、发育健全、雌花比例高的开花穗,这是荔枝结果的条件。
2.为普通授粉和受精创造条件
绝大多数种类的雌花必须授粉受精,才能使其子房发育成果实。荔枝的雌花和雄花当然是结在一个统一的花穗上,但大多数品种的雌花和雄花往往不是同时开放的,而是分批开放的俗称雌花和雄花不见面。不同种类混种的果园肯定可以同时开放,之后蜜蜂、昆虫或风继续传授花粉,但经常会遇到阴雨天影响授粉受精,导致开花而不实。
3.使用发育调节剂保护水果
使用发育调节剂保果,一般在雌花谢15天左右后喷用次,距离一周左右喷用第二次,共喷2一3次,能显着地增加落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