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打农药兑水怎么算的?喷药还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种推荐用量的兑水方式,如某款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登记于水稻纹枯病,推荐用量是30-50毫升/亩,按当前农户打药习惯看,一般一亩地用一桶(30斤)水,有的两桶水或半桶水拿到农药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仔细的阅读标签和说明书,上面写的比较全面尤其是注明了稀释倍数或者亩用剂量。如果标签上直接写着亩用多少克就直接按照那个剂量使用就好了。
拿到农药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仔细的阅读标签和说明书,上面写的比较全面尤其是注明了稀释倍数或者亩用剂量。如果标签上直接写着亩用多少克就直接按照那个剂量使用就好了:不是大面积种植,常规喷药方式还是以人工使用喷雾器为主,一壶药水要喷雾多少面积,就要靠喷雾的速度跟喷雾器喷雾功率,这只能靠个人经验来积累了。
第二种方式是按照兑水倍数,例如2000-3000倍,就意味着该种农药一公斤可兑水2000-3000公斤水。或者按照ppm(百万分之几),例如1ppm,即一吨水兑原药剂量为1克。一般情况下使用农药都加助剂,可以加快作物“害虫”吸收,增加药效,病虫害防治一定要统防统治,前后左右农户一起防治效果最好。
比如,我们需要配制的药剂是稀释3000倍的,要兑60斤的水,那我们就先从最左侧找到3000倍这个数字,再在右上方的兑水量中找到60斤,找到交叉的数字,就能得到所需要的药剂量,是10毫升或10克。包装规格乘以稀释倍数除以1000就可以的出用水量,安公斤算按照说明书,在说明建议的范围内兑水,确保农药安全规范施用。
农药的广义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除或控制危害农业和林业的病虫草害,并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和影响植物和害虫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化学合成物,或来自生物体、其他天然产物以及应用生物技术及其制剂生产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狭义上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和促进植物和作物的生长,用于杀虫、消毒和杀死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特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调节植物生长、杂草防治等的药剂。
农民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损和渗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厂日期和使用说明书。无法清楚识别和过期的杀虫剂不能购买和使用。运输农药时,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如果发现泄漏和破裂,在运输前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混用,并有专人保管。蔬菜和水果等作物不允许使用甲基1605、1059、乐果、甲胺磷和呋喃丹等剧毒农药,也不允许喷洒。不得操作和使用含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酰胺等五种剧毒有机磷农药的混合制剂。
使用农药时,配药人员应戴橡胶手套,严禁用手混药。如果包衣种子播种或人工播种,必须戴上防护手套,防止皮肤吸收和中毒。剩余的毒种应销毁,不得用作口粮或饲料。喷涂前仔细检查化学设备的开关、接头和喷嘴。喷洒过程中如有堵塞,严禁用嘴吹吸喷嘴和滤网。含有农药的包装物不得用于粮食、油、酒、水等食品和饲料,应当集中处理。不适用于体弱多病、皮肤病或其他疾病尚未痊愈、哺乳期、妊娠期、月经期妇女、皮肤损伤未愈合者。
施药人在施药期间不要喝酒,使用过程中,应佩戴防毒面具、长袖夹克、裤子、鞋子和袜子。作业期间禁止吸烟、饮酒和进食。被农药污染的衣物应及时更换和清洗。施药器每天施药时间不超过6小时,两人轮流操作背负式机动药品和设备。连续使用3-5天后休息一天。用药过程中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用药现场,更换污染的衣物、漱口、洗手、洗脸等外露部位,并及时到医院救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