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云南烟草青枯病用什么药预防和治理?种植户该怎么做?

烟草青枯病是大田期出现的一种主要土传病害,在云南等地常常发生,是造成种植户收入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农户们更好的种植烟草,本文将为大家详细总结云南烟草青枯病的相关知识,详情如下:

云南烟草青枯病用什么药预防和治理?种植户该怎么做?

发病症状:

烟草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根、茎、叶都可受害。最典型的症状是枯萎,发病烟株叶片萎蔫,在初期时仍呈青绿色,故称其为“青枯病”。田间感病初期,在病株发病一侧,叶片随病情发展逐渐枯萎,无病一侧则叶片生长正常,呈现典型的“半边疯”症状。茎部发病时,通常在外表出现黑色条斑;发病严重时,黑色条斑逐渐延伸直至烟株顶部。将发病烟株茎部横切,可观察到已变为褐色或黑色的维管束,用力挤压切口,可从导管中渗出黄白色乳状粘液,即青枯病菌的“菌脓”。

发生原因:

气候因素

烟草青枯病属于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害,低温多雨或高温干旱均不能使病害爆发流行。云南这边,每年4月中下旬,烟区大多能满足青枯病菌侵入为害的需求温度,这时病害能否发生就取决于田间的降雨或灌溉,降雨早,则病害发生就早,降雨晚,则病害发生迟。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含沙量过高或土质粘重易板结的田块病害发生较重,地势低、低洼渍水及土壤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偏酸性的烟田发病要重。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强或氮肥施用过多,易患病。施用铵态氮多的地块发病较重,易患病。缺硼的地块,易患病。土壤中广泛存在着青枯雷尔氏菌的拮抗微生物,大量施用有机肥,可抑制青枯病原菌,不易患病。

侵染规律:

青枯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是土壤、病残组织和有机肥料中的病菌,这些病原菌由排灌水、流水、带菌肥料、病苗或附在幼苗上的病土、人畜以及生产工具带菌传播。青枯病菌在一般条件下是从根部伤口侵入,不能从气孔侵入。因此,大田中应避免在烟草移栽或团棵、旺长期时因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尽可能阻断青枯病菌的侵入。

烟草青枯病是高温高湿型病害,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30~35℃,雨量多湿度大,病害发展快,为害重;暴风雨或闷热天气更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不同土壤类型及肥力青枯病的发病程度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水田、沙壤土发病轻,旱地、土质粘重或土壤含沙量过高的发病重;地势高的烟地发病轻,地势低的烟地发病重,低洼积水处更重;偏酸性的土壤发病稍重,在碱性土壤上发病较轻。土壤肥力过大或氮肥过多,易造成烟株生长过于幼嫩,降低烟株自身抗病性,往往导致该病严重流行。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根据烟草青枯病从根系侵入的特点,在生产上要培养健壮的植株和根系,提高对青枯病菌的抗性。

2、坚持轮作,多施用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最好)。由于烟草青枯病菌是好气性菌,水旱轮作效果最佳。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改良土壤,调节pH值,控制土壤病菌基数从而减少青枯病的发生,生产中常施用松达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以菌治菌。

3、化学防治。移栽前,使用土壤消毒剂及杀线虫剂进行土壤消毒和防治根结线虫病;移栽时,使用防细菌性病害药剂及防治黑茎病、根黑腐病药剂灌根,同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且在烟草青枯病病害高发期前应再使用一次药剂。

含有生物有机肥料的土壤较为适宜。

生物有机肥料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包括有机垃圾、秸秆、人、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制作而成的有机肥料。

富含多种功能性微生物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可间接的起到杀害蛔虫卵、根线虫的效果,对作物生长起到营养、调理和保健作用,让土地吸收有机质发挥更大的效用。

扩展资料:

土壤对烤烟的影响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高低对烟草的产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烟草对土壤肥力要求不同。有研究认为,烤烟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香料烟要求贫瘠的土壤且氮素含量较低,白肋烟则要求肥沃的土壤。

若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过低,会导致烤烟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缺乏营养,则长势弱,植株矮小,叶片小而薄,产质量均较差;若土壤肥力过高,则所生产的烤烟叶片肥厚、主脉较粗,蛋白质和烟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品质不良。

土壤酸碱度:最适宜烟株生长的土壤pH值为5.5~7.0。烟株根际pH值影响着烟草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主要是通过影响烟株根系的生长和土壤中养分的状态、数量及其有效性两个方面。

土壤pH值过低时,会使土壤呈强酸性不利于烟草的生长;若土壤pH值过高时,将影响烟草对铁、锰、磷的吸收,从而呈现缺素症状。此外,烟草根系对根际的pH值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使土壤pH值不在烟株生长的最适宜范围内,烟草具有将其根际pH值调节至适宜范围的能力。

百度百科——烤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