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法有哪些
园林植物的配置形式要以满足植物生态要求为主,形式主要有: 依、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统一;另一方面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 适地适树 贰、各种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定的稳定性,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适地适树,即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 三、应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如在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赏。植物景观组合的色彩、芳香、植株、叶、花、果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某一个方面,以免产生杂乱感。 四、总体艺术布局上也应协调。根据局部环境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应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形式:
1.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包括满足植物对光的要求和满足植物对土壤的要求。
园林绿化中有些荫蔽处如建筑物背面、树荫下等,应选择对光线要求不严的耐阴植物。耐阴植物中小乔木有竹柏、鸡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鹃、八仙花、白鹃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类、玉簪、兰花、秋海棠、沿阶草等。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般多采用乔、灌、草多层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种树木配置时考虑株行距,以减弱植物根系的竞争,为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植物间关系要协调。
3.充分发挥植物的自身美。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4.植物配置应与景点相协调。在运用植物造景时应充分体现整个园林设计的意图,与建筑、山石、水体、园路进行搭配时更应考虑到其协调性。
5.变化协调、多样统一。园林植物配置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防止杂乱无章,设计中应遵循先面后点、先主后宾、先高后低、内外结合的原则。
6.意境明确、诗情画意。根据园林植物的特性和人们赋予植物不同的品格、个性进行植物配置,可以表现出鲜明的园林意境。
7.符合园林的性质和使用功能要求。园林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但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因此植物品配置要求也不同。
8.园林植物配置应重视品种的多样性。
9.植物配置应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明确城市的性质,例如是工业生产中心、海港贸易中心或风景旅游中心等。好的植物配置,应体现出不同性质城市的特点和要求。
10、植物配置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