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搞浮床栽培农作物有什么作用?
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池塘单位水体的鱼载力大大提高,投饲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有研究表明,在池塘养殖投喂的湿饲料中,有5%~10%未被鱼类食用;而被鱼类食用消化的饲料中,又有25%~30%以粪便的形式排出。高密度放养、大量施肥投饵的养殖模式,导致水质恶化,污染日趋严重。池塘水质的迅速恶化,直接导致换水量和换水频率增加。池塘养殖模式下,每生产1千克尼罗罗非鱼需消耗2.1万升水。池塘养殖本身废水排放量的大大增加,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和其他能源,而且这种废水的排放,还加剧了近海、湖泊等水域的富营养化进程。池塘内外源污染的加重,使整个养殖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暴发性病害频繁发生,给整个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由于池塘水体恶化一般都是氮、磷等含量过高造成的,是一种营养性污染,而这种氮、磷等营养素又恰好是农作物所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池塘浮床栽培技术孕育而生。罗非鱼池塘浮床栽培农作物,是一种比较新的水体原位修复和控制技术,该技术将适宜在水中生长的农作物种植于池塘中,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将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质转化成农作物所需的能量储存于植物体中,同时控制有害藻类的生长。
由于浮床栽培的农作物具有食用价值,从而提高了养殖者的经济收入。可见,在集约化罗非鱼养殖池塘浮床栽培农作物既净化了水质,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其他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多级分层利用,达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同时,从大农业的观点来看,它结合了养殖和种植两种生产方式,实现了一池多用、一水多用和养殖废物的资源化,用很少的投入换取多项产出,既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产生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又净化了养殖水体。该模式是复合农业的有益尝试,它的推广应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物浮床怎样打造?
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吸收水中悬浮的颗粒物,故①错误;
②在浮床上种植特殊的水生、半水生植物,以吸收水中的化学元素,采收的绿色植物体内有的可以直接用做饲料,有的在大量干燥处理后可以用来提取铜、锌、汞等金属,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故②正确;
③浮床遮光,浮游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则抑制藻类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故③正确;
④浮床下方植物生长恢复为原来状态,使得水体氧浓度升高,增加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故④错误.
故选:B.
生物浮床拥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1)提供鸟类 及鱼类的栖息处;(2 )吸收氮、磷,净化水质;(3)具有景观美化作用;(4)具有消波及保护湖岸作用。 浮床能有效去除水体污染,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其原理为:(1)植物吸收;(2)植物根系分泌物抑制[1-2];(3)遮蔽阳光,抑制藻类生长;(4)根系微生物降解污染。与其他水处理方式相比,浮床更接近自然,具有更 好的经济效益。浮床上栽种的植物美化了环境, 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新的景观亮点。同时生态浮床 的建设、运行成本较低。建成后运行和维护方便、 简易,运行费用低。浮床床体是植物栽种的支撑物,同时是整个浮床浮力的主要提供者。目前主要使用的是聚苯乙烯泡沫板。这种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浮力强大、性能稳定的特点,而且原材料来源充裕、不污染水质、材料本身无毒疏水,方便设计和施工,重复利用率相 对较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