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店镇的蔬菜示范基地建设
为了加快我镇蔬菜产业发展的步伐,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西街、小湾两村建成千亩露天蔬菜示范基地,在河北村建成百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主要种植有油菜、香菜、西红柿、辣椒、生菜、茼蒿等蔬菜品种。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规划,我们按照现代农业园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在蔬菜经济带发展设施蔬菜100亩。在用地上,我们先由村委会与农户统一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再由村委会转包给经营户,既解决了大棚种植户的土地问题,又为基地的统一管理提供了保障。二是抓机制。在大棚建设上,我们采取“谁经营、谁搭建、谁受益”的办法,由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自行搭建,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蔬菜种类,自付盈亏,共搭建标准化蔬菜大棚150座。同时为了调动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镇上筹资10万元,对种植露天蔬菜的农户每亩补助30元,对种植大棚蔬菜的每座棚补助200元。三是抓服务。在大棚搭建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邀请县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深入蔬菜基地,就大棚搭建、种植及后续管理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现场指导400多人(次)。四是抓配套。为了便于大棚的管理和蔬菜运输,开通产业路2公里,配套灌溉渠2100米,并解决了产业用电问题。
蔬菜基地的建成,既丰富了全县无公害蔬菜的供应,又实现了蔬菜产业向规模化、科技化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两个蔬菜基地共实现销售收入270万元,纯收入140万元。
5月12日,三沙市永兴岛海滩上一片“沙变土”试验田喜获丰收:半亩地里收割小白菜、生菜、娃娃菜等7种蔬菜共计1500多斤,这标志着西沙海滩种植蔬菜首获成功。
海军驻西沙某部领导告诉记者,将这一技术大面积推广,有望解决驻岛驻礁军民吃青菜难题。吃青菜难,一直是困扰西沙守岛官兵的历史性难题。从上世纪70年代起,驻岛官兵吃青菜基本上全靠船运进行补给,碰上寒潮台风,两三个月船靠不上码头是常事。
2007年,国家科技部在西沙永兴岛建立了“海岛蔬菜生产技术示范基地”。随后,又为琛航岛等岛兴建了防台风、防日晒、防暴雨、防腐蚀的“四防”温室蔬菜大棚。2014年,永兴岛引入智能雾化栽培技术,使岛上蔬菜产量显著提升,改善了军民吃菜问题。
扩展资料:
盐碱沙地种菜难的原因:
由于珊瑚沙地中含有大量的盐和碱,缺少淡水,蔬菜是很难存活的,蔬菜供应不足。在遇到台风天zhi气或者补给不足的情况先,官兵们只能吃海带、粉丝、腐竹、南瓜等蔬菜。
如今在盐碱沙地种出蔬菜后,不少网友看到这个消息纷纷表示:“太厉害了吧!”、“太优秀了,中国最强”、“厉害了!以后战士们可以随时吃到新鲜蔬菜啦。”、“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太爆了”。
中华网-西沙战士在盐碱沙地种出蔬菜 再也不用只吃海带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9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