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白鹿原》有哪些令人回味的细节
《白鹿原》中有好多细节都特别耐人寻味,甚至让人觉得细思极恐。
比如,我们先说说白嘉轩,白嘉轩的仁义正直毋庸置疑,他是白鹿村的族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传统封建伦理思想的象征。
他从不参与心惊动魄的权力争斗,只一门心思把活做好,让整个家能够运转起来。他对自家的长工鹿三也是足够宽容,厚爱,把他当兄弟,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他对子女也是爱的,同时也很严厉,尤其是对他的长子白孝文,因为他是未来家族的继承人,所以他对他要求格外严格。
或许是在这样的压抑环境之下长大,白孝文后来叛逆了,他在田小娥身上找到了自我。但是,白嘉轩容不得白孝文做出这样的龌龊事。于是,他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当众在祠堂鞭打了白孝文,使他脸面扫尽。另一件是他立马决定分家,即使后来经历饥荒,白孝文家缺粮,白孝文来借粮,白嘉轩都满口拒绝了。他完全没有顾及儿子的感情,可谓真够狠。
还有,后来白嘉轩的女儿白灵跑去做了***,他也是这样的狠心,只说当这个女儿死了,以后都别回来。
另外,他对田小娥也是毫无怜悯之心,尽管田小娥诱惑了白孝文,但她毕竟是个弱女子,她没有偷抢,也没有伤害过村里的任何人。但在白嘉轩眼里,这就是个“烂货”,死了也不足惜。
所以当初,狗蛋儿跑到田小娥家骚扰她,白嘉轩抓住了这两个人,说是两人有奸情,当众打了一顿。可是,与田小娥串通的明明是鹿子霖。鹿子霖是什么样的人,白嘉轩能不知道吗?哪怕白嘉轩不知道,鹿子霖睡过那么多女子,他跟田小娥有没有一腿,白嘉轩心里能没有数吗?那么,他为什么不鞭打鹿子霖呢?
只能说,以鹿子霖在白鹿村的地位,白嘉轩轻易也是不敢惹的,所以柿子还是要挑软的捏。田小娥没权没势,打多少顿都不会威胁到自己。
想想看,白嘉轩作为一个族长,仁义道德的化身,是不是特别讽刺?
还有白嘉轩起家的时候,他发家靠的是什么?种植**,**是干嘛的大伙都不用说了。白嘉轩怎么可能不明白,但是他有没有想过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白孝文。
刚才也说了,白孝文一直在白嘉轩的严格教育之下,他内心的欲望其实被压抑了,所以他一碰到田小娥的时候,他真实的自我全被激发出来了。
他是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人,也有可能是他当初被逼到过绝境,所以他知道有权有势的重要。因此,他除了自己,是不在乎别人死活的。他与田小娥厮混时,不管不顾自己的妻儿。
他参军时,张团长提拔了他,对他是有恩的,但是后来他为了利益,为了功绩,直接朝张团长打了一枪,完全没有犹豫。还有他最后坑了黑娃,他也完全没有顾及过去两人的关系和感情。
但可笑的是,最后,他当上了县长,反而是结局比较好的。
此外,白灵虽然是一位有奉献精神的革命者,但是她当初明明是喜欢鹿兆海,后来接触了鹿兆鹏,她就投入了这位有夫之妇的怀抱。她有没有想过自己不当的行为呢?
再者,鹿兆鹏也是个搞革命的,看起来有大理想,可他的父亲因为他做过牢,他的女人守了一辈子活寡,当初黑娃搞政治运动,也是被他拖下水的,他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对别人带来的伤害呢?
这样的情节在《白鹿原》中还有很多,你仔细读,仔细品,你会发现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为了欲望,为了私念,可以干出很多自己都想不到的事。
你读懂了里面的人,也就读懂了人性,读懂了你自己。
没有所谓的好人,也没有所谓的坏人。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的。它仿佛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照透了人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白鹿原》就是社会的千姿百态,这也是陈忠实对于现实的批判和思考。可以说,这部小说是当代作品中最能够反映中国家族文化变迁的画卷。
浩瀚长河,历史过往,每个人都被时代夹裹的脚步推着往前走,活着,就是生存下去的希望。
希望这部书,可以带给你现实的启发和思考,领略命运背后的善恶恩仇,感受岁月更迭的无情无义。
我们都不过是可怜人,好好活着,是每一个人的渴望。
如果对比原著与电视剧版进行比较大致能看出,不同主要聚集在电视剧作为舆论导向,有价值观传递的作用与小说引起人们对人性的思考有着些许不同。因此在电视剧改变中主要是将小说中封建迷信等社会陋习去除,因此对小说的背景和人物形象进行了修改。
首先看小说背景修改,主要是去除了封建迷信以及种植鸦片等违法情节。在小说中有一章详细描绘了白嘉轩与娶得前六任老婆因各种原因去世,以及他父亲去世的过程,其中有许多封建迷信与社会陋习色彩,在电视剧中这段被删减。在白嘉轩父亲白秉德老汉去世后,白嘉轩在大雪中发现灵草,在其姐夫世外高人朱先生的指引下,知道那是寓意大吉的白鹿遂以好地换地,给他父亲挪坟于此,在电视剧中改为朱先生告知此地有水脉,减少了许多封建迷信色彩。以及白嘉轩第七任妻子仙草,在书中是白家山里中药材收购生意的掌柜吴长贵家五女儿,吴长贵知恩图报,所以把女儿许配给已经死了六房老婆的嘉轩。白嘉轩在岳父处获得**种植鸦片,出售鸦片获利,购买回原来得到土地,在当时关西地区的确有大面积种植鸦片的情况。在电视剧中仙草改为是白嘉轩以一车粮食换来的穷苦人家的孩子。
再看人物上的修改,电视剧对白嘉轩的人物形象进行了优化,将白嘉轩塑造成完美的人设没有缺点,办事公正。而在小说中白嘉轩是好人但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缺点,也有做过的损人利己的事。用小说中白嘉轩自己常对人说的话:“说话就不应被人说,怕人听见的话就不当说”,他自己一辈子也做了一件背人的事,就是他故意换走鹿家的白鹿所在的风水宝地。他种植鸦片,他在“闹农”时胆怯让鹿三前去,他在祠堂严惩田小娥以保住族长面子,这些反映了他是一个普通的好人,并不是电视剧中那个比他腰板还正的完美人设。
电视剧对田小娥的形象也进行了修改,在小说中田小娥体现的更多的是她主动勾人的一面,她勾引黑娃,为了生计与鹿子霖为伍,为了报复白嘉轩在祠堂上惩罚她去勾引白嘉轩一直器重的大儿子。而在电视剧中田小娥的这些动作都是被迫的,被殴打所以求助田娃,被鹿子霖胁迫并被威胁去勾引白孝文,这些也是对于田小娥这一女性角色的改编。
总之原著和电视剧版的《白鹿原》各有特色,一部是文学经典,一部是演员阵容强大的优秀作品,都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