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鉴定一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

臭椿

鉴定一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

学名: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

英文名:Ailanthus

科名:苦木科 Simaroubaceae

生态习性

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钙质土都能生长,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深根性。对烟尘与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能耐干旱及盐碱,且生长速,对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可作城市、工矿区和农村绿化树种。 根皮和茎作药用,有燥湿清热、消炎止血的效用;茎皮含树胶;叶可饲春蚕,浸出液可作土农药;种子含脂肪油30—35%,为半干性油,残渣可作肥料; 根含苦楝素、脂肪油及鞣质。用种子或根糵苗分株繁殖。

又名椿树或木砻树,古称樗。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臭椿属共约10~15种,主产亚洲东南部。中国有6种3变种1变型。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以上,枝条粗壮。一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5枚;小叶近基部具少数粗齿,齿端有 1腺点。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白绿色,花瓣5~6,雄蕊10。翅果,扁平,长椭圆形。种子位于中央。在中国,南自广东、广西、云南,向北直到辽宁南部,共跨22个省区,而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围内。 喜光。不耐严寒。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 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树皮灰白色或灰黑色,平滑,稍有浅裂纹。小枝粗壮。叶痕大,倒卵形,内具9个维管束痕。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5枚,卵状披针形,中上部全缘,近基部有1-2对粗锯齿,齿顶有腺点,叶总柄基部膨大,有臭味。5-6月开花,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芳香。蒴果椭圆形,种子多数,有扁平膜质的翅。

繁殖培育

一般用播种繁殖。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重粘土和积水区生长不良。耐微碱,pH的适宜范围为5.5~8.2。对中性或石灰性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适宜,对氯气抗性中等,对氟化氢及二氧化硫抗性强。生长快,根系深,萌芽力强。花期5~7月,种子9~10月成熟。 播种育苗容易,以春季播种为宜。在黄河流域一带有晚霜为害,春播不宜过早。种子千粒重28~32克,发芽率70%左右。播种量每亩3~5千克。通常用低床或垄作育苗。栽植造林多在春季,一般在苗木上部壮芽膨胀成球状时造林进行。在干旱多风地区也可截干造林。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也可直播造林。臭椿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常见病有白粉病。旋皮夜蛾、蓖麻蚕是主要的食叶害虫,为害苗木。斑衣蜡蝉是常见的刺吸害虫。臭椿沟眶象、沟眶象是常见的蛀干害虫。木材可供建筑、制人造板等。根皮、茎和种子供药用。臭椿是荒山造林、庭园和工矿区绿化树种。叶可饲养樗蚕。

园林用途

臭椿树干通直高大,春季嫩叶紫红色,是良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可孤植、丛植或与其它树种混栽,适宜于工厂、矿区等绿化。

产地分布

产各地,为阳性树种,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灌丛中,村庄家前屋后多栽培,常植为行道树;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及西南部,东南至台湾省。木材较轻软,容易发霉,也容易遭受虫蛀。

执业医师技能操作试题?

园林绿化技术工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认定,职业资格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

1、初级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园林绿化职业1年以上,可申报初级工。

2、中级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从事园林绿化职业5年以上,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从事园林绿化职业3年以上,或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园林绿化职业2年以上,并取得初级工证书的,可申报中级工。

3、高级工: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从事园林绿化职业8年以上,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从事园林绿化职业5年以上,或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园林绿化职业3年以上,并取得中级工证书的,可申报高级工。

4、技师、高级技师申报条件见武园[2004]68号文。

培训与鉴定

园林行业工种职业资格培训由武汉市园林局统一组织,采用统编教材,分批培训。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由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实施。鉴定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理论考试采用限时闭卷答题方式进行,操作技能考核由具备资格的考评人员现场考评,采用典型作业操作方式进行。

26号题:患者男性,20岁,10天前因发热、咽痛、全身酸痛,在外院诊为“病毒性感冒”。服药后热度有所下降,咽痛好转,但觉心悸、乏力。今来院做进一步检查(18分)。

考试与评分标准: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医师,在心脏听诊方面应重点注意查那些体征(3分)

考生答:听诊:心率(1分)、心律(0.5分)、心音(0.5分)、杂音(0.5分)和额外心音(0.5分)。

(2)、为被检查者做心尖搏动区触诊(可用单一示指指腹触诊,需确认和指出心尖搏动最强点所在体表位置)以及做心脏震颤触诊和心包摩擦感触诊(12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心尖搏动触诊手法正确(4分)

*触诊手法正确(3分) 考生先将双手搓擦暖和(1分),然后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心前区(1分),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1分),也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最强点正确(1分)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在锁骨中线内侧或外侧。(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C、考生做心脏震颤触诊和心包摩擦感触诊(6分)

*心脏震颤触诊(2分)

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心包摩擦感触诊(4分)

触诊手法正确:用上述触诊手法;正确部位: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2分),能说出如何让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者胸前倾位,注意收缩期、呼气末触诊感觉。(2分)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临床上凡心前区触到震颤即肯定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对不对为什么

答:对(1分)。凡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因为心脏瓣膜病变尤其主动脉瓣、二尖瓣狭窄或重度二尖瓣闭锁不全及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均可引起震颤(2分)。

27号题:患者男性,31岁,10年前被确诊为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半月来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且逐渐加重。近2天夜间突发呼吸困难,阵咳,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18分)。

考试与评分要点: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医师,在对心脏进行视、触、叩、听检查时,可能会发现那些体征(3分)

考生答:可能发现的体征:视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动(0.5分);触诊:心尖搏动有力,呈抬举样(0.5分);叩诊:心浊音界可向左下扩大(0.5分);听诊:心率加快(0.5分),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0.5分),心尖区有时可能闻及舒张期奔马律(0.5分)。

(2)、考官指定考生做心界叩诊演示(12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叩诊手法、姿势正确(2分)

考生将自己的双手搓擦使之暖和(0.5分),然后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指(0.5分),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0.5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指板(0.5分)。

C、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被检查者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8分)。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1分),由外向内扣至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1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记录下来(1分)。并测量其与前正中线距离(1分),右侧自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叩起(1分),方法同上(2分)。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1分),其结果应与正常人浊音界基本相符。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参考值):

右 界(cm) 肋 间 左 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疑为心包积液时,心脏叩诊时应注意什么

答:疑为心包积液时,叩诊时令被检查者改变体位,叩出心浊音界变化(1分):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1分);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样(1分)。

28号题:患者男性,52岁,1年前曾因左心衰竭经抢救后缓解。近3个月病情又逐渐加重,食欲不振,时有呕吐,上腹饱胀感,肝区隐痛,尿量减少。疑为 “慢性右心衰竭”。收治入院(18分)。

考试与评分标准: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医师,在视诊面、颈部及下肢触诊时,可能会发现那些体征有助于慢性右心衰竭的诊断(3分)

答:视诊:面部口唇紫绀(1分)、颈静脉怒张(1分)、下肢有凹陷性水肿(下垂性水肿)(1分)。

(2)、考官指定考生做心脏叩诊操作(要求考生边操作边叙述)(12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叩诊手法、姿势正确(2分)

考生将自己的双手搓擦使之暖和(0.5分),然后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指(0.5分),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0.5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指板(0.5分)。

C、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被检查者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8分)。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1分),由外向内扣至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1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记录下来(1分)。并测量其与前正中线距离(1分),右侧自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叩起(1分),方法同上(2分)。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1分),其结果应与正常人浊音界基本相符。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参考值):

右 界(cm) 肋 间 左 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为8-10cm)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何谓梨形心提示什么病变

答:叩诊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浊音界增大,心腰丰满或膨出,心浊音界似梨形(1分)。提示二尖瓣狭窄心脏病。(2分)

29号题:患者男性,60岁,间断心悸、胸闷1周。自测脉搏有“停搏”现象。来院就诊(18分)。

考试与评分标准: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医师,结合本病例在心脏听诊方面应重点注意那些内容(3分)

答:心脏听诊时应重点注意:心率(可与脉率相比较)(1分)、心律(是否齐整、有无早搏)(1分)、心音(注意强弱)有无杂音(1分)。

(2)、考官指定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正确指出常用的心脏5个听诊区的名称和位置(13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指出5个听诊区的名称和位置(8分)

讲出听诊区名称指出具体位置

二尖瓣区(又称心尖区)(1分)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正常位于左锁骨中线内侧第5肋间处(1分)

肺动脉瓣区(0.5分)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1分)

主动脉瓣区(0.5分)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1分)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0.5分)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1分)

三尖瓣区(0.5分)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1分)

C、听诊演示顺序正确(3分)

从二尖瓣区开始(0.5分)――肺动脉瓣区(0.5分)――主动脉瓣区(0.5分)――主动脉第二听诊区(0.5分)――三尖瓣瓣区(0.5分)。逆时针方向(0.5分)。听诊过程中漏一项扣0.5分。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如果心尖部听到舒张期杂音时,听诊时应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杂音的特点,粗糙还是柔和,杂音是递增还是递减(1分),杂音出现于舒张期的中晚期还是早期(1分),体位与杂音的关系,杂音是否传导(1分)。

30号题:患儿13岁,自幼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缺损”,现来院进一步诊治(18分)。

考试与评分标准: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医师,在心脏触诊和扣诊检查时,应重点注意那些内容(3分)

考生答:心脏触诊:应注意心前区胸骨左缘有无抬举样搏动(1分),有无震颤(1分);心脏叩诊:应注意心界是否增大(1分)。

(2)、考官令考生叙述心脏听诊主要内容,正确描述并指出被检查者心脏5个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名称,并做心脏听诊顺序演示(12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考生叙述心脏听诊主要内容(5分)

心率(1分)、心律(1分)、心音(1分)、杂音(1分)、心包摩擦音(0.5分)和额外心音(0.5分)。

C、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指出5个听诊区的名称及规范听诊顺序演示(5分)

从二尖瓣区开始(0.5分),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0.5分)――肺动脉区(0.5分),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0.5分)――主动脉瓣区(0.5分),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0.5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0.5分),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0.5分)――三尖瓣区(0.5分),在胸骨左缘第4-5肋间(0.5分)。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心尖区收缩期杂音记录为“3/6”级是什么意思 能否判断有器质性心脏病

答:“3/6”分子“3”表示杂音响度为3级(1分),分母“6”级为杂音强度采用Levine6级分级法(1分)。“3/6”级杂音多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1分)。

31号题:患者男性,35岁,15年前患过“感染性心内膜炎”。近来,心悸频发并出现胸痛,头部、颈部觉血管跳动。曾诊断为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今中午午睡起床突然晕厥一次,现来院急诊(18分)。

考试与评分标准: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医师,在为患者做周围血管体征检查时,可能有那些体征发现(3分)

考生答:周围血管体征:可能有颈动脉搏动明显(0.5分)、有水冲脉(0.5分)及毛细血管搏动周围血管征(1分);股动脉处可闻及枪击音和Duroziez双重杂音(1分)。

(2)、考官指定考生做心浊音界叩诊(在被检查者人体上操作)(12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叩诊手法、姿势正确(2分)

考生将自己的双手搓擦使之暖和(0.5分),然后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指(0.5分),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0.5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指板(0.5分)。

C、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被检查者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8分)。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1分),由外向内扣至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1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记录下来(1分)。并测量其与前正中线距离(1分),右侧自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叩起(1分),方法同上(2分)。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1分),其结果应与正常人心浊音界基本相符。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参考值):

右 界(cm) 肋 间 左 界(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为8-10cm)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心脏叩诊疑为心包积液,则叩诊时被检查者体位应注意什么

答:疑为心包积液时,叩诊时令被检查者改变体位,叩出心浊音界变化(1分):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1分);坐位时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烧瓶样(1分)。

32号题:患者男性,46岁,22岁时曾患过肝炎。喜饮酒,每日白酒3-4两。半年来渐觉消瘦、乏力,食欲减退。近3个月面色灰暗,少光泽,下肢出现浮肿,近日又出现恶心、腹胀、尿少。(18分)

考试与评分要点: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医师,在体格检查时,腹部视诊应重点注意查那些内容(3分)

考生答:①腹部外形:平坦、凹陷还是膨隆(0.5分);腹式呼吸运动(0.5分);腹壁静脉有无充盈或曲张(0.5分);胃肠型和蠕动波(0.5分);腹壁其他情况(皮疹、色素、腹纹、瘢痕、疝、脐部腹部有无蠕动等,答出2项得1分)

(2)、考官指定考生为被检查者做腹部视诊检查并指出腹部体表标志及腹部体表有几种分区法(12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视诊方法正确(5分);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分),首先检查者俯瞰正视全腹(1分),视诊顺序自上腹部至下腹部视诊全腹(1分),然后视线处于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1分),自侧面沿切线方向观察(1分)。

C、在人体上指点体表标志及口述几种分区法(5分)

*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韧带、脐(答对1个得0.5分,答对6个或以上满分)(3分);

*分区法:4区法、9区法、7区法(2分);

D、查体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病理性全腹部膨隆可见于什么情况

答:腹腔大量积液、腹内积气(气腹)(1分);肠积气(如肠梗阻)(1分);腹内巨大包块(1分)等疾病。

33号题:患者男性,48岁,32岁时曾患过肝炎,HBsAg、HBeAg均为阳性,曾诊断“慢性肝炎”。半年来渐觉消瘦、乏力,食欲减退。近3个月,面色灰暗,少光泽,腹部腹胀、尿少,下肢出现浮肿,有医师诊断为“肝硬化腹水”。(18分)

考试与评分标准: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医师,在体格检查时,腹部视诊应重点注意查那些内容(3分)

考生答:①腹部外形:平坦、凹陷还是膨隆(0.5分);腹式呼吸运动(0.5分);腹壁静脉有无充盈或曲张(0.5分);胃肠型和蠕动波(0.5分);腹壁其他情况(皮疹、色素、腹纹、瘢痕、疝、脐部腹部有无蠕动等,答出2项得1分)

(2)、考生做腹部视诊检查(在被检查者人体上操作);如果在该病人腹部有腹壁静脉曲张,如何辨别腹壁静脉曲张来源和其血流方向(边操作演示边口述)(12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视诊方法正确(5分);

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分),首先检查者俯瞰正视全腹(1分),视诊顺序自上腹部至下腹部视诊全腹(1分),然后视线处于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1分),自侧面沿切线方向观察(1分)。

C、辨别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操作正确(5分)

考生将一手的示指和中指并拢在曲张的静脉上(1分),然后一只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约3-4cm)放松该手指(1分),另一手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充盈,如迅速充盈,则血流方向是从放松的一端流向紧压手指的一端(1分)。再用同法放松另一手指(2分),则可看出血流方向。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门脉高压显着时,腹部可见怎样的腹壁静脉曲张并可常在此听到什么声音

答:腹部可见一簇以脐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曲张静脉,有人形容为“水母头”(2分)。常在此可听到静脉血管杂音(1分)。

34号题:患者男性,65岁,近一周来渐觉腹胀、腹痛,三天无便意,不排气,昨夜呕吐三次,呕出日前所进食物,继而呕吐出**液体,略带粪味。即来院就诊。(18分)

考试与评分标准: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该病人的医师,在腹部触诊方面应重点检查那些内容(3分)

考生答:腹部触诊时应重点注意:腹壁肌肉紧张度(1分),有无压痛、反跳痛(1分),有无腹部包块(1分)。

(2)、考官指定考生为被检者做腹浅部触诊(触诊注意检查顺序)和腹部包块触诊演示(提示:深部滑行触诊法和双手触诊法)(12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腹部触诊(浅部触诊)(6分)

*检查手法正确(5分);

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检查者应将手温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指甲短(1分),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检查者此刻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1分)。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1分)。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

*腹部触诊检查顺序正确(1分);

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疼痛部位

C、腹部包块触诊(4分)

*深部滑行触诊法(2分)

检查者以并拢的2、3、4指端逐渐触向腹腔包块,并在其上做上下左右滑行触摸

*双手触诊法(2分)

将左手置于被检查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部位向右手方向推动,以有助于右手触诊。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炎症性包块和肿瘤性包块各在腹部触诊时有什么区别

答:炎症性包块常有腹痛和腹肌紧张,不易推动(1分);肿瘤性包块一般情况下触痛不重(1分);与肝、脾、肾脏有关者可随呼吸移动(1分)。

35号题:患者男性,54岁,体重45公斤,近一周来渐觉腹胀、腹痛,饮食正常,来院就诊。(18分)

考试与评分标准:

(1)、考官问:你作为接诊该病人的医师,在腹部触诊方面应重点检查那些内容(3分)

考生答:腹部触诊时应重点注意:腹壁肌肉紧张度(1分),有无压痛、反跳痛(1分),有无腹部包块(1分)。

(2)、考官指定考生为被检者做腹浅部触诊检查,并指定考生做卧位右肾触诊(12分)。

A、查体前,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B、腹部触诊(浅部触诊)(5分)

*检查者手法正确(4分);

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检查者应将手温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指甲短(1分),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检查者此刻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1分)。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1分)。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

*检查顺序正确(1分);

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最后检查疼痛部位

C、右肾触诊(在被检查者腹部操作)(4分)

*医师站位正确(1分)

被检查仰卧,两腿屈曲,医师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被检查者做较深呼吸

*操作正确(3分)

医师以左手掌托住其右腹部向上推起,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于被检查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诊,若可触到光滑钝圆包块――肾脏。

D、检查结束,爱伤意识。(1分)态度、语言(告知)、动作

(3)提问(3分) 腹部触诊时,左下腹发现较粗索条状肿块,轻压痛,应采取什么简便方法鉴别乙状结肠粪块

答:应在肿块部位皮肤上做标记,再采取措施促其排便(洗肠等)后,再进行腹部触诊检查,即可鉴别是粪块还是肿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