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假劣农药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假农药系指标出的农药名称与实际包装内的农药不符,以假充真。劣农药系指包装内的农药主要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
假劣农药的辨识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看外包装及内容物。劣质农药一般印刷质量不良或粘贴不好,包装物污渍严重。乳油、超低量乳油和水剂、水溶液剂、微乳剂等混浊不清,有分层和沉淀的杂质;水乳剂、悬浮剂等严重分层,轻摇后倒置,底部仍有大量的沉淀物或结块;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结块严重,手摸有硬块;片状熏蒸剂粉末化,烟剂受潮严重等。
二看标签。仔细阅读标签。对照标签的14项基本内容要求,检查各项内容是否全面;尤其是要“三证”(准产证号、生产标准号、农药登记号)齐全,查阅《农药登记公告》,看标签上的登记证号与公告里的是否相同,厂家是否为同一个厂家;登记的使用作物和使用剂量是否和标签所标明的一致;仔细观察农药的生产厂家和地址,对照电话区号本,确认联系电话的区号是厂家地址的区号,按照标签所标明的电话打电话核实。
怎样识别假劣农药呢?
植物药害是指由于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的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病态现象。
(一)植物药害的类型及症状表现
一般植物药害按症状出现的快慢可分为以下两种:
1、急.性药害急性药害是指在施药后较短时间,即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的药害。其症状表现多为叶面、果面和嫩芽上产生的黄化、失绿、枯萎、卷叶、落叶、落果、缩节簇生等现象,重者可致全株死亡。
2、慢性药害慢性药害是指经过较长时间,才表现出药害征象的药害。如光合作用减弱、花芽形成及果实成熟延迟一、植株矮化,、畸形、果实变小、子粒不饱满、风味色泽恶化以及导致作物产量降低、质量变劣等。
除以上两种药害类型外,还有因使用农药不当对下季、下茬作物产生的药害,即所谓二次药害现象。如氯磺隆在麦田使用后,可对后茬作物油菜、甜菜、玉米、水稻、大豆等造成药害,又如使用过莠去津的玉米田,后茬不宜种植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绿豆、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
(二)引起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
使用了不适宜的农药:不同植物对不同的药剂所表现的耐药性差异极大。如高粱对杀虫剂中的敌百虫、敌敌畏等品种特别敏感,即使有少量的雾滴漂移在高粱上,也可产生严重的红叶现象。杀菌剂中的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对桃、李可引起严重药害。在除草剂中,使用品种不当产生药害的现象则更为普遍。使用药剂的剂量或浓度过大:使用药剂的剂量或浓度过大是导致植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植物对农药都有一个耐药量,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尤其是在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中更应按药剂的使用要求严格掌握使用剂量或浓度,否则极易产生植物药害。使用了劣质农药:使用了劣质农药,如乳油制剂中有沉淀或油水分层现象、可湿性粉剂结块等,或使用了过期变质的农药,都可出现植物药害。不合理的混用农药:混用不当,也是造成植物药害的原因之一。许多农药之间是绝对不能混用的,如敌稗和有机磷、氨基甲酸醋类杀虫剂混用会对水稻造成药害;波尔多液不但不能与石硫合剂混用,且单独使用时,二者也不能前后连用,否则就会产生药害。拌种和施药不匀:拌种时和施药时如果拌种不匀或施药不匀都会造成部分种子或植物着药量过多而造成药害。农药的挥发和飘移农药在田间喷洒过程中,形成的细小雾滴或粉粒在空气中通过飘移以及药剂挥发形成的气体通过在空气中的流动,又寸施药区邻近的敏感作物,或处于对药剂敏感阶段的作物都极易产生药害。此种现象近年来在大面积使用高剂量除草剂的地区更为普遍和严重。
(三)植物药害的预防和补救
1.预防植物药害的措施
(1)选用适宜的药剂品种根据药剂的性能及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选用适宜的药剂品种。如高粱对敌敌畏、敌百虫敏感,应避免使用。
(2)避开作物对农药“敏感”的生育期用药一般来说,作物的花期和幼果、幼苗期对药剂比较敏感,若在此期用药易造成落花落果。另外,各种药剂对不同作物生育期的敏感性差异也很大,用药时也应加以注意。尤其是除草剂,如用二甲四氯防除水稻田阔叶杂草,宜在水稻秧苗5叶期以后使用,否则易造成药害。
(3)掌握合理的用药量作物对各种农药的耐害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超过忍受限度,即有可能产生药害,所以,用药时,应掌握适宜的用药量,尤其是使用近代“超高效”农药时更应注意。如使用氯磺隆、甲黄隆除草剂,重喷即会给作物造成药害。
(4)不用伪劣或失效农药:使用伪劣及过期失效农药都会对作物造成药害。
(5)及时清洗施药器械:使用过除草剂的药械要经过反复清洗后,才能使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6)合理混合使用农药:合理混用除草剂,尤其是单用时易产生药害的除草剂,通过混用,可减少单剂用量,从而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避免药害现象的产生。
(7)根据作物的一长势使用农药:生长势弱的作物易出现药害,应谨慎用药。
2.植物产生药害后的补救措施
(1)施肥补救:对产生叶面药害或植株黄化等症状时,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如当麦苗出现氯磺隆药害后,可通过根外追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的办法,促使植株恢复生长。
(2)喷水或灌水:对由于土壤施药或作物地上部分用药造成的药害,喷水和灌水是冲淡药剂、排除药剂、给植物“解毒”的有效措施之一。
(3)使用相应的“解毒剂”解毒.如对硫酸铜引起的药害,可喷洒0.5%-1.0%的石灰水解毒;如因错用或过量使用有机磷、菊醋类、氨基甲酸醋类等遇碱易分解失效的农药而产生的药害,可喷洒洗衣粉或肥皂水、碳酸氢钱溶液进行解毒,但浓度应适当,否则会加重药害。
首先可以通过标签来识别假冒伪劣的农药。现在的农药很多,都会有生产厂家,有联系电话,有贮存条件,有生产许可,有执行标准,有容量,有注意事项和警告标识。如果我们在购买农药的时候发现标签不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了,因为根据《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当中就明确规定,农药的生产在标签上面必须含有以上信息。对于没有的一般来说是不允许出厂的,也就是不合规不合格的产品。
检查一下这个农药的标签上面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买农药一般来说都会有生产日期,也会有保质期,如果我们购买农药没有这个保质期,甚至保质期跟同等条件的农药相差甚远,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要引起注意。毕竟农药的药效跟成分都是差不多的,只是配方有所不同,如果有一个农药它的保质期是一年,但有一个它可以保存7年以上,那么就应该要注意,相差太大的往往有可能是不好的农药。
购买农药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包装的,外包装上面看一下是否有合格证。就像我们买汽车一样,会有一个合格证,如果我们购买的农药没有合格证,这个就应该要注意,经过了产品自检的都会有合格证的。如果购买的农药没有合格证,很有可能它没有生产许可,这一点就要注意。
看一下颜色也可以很好的识别假冒伪劣农药。平时我们购买农药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观察农药的颜色,有时候也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但如果我们购买一些农药的时候,发现颜色不对劲,气味异常,那么这个时候也应该要引起注意,如果有明显差别的,那么就有可能是假冒伪劣的农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