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对植物合理使用农药

植物施用农药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如何对植物合理使用农药

一是酸性农药不可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如果需要喷施酸性农药,又要喷施碱性农药,需要至少间隔2小时。

二是植物对农药的敏感性,如蔷薇科植物对敌敌畏、氧化乐果敏感,不可将此类农药用于蔷薇科植物上。日本金钱榕也对敌敌畏敏感。

三是农药喷施的时机,最好在上午7时至10之间进行,避开露水及下雨天。下午以16时以后进行,光照强烈时农药易分解,影响药效,也容易造成植物叶面药害。

四是农药稀释的浓度,需要正确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不可私自更改,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药害。

五是混合农药喷施时,要正确确定稀释的综合浓度,正确计算出应配制的最佳浓度。

农药什么时候使用效果好?

害虫盛发期:对于害虫来说,害虫盛发期能够是卵孵盛期、幼虫盛发期、成虫盛发期,毕竟在那个时期用药防治效果最为显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是要节制害虫的生活习惯,在最易杀损害虫,并能有效地节制损害的阶段进行。

如防治粘虫,在卵块孵化顶峰期喷药,虽对已孵化的幼虫防治效果良好,但对后期孵化的幼虫并不一定见效,而当幼虫2-3龄顶峰时,喷施药剂,一次防治即可解决虫害问题。又如防治棉铃虫时,因为初孵幼虫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要钻进蕾铃内,若在幼虫2-3龄顶峰时再用药,则防治效果很差,而在卵块孵化顶峰期用药,其防治效果尤其显著;水稻螟虫、斜纹夜蛾也一样。

农药使用时间如何确定?

防治害虫时,通常应在幼虫2-3龄顶峰期前用药,有的应节制在卵块孵化顶峰期后用药,这时施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起因主要是:

一是幼龄期抗药性弱:幼龄害虫在3龄前体壁都很薄,体壁上还长有很多的微毛,微毛着生部位的表皮很薄,药剂就很容易透过这一层,而且这时虫体小,食量较小,损害轻,活动领域小,抗药(耐药)力弱,所以判别防治害虫的适期,应节制在2-3龄顶峰期前用药,有的应节制在卵块孵化顶峰期前后用药,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当害虫达到4-6龄时,害虫的食量、体壁的厚度均大大增长,其厚度可达1龄幼虫的50-100倍,体壁上的微毛也没有了,这样药剂就不易粘附在体壁上和透过体壁,达到害虫的体内就比较艰巨,同时,害虫的抗(耐)药性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大大影响了药剂的杀虫效果。并且害虫龄期增大后,虫体内的脂肪量也增加了,具备积压和分解许多农药的作用。害虫体内脂肪含量越高,这种作用就越显然,抗(耐)药性也就越强。

二是天敌敏感期:在害虫天敌对药剂反应比较敏感的时期内,应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以保护天敌,维持田间生态平衡。

三是感病生育期:对于病害来说,易感病的生育期都是药剂防治的最佳适期。如苗期最易感染立枯病,可在播种前用杀菌剂拌种或在苗期喷雾防治;再如花期也是病害侵染的顶峰期,因此,应节制在开花期选用对路药剂重点进行防治预防,节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四是杂草敏感期:施用除草剂通常应节制在杂草敏感期用药。对于以种子滋生的杂草,幼芽期和幼苗期对除草剂较为敏感,因此,这一时期经常是除草剂用药的适期。通常节制在播后苗前或杂草1-2叶期为好。当使用广谱灭生性除草剂时,如克无踪、草甘膦、农达等,应在杂草茂盛生长期较为敏感时用药,除草效果显然,并且持效期长。如果防除春季和夏季农田杂草时,应在杂草盛发初期喷施除草剂最好。

五是害鼠断食期:从有效节制害鼠度来说,毒铒的投放宜节制在鼠类断食阶段较好。多年实验证实,春季灭鼠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害鼠的冬贮饲料耗尽,对毒铒的摄食相应较多;同时春季灭鼠还能够缩小基数,保护春播作物正常出苗和安全生长。

六是植物安全期药剂对植物的安全性是判别施药适期的一个先决条件。在施用农药时,要选择作物对药剂有较强抗药性的时期喷施,免得引起作物药害。

七是安全间隔期:农药的施用时期,还应依据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节制在安全间隔期内施药,免得农药残留超标,造成不良结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0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