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为什么喷灌和滴灌可使水在传输中的渗漏和蒸发减小

滴灌与喷灌有区别的,滴灌更节水,因为水基本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

为什么喷灌和滴灌可使水在传输中的渗漏和蒸发减小

现阶段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哪些?各有何特点?

2021年我区实际用水总量为1.2340亿立方米。

2000年全国用水消耗量5633亿m3的用水量中,用水消耗量为3110亿m3。耗水率为55%,其中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用水耗水率分别为24%、26%、91%、64%和72%(表1)。

2000年全国5633亿m3的用水量中,用水消耗量为3110亿m3,耗水率为55%,其中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用水耗水率分别为24%、26%、91%、64%和72%(表1)。

2010年全国用水消耗量为3182亿m3,用水的耗水率为53%,其中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和生态环境补水用水量的耗水率分别为25%、30%、86%、63%、73%和75%。

相较而言,城镇生活用水耗水比重有所上升,而农村生活用水耗水比重有所下降,生态用水耗水比重增加。从用水耗水率的区域分布看,耗水率与气候条件、用水方式和效率关系密切。北方地区蒸发旺盛,耗水率普遍高于南方,西北诸河、黄河、海河、辽河、淮河区用水耗水率一般在65%~70%之间;

珠江、长江和东南诸河区因农田用水比例较低,用水耗水率为40%~50%;西南诸河区为64%;由于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0%以上,太湖流域用水耗水率仅为35%。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人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450m3左右的水平,2000年全国人均用水量446m3,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西北诸河区人均用水量最大,达2093m3;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和农业比重较大的松花江区次之,分别为813m3和619m3;淮河区和海河区最小,分别为293m3和318m3。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指标由1980年的51IV增加到2000年的66IV,至2010年进一步增加到83L/d。其中上海、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高于100I,华北和西北省份大多低于50L。

一般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因工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节水水平和用水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由1980年的271m3降至2000年的58m3,减少了近80%,其中天津、上海和北京低于30m3,西藏、江西、广西和青海大于150m3。

3.现阶段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节水灌溉技术大体有:渠道防渗、低压管道灌溉、喷灌、微灌4种。

一、渠道防渗技术

(1)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

(2)节省投资及运行费用,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采取防渗措施,用节下来的水可扩大灌溉面积,降低了灌溉成本;二是在通过相同流量情况下,防渗渠道阻力小,流速快,可减少过水断面,降低工程投资;三是渠道防渗后可减少看水员,降低管理费用;四是渠道防渗可省工、节电、节水。

(3)防止渠道冲刷,渠道防渗外壁有防冲、防淤、防止坍塌作用,能够保持渠道稳定,保证输水安全等。

防渗渠道虽有以上优点,但也存有一定的缺点:一是高寒地区冻坏现象比较明显;二是维修费用较大;三是占地多,与低压管灌相比,多占地2%左右;四是不利于农田耕作。

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它具有省水、节能、节地、宜管理、省工省时等优点,它与渠道想比,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92%-95%,可使单位面积毛灌水定额减少30%左右,节约能耗25%以上,节地2%左右,同时可缩短轮灌周期,扩大灌溉面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喷灌技术

喷灌的优点有:一是提高作物的产量。二是节约用水。三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四是节省劳动力。五是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喷灌的主要缺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风的影响较大。二是蒸发损失大。三是一次性投入大。

四、微灌技术

微灌的特点,具有省水、节能、灌水均匀、增产效果显著等优点,但由于灌水器的出口流道很小,很容易产生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堵塞,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微灌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