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保护地辣椒生产智能化管理系统?有什么实际意义?
设施辣椒生产智能化管理是将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管理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在设施内进行综合运用,对设施辣椒生产进行智能化自动管理。
(1)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自动调节系统是由起调节作用的全套自动化仪表(器)装置(调节装置)和被调节与控制的设备(或各种参数,即调节对象)构成。如温室内的感温元(器)件、调节器、各种控制件(如阀门)、散热器、温室围护结构等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自动调节系统。(2)设施环境自动调控系统①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温度管理一般分为四段变温和五段变温管理。
四段变温管理是将一昼夜分成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4个时间带,白天以促进光合作用为目标,晴天设置较高气温;前半夜气温略降,以促进体内物质运转;后半夜气温继续降低,以便抑制呼吸作用,但要保证蔬菜生长发育不受阻。五段变温管理是在四段的基础上,增加早晨加温带,以促进光合作用。
温度自动控制由变温双位自动调控系统完成,通过一个24h为周期的定时器(Ps)自动转换,分时段向调节器输入给定温度信号。
②温室通风换气自动调控系统:主要控制通风口的开启部位(天窗或侧窗)、开启大小、开启时间以及强制通风系统(如湿帘排风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启时间、排风量等。
③温室灌溉自动调控系统:温室灌溉系统自动控制范围主要是灌溉用水的加温和精确、定时、定量、高效地自动补充土壤水分。
④液态肥施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施肥系统的开、关,肥液的浓度与施肥量等。
⑤二氧化碳气肥施肥自动调控系统:控制温室内二氧化碳气体施肥系统的开、关与运行时间。
⑥光照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遮阳网的开、放,以及补光灯的开、关时间等。
温室内主要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设置见图3所示。
图3 温室智能化控制系统示意图1.天窗 2.光照传感器 3.风向传感器 4.风速传感器 5.排风扇 6.搅拌器 7.遮阳网 8.雨量传感器 9.侧窗 10.补光灯 11.加湿器 12.二氧化碳传感器 13.湿度传感器 14.温度传感器 15.除湿器 16.户外温度传感器 17.加温器(暖气) 18.制冷器 19.灌溉装置 20.土壤湿度传感器 21.二氧化碳气肥施肥器 22.土壤pH、EC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水区和稻田渗漏引起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自身承受严重的苦果,目前大量的使用肥料、农药、除草剂等,随着漏水漏到土壤中,漏水、漏肥、漏农药造成面源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板结、微生物减少,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且由于渗透性强,蒸发量大,水田需要农民不断进行灌溉,增强农民的工作强度,亟需研制出水田防渗工艺。
目前存在的水田防渗结构,大多针对于水田本身的防渗功能,例如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278310.9,公开了一种生态海绵水田结构,该水田结构通过第一沙层、透气防渗层、第二沙层和种植土的铺设,创造出一种有效透气防渗层,既保证了水肥不流失,又保证了田体的透气性。但该结构在进行使用时,隐形水库与水田结构通过固定水渠进行连通,而水稻等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时所需水量不同,要对不同时期水田内的水量进行控制,防止洪涝或者干旱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态水田防渗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水田防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水田防渗结构,包括水田、设置在水田上的第一沙层、透气防渗层、第二沙层和种植土,所述水田一侧设有可以根据水稻等农作物生长所需水量进行调节灌溉的灌溉装置,通过设有的第一沙层、透气防渗层、第二沙层,从而实现水田的防渗作用,节省大量灌溉水,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优选的,所述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水田一侧的隐形水库,所述水田与隐形水库之间设有对水位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所述水田内设有对水位进行监测的监测装置,通过设有的灌溉装置,从而实现雨水和灌溉水的收集、储存,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