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什么是灌溉稻、雨灌稻、旱稻和深水稻?

根据水稻种植和生长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水稻划分四种水稻生态类型,即灌溉稻、旱稻、雨灌稻和深水稻。世界上灌溉稻、旱稻、雨灌稻和深水稻分别占水稻面积的51%、11%、34%和4%。我国96%的水稻为灌溉稻,其他为旱稻和雨灌稻。

什么是灌溉稻、雨灌稻、旱稻和深水稻?

灌溉稻生长在有田堤的田中,有灌溉条件,可以保证一年一季或多季水稻的灌溉。灌溉水稻占全球水稻播种面积的50%左右,平均每亩产量为200~600千克。

旱稻严格地说是种植在没有田堤的田中,大多数高地水稻都生长在连绵起伏的山地中,有的实行轮作和休耕,产量比较低,平均每亩67千克左右。有些旱稻种植地有辅助灌溉条件,这样可获得较高的产量。近10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和研发的通气水稻从旱稻发展而来。

雨灌稻生长在有田堤的田中,但没有排灌设施,缺乏对灌排水的控制,在水稻季节常遇到干旱和洪涝影响,因此洪水和干旱总是潜在的问题。

深水稻种植在易涝和易淹水的低地。这种水稻品种能随水深度提高,茎快速伸长,使顶部叶片露出水面,植株长度可达2~5米。根据这种水稻生长环境不同,有深水水稻、漂浮水稻和潮汐水稻。深水水稻品种可适应深水环境,当洪水来临时,大多数品种还可以每天伸长2~3厘米。漂浮水稻品种在淹没情况下的伸长非常快。

大家看看人工怎样种植水稻,真的是太辛苦了

(1)从图中水稻集中产区的空间位置可知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地区,是导致集中产区和分散产区的差异;热量条件好的地区,可生产双季稻,热量条件较差地区生产单季稻.

(2)水稻的需水量较多,而宁夏平原地区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若大量种植,会大量消耗水资源,加剧水资源供应紧张;并且,该地种植水稻,主要依靠灌溉,而过度灌溉,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易导致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3)从货源分析,武汉是水稻的主要产区,水稻供应充足;从市场分析,该地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从交通条件分析,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有京广等多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利于水稻的集散;从服务条件分析,武汉信息、金融、仓储等配套条件好,可以为水稻交易提供各方面服务.

(4)长期种植水稻,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而休耕可以恢复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但是休耕会使水稻的产量下降,影响粮食供应.

故答案为:

(1)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热量

(2)大量消耗水资源,加剧水资源供应紧张;大量灌溉,易产生土地次生盐碱化现象.

(3)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主产区;市场广阔;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有京广等多铁

路通过(交通运输便利);信息、金融、仓储等配套条件好

(4)行.保持土壤肥力(地力)(或不行.影响粮食供应安全)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广义水稻区别于旱稻;狭义水稻指淡水稻,区别于海水稻等。按稻谷类型,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水稻一般栽培于水田,无土栽培的是水上稻。水稻一般没有一米高,2米左右的为新培育的巨型稻。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水稻的种植技术方法。

水稻的一生水稻介绍

1、水稻一生概述

水稻从种子发芽到谷粒成熟全生育期中,经过生根、长叶、分蘖、穗分化、孕穗、开花、灌浆到成熟,每一个生育期对外界条件即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养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掌握它的生长规律,不断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水稻的一生,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前,为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建成营养生长器官,为生殖生长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从幼穗开始分化到稻谷形成,为生殖生长阶段,此期主要是长穗、开花、灌浆、结实。构成产量器官,同时,根据水稻外部生态显著变化的情况,又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这些时期通常包括:秧苗期,移植返青期,分蘖期、孕穗拔节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黄熟期等。这两个阶段和这些生育期是互相交叉,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

2、水稻优化控灌技术

水稻是喜水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是水稻的各个生育阶段对水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掌握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实行科学用水,是夺取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2.1水稻节水技术概述

水稻和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人们把水稻称为水生作物,这说明它离不开水,水稻需要在一定水份条件下生长,这是它的生理需要,但是,水稻又和它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分不开。人们称水稻是水生作物,但水稻的一生并不是每个生育阶段田面都要保持水层。有时田面需要浅水,有时不需要水层,实践上看,水稻是一种半水生作物,这就为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旧的整地和灌水方法,以水整地为主,深水灌,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不利于根系发育,因此普遍低产。高产水稻必须改革稻田的整地灌溉技术,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使水稻有个良好的生活条件,水稻的高产经验是:“要以根定水”“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产”;二是“水肥气热”这四个条件与土壤肥力相互配合,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调温,干干湿湿,壮根保叶,提高产量。

在稻田水、肥、气、热四大因素中,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就可以有效地对水稻生育进行促控,这是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技术研究的基本原理。节水灌溉具有许多优点。

2.1.1更新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氧化还原电位,能排除有害物质,防止烂根,有利于根系发育。

2、能抑制氮素过量吸收,有抑制无效分蘖效果,并能提高稻株体内的碳氮化,促使结实良好,防止虫害与水稻穗茎瘟病的发生。

3、使土壤呈氧化状态,可增加钾氧化,使水稻的茎杆组织坚硬而不倒伏。

4、可以增加土壤中速效性养分释放,促进有机质分解,为水稻下阶段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5、使稻株既获得必要水分,又不使其感到氧气不足,水、肥、气、热等因素得到合理调整。在前期能增大土壤昼夜温差,促使分蘖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在中期能够限制氮素的过量吸收,能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推迟封垅,控制叶片的角度和基部节间伸长,提高稻株碳氮化,促进生育转换,提高抗倒伏能力。在后期能防止根叶早衰,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使水稻籽粒饱满,活杆成熟,增加千粒重。

6、水稻群体,协调生长,能形成高产株型(高产株型就是上边的三个叶片短,下面的三个节间短,)充分发挥水稻高产优势。

7、田间渗漏及棵间蒸发等水稻生态耗水的合理调节,减少了稻田养分流失。水稻抗病虫害能力增强,使水稻高产再高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