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茶|饮茶方式的演变

饮茶方式的演变

茶|饮茶方式的演变

上古时代、西周东周、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明人品茶图》。

茶的发现与应用大致依循如下历程:

上古时代(距今约5000年前)

神农《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

西周东周(前1046-前256)

茶道初立,茶叶被奉为贡品,由专人制作。巴蜀地区开始人工种茶。春秋时期,茶入菜肴,有了人工种茶。

秦汉时期(前221-220)

出现茶市、茶之铺。茶作为商品开始成规模交易买卖,烹茶专属器具出现,商品茶交易开始。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出现了紧压的茶饼。出现“以茶代酒”及茶叶亮制入菜的习俗,茶叶品质得到提升,饮茶成为礼仪并出现普及的趋势。佛门道教开始种植并研究茶叶。

隋朝、唐朝(581-907)

茶叶生产、贸易和文化均出现大繁荣,茶文化遍及全国,从社会上层走向全民,并东传日本。建贡茶园,国家开始征收茶税·瓷器茶具盛行。陆羽《茶经》问世。

宋朝(960-1279)

茶叶完成了全国范围的普及,茶学、茶文化繁荣·饮茶方式出现点茶法。茶产业中心南移至福建,茶区的布局与现代茶区范围完全一致。中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

元朝(1206-1368)

散茶超越团茶和饼茶开始流行。芽茶和叶茶制作技术提升,称为茗茶,广为流传·出现制茶机械。

明朝(1368-1644)

太祖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制茶技艺集中快速发展,废弃蒸靑改为炒靑,逐渐出现了黑茶、花茶、靑茶和红茶等丰富的品类。开始用紫砂壶和瓷器泡茶,注重泡茶的艺术性。设立茶司马掌管国家的茶叶贸易。

清朝(1616-1911)

六大茶类基本定型。泡茶技艺和茶文化更加丰富’茶馆文化兴盛。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红茶直运英国,下午茶风靡欧洲。

“中华民国”(1912-1949)

创立初级茶叶专科学校,设置茶叶专修课和茶叶系,推广新法制茶、机械制茶。建立茶叶商品检验制度,开始制定茶叶质量检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49-1978)

专门负责中国茶叶事务的中茶公司成立,创立中茶品牌,茶叶事业进人新阶段。使用“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发明了现代普洱熟茶。吴觉农著《茶经述评》。

改革开放以后(1978)

计划供应,茶产量提高加快,新成立的茶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罐茶等新型茶叶企业推动了茶行业向市场化、科技化方向飞速发展。

大约从秦汉时代起,茶叶逐渐成为日常饮品。2000多年来,茶的饮用方式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大的方面来说,经历了4个阶段:羹饮→煮茶→点茶→撮泡。

茶的发展历史

茶叶源于中国,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茶的发展历史。中国的饮茶历史有数千年,中国是茶叶之乡,是世界产茶大国。

早在唐代,茶区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陆羽在其着作《茶经·八之出》里详细记述了在唐朝开元年间中国产茶区分布的情况。当时中国分15个道,有8个道43个州郡产茶,即为八个茶区。宋代,茶区一再扩大,产量提高。元、明、清时期,茶叶产区又大大扩展,到了鸦片战争、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产茶区逐渐缩小。

茶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拿来当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拿来当药用。

4、汉代:

(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 拿来当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 拿来当药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拿来当药用。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拿来当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拿来当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