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相对大田作物要简单一些,主要是注意日常的养护工作,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如冬季要做好树干涂白工作,不仅可以防治日灼现象,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菌、虫卵的发生,起到了预防为主的作用。另外在春夏季节发现害虫及时喷洒药物,如蛀干害虫可以使用快活林蛀干害虫插瓶打孔插入,击倒速度快,持效期长,对钻蛀性害虫效果突出。
蚜虫可以使用花乐20%氰戊.马拉松稀释1000-1500倍液喷洒,螨虫可以用壮美3.2%阿维.哒螨灵没10ml兑水15-25公斤均匀喷雾。
植物病虫害防治途径
一、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控制病虫害蔓延化学防治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以保持园林花木的政党生长,许多重要病虫害如能及时合理地用药,常可得到有效控制。
化学防治还有收效快的特点。当一些病虫害即将大发生或已经大发生时,及时采取化学的防治常可使用病虫的蔓延得到及时的控制。
另外化学防治的适应范围比较广,受地区性和季节性影响较小,不同类型的地区和不同季节往往都可使用。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污染,对天敌有伤害,易引起病虫害的抗药性。
二、发挥综合防治优点,提高防治效果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合理运用栽培、化学、生物、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不致造成危害。其优点是:1、协调措施,减少矛盾。
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如果协调起来,就能达到既能杀死病虫害,也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作用。如采用内吸杀虫剂,涂抹茎、干和根部浇灌等,早期控制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的发生。
选用对农药抗性较强的天敌,配合施用杀伤天敌较少的选择性药剂,是避免或减少矛盾的途径。2、力求兼治,简化措施。
在自然界里,多种病虫害常同时发生,分别防治,造成重复。以一种优势病虫害为对象,掌握植物发育的关键和病虫防治的有利时机,集中用药,兼治其他。
可根据当时、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抓住有利时机,采用施放天敌、使用菌剂、药剂等针对性措施,达到兼治的目的。3、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构成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及影响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措施也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采取取长补短、提高效果是必要的。
如防治地下病虫“种蝇”时,注重施肥与药剂杀灭成虫相结合的措施,可以基本控制其为害。三、建立园林植保护体系,促进生态园林发展园林植物与农作物、林木有着不少共同点和内在联系,但又有很大的差异。
城市是园林病虫害的载体,而城市是人造的环境,与农业、林业的自然环境相比较起了质的变化。如气温偏高、相对湿度下降、土壤结构复杂;城市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污染城市的大气、水源及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模大,建筑密度大,阻碍大气的流通和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这样的环境必然会影响园林植物种群的分布和生长,相应的也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根据城市大环境的特点,利用植物群落内部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它们互相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繁衍,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控制灾害性病虫害的发生。建立生态健全、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即生态园林体系,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实现不用药或少用药的有效控制。
当病虫害超出控制允许标准范围时,又要及时用药防治予以遏制。生态园林防治体现以防治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它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而且会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
四、建立综合防治系统,确保对园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一个优秀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不仅应充分展现园林审美、游憩的功能,同时还能满足建立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所需要的条件。其关键是避免植物种类过于单纯,避免选用易感病虫、生态功能脆弱的树种、草种,创造植生长所需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城市道路绿化也应该坚持多树种的原则,各条道路在树种选择上应有侧重,应以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和经过长期栽培驯化、适应本地区的外来树种为主。以淮北地区为例,选用楸树、银杏等抗病虫害较强的树种是适宜的。
养护管理也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进行适时的施肥、修剪、浇灌、养护,确保树木苗木茁壮生长。
一颗健壮的植株,要比生长瘦弱的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如海桐生长在通风不畅、阳光不足的地方,容易受吹棉蚧的危害;立地环境对树木的影响很大,无患子栽培在公园绿地上很少有蚧壳虫的危害,而作为行道树栽植在大街上,却受一蚧壳虫的危害。
因此要注意研究立地环境,改善立地条件,创造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植物群落茁壮生长的有利环境。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开始,到立地环境的改造,科学地栽培,合理地运用养护技术,强化预防措施,辅以化学的、生物的措施,建立科学的园林综合防治系统,一定使园林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应作为园林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加以应用。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一)苗木检疫 一些病虫害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但这些病虫害可以随苗木的种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条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园林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传播到新区,扩大其危害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机会。
如美国白蛾从国外传入辽宁省,后又随铁路运输传到陕西省武功县,随水路传入山东省荣成县。因此,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在机场、港口和车站等商品进出口的门户抓好苗木病虫害进、出口检疫,在国内抓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扩大蔓延的重要措施。
我国林业部于1996年新确定了35个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它们是日本松干蚧、梨圆蚧、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落叶松种子小蜂、大痣小蜂、柳扁蛾、双钩异翅长蠹、黄斑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双条杉天牛、美国白蛾、杨干透翅蛾、杨干隐喙象、苹果棉蚜、苹果蠹蛾、枣大球蚧、杏仁蜂、松材线虫病、松疱锈病、松针红斑病、松针褐斑病、冠瘿病、杨树花叶病毒病、落叶松枯梢病、毛竹枯梢病、杉木缩顶病、桉树焦枯病、猕猴桃溃疡病、肉桂枝枯病、板栗疫病、香石竹枯萎病、菊花叶枯线虫病、柑橘溃疡病等。在检验中发现检疫对象,应及时对验检物品采取消毒处理、就地烧毁或隔离试种等措施。
由于检疫工作中还存在执法不严、检测手段和设施较落后等问题,致使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和杨干象等检疫害虫仍呈蔓延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二)园艺技术 园艺措施是防治病虫鼠害的根本措施,应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主要措施有: 1.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不同树种间、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对各种病虫害的抗性均有差异。
一个品种如果仅具备速生、丰产特性,而不抗病虫害,则很难在生产中得以推广。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大官杨,推广不久即因受光肩星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而被淘汰。
这个教训说明了抗病虫育种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我国抗性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职务保护工作者和育种工作者应加强协作,选育出更多具有抗病虫能力的优良品种,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目前已选育出一些抗松疱锈病、杨树天牛、杨树溃疡病和泡桐丛枝病的优良品种或无性系。 欧美一些国家利用杨树遗传可塑性强的特点,培育出不少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
1988年,美国科学家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在杨树抗虫育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通过基因嵌合,把马铃薯中对昆虫有抑制作用的蛋白基因通过大肠杆菌转移到杨树中,培育出了新型抗虫树种。
我国育种工作者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2.按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
3.营造混交林,避免树种单一化。 4.用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
5.采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强对中幼龄林的管理,促进植物生长。 6.及时清除系统中的病虫木,改善卫生条件。
7.严禁乱砍滥伐,促进多层次的植被生长。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各种天敌昆虫、有益微生物和鸟类等天敌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植物系统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园艺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减少了病原物和害虫的种群数量。
(三)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防治园林病虫害具有节省能源、防治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可以持久发挥控制效果等优点。近十年来,生物防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值得大力提倡。
1、微生物制剂。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
我国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面积较大。1984―1986年,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应用青虫菌6号液防治马尾松虫千余公顷,效果达90%以上。
从80年代以来,我国已将春尺蠖多角体病毒、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别用于防治春尺蠖、马尾松毛虫和舞毒蛾,推广面积均在6000hm2以上。利用枝顶孢霉防治杨干象、用泰山1号线虫防治杨树天牛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我国的微生物制剂,特别是白僵菌的产量及应用面积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绝大部分微生物制剂为土法生产,全国又没有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制剂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致使近年来白僵菌在一些省份应用面积逐年下降,苏云金杆菌应用面积亦不大。
前苏联、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已生产多种经过注册的商品化微生物制剂。前苏联每年生物防治面积占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50%以上,他们主要应用苏云金杆菌和多角体病毒防治舞毒蛾、橡绿卷蛾、松尺蠖、松毛虫等食叶害虫,球孢白僵菌用于防治小蠹虫。
美国、加拿大每年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云杉卷蛾的面积在105hm2左右。日本的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是世界上最先注册,并商品化生产的病毒制剂,用于防治赤松毛虫。
美国和加拿大也生产有多种病毒制剂用于防治食叶害虫。由于病毒制剂见效慢,加入少量化学农药,便可加速害虫死亡,以提高防治效果。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在生产上已应用微生物商品制剂防治根癌病和根腐病。利用白粉寄生菌可控制白粉病、锈菌寄生菌可控制锈。
什么是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 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病原种类:
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
(2)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防治的原则
植物病害防治的原则是: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着重于植物群体的预防,因地因时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每项措施要能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避免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防治方法有植物检疫、抗病育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和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从植物保护专业的角度来说,病害防治大致如下:1、细菌性病害。
可以用X霉素,如农用链霉素等,说白了就是抗生素。植物的症状主要有如下几点:腐烂、臭、水渍状病斑等,显微镜检测有溢菌现象;2、真菌性病害。
分两类,一类是鞭毛菌亚门的,如霜霉病、疫霉病,只要是这类病原体,都可以用甲霜灵、甲霜灵锰锌、瑞毒霉、雷多米尔等药防治。另一类是发病率最多的,就是除鞭毛菌亚门外的其他真菌,一般用广谱性的杀菌剂都可以,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以是药属杀菌剂,都是低毒。至于防治昆虫,比较麻烦,容易产生抗药性。
一般来说,菊酯类的药毒性较低,并且分解快,如氯氰菊酯,防治效果也不错。甲维盐也不错。
具体防治哪些害虫请上网查。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一劳永逸、一次性对植物花卉的病虫害防治的东东,没有,也不可能有。有的话,那么,我们专业可以解散了。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防治林木害虫多采用喷药法,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大量药液弥散于空气中污染环境,容易造成人畜中毒,且对白杨透翅娥、桑天牛、光肩星天牛、蒙古大蠹蛾等蛀干害虫,一般喷药方法很难奏效,必须采用特殊方法,现介绍几种针对以上病害的防治方法:树干涂药法防治柳树、刺槐、山楂、樱桃等树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松树类上的介壳虫等害虫,可在树干距地面2米高部位涂抹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等农药,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此法简单易行,若在涂药部位包扎绿色或蓝色塑料纸,药效更好。塑料纸在药效显现5至6天后解除,以免包扎处腐烂。
毒签插入法将事先制作的毒签插入虫道后,药与树液和虫粪中的水分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剧毒气体,使树干内的害虫中毒死亡。将磷化锌11%、 *** 胶58%、水31%配合,先将水和胶放入烧杯中,加热到80℃,待胶溶化后加入磷化锌,拌匀后即可使用,使用时用长7至10厘米、直径0.1至0.2厘米的竹签蘸药,先用无药的一端试探蛀孔的方向、深度、大小,后将有药的一端插入蛀孔内,深4至6厘米,每蛀孔1支。
插入毒签后用黄泥封口,以防漏气,毒杀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树干注射法天牛、柳瘿蚊、松梢螟、竹象虫等蛀害林木树干、树枝、树木皮层。
用打针注射法防治效果显著。可用铁钻在树干离地面20厘米以下处,打孔3至5个(具体钻孔数目根据树体的大小而定),孔径约0.5至0.8厘米,深达木质部3至5厘米。
注射孔打好后,用兽用注射器将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杀虫双、甲胺磷等缓缓注入注射孔。注药量根据树体大小而定,一般树高为2.5米,冠径为2米左右的树,每株注射原药1.5至2毫升,幼树每株注射1至1.5毫升,成年大树可适当增加注射量,每株2至4毫升,注药一周内害虫即可大量死亡。
挂吊瓶法给树木挂吊瓶是指在树干上吊挂装有药液的药瓶,用棉绳棉芯把瓶中的药液通过树干中的导管输送到枝叶上,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此法适合于防治各种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吉丁虫等吸汁、蛀干类害虫等。
挂瓶方法是:选树主干用木钻钻一小洞,洞口向上并与树干呈45度的夹角,洞深至髓心把装好药液的瓶子钉挂在洞上方的树干上,将棉绳拉直。针对不同害虫,选择具有较高防效的内吸性农药,从树液开始流动到冬季树体休眠之前均可进行,但以4至9月的效果最好。
根部埋药法:一是直接埋药。用3%的呋喃丹农药,在距树0.5至1.5米的外围开环状沟,或开挖2至3个穴,1至3年生树埋药150克左右,4至6年生树埋药250克左右,7年生以上树埋药500克左右,可明显控制林木害虫,药效可持续2个月左右。
尤其对蚜虫类害虫防治效果很好,防治松梢螟效果可达95%。二是根部埋药瓶。
将40%氧化乐果5倍液装入瓶子,在树干根基的外围地面,挖土让树根暴露,选择香烟粗细的树根剪断根梢,将树根 *** 瓶里,注意根端要插到瓶底,然后用塑料纸扎好瓶口埋入土中,通过树根直接吸药,药液很快随导管输送到树体可有效地防治害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应对植物病虫害防治
个人感觉,病虫害不是想如何防治,我们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预防。
预防为主,防治为铺,本人不是专家,只是喜欢农学,上过几天农学,我以为,预防胜于防治,我们先把每个季节发生的病虫草害列出个表,然后根据列表做出相应的预防。比如说,春节过后小麦进入分蘖,天气变暖,小麦需要营养,然后会现空气潮湿会出现一些比如干叶或叶斑一类的病害,以后还会出现蚜虫,这样呢,我们这样一分析,三种,可以一次喷药预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喷三防或一喷X防,可以先预防性喷几次。
减少后期的发生率。
。就这些潜薄知识,还是能希望你能理解预防的重要性。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在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主要应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
(1)可持续控制原则
园林管理人员必须要坚持可持续控制原则,完成由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向病虫害的管理方向的转变,从保护植物本身向保护整个园林的生产体系的转移。
(2)防治结合原则
要根据园林的自身特点,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既要实现对病虫害进行完全控制的目标,又不能对植物的绿化功能和正常生长造成影响,确保环境、人和虫害天敌的安全。
(3)生物防治原则
要加大力度发展园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工作,注意保护所发生虫害的天地,为其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条件,从而达到维持生态平衡的目标。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和发挥植物本身的抗逆作用,将植物的耐寒、防御、补偿以及其它各种诱导抗性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4)慎用药剂原则
园林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使用化学药品防治园林病虫害的负面作用,强化对病虫害的自然防治,如果必须要使用化学药剂,则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条件尽量选择那些无公害农药或无公害防治技术。在对害虫进行管理时,应以对成虫的管理为主要内容,原因就在于成虫管理属于预防性管理的范畴,管理所造成的副作用较小,针对性更强。
百菌清、代森锰锌每半月一次至10月中旬,在6—9月的高温季节用粉锈宁每半月一次,锌硫磷、呋喃丹交错使用每半月一次,用来杀死地下害虫。x0d1)、 消杀应注意事项?x0d对农药有皮肤过敏者或身体状况不佳者严禁从事消杀工作。?x0d在进行消杀工作时要有消杀工作标识,明确顾客应注意的事项。?x0d作业时工作人员要戴好胶手套,口罩,注意风向,喷杀工作应从下风区域开始,先喷高处后喷低处,严 禁药水喷到行人。作业后用肥皂水洗擦皮肤裸露处。?x0d室外进行消杀作业时应避免阳光强烈的正午,尽量选在晴朗天气的阴凉无风时候进行。以防中暑或中毒 。(具体时间描述选择)?x0d消杀浓度不宜过高,对施用的药物应每隔一段期限进行一次更换,否则长期过高浓度或长期施用一种药 物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不利于消杀工作的有效进行。?x0d园林植物消杀时,不可能一次将病虫害完全杀死,故应在消杀后及时观察病虫是否得到防治。如没有, 须每周进行一次补杀。同时,考虑所选用的药品是否合适。?x0d园林植物在同一次消杀时,严禁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同时或混合使用。?x0d为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一种药品连续使用五次后,应该更换。x0d2)、 消杀方法? 植物叶片发生缺刻、孔洞、网状等机械损伤时多为螟虫、毛毛虫等咀嚼式口器昆虫危害,采用触杀剂、胃毒剂(如敌百虫、敌敌畏、 硫磷、水胺硫磷)之类的农药进行防治。危害严重时用500—800倍液进行防治、轻度危害时采用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预防时采用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 植物叶面发生畸形、卷曲、皱缩等损伤时多为蚜虫、蚧壳虫等内吸式口器害虫危害,采用内吸剂药品(如氧化乐果、乐果、甲胺磷)进行防治。所需浓度同上。? 当植物树干发生孔洞,并有明显木屑时多为天牛幼虫等蛀干害虫危害,可采用棉花头蘸熏蒸剂(如敌敌畏)堵塞洞口熏蒸进行防治。? 植物发生萎蔫(缺水除外),多为地下寄存害虫危害(如地老虎、蛴螬),可采用200—500倍敌敌畏、敌百虫、蚨喃丹液进行浇灌防治,严重时必须移走植物进行浇灌处理。? 如植物叶片发生黄化(缺肥外)、萎缩、变色、不正常时多为病态,如发生时可采用治疗病态的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喷杀。如采用的消杀只是预防性质则可采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进行喷杀,但一般只在春季和入冬时进行。? 有时植物发生病态时是由于植物本身缺少某种元素或土壤偏酸或偏碱造成,这时须补充微量元素或进行土壤的改变。? 蚯蚓消杀应在阴雨天气进行,将药物均匀投撒在土壤表层,再淋少量水,使药物能充分溶解不渗入土中。x0d3)、 消杀工具管理? 消杀工具应由班长或班长指定专人负责作为消杀设备责任人,责任人有责任对工具设施设备经常检查并监督使用;? 使用时,使用人应进行工具设施领借用登记并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借出使用;? 使用人消杀工作后需要清洗消杀工具,并及时归还。? 严格执行领取和归还消杀工具的记录手续。严禁将工具设施设备置于单车棚、宿舍及其它公共区域,班长应每次对工具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x0d4)、 消杀药品的管理? 消杀药品要由指定专人管理发放使用,如有其他人使用必须经班长及以上领导同意。? 对于工作中正在使用的药物不得随意摆放,必须放在儿童及其他人不容易碰到的地方。? 已经使用完药瓶处理:不得随意丢在垃圾桶,应采取掩埋、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 严禁将消杀药物及工具置于单车棚、宿舍及其它公共区域。班长应监督消杀药物使用情况,同时做好物品使用记录。x0d5)、 消杀评估? 每次消杀工作结束后,由消杀责任人对本次消杀在《消杀工作记录表》做好记录,并于次日由监督人员对本次消杀效果予以评估。部门每月须对消杀效果进行总结并做好记录。x0d6)、 五小害虫及防治:五小害虫是指螨类、蚜虫、介壳虫、粉虱和木虱、蓟马五种体积较小的刺吸性害虫。以前由于其发生较轻,构不成大面积的危害或树木死亡,常常被园林植保工作者所忽略。但若遇气候高温干旱,五小害虫就会猖獗发生,对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x0d螨类 ——x0d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危害较严重的害螨有朱砂叶螨、二点叶螨、柏小爪螨、山楂叶螨等。这些害螨食性杂,除直接使植物出现褪绿、黄点、褐斑、落叶等症状外,还可传播各种病原体,引起其他病害。x0d2.发生规律:螨类不同、区域不同每年发生的代数也不同。唐山地区常见螨类多为1年10代左右,多以雌成螨(或卵)在土块缝隙、杂草、树皮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翌春 4月上旬气温回升后开始活动(或卵孵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尤其是高温干燥季节暴发成灾。一般在叶背危害,用口针穿刺到植物的组织里吸取细胞汁液,破坏叶绿体,使叶面出现褪绿、黄点,严重时造成叶枯脱落,甚至植株死亡。 3.防治方法:x0d(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x0d(2)入冬后至冬卵孵化前,用粗毛刷刷老树皮缝,然后深翻土壤,从而使树皮缝、土块缝、落叶中的越冬成虫、卵深埋地下,减少越冬害虫。x0d(3)认真观察,随时发现,螨虫量小时可用清水对植物叶片背面进行高压喷洗。危害严重时,可用2000至2500倍红斑螨净或1500 至2000 倍哒螨灵喷施,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x0d蚜虫——x0d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华北地区常见的种类有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柏大蚜、松大蚜、白毛蚜等。植物受蚜虫危害时常造成枝叶变形出现斑点、卷叶、皱缩、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枯死。同时蚜虫的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另外蚜虫还可传播其他植物病毒。x0d2.发生规律: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种类、区域、当年气候不同而不同,唐山地区棉蚜、白毛蚜一般每年发生20代左右,桃蚜、月季长管蚜一般每年发生10至20代左右,柏大蚜、松大蚜一般每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或成蚜(若蚜)在杂草、芽基部、芽叶、枝条伤疤处、树干裂缝处越冬。翌春越冬卵孵化(越冬成蚜在新梢叶上开始繁殖),爬到嫩叶背面危害(针叶树多在叶基部),5、6月和10月为危害盛期,严重时叶、嫩枝上布满虫体,大量排泄物向下流,易导致煤污病,同时枝叶变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观赏价值,11月份开始越冬。x0d3.防治方法:x0d(1)于冬季至越冬卵孵化前,x0d人工刷除树干2米以下裂缝、疤痕内的虫卵,然后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消灭大量越冬虫源,节约资金,减少环境污染。x0d(2)对于不便喷药的地方,可进行根部埋药,于4月底在植物树冠投影边缘内分三、四处挖坑,坑深至须根处,沟中均匀埋施3%呋喃丹颗粒,用量以苗木干径为依据,每厘米干径用药4至6克。x0d(3)当虫量不大时,可用清水冲洗。危害严重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至3000倍或2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喷施。x0d(4)保护瓢虫等天敌,控制蚜虫危害。x0d介壳虫——x0d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常见的有草履介、吹绵介、桑白介等,由于介壳虫体积小,繁殖快,种类多,幼虫后期被蜡质层保护,所以防治起来较困难,对有些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x0d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草履介、日本龟蜡介在唐山地区一年一代。吹绵介、桑白介一般一年2代,以卵或成虫在土中或茎干等处越冬,翌春开始孵化、产卵。x0d3.防治方法:x0d(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治带虫植物入境或出境。x0d(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物的抗性。冬季树干涂白,高度一般为1.1至1.2米,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x0d(3)针对某些介壳虫(如草履介)有上下树的特点,抓准这一时期,于树干上涂药环:可用1∶1的40%的氧化乐果,药环宽度为10厘米左右或绑缚毒草环。注意应用此方法要远离人群集中区。x0d(4)当虫量少时,可用粗毛刷刷除虫卵,捕杀幼虫。当虫害严重时,在若虫期进行药剂防治:用2000至2500倍大力杀或50%杀螟松10 00倍液喷施,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注意晴天喷施,喷药要均匀)(5)利用天敌如红环瓢虫、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x0d(6)根部埋药,方法同蚜虫。x0d粉虱和木虱——x0d1.常见种类及危害 常见有温室粉虱(白粉虱)和梧桐木虱。其危害表现为在嫩枝或植物叶片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蔫、枝梢干枯,甚至死亡。另外大量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易招致煤污病。2.防治方法:x0d(1)加强检疫工作,防治由于苗木运输而引起的虫害传播。x0d(2)对于温室粉虱,可利用其对**的趋性,在温室内不同方位,挂浸毒液的黄纸进行诱杀,或将温室内门窗闭好,用80%的敌敌畏熏蒸,用量1.5毫升/立方米,时间最好保持一天。(注意熏蒸后再进入温室时,必需先打开门窗换气后再进入)x0d(3)温室内外勤除杂草,定期通风透光。x0d(4)当粉虱和木虱大量发生时,可用2000 倍4.5%高效氯氰菊酯或1300倍辛灭利乳油。x0d(5)注意保护天敌。蓟马类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统称,种类较多,食性复杂。唐山地区常见蓟马有端带蓟马,主要危害苜蓿等豆科植物。x0d防治方法:x0d(1)及时清除绿地周围杂草。x0d(2)合理科学用药,保护绿地中天敌。x0d(3)当虫量大时,喷施化学药剂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2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