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1

  一、海水稻是什么?

 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还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二、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在2017年9月成功的。海水稻立项的初期阶段在1980年,经过袁隆平精细筛查,找到了有利于我国地理气候种植的抗盐水稻,第一代海水稻的收割工作在试种海水稻的山东即墨金口基地完成。

  三、海水稻种植方法是什么?

  1、筛选良种

 选取抗涝、抗盐碱、分蘖力强,偏大穗的海水稻品种,稻种再经过去杂去劣,子粒饱满,粒形整齐的种子 。

  2、播种

 播种前,先把种子置于自来水中浸泡2~3天,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后,即可将萌发的种子播种到预先整理好的土地中,播种小苗时尽量避免在阳光猛烈的时间,可在阴雨天播种,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萌芽的种子被灼烧而衰弱或死亡。秧龄为30~35天,单株分蘖2~3个,叶龄6.0~6.5叶。机插秧秧苗要茎基粗扁,叶片青挺,根多色白,秧龄一般为15~20天,株高15~18cm,叶龄3.5~4叶。

  3、插秧

 海水稻原产于湛江,湛江属于低纬度、高感光性的'地区,因此,海水稻为温性品种,应在适当的环境中种植,否则抽穗迟。种植水稻时,应在适当的温度及季节下种植,一般选取在阴雨天下移栽。海水稻的植株生长较为茂盛,在盐碱地上尽量做到浅插,插直,插匀,合理密植。栽插密度为25cm×25cm,每穴1~2根秧苗。当发现缺苗的地方应立即补上,避免浪费土地。另外,鉴于沿海滩涂围垦区含盐量高,水稻生长相对较慢,必须坚持密植。栽插密度为20cm×13.3cm,每穴3~4根秧苗。

  4、合理灌溉

 海水稻也是喜水性的粮食植物。在滩涂地可以不进行灌溉,海水会定期代替。但是在盐碱地或者普通的土地中,合理对海水稻进行灌溉时候必须的。要本着“多排少补”的原则进行排灌,这就需要良好的排水系统,既能充分满足泡田洗碱需要,也能做到灌、排自如,为水稻高产提供必要的条件 。

  5、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菌核并霜霉并病毒并蚜虫等,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套,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严禁施用髙毒高残留农药。

 海水稻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在我国北方重点盐碱地区,包括新疆喀什中重度盐碱地区、内蒙及东北盐碱冻土区、沿黄盐碱地区都适合种植。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2

 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 kg/667 m2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

 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 。

 1986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申请了原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专利,定名为“海稻86”,这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

 2016年,袁隆平院士团队与陈日胜合作,次年10月测产,海水稻开始广为人知。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并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中国首个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 。

 2020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扩大到10万亩;9月下旬起,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完成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和山东东营、潍坊、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

 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2021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荷兰的围海造田揭示了什么的重要性?

海田村位于朱明乡政府南方10公里,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山地丘陵适合核桃生长,平地适合烤烟生长。农业主要以种植烤烟、核桃,养殖业主要以养牛、羊、猪为主。环绕林有200亩,森林覆盖率70%,气候宜人,经济收入来自于在外务工占60%,本村村民勤劳、热情,欢迎广大朋友来我村投资共同发展。

--人口总数:1456人农业人口:1439人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398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发展口号: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安坪组,塘坎组,关寨组,海田组,王家坪组,树林组,麻布块组生产总值:21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烤烟,养殖名特产品:核桃办公所在地:汇龙

海田村与付家湾村、环山村、女牛墟村、安甲村、则安村、发开村、营盘村、木营村、双营村、坪子村、朱歪村、白营村、田坝村、磨角村相邻。

海田村附近有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区、赫章国家级森林公园、可乐遗址(可乐古夜郎遗址)等旅游景点,有赫章核桃、赫章半夏、赫章黑马羊、毕节可乐猪、赫章天麻等特产。

耕地

荷兰人民是以筑坎排水、围海造田和与海水搏斗闻名于世的。众所周知,荷兰是一个地势低凹的国家,荷兰一词在荷兰语中就是“低地”的意思。这个国家有27%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1/3的国土海拔高度仅为1米上下,其中首都阿姆斯特丹就建设在一个低于海平面5米的大湖之上。地势低凹,是荷兰经常遭受海潮、风暴的袭击,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因此荷兰人民经常加固海堤,以防大海的侵袭。同时荷兰又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仅0.08公顷,因此荷兰人千方百计地向大海索要新的生存空间。从公元13世纪起,荷兰围海造田的总面积达7000多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全部国土面积的1/5。

1927年,修建须德海拦海堤坝开始动工,历时5年,一条被称为世界第一长堤的拦海大堤建成了,堤坝全长30公里,宽90米,高出海平面7米多,建有2座水闸。与堤坝同年动工的威林格尔围垦区,仅3年时间即告完成,围垦面积达2万公顷;东北围垦区工程花了6年时间完成,面积达4.8万公顷;随后又于1957年、1968年、1980年完工的东围垦区、南围垦区和马克瓦得围垦区,面积共达15.3万公顷。须德海从此在地图上消失了!而荷兰却多了一个新的省!再如规模宏大的“三角洲工程”所建造的4座大坝,总长16公里,把4个深入陆地的海湾变成了湖泊。

从13世纪以来,通过围海造田,荷兰共修建了总长达2400公里的拦海大堤,围垦了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几乎相当于荷兰今天陆地面积的1/5。难怪荷兰人十分自豪地说:“荷兰是我们创造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