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嫁接有哪些要求
其实嫁接说简单非常简单,说复杂确实也有点复杂,初次嫁接的人,即便明了其中核心要点,也没有几个人可以接活,必须熟能生巧,多练习才能提高嫁接成活率。基层林业第一次操刀,嫁接10棵板栗,尽管小心翼翼,也只活了3棵。
那么嫁接到底有哪些具体要求呢?无外乎三点:嫁接时机、嫁接技术、嫁接后管理。
嫁接时机
嫁接时机主要指砧木、接穗是否萌动。
嫁接的原理就是将接穗的输导组织与砧木的输导组织相互连通,由砧木输导水分和养分供接穗生长,这样,砧木和接穗是否萌动、是否开始生长,显得至关紧要。
最理想的时机是砧木已经萌动,开始输导水分养分,而接穗刚刚萌动,这样砧木输导的丰富水分养分,可以供给接穗萌动生长,嫁接口充分愈合,嫁接就算成活。
有经验的嫁接师傅会根据这个生理特点,提前采集接穗冷藏,迟滞接穗的萌动,待砧木充分萌动以后开始嫁接,会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
嫁接技术
嫁接技术主要指嫁接过程中的一些技巧。
1)快:所谓快是指整个嫁接过程越快越好,砧木、接穗创口 *** 时间越短越好,这就考验嫁接人员的手法和熟能生巧的手段了,需要砧木处理、削取接穗、捆扎熟练,总之越快越好。
2)准:准是指嫁接人常说的对准形成层,这一点非常重要,嫁接成活与否,就看形成层是否对齐,砧木与接穗能否很好愈合,所以,形成层的对决务必要准。
3)紧:紧是指嫁接捆扎必须紧实,促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更好的融合,新生组织快速愈合。包括接穗的上切面、嫁接创口包裹密实,以减少水分蒸发流失。
4)露白:露白是指接穗的下切口处必须 *** 一点白色的组织,为嫁接以后的愈合创造条件。
嫁接后管理
通过嫁接成活率,嫁接以后的管理也很重要。
1)不用触碰砧木和接穗:嫁接以后,砧木、接穗的形成层开始分化生长融合,严禁触碰,以免影响愈合。
2)及时抹除砧木萌芽:嫁接以后,砧木会不断萌发新枝,这些原生枝条会优先吸取砧木输导的水分养分,影响接穗的吸收,必须及时抹除,确保水分养分供给接穗吸收。
3)及时解除封芽的薄膜:嫁接以后,需要细心观察接穗状况,当砧木与接穗充分愈合,包裹的芽便开始萌动,展开之时,需要及时破膜,一般刺破封膜即可。
以上是嫁接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注意事项。当然还有一些基础的东西,如:不是所有的树木都可以相互嫁接,必须同科同属的植物之间才可以等,总之,嫁接原理简单,只要规范操作,熟能生巧,新手也可以嫁接成活的。
接后一个月内要经常检查,接穗萌芽后,要及时开口放风,待接口愈合,新梢生长后逐步去掉保护物并解绑。
嫁接愈合过程中及成活后,要及时除去砧苗上的萌芽,以保成活和促进接穗生长。但对未成活砧木苗要选留一枝培养以便再接。
立支柱绑缚嫁接苗,以防风折。一般解绑绳与立支柱同时进行。
室内嫁接苗移植,嫁接苗的接口愈合尚不牢固,挪动时应整株苗轻拿轻放,谨防折断;接口已经愈合成活的嫁接苗芽已萌发,而刚移植时其根系尚未正常生长,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供应新梢生长,常导致抽干死亡,故移植后要随即采取保湿措施,如定时喷水(雾),或以塑料薄膜覆盖并遮阳,待10天左右,根系恢复后,再撤去覆盖物。
芽接后第2周左右要检查成活,凡接芽新鲜,叶柄一触即掉者示成活,反之示死亡,对死亡的要及时补接。
对嫁接时期早,接芽可萌发的,要及时从接芽以上10厘米处剪去砧木茎干,促进接芽萌发及新梢生长;对芽接时间较晚,当年不能萌芽的要保留部分接芽以上的枝叶,并保护接芽安全越冬,待第二年早春萌芽前再剪去接芽以上砧木的枝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