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天康生物为什么这么涨?天康生物2021业绩预报?新浪财经天康生物股票?

天康生物在生物制品行业的地位不用多说,放眼整个行业,称得上是数一数二了。接下来我就带着大家来好好聊聊生物制品行业里面数一数二的公司--天康生物,来看看它究竟值不值得长期投资。

天康生物为什么这么涨?天康生物2021业绩预报?新浪财经天康生物股票?

在开始分析天康生物前,我已经帮大家整理好了一份生物制品行业龙头股名单,这就分享给大家,戳开链接即可领取:宝藏资料:生物制品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天康生物是一家集兽用生物制品与动物疫病防治、现代生猪科学育种与养殖、饲料研发与生产、生猪屠宰加工配售为一体的农牧类上市公司,早在2006年12月26日,天康生物就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这些年来,天康生物跻身全国生物制药十强、养猪行业二十强、饲料行业三十强企业,荣登中国冷鲜猪肉十佳企业品牌榜。

在了解到天康生物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下天康生物的亮点有哪些,有投资价值吗?

亮点一:综合优势明显

天康生物属于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天康生物是农业部在新疆唯一的兽用生物制品定点生产企业,口蹄疫疫苗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有七家,这家企业也是其中之一,是农业部指定的猪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定点生产企业,目前,天康生物已进入中国兽用生物制品十大企业。

天康生物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和技术储备,国家规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就是公司研发中心。

亮点二:政策支持

天康生物对"喀什6万吨畜禽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进行了投资,市场主要为南疆三地州,是中国贫困人口集中度最高的几大地区之一,政府也会给与相应的政策支持,三地州畜牧业总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工业饲料需求量已经不是30万吨了,而是将超过30万吨,达到25万吨缺口。

由于篇幅有限制,想了解更多有关天康生物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已经整理好且放在这篇研报当中了,直接点击查看吧:深度研报天康生物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生猪和猪肉产品的运输同样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为疫情有效控制的原因,运输也开始恢复起来,预计生猪出栏也将趋于正常。

西北地区猪肉消费增速在近十年以来明显快于全国,占比逐年上升,中长期来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西北市场会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流入,以及因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地增加,这将为新增产能提供充足的消纳空间。

作为国内生物行业龙头的天康生物,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步一步的向全国发展。

综上所述,天康生物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适合长期持有。

不过文章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假使想要搞清楚天康生物未来行情,只需要点一下链接,这里有非常专业的投资顾问帮你分析股票,看下天康生物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天康生物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0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南猪北养不是引污北上(南猪北养是什么意思)

春节以来,猪肉的价格一路下跌,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价格系统最新数据显示,从4月2号截止到5月21号,平均价格已经跌到了每公斤20.78元,同比跌幅达到22.3%,全国25个省份的猪肉价格都出现了下跌,生猪的出栏价格也已跌到了近两年来的一个最低点。

5月23日《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请来了,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财经评论员张鸿,一起来聊一聊,生猪价格下跌原因和未来价格走势。

央评说

生猪出栏价创23个月新低 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在石家庄市的各大超市,猪肉已成为打折促销吸引客流的主打产品之一,原来价格在每斤20元左右的精瘦肉,现在已经降到16元以下。

河北石家庄市民:特别,比这15.9还要便宜有一阵,猪降到这个价格,一般是比较少见的。

从全年猪肉市场的销售规律来看,每年春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价格也随之下滑,等到5月肉价又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但今年猪肉价格却持续走低。

张建国(河北石家庄永辉超市猪肉销售员):带皮前尖是9.98块,现在是7.99块一斤,这个是后尖,后尖促销价9.98块,咱们原来的价格大约是11.98块左右,全国整体的趋势,猪肉的价格都在下降。

针对猪肉价格的变化,再看看记者5月初在北京新发地做的采访,一些商户说,春节后价格一路下跌,4月上旬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中下旬继续缓慢下降。

北京猪肉商户:肘子、排骨落得最多,这肘子相比春节前13、14,现在才9块钱左右,排骨春节前16的,现在也就12。

北京猪肉商户:现在还是属于淡季,今年同期比去年便宜了不少。

今年4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每斤9.1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67%,另外今年4月份市场日均上市量为1780.5头,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出现明显的增加。

刘通(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同比之所以下降这么大,和这个毛猪的供应状况得到比较好的恢复有直接的关系,今年4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点多,也就说毛猪的供应正在由偏紧向宽松转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8.1%,来自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69元每公斤,比昨天下降0.2%,此外数据显示,多地生猪出栏价格创23个月来的低点。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每年春节后,猪肉的消费是进入到一个淡季,但是进入到5月份可能会出现一个季节性的上涨,但是今年这个价格却是在持续走低的,为什么?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从历史规律来讲,这是一个误区,一般情况之下,猪价最低点出现在二季度,而不是说一定出现在5月份。

从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猪肉产量是同比增了0.2,另外从进出口来看,我们一季度猪肉进口同比是增了21%,所以从供给来看,我们供给是较去年同期是明显增加了,而同时一般的二季度都属于这个消费的低谷,而且目前整个消费来看,也处于一个比较疲软的状态,在供给增加,而我们整个消费比较疲软的情况之下,就出现了我们当前猪价在2月开始连续16周的一个持续下跌,未来猪价怎么走,并不说它在5月份,它一定是在低点,还要看它供需形势怎么变化。

张鸿(财经评论员):可能比如五一有一个小长假,然后端午节正好在这有一个吃肉粽子的可能有这样一个需求,但是我们这仅仅从需求端来看,没有那么旺盛,比如说和春节相比或者和国庆相比,可能没有那么旺盛,但是供应太旺盛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咱们在关心反过来的数据。涨的太猛了,去年的高点是6月份,所以5月份正是在上升的势头当中,所以其实等于那个价格的信号在号召大家赶紧来养猪,然后到今年其实从今年初开始,其实这个产能就已经在逐渐的释放,所以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产能在不断的过剩这样一个过程。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猪周期客观来讲,它是本身就存在的,猪周期,它主要是受生猪本身它整个生长特性的影响,另外还受国内的需求、供应综合因素的影响,在2007年之前,我们整个猪周期一般时间是3年左右,从2007年以后,我们不断受国内整个生猪供求的影响,国际市场,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大量的猪肉进口对我们国内的。

另外随着我们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目前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化水平占到44%,随着规模化水平提高,另外还有猪肉进口,最近这两年我们整个环保政策,都对我们整个猪周期有一个显著的影响,从现在来看,随着我们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猪周期是明显拉长了,从过去的2—3年,到现在的5—7年。

张鸿(财经评论员):我们很多人会想,说为什么猪肉单单有一个周期,其他的肉周期没那么明显,或者说猪肉的波峰波谷的幅度那么大。

猪特殊的繁殖,我们如果说从金融的角度来说,猪肉它有一个特殊的杠杆,猪,它一年两窝,一窝现在大概能产12个左右,所以也就意味着咱从生存率,它活下来的这个角度,因为生存率也不是那么高,一般来说,一个养殖户如果今年看着这价格好,他决定多养一头猪,意味着明年的供应将多出来将近20倍。起码十几倍的杠杆,所以今年比如说他看有点赔钱了,他少养一只,意味着明年这一年的过程当中,他要减少十几头猪的供应,所以这个杠杆可能加上散户比较多,所以他自己一决定一减少,他的波峰波谷就会加大,再加上刚才他说进口,其实进口猪肉,大家很多人知道,进口猪肉去年是160万吨的进口量,这个其实是,虽然总量上和我们这个还是有差距,但是他确实是影响到我们整个猪肉的价格。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我还看到一种说法,说因为去年行情特别好,很多养殖户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是人为的主观上推迟了出栏的时间,打破了市场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供求的规律,会不会有这样的因素存在?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在很多地方,由于从饲料转换率来看,虽然说你猪越大,你后期投入的饲料成本越高,但是由于去年猪价比较高,所以大量的养殖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养殖利润,他推迟出栏,另外我们在生产第一线也看到有些特别有趣的情况,有些养殖户说,因为他一头仔猪可以卖到700、800块钱,所以他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提高仔猪的存活率,他在产房里边装了新的设备,产床,然后还铺了地暖和空调。

生猪市场主要还是靠市场来驱动,在每头猪这么高的养殖水平之下,养殖户肯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大量的精力、人力去赚取更多的利润,我觉得这是市场推动。

张鸿(财经评论员):其实养殖户还没有到他们正常年的那种平均的利润水平,还是高于他正常年的,所以可能这个趋势,可能一时半会还不会停止。再加上刚才我说咱们中国养殖户基本上是散户,刚才说百分之四十四点几的那个数字,其实就是大户比例,散户是占多数的,但是你像比如说发达国家,他们可能规模以上的这种养殖户就会占多数,尤其是企业,他其实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养猪其实是个农业,但在他们养猪其实是个工业,所以他们是个工业化的,他相对来说,他应对这种危机,包括对信息接下来的一个反应,相对来说要理性的多。

生猪养殖户:低迷行情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石家庄平山县裕农养殖公司年出栏生猪两万头,去年猪价高位运行,给公司带来了高额利润,在养猪行业干了20多年的化世鹏把去年叫做金猪年。

化世鹏(河北平山县裕农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去年的时候,在5、6月份的时候生猪出栏的一市斤10.8元,一头猪盈利不低于1000块钱,利润率会达到50%以上。

去年猪价之所以会大涨,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全国20多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启动猪场拆迁情况,生猪存栏量减少,直接刺激了养殖户抢购仔猪,去年6月石家庄一头30斤的仔猪,价格飙升到1100元。

朱德富(河北善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30斤重一头猪能挣多少钱,大概在800—900块钱,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

由于去年下半年养猪收益大幅提升,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纷纷加大生猪补栏量,一些中小散户也在跟进,从而在今年春节后把猪肉价格从高点一路拉低。

化世鹏(河北平山县裕农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现在有一些大集团快速地扩张,它的产能会在2018年之后会释放出来,这样的话,更会拉长猪周期。

部分业内人士预计,猪肉价格低迷的态势可能持续2—3年。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价格持续低迷的态势会持续2—3年,这次的猪周期会延长,真的吗?这样的延长对于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随着我们整个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相对来说后期我们整个产能的恢复水平会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速度。

另外,很多大型的养殖企业,比如屠宰企业、饲料企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进行行业的一个纵向整合,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进入这个养殖,生猪养殖之后,带动了整个生猪的规模化水平的提高,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稳定我们生产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稳定的生产可以有利于猪价稳定的发展,所以随着我们规模化水平提高,后期整个猪周期的时间会明显延长。

张鸿(财经评论员):因为现在正好是在往下跌的过程当中,所以很多养殖户说,这个还会延长,但是其实延长它,我们希望的那个结果是什么,它延长以后,它的幅度没有那么大,只不过周期被拉长了,这个周期拉长,其实是依靠于我们整个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们规模化水平、集约化水平提高,才能带来整个的周期的这种相对的拉长。

但是现在还是散户占主要的角色,所以可能还没那么乐观。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我觉得延长并不代表说我们后期会一直保持亏损,因为波动是市场的必然规律,那么只能说,我们后期整个延长,时间延长,但是不影响我们整个养殖户在市场获取合理的利润。现在应该在10%左右净利润,严格地说,现在属于养猪效益回归正常的利润区间。

张鸿(财经评论员):过去合理的一般是一头猪200块钱,按现在这个价格,我看他们算说,现在这个价格一头猪还能挣400、500块钱。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大家会担心,现在是不真的进入了这样一个下行的通道,会持续多久,能跌到什么样一个状况。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我觉得养殖户比较担心的,就说目前这种持续下跌的情况会不会一直延续到三季度,从我们对目前整个供需的判断来看,我觉得在6月底、7月初左右会止跌企稳,在三季度有可能会有一个小幅的回升,但鉴于目前我们整个生猪产处于比较稳定的恢复状态,后期猪价的回升,空间有限,所以对养殖户来说,还是理性的对待市场。

张鸿(财经评论员):长期的趋势,其实现在进入到一个下降的趋势当中,他说的那个,按股市来讲,那就是一个小的波动。在下行通道里面,这个通道可能一旦形成了,你很难改变。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因为目前受生猪环保政策的影响,现在整个生猪产能恢复还处于比较温和的状态,不会重复像2008年和2011年那种大涨大跌,产能快速扩张那种情况,所以按照目前这种产能恢复水平来说,不会出现价格的持续下跌,养殖户最近几年应该说相对来说会保持一个相对的盈利水平。

张鸿(财经评论员):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把它当做一个投资,刚才我用股票的术语的话,其实我们也有一个逻辑叫它涨的多狠,跌下来可能就差不多。因为去年确实是涨幅太疯了,有史以来,大家赚的最开心的,可能接下来,其实大家要防范,我并不说一定会到那样,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养殖户,还是企业,其实要防范说会不会出现一个暴跌。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大家希望这个市场能稳,接下来如果能让它稳,我们给养殖户应该有什么样的建议,政府应该在这里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政府他应该及时的公布像生猪的生产信息、价格信息以及一些政策信息,给养殖户足够的生产和消费的一些信息,对于养殖户来说,我觉得首先他做的最重要一点,理性的安排生产,不要像去年一样。

另外,在我们目前已经确定的市场价格的前提下,我们养殖户最主要的还要通过提升他的养殖技术水平,提升仔猪的存活率,然后防止疫病的传播,及时锁定利润,我觉得这是需要养殖户需要做的,把自己能赚的先拿到手再说。

张鸿(财经评论员):如果我们要彻底拜托这么大的猪周期的波幅的话,可能还需要我们在集约化、规模化的上面。因为你要求一个散户,他在这种时候要特别理性,其实这个特别难,另外你刚才提到政府这个角度,政府其实我们一直在,他们亏损的时候,他们政府有补贴,价格到底的时候,我们有补贴,但是其实这么多年来,这个也是有讨论的,我们政府的这种,比如能繁母猪补贴的点或者说我们政府支持的时间点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在我们看来,市场派看来,可能价格其实是一个最好的信号,当它价格高的时候,那就一定是养的会多,然后价格到低的时候,你那个时候开始等于你开始补贴的时候,其实是不是已经有点晚了?反而造成了下一波,可能会使下一波的波峰来的更猛烈。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一些补贴政策来看,刚刚说了,政策补贴它的实施效果是一个滞后性的,所以我觉得像生猪市场,尤其像发达国家,它更多的还是让市场去调节整个供需,对于政府来说,他肯定有他调控责任在里边,像发达国家以及我们国家都通过收储或者增大进口、减少进口来调节市场,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从政府的角度,通过宏观的调控它的供需来调节市场。避免一些人为的政策去干扰市场,由于滞后的原因,导致它涨跌过快。

张鸿(财经评论员):猪肉的需求,长期来看,不能说它需求一定会降低,但是它需求在你的比如肉食里边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的这种要求的增多,再加上中国这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可能对猪肉的需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个趋势的研究,应该是下降的。

1、南猪北养不是引污北上

 事件描述:近日,消息指出, 4月13日,翁牛特旗环保局分辞对中粮赤峰的一期、二期工程下达行政处罚决心书,各罚6万元。据介绍,中粮赤峰公司在赤峰市建有一期、二期两个养殖项目,二期项目的8座养猪场建在海金山牧场,其中6座已投入运行。《财经》记者调查发明,已运营的养猪场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入地。尤其是第六养猪场周边,由于长期排放,已形成了两个大污水坑。2017年3月30日,翁牛特旗环保局对中粮赤峰公司生猪养殖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中发明,该公司“20万头生猪健康生态养殖建设项目(一期),至今未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上述环保系统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二期项目的问题是,尚未建成沼气立。

 点评

 早前网上就有一个帖子,说的是内蒙人不欢迎南猪北养,当时还以为只是他们的担忧,没想这么快就成了现实。此事件,可以说是赠南猪北养这个火热的事情敲了一下警钟,让人们不得不思索,南猪北养,真的就能解决环保问题吗?

 无论北方有多么充沛的土地,对于粪污的承载量都是有限的,要是不能够真正解决粪污问题,那仅仅是将污染源转移,则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最终的结果和南方地区不会有区辞,也会被投诉,和中粮这次事件一样。

 南猪北养,本意绝不会是让污染从发达地区转向欠发达地区。南猪北养最需要解决的一点还是环保问题,要是不是引污染北上,而是引资源(譬如有机肥)北上,才干够持久。我国养殖业已经从最开始的环保治污逐渐陷入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层面上,这是一个大的长进,也是一种趋势,目前这种做法在南方一些省份开始大力推广,这些模式和做法,也必将通过南猪北养带到北方去。说到底,还是粪污的消纳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央教授程序表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与其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彻底摒弃将畜禽粪便看作是“污染物”、管理是为了“达标排放”“污水”的观念。应在循环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畜禽粪便的价值,从而推动畜禽粪便的管理。

 2、姗姗来迟的环保禁养令

 事件描述: 6月21日,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办公室印发了《湖北省2017年畜禽规模养殖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请求各市县区畜牧兽医局,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请求,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管理,确保尽成2017年畜牧业污染减排任务。

 方案指出,湖北全省109个县(市、区)已所有尽成畜禽养殖禁养区等三区划定工作。并催促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在2017年年底前,按照《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请求,尽成对饮水水源保护一级保护区内、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范围内、国家级和省级景色名胜区核心景区、城镇现行总体规划边界范围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依法关闭或搬迁;对其他禁养区域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禁止有污染物排放,所有实现资源化利用。

 对水环境质量不达标、畜禽养殖污染突出地区,如四湖总干渠、天门河、汉北河、东荆河、通顺河等流域各地,要在2017年6月底前尽成。对国家南方水网地区重点区域中,涉及我省25个县市:黄梅县、浠水县、武穴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鄂州市、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松滋市、公安县、监利县、江陵、石首、江夏区、黄陂区、嘉鱼、钟祥市、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要在2017年6月底前尽成。

 点评

 2016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湖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督察建议。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17年4月14日向湖北省委、省政府进行了反馈。继6月21 日发布此通知后,2017年7月3日,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请求,坚毅全面彻底尽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

 这是一则令人玩味的通知。6月21日发布通知,到6月底前请求尽成,如今6月已过,再加上7月3日的会议请求,却未见如其他省份一样的大风声。是什么缘故呢?其实查阅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湖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的建议,可以发明,其中对于养殖业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方面,没有专门针对畜禽养殖业提出直接建议。

 这约摸与畜禽养殖环保压力不大有关。2012年10月1日起《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开始施行,其中规定,湖泊控制区在湖泊保护区外围根据湖泊保护的需要划定,原则上不少于保护区外围500米的范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科学规划湖泊流域内畜禽饲养区域,勉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方式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减少畜禽养殖污染。也就是说,自从2012年起,主要水源地区就开始保护,从而到现在畜禽养殖环保压力并不大。

 3、退养资金发放也是问题

 事件描述:近期,一则湖南省澧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对于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强烈请求兑现牲猪退养补偿金的建议》正式发出书面归应,引起关注。

 点评

 从归重的内容上看,并无什么亮点,亮点在于代表强烈请求兑现牲猪退养补偿金这一行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像浙江那样财大气粗,让养殖户拆得没有太大怨言,许多地方政府并无那么多资金,所以有养殖户也反映,钱并没有尽全发尽,有的养殖户甚至表示能不能拿到还是一个问题。生猪退养,留下的问题兴许还会更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