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病毒病是怎么产生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白菜病毒病是由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引起的。芜菁花叶病毒感染十字花科蔬菜、菠菜、茼蒿、荠菜、杂草等,成为最初渗透的毒源。田地的发病由桃子、萝卜、甘蓝蚜的带翅蚜传播,汁液接触也可以用毒针感染植物。高温干燥的天气有利于蚜虫的发生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十字花科蔬菜等彼此邻居作及田间耕作管理不当等病毒病发生损失严重。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很大。
嫩叶最初呈现脉、花瓣、皱纹,病情发展为黄绿色斑点、泡沫状花瓣。发病严重时,植物短,扭曲,叶子经常变成勺子形状或卷轴。另外,叶脉经常出现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或短斑点,病叶歪或干死,外叶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的坏死斑点。白菜(蔬菜),如中抗性港2号、热恒青、上海小叶青等,抗病能力强,可根据当地条件选择种植。加强合理的种植和管理,避免与3360十字花科蔬菜的邻作和间作,清除病母,做好水肥管理,提高植物抗病力。
具有覆盖驱虫网和遮光网、覆盖驱虫网和遮光网、预防螨虫、降低温度的防雨作用的3360夏秋季草棚室白菜种植。绝技注意预防蚜虫,将蚜虫从毒原植物中消灭。发病初期可喷洒8%宁南霉素自制500倍液,或蘑菇类蛋白质多糖剂300倍液,或85%三氮核。铜。600倍锌水乳剂,或20%盐酸吗啉胍。铜湿粉500倍,每7 ~ 10倍,白菜病毒病又称为固定病、花叶病、光病,是白菜的三大病害之一。目前,预防病毒病的药剂已经开发了很多,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白菜病毒病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预防措施。苗期发病,心叶脉失去绿色,出现叶浓不均的绿色斑点或花瓣。性周期发病,叶子严重卷曲,坚硬脆,经常出现很多褐色斑点,叶等主脉有棕色稍凹的坏死条纹,植物明显矮小,气孔或结球不松,失去食用价值。
为了防止地温升高,播种后倒第一次水,第二天树苗出土时倒第二次水,第三、第四天树苗出苗后倒第三次水,第四、第五个真叶倒第五次水,给7、8个真叶浇水后,一般5厘米的地温会下降5 ~ 6 ,这是病毒病的传播每次浇水后,按时耕种除草。与土地一起,667米2点优质腐植酸农户肥料4000 ~ 5000公斤,播种时磷酸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同时,加强田间肥料水管理,生长中后期,在叶后喷洒磷和钾肥,使植物长得结实,提高白菜本身的抗病能力。
控制茄科蔬菜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病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培育植株发达的根系,促进健壮生长,增强其对环境突变的适应性,并在高温出现之前使植株组织生长达到一定的老健程度,提高对病害的抵抗力。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毒最有效的途径。如九龙大红、弗洛雷德、强力米寿、强丰、佳红、佳粉、中蔬4号、中杂4号、早丰、早魁、苏抗4号、苏抗5号、大黄等。
马铃薯病毒病防治采用无毒种薯,各地要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原种田应设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并通过各种检测方法汰除病薯,推广茎尖组织脱毒,生产田还可通过二季作或夏播获得种薯。培育或利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在条斑花叶病及普通花叶病严重地区,可选用白头翁、丰收白、疫不加、郑薯4号、乌盟601、陇薯161-2、东农303、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2号、克新1号和广红2号等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
选无病株留种,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可在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h,再移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min,捞出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对茄子、辣椒病毒病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min。
3.栽培防病
番茄病毒病严重的地块要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立即翻耕,促使带毒病残体腐烂,并撒施石灰,使烟草花叶病毒钝化。适期播种,培养壮苗,番茄定植时要求苗龄适当(既带花蕾,又不老化高垄栽培,及时中耕培土,促进发根;施足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控制大水灌溉,防止渍水。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对马铃薯病毒病防治,应采春、秋两季作栽培,即秋季冷凉时留种,作春季栽培用,在保护地内冬播马铃薯,春季收获,作为秋季的种薯。在低温栽培条件下栽培种薯,减少薯块带毒量或选用脱毒种薯等措施。
4.治蚜防病
注意在高温、干旱年份及早施药,治蚜防毒。可选用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喷杀。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大棚内悬挂银灰色膜条,或在露地畦面铺灰色尼龙纱,驱避蚜虫。此外,及时防治截形叶螨,可预防茄子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等防治,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尤其是靠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的条斑花叶病毒更要防好。
5.药剂防治
茄科病毒病发病初期,可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高锰酸钾1000倍液、硫酸锌1000倍液。此外,喷施α-萘乙酸20ml/L,用1%过磷酸钙、1%硝酸钾根外追肥,均可提高耐病性。
对马铃薯病毒病防治,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6.生物防治
TMV的弱毒株系对强毒株系有较好的交互保护作用,在苗期给植株接种TMV弱毒株系,可避免植株在大田期遭受TMV强毒株系的侵染。有人根据卫星RNA是CMV的分子寄生物的原理,利用卫星RNA组建了CMV的生防制剂CMV-S52,经多年试验,证明其对茄科蔬菜的CMV病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把CMV-S52与TMV弱株系结合起来使用,对TMV和CMV混合侵染地区,防治病毒病的效果更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0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