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灌水方式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1.沟灌:沿定植行开沟,在垄上种植,适应于多种高档蔬菜(除叶菜外)及果树,比漫灌节水40%-60%.
2。膜下暗灌:在沟灌方式的前提下,垄中央开一小沟,沟深约为垄高的2/3,宽为垄宽的1/2垄高、宽可依果菜具体需要而定.垄上铺膜,使垄下形成暗水沟,用棚中皮管通膜下暗沟中浇灌.这种灌溉方式,节水能力比沟灌又有所提高.
3.喷灌:棚内地表30厘米左右处架设管线,上设喷管、喷头,喷头按喷灌有效距离数米设置一个.依作物需水量,通过一定压力,把水从喷头喷出灌溉.与漫灌相比,节水50%左右.4.滴灌:按支、毛、发管顺次连接铺设,支管管径一般为25毫米,毛管管径10毫米,发管管径0.95毫米.支管是总管,沿过道铺设;毛管沿定植行铺设,均埋在地表下30厘米左右.发管是滴灌系统的终端,接毛管伸出地表后环绕在所要浇灌的作物上,用压力泵把水经支、毛、发管输送到植物根部.与漫灌比较,节水75%左右.5.渗灌:利用橡胶管或专门生产的渗灌管,接毛管直径1.5厘米埋在垄下30厘米深处,直径0.8毫米的渗水孔呈辐射状分布毛管上,通过一定压力进行灌溉,比滴灌节水约15%.
将水由管道经滴水孔,徐徐滴入果树根系分布范围进行灌溉的技术。滴灌的水力学原理,是水在一定压力下通过滴头进行灌水,只不过压力较低,流量较小。每个滴水孔,就是一个点水源,这些点水源,从0.1~1米的间距,均匀分布于供水毛管上,每个点水源,在土壤中形成一个洋葱形湿润区。一根具有许多均匀分布点水源的毛管,产生一个接一个的湿润区,形成连续的链状湿土区,果树即从链状湿土区吸取所需水分,链状湿土区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土壤性质、点水源间距、流量和供水时间。
滴灌特别适用于果树,实际上,现在使用的滴灌系统,大部分都用于果园,各种果树都能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在设计果园滴灌系统时,应该考虑果树的种类、根系特点、土壤性质及其他农业技术措施。
果园滴灌系统
包括控制设备、滴头、干管、支管、毛管及其他有关部件(见图)。控制设备,联结在中心水源上,包括水泵、水表、压力表、肥料罐、过滤器等,其作用是调节供水压力与供水量,进行水的过滤和添加营养物质。管道的铺设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类。塑料干管的直径,与供水量要适应,其长度根据输水距离确定。毛管一般由可绕曲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的软管,一般平行铺设,伸向树行之间,直径为12~15毫米,若干支毛管联结在上一级支管上,滴头按预定的距离安装在毛管上,其功能是使水以很慢的速度从管中滴出,最常用的滴头流量是2~4升/小时,有管间滴头、孔眼式滴头、螺帽式滴头和发丝滴头4种。
果园滴灌系统的配置方式,可按栽植距离分成三类:①密植园毛管和滴头布置方式。沿果树行铺设一根毛管(通常是管径16毫米聚乙烯管),在毛管上装有间距1米、流量4升/小时的滴头两个,如一个滴头在果树前0.5米处,则下一个应在该株后0.5米处;②普通园毛管和滴头布置方式。每行铺设一根毛管,在每株树周围安装4个流量4升/小时的滴头,距树干约1米。在重粘土土壤上,每株滴头数可增至5~6个,幼树则只需要2个,置于树的两侧,各离树干1.5米;③稀植园毛管和滴头布置方式。每行铺设一根毛管,在接近每株树干处接铺一根环形绕树毛管,圆环半径为120~150厘米,其上均匀布设8~10个滴头(流量为4升/小时)。对于核桃、薄壳山核桃等高大树种,可适当增加滴头数量或滴头流量。
滴灌经济效益
主要表现在:①省水。滴灌直接把水送到果树根部,减少水向深层渗透和流失,比喷灌省水30~50%,比漫灌省水80~92%,越是干旱少雨地区,省水效果越明显;②节省土地和劳动力。滴灌可以自动化,不需筑沟、畦,或挖渠道,并可与施用化肥结合进行,从而节省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在滴灌时,株行间地面大部分处于干燥状态,不利于杂草生长,可以减少除草工作量。③提高产量。滴灌能保证果树适宜的水分状况,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一般情况下,滴灌可使产量提高25~80%。是目前果园灌溉的最佳方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