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中国有多少人姓邹?邹姓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哪里?

zōu邹

中国有多少人姓邹?邹姓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哪里?

姓氏邹〔 邹 〕

拼音zōu

人口约 450 多万〔 最常见姓氏 〕

排名第?68?位。

位于方姓?之后,熊姓?之前。

邹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68 2018年 68 2014年 71

2013年 71 2007年 69 2006年 70

1995年 67 1987年 67 1982年 74

明朝 61 元朝 94 宋朝 96

北宋 35

邹姓主要源自:姚姓、姬姓、子姓。

邹姓?名人明星

邹兆龙

请点击输入描述

邹廷威

邹涵虹

邹娜

邹文正

邹开云

邹凯光

邹琳琳

邹俊百

请点击输入描述

邹志晨

邹姓?郡望

太原郡:秦汉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广陵郡:秦置广陵县。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一带。隋改江阳,治今江苏省扬州。南唐恢复广陵原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南阳郡:①春秋战国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②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省邓州)为治所。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南阳市。

渤海郡:靺鞨粟末部为主体所建,先称振国(震国)。西汉置渤海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

丹阳郡:①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省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省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②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省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③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邹姓?堂号

范阳堂:秦汉时期,邹氏人有一支从今山东省境内迁至范阳(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西汉邹仲俊后发展成为望族,所以邹氏人以“范阳”为堂号。以邑为氏及以国为氏邹姓的总堂号为范阳堂。

东鲁堂:据邹氏宗谱记载:汉武帝时,仲俊公为上谷守,元光六年(前129)与大将军卫青大破匈奴于涿鹿城,晋秩赐封东鲁侯,东鲁是邹氏仲俊的封地,东鲁堂因此而得名。

碣石堂:战国时期的驺衍,深通阴阳、盛衰、兴亡之道。燕昭王招贤,专门建造了碣石宫来招待邹衍。

讽谏堂:战国时期的驺忌,看到齐威王不喜欢听别人向他提意见,于是以巧妙的方式规劝他。齐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见,下令:凡是对他提出意见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奖赏。一开始大家都争着给他提意见,两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很少了,三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几乎没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见都提完了。齐威王收集了这些意见,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就是邹忌讽谏的结果。所以邹氏又称“讽谏堂”。

邹姓?姓氏源流

一、邹(邹)zōu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鲜、回、水、苗、土家、布依、纥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说文》云:“邹本邾娄国,改为邹。后以为氏。帝颛顼之后所封。”“邾娄”促读而为“邹”,曹姓国,故此当以国为氏。系出曹姓。

2、郑樵则云:“子姓,宋湣公之后。正考父食邑於邹,生叔梁纥,遂为邹氏。其地今兖州邹县是也。”此以邑为氏,系出子姓。望出范阳。春秋时齐有邹衍、邹忌;汉代有邹阳;唐代有邹游;金代有邹谷,大理寺丞;明代有邹迪光;清末有邹容。

二、邹

综合:

台湾台北多此姓。按,邹为邹之俗写,故邹氏源于邹姓,今台湾有人分邹与邹为两个姓。

三、邹(邹)

邹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3%,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江西、山东、湖北、浙江、福建等省多此姓,6省邹姓约占全国汉族邹姓人口68%。

邹姓起源:

1、系自姚姓。舜之后分封有邹国(故城在今山东邹平),子孙以国为氏。

2、系自曹姓。古帝颛顼之裔,春秋时邾子之支庶封于邹(故城在今山东邹平东南28里),后灭于楚,子孙以邑为氏。

3、系自子姓。春秋时宋涽公之裔,正考父禽邑于邹(故城或在今山东高青之旧青城县),生叔梁纥,遂为邹氏。

4、西夏人姓。

5、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今满族姓。

6、回、土家、苗等民族均有此姓。

邹姓名人:

邹忌,战国时齐威王之相国,封于下邳,成侯。

郡望:范阳,鄹邑。

变化:亦作鄹。

邹姓?历史名人

邹姓古代名人

邹忌战国,邹氏家族在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游说齐威王

邹衍春秋战国,亦作驺衍,春秋战国时齐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阴阳家、士大夫。他学究天人,雄于辩口,号“谈天衍”。创五行始终说。“深观阴阳消息”,借以论述天道、世运的转移。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卷七十四》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第十》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邹奭汉朝(前283-205),齐襄王至西汉时期,频采父之术

邹阳西汉,西汉散文家,藩王太傅。齐人。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迹。梁孝王见书大悦,立命释放,并尊为上客。著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邹阳是汉代著名文学家,也是雄辩的政治家,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这种文化传统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兴盛,无疑是起到了重大作用。

邹仲俊西汉,西汉上谷刺史、幽州统制,封东鲁侯。

邹牟王西汉,也称作朱蒙,是古代高句丽国家的第一代王。以高为氏。邹牟王开创基业,营建城池,发展生产,壮大势力,合并周围部落方国,为高句丽国家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死后被尊为始祖东明圣王。关于邹牟王的神话传说,古代文献《论衡》、《魏书》、《北史》、《三国史记》中均有记载。详略不同,文采各异。集安市东郊著名的好太王碑碑文一开头也简略地记述了这段美好的传说。实际上,朝鲜学者搞不清邹牟的来历,因此将其神话。有许多学者考证其为西汉景帝刘启执政时期著名的齐国人、文学家邹阳之后。邹阳一族就是古邹国贵族后代。山东胶州《邹氏宗谱》记载邹牟是西汉邹仲俊二夫人所出。

邹靖东汉末年,籍贯荆州长沙,东汉末年时期的北军中侯,刘焉之校尉。

邹全哲唐初,唐初幽州统制。

邹思道唐朝,讳函字志儒,唐贞观年间举孝廉,除江阴刺史,迁杭州刺史。

邹沨唐朝,字起泓,号绿墅,江西吉水人,唐穆宗年间临川刺史。

邹天经北宋,字云祯,别号阿蛮,行重一,北宋初幽州范阳统制。

邹天纬唐朝,字云祥,行重二,唐天祐袭封荆南节度使,屯兵范阳。

邹望龙北宋,字辉,北宋干德甲子二年钱粮助石守信兵护宋太祖有功授银青光禄大夫殿前检校国子监酒兼监察御史。

邹义甫北宋,太平兴国二年登进士,初授河东军中节度判官,泉州知府,转授龙图阁学士与侄子轼卿同寓金陵。

邹安卿北宋,醇化元年进士,泉州知府。

邹锡守北宋,字世守名孝先,北宋哲宗年间先后任麻城、泰和县尹,转任云南大理签判。邹补之

邹浩宋朝,常州晋陵人,宋代大臣、诗人,自号道乡居士。曾两起两落,历吏部、兵部侍郎、宝文阁大学士等职。著有《道乡集》诗集。

邹应龙南宋,南宋官员,字景初,泰宁城关水南街人,状元,官至尚书、参知政事,理宗亲书“南谷”两字送他,并封他为太子少保,开国公。

邹沨南宋,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部将,兵部侍郎。

邹普胜元末,铁工出身,元末红巾军领袖,天完政权太师,后仍为陈友凉太师。一说他后来战死,一说他隐姓埋名做了道士,化姓名为何野云。

邹应龙明朝,明朝陕西省西安人。嘉靖进士。曾上书揭发严嵩父子,言辞激烈,嘉靖帝不久下旨令严嵩致仕,将严世蕃下诏狱治罪。嘉庆时任云南巡抚。万历年间因得罪东厂太监冯保被罢免,后病死。

邹守益明朝,江西安福人。明学者,字谦之,号东郭。官至南京国子祭酒。师从王守仁,强调“缜独”、“戒惧”。著作有《东郭集》。

邹亮明朝,明代学者,工诗文,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书,著有《鸣珂》、《漱芳》等书。

邹一桂清朝,江苏省无锡人,字小山,清代大臣、画家,累官至礼部尚书。工绘事,尤工花卉,间作山水。著有《小山文集》等。

邹宏义明末清初,明末清初著名武术家,梅花拳始祖。

邹复胜清朝,清代爱国将领,光绪年间陕甘提督,与老将冯子材并肩取得镇南关大捷。没有他率队及时赶到,炮台就失手。

邹伯奇清朝,清代科学家,字特夫,广

邹鲁氏其女为帝喾之妃。黄帝战败蚩尤,千其民於「邹鲁」之地。

邹丹东汉末期,人物。公孙瓒部下。

邹湛西晋,文人

邹文盛明朝,湖北公安县人。明朝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

邹之有明朝,湖北公安县人,明朝太子太保锦衣卫东司房掌卫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

邹元标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三君」之一。

邹崇汉清朝,湖北公安县人,清朝诗人。

邹勇夫字愈,生于唐末,原籍固始县。闽国尚书左仆射协镇闽疆,加封威武军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至今仍尊称他为“开泰公”。

邹伯元(伯原)初授淮安知府,景德三年(1006)任太子太傅兼春坊侍读,(1021)敕诰命御史。

邹政(1425-1506),别号淳溪,明英宗天顺年间,参加丁丑科会试,取得会元,被钦点为探花,官至两广总督,举家入籍广东高州府,居茂西顿梭贵牌,成为贵牌邹氏开基祖,后代分布高州、廉江、茂名及广西防城等地。

邹炳泰(?-1820),字仲文,江苏无锡人,清朝大臣。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兵部、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事,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中,援古制疏请立国学辟雍。先后督山东、江西学政。屡被贬降。嘉庆中,因林清事变罢官。嘉庆二十五年卒。

邹姓近代名人

邹杰(1875-1915),字汉卿,原酉阳后溪乡长园村邹家堡人。少年练就一身武艺,好打抱不平,有“力挽狂澜之志”,蜀军总司令属下第四标标统,后被袁世凯杀害,追认为“蜀中先烈”,后代分支有龙潭水、九溪、沿溪木塘、大溪等支系.

邹容(1885-1905),近代革命先驱。原名邹绍陶,四川省巴县人。1903年加入爱国学社,组建中国学生同盟会,写成著名的《革命军》一书,倡言反清革命,号召推翻清廷,创建中华共和国,颂扬革命为世界之公理,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遭到清廷和上海租界当局的迫害,《苏报》案发,章太炎被租界当局拘捕,邹容自投捕房,一同入狱于提蓝桥的公共租界监狱。1905年4月3日死于狱中,年仅21岁,辛亥革命后被孙中山追授大将军.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1895年出生,原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长乐县。中国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192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22年入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至苏联参观。1935年回国。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和《生活星期刊》,并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为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1941年皖南事变后,再度出走香港,复刊《大众生活》。1942年到苏北解放区。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根据他生前的申请,追认为中共党员。辑有《韬奋文集》。

邹云彪民国初年,民国初年孙中山委任福建闽西警备司令,追赠陆军上将。

邹鹏振民国,民国第四十四军中将军长。

邹适(1900-1981),广东佛冈县人,原国民党中央委员、广东省参议员。广州沦陷后,随省府迁至韶关,实质是中央派驻华南的特务总指挥,专搞日伪情报工作。出任过西江抗日游击纵队司令,授中将衔,总部设在芦苞,对日伪打击甚力,伪军闻风走避,称之为“高佬邹”。

邹殿邦(1895-1993),广东香山县人,家族以盐业起家,16岁就接替父亲担任广信银号的掌柜,因经营盐业20多岁成为百万富翁,长期担任广州银业公会主席、广州市总商会主席,参与过近代广州不少重大事件。民国时期广东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邹殿邦活了99岁,1988年岭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时,他儿子邹至庄陪同年已94岁的邹殿邦来到岭南大学校园参加庆典,一时传为佳话。

邹平凡伪武汉绥靖公署第29师少将师长,伪第14军中将军长,和平救国军副司令。1945年日本投降后拥兵自重,拒绝国民党和李先念的劝降,在大汉奸黄大中、胡兰成等怂恿下在武汉上演了一场短命的“武汉独立”的闹剧,成立大都政权13天就垮了,后被蒋介石临时委任为“武汉守备军”总指挥和暂编第21军军长,9月,第6战区命令邹平凡率部集中汉阳蔡甸拆散改编,后被查办离开湖北。1949年温州解放,他逃到上海,再逃到香港,后偷渡到日本。

邹大鹏辽宁辽阳人。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社会部副部长、长春市市长、社会部秘书长。政务院首任情报总署署长、中央调查部常务副部长,文革中迫害致死。

邹国厚开国少将,湖北省红安县人,曾任旅长、军分区司令员、河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省军区副司令员、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和蟠龙等战役,为军队和公安部队的建设崇高的贡献。

邹衍(1915-),1955年少将,后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

邹善芳开国少将,河南省光山县人。曾任商丘军分区司令员、河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

邹承鲁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人工胰岛素的发明人。

邹雅著名画家。1938年进延安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此后在太行抗日根据地搞战地宣传工作。解放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1973年任北京画院院长。1974年到阳泉煤矿深入生活,不幸失事遇难。

邹桐河北省人,1937年加入中国***。曾任赵城县牺盟会特派员、太岳区农救总会组织部部长。1942年入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后任中共安泽县委副书记,太岳二地委办公室主任、民运部部长。1948年入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共唐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开滦赵各庄矿党委书记兼矿长,开滦煤矿党委书记,河北煤炭管理局局长,煤炭工业部副部长、顾问。

邹家尤原国家地质总局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副部长。

邹炎抗美援朝空军二级战斗英雄,1973年在周总理指导下他与另一位战斗英雄张积慧为空军副司令员。

邹洪(1897-1945),国民党陆军上将。台湾新竹人,祖籍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其高祖父于道光年间迁居至台湾。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团长、师长、蒋介石南昌行营陆军整理处处长兼办公室主任、粤汉铁路警备司令、广东省保安处处长、新编第二军军长、第三十五集团副总司令、粤桂边区总指挥等职。1945年4月16日在粤桂边区总指挥等职。1945年4月16日在粤桂边区住所病逝.

邹若衡云南“邹家拳”创始人。早年从军为蔡锷侍卫长,后负伤脱离军界.

邹家华1926年10月生,上海人,1945年6月在新四军加入中国***,1944年12月参加工作。前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机械制造系毕业,大学文化。前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韬奋之子。

邹德华1926年生,女高音歌唱家。

邹瑜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原部长。

邹尔康深圳特区市委首任秘书长,曾任海南省副省长。

邹尔均厦门特区创建人,原市长、市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

邹永钶晚清民国,政治人物,文人。

邹汉勋(1805—1854),清著名学者,湖南新化人,字叔绩。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

邹姓?相关姓氏

邹屠?(邹屠)、邹时?(邹时)

百家姓大全为您提供邹姓起源、名人分布及起名大全。邹姓,邹氏,邹姓起源,邹姓名字,邹姓名人,邹姓分布,邹姓郡望堂号,邹姓起名《百家姓》北宋版排名邹姓第?35?位

4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5戚?谢?邹?喻,柏?水?窦?章。

6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7鲁?韦?昌?马,苗?凤?花?方。

查看全部姓氏图腾邹姓图腾别人正在查

丕姓

骠姓

骗姓

毗姓

倗姓

婆衍姓

破丑姓

仆散姓

婆罗姓

匹娄姓

民俗文化类查询

老黄历

百家姓大全

姓名测试打分

十二生肖

周公解梦

歇后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三字经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民间谚语

历史上的今天

解密生日

万年历

地母经

邹姓学者

收录 10967 人查看更多

邹建新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邹冰肿瘤学

邹继斌电机与电器

邹吉军工业催化

邹晓庭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邹建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邹春静森林工程

邹海波岩石学

邹永廖天体物理

邹翔中药学

邹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邹经湘工程力学

邹统钎自然地理学

邹薇发展经济学

邹建成算法理论

邹兵城市规划与设计

邹海魁化学工程

邹惠仙环境工程

邹桂伟水产养殖

邹银生结构工程

邹定辉水产养殖

邹雪城电路与系统

邹思湘临床兽医学

邹欣庆海洋地质

邹卫华环境工程

邹恒甫管理科学与工程

邹骥环境工程

邹世洁中西医结合

邹钧水产养殖

邹伟中西医结合

邹世昌光学

邹仲敏放射医学

邹捷中管理科学与工程

邹海东眼科学

邹纲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邹北骥算法理论

邹宇晓食品科学

邹忆怀中西医结合

邹艳丽系统科学

邹洪分析化学

邹国燕环境工程

邹碧土壤学

邹志青有机化学

邹建平有机化学

邹友峰采矿工程

邹淑娟口腔医学

邹丽云免疫学

邹长亮运筹学与控制论

邹仕洪通信与信息系统

邹曙明水产养殖

邹飞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邹喜华光学

邹正光有色金属冶金

邹莉波中药学

邹海峰地质工程

邹建刚运动医学

邹建华光学

邹旭东电机与电器

邹建东中西医结合

邹丰才临床兽医学

以上为部分曾发表过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图书等类型学术文献的邹姓学者,数据源自网络。

邹姓起名大全

查看更多

邹爱明

邹本成

邹国芳

邹兴平

邹学东

邹滨

邹建敏

邹学平

邹晓丹

邹连生

邹跃

邹慧芳

邹晔

邹俊辉

邹玉花

邹凤玲

邹学英

邹庆林

邹德清

邹曙光

邹世英

邹德兴

邹青云

邹莉萍

邹建兴

邹本军

邹栋

邹永兴

邹文胜

邹旺

邹霖

邹振东

邹建锋

邹菁

邹成华

邹立伟

邹德江

邹敏华

邹明武

邹礼礼

邹生

邹通

邹德娟

邹冬英

邹桂凤

邹美凤

邹小莲

邹彩虹

邹跃进

邹伟光

邹彩凤

邹玉婷

邹翠芳

邹军辉

邹亚东

邹培

邹飞飞

邹燕玲

邹忠明

邹振兴

邹新文

邹玉辉

邹益民

邹标

邹梦

邹密

邹文革

邹浪

邹德玉

邹淑敏

邹晓飞

邹国春

邹钰

邹常

邹人人

邹沛沛

邹英华

邹金霞

邹继东

邹桂萍

邹金芳

邹德斌

邹凤梅

邹丽明

邹新国

邹保华

邹家林

邹小琼

邹正文

邹东平

邹咏梅

邹金波

邹巧云

邹均

邹程

邹淑红

邹小虎

邹文伟

邹庆国

邹跃华

邹兰兰

邹森

邹萌

邹超群

邹青青

邹焱

邹炎

邹奕

邹壮壮

邹娅

邹婵

邹利群

邹爱莲

邹素芬

邹志东

邹伟文

邹玉秀

邹朝霞

邹丽群

邹桂霞

邹立春

邹燕芳

邹亚娟

邹海斌

邹红玲

邹元

邹妮

邹德山

邹丽玲

邹华东

邹晓文

邹文亮

邹新生

邹明海

邹吉庆

邹云波

邹书华

邹继军

邹卫兵

邹继文

邹本强

邹广明

邹高峰

邹正豪

邹雅

邹蔚蔚

邹枫

邹品品

邹冲

邹筱筱

邹连华

邹秋霞

邹静静

邹伟林

邹志武

邹凤莲

邹秀清

邹家兴

邹文祥

邹秋梅

《百家姓》北宋版百家姓排名:最新?2018年?2014年?2013年?2007年?2006年?1995年?1987年?1982年?明朝?元朝?宋朝?北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米贝明臧。计伏成戴,谈宋茅庞。熊纪舒屈,项祝董梁。杜阮蓝闵,席季麻强。贾路娄危,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锺徐丘骆。高夏蔡田,樊胡凌霍。虞万支柯,昝管卢莫。经房裘缪,干解应宗。丁宣贲邓,郁单杭洪。包诸左石,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裴陆荣翁。荀羊於惠,甄麹家封。芮羿储靳,汲邴糜松。井段富巫,乌焦巴弓。牧隗山谷,车侯宓蓬。全郗班仰,秋仲伊宫。

甯仇栾暴,甘钭厉戎。祖武符刘,景詹束龙。叶幸司韶,郜黎蓟薄。印宿白怀,蒲邰从鄂。索咸籍赖,卓蔺屠蒙。池乔阴郁,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谭贡劳逄。姬申扶堵,冉宰郦雍。郤璩桑桂,濮牛寿通。边扈燕冀,郏浦尚农。温别庄晏,柴瞿阎充。慕连茹习,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戈廖庾终。暨居衡步,都耿满弘。匡国文寇,广禄阙东。欧殳沃利,蔚越夔隆。师巩厍聂,晁勾敖融。冷訾辛阚,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养鞠须丰。巢关蒯相,查后荆红。游竺权逯,盖益桓公。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锺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跋夹谷,宰父谷梁。晋楚闫法,汝鄢涂钦。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归海,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况後有琴。梁丘左丘,东门西门。商牟佘佴,伯赏南宫。墨哈谯笪,年爱阳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邮编号是什么

三门县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的三门湾畔,西枕天台山、北接宁波、南邻台州市区。三门湾口有三山矗立,形成三道航门,故名三门湾,三门县因三门湾而得名。1928 年,我党在亭旁发动农民武装起义,成立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亭旁区苏维埃政府。1949年2月17日解放,是我省最早解放的县。全县县域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0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38平方公里。下辖10镇4乡,总人口40万。

三门县素有“三门湾,金银滩”之美誉,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水产资源名闻遐迩。全县海岸线长达227公里,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面积21万亩,海水中微生物含量居全国海域前列,适宜发展海水养殖。全县共有水产养殖面积23.9万亩,其中青蟹养殖面积9.5万亩,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和全国的九分之一,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被命名为中国青蟹之乡,浙江对虾之乡、牡蛎之乡、缢蛏之乡。电力资源备受瞩目。经专家勘察论证,三门湾口可建大型核电厂两座,大型火电厂两座,大中型潮汐能电厂和抽水蓄能电站多个,终期装机容量可达2000余万千瓦,是华东地区理想的能源基地。目前,三门核电已经立项建设,核电机组正在国际招投标之中。港口资源成为开发热点。早在 1916年,孙中山先生就称三门湾为“实业之要港”,并在《建国方略》中将其列为东方九大渔业港之一。境内有五条港,即健跳港、海游港、浦坝港、旗门港、洞港。其中健跳港为浙江四大深水良港之一,目前港口开发步伐加快,临港型工业发展势头迅猛。旅游资源日益看好。全县共有大小岛屿122个,风光旖旎,被称为“千洞岛”的蛇蟠岛已初步开发。境内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和众多古迹,如宋高宗赵构投琴的琴江,南宋文天祥驻足过的仙岩洞,明朝戚继光浴血抗倭的健跳古城墙,始建于晋代的江南最大藏传佛教寺院多宝讲寺等。

邮编:318000

三门县位于台州东北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38公里,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7公里,海域约500平方公里,沿海岛屿122个。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地,东部为滨海平原,河道纵横,土壤肥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屡有台风为害。

历史沿革

三门历史悠久。从六敖镇尖坑山、亭旁镇包家上坟墩、邵家山根邵和满山岛等处的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三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

夏、商、周为瓯越地。春秋战国为越国,公元前306年,楚灭越,无强诸子争相自立,时为东越地。秦时,三门为东越地、隶属闽中郡。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温州),史称东瓯王,时属东瓯国。建元六年,闽越王郢被诛,立郢之弟余善为东越王,时为东越地,属会稽郡,隶扬州。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反,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杀余善,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虚。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以东瓯地建产回浦县,治章安,时为回浦县地,属会稽郡。东汉光武时(公元25-57个)改为回浦县章安县,时为章安县地。三国吴大帝时(公元222-252年)分章安县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时为临海县境地,属会稽郡,隶扬州。少帝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会稽 郡东部置临海郡,时属临海郡,隶扬州。大康元年(公元280年),分鄞县八百户,临海县安北乡二百 户,置宁海县,时三门分属临海、宁海两 县,属临海郡。

隋废郡为州,临海郡废改入处州,并改东扬州为吴州,废宁海县,时为临海县地,属处州,隶吴州。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改处州为括州。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改州为郡,废括州,置永嘉郡,时为临海县地,属永嘉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年),以临海县置海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临海县,复置宁海县,治海游,同年改永嘉郡为括州。时三门分属临海、宁海两县,隶海州。武德五年(公元 622年),改海 州为台州,武德七年,废宁海县并入章安县,八年又废章安县,并入临海县,时为临海县地,属台州。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台州隶江南道,治苏州。武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治广度里(今宁海城关镇),时三门又分为临海、宁海两县地,属台州。天宝元年(公元 742年)台州复称临海郡。肃宗乾元元年(785年),临海郡复称台州。同年设海浙江东道,治越 州,时属台州,隶浙江东道。

宋时,于浙江境域置两浙路。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时分属临海、宁海两县,隶台州。

元地方行政实行“行省”制度,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台州为台州路,置总管府,治临海。时三门分属临海、宁海两县,属台州路,隶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浙东道。

明地方政区制度袭元朝,改台州路为台州府。

清承袭明朝,设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个道,时三门为临海、宁海两县地,属台州,隶浙江宁绍台道。

民国初时,三门仍分属临海、宁海两县。民国29年(公元1940年)7月,自宁海县析出东南18乡镇,临海县东北隅析出5乡镇以及原南田县6个乡镇,设置三门县,治健康塘。9月移海游镇,隶台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2月17日三门解放,建立三门县人民政府,是浙江省第一个解放的县,隶台州专区。1952年4月南田区划归象山县管辖。1954年5月22日撤销台州专员公署,三门县划归宁波专区管辖。1957年7月恢复台州专员公署建制,三门县回属。1958年12月,撤销三门县建制,并入临海县,隶温州专区。1962 年6月4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台州专区及三门县建制。1970年1月成立台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三门县属之。1978年9月,改置台州地区行政公署,三门县属之。1983年5月,宁海县沙柳公社划归三门县。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三门县隶属台州市。

经济发展

境内健跳港系浙江三大深水良港之一,洋市涂、牛山附近可建3.5万至5万吨级泊位,现有货轮通全国沿海港口。健跳港附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上世纪末,意大利迫租三门湾开港未遂。近百年来,数次计划大规模开发。孙中山先生称“三门湾为实业之要港”,列入《建国方略》;南洋华侨拟建设三门湾模范自治农垦区域;上海实业家许廷佐欲开发三门湾商埠。均因时局维艰,宏图难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三门县委、县人民政府,解放思想,敞开“三门”(山门、海门、城门),实行“对外结亲”,积极发展横向联系。1986年,提出联合开发意向项目,制订出11条优惠措施,先后与北京、上海、山西、江苏等20个省市、100多个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从外地引进资金1400多万元,科技人员80多名。1992年8 月经国务院批准,三门县列为对外国人开放县。改革开放20年来,全县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690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0元; 粮食总产量11.19万吨,亩产593公斤;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1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76万元;职工年人均工资516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10元。1996年, 国内生产总值17.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67元,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 财政收入7281万元,粮食总产量15.07万吨,亩产917公斤。1996年全社会消费总额为40155万元,是1978年的12.7倍;职工人均年收入6442元,是1978 年的15倍;农民人均年收入2530元,是1978年的13倍。

近年来,三门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认真实施“龙头、品牌、园区”三大战略,扎实推进效益农业发展。成功举办两届三门中国青蟹节,组织十大新闻媒体蟹乡行,“名家走笔新三门”等主题外宣活动,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以青蟹为龙头的优质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如今,三门农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下,致力于发展无公害蔬菜、精品林果和羽禽蛋等新兴产业。同是加快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水产品专业市场,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抓好“苗子工程”“211工程”和“586”工程,重点扶持以机电、橡胶、医药化工、工艺品、船舶制造、汽摩配、洁具生产等为主的骨干企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6.7亿元,增长33.8%,扎实开展“两年”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完成工业性投资15.8亿元,增长42%。92家“211”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亿元,其中产值上千万元企业73家,上亿元11家,上5亿元8家。建立市场以上技术研发中心8家,新产品开发省级以上立项11个,通过鉴定9个,2个产品评为国家免检产品,6个产品评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5个商标评为市级以上著名商标。

外向型经济取得突破。三门依山傍海,蓝天碧水,形成独特的“海洋”性格,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发展经济。2005年引进企业167家,实际到位资金3.8亿元,其中外资420.6万美元。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自营出口1.2亿美元,增长67%。新发展外贸企业22家,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不断扩大。

1997年,遭受百年罕见的11号强台风正面袭击,全县74条、147 公里一线海塘坝全被冲毁,淹死97人,倒房2500间,冲毁田地4万亩, 受灾人口达28万,其中重灾民11万,直接经济损失22.19亿元。灾情发生后,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援三门重灾区,收到和自筹救灾款3000多万元及大批粮食、棉被、冬衣等救灾物资。由于受灾,1997年经

济总量全面下降。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4.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86元;工农业总产值2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1亿元;财政总收入658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亿元;粮食总产量10.97万吨,亩产590公斤;职工人均年收入7225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870元。

精神文明

近年来,三门县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各类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四个乡镇成为省教育强镇,六个乡镇成为市教育明星乡镇,县职业中专升格为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住院医疗保障工作全面铺开。县文化活动中心即将投入使用。2003年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评,200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县”,2005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平安创建先进县。建立全省第一个“无毒县”,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县建设。

前景展望

当前三门县正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下,三门县拥有大量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的盐地、园地和可围垦的滩涂,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三门盐场的1万多亩废盐田,已建成沿海工业城;全县有18万亩滩涂,其中近6万亩可围垦开发;11万亩优质园地,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万亩。省市提出的“山海协作”、“南北协作”工程,为三门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前,是三门化潜在资源优势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好时期。县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开发三港,建设三城”的战略目标,即开发环浦坝港经济板块,建设沿海工业城;开发环健跳港经济板块,建设华东电力城;开发环海游港经济板块,建设滨海新城。

三门正以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人文环境为基础,朝着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发展目标努力迈进;三门正以海的大气、山的秀气、水的灵气、人的朝气,营造真山真水真海的生态型城市,并敞开胸怀迎接四方宾客。

行政区划

三门县人民政府驻海游镇人民路59号,邮编:317100。代码:331022。区号:0576。拼音:Sanmen Xian。

三门县辖10个镇、4个乡:海游镇、沙柳镇、珠岙镇、亭旁镇、六敖镇、横渡镇、健跳镇、_浦镇、花桥镇、小雄镇;高枧乡、沿赤乡、泗淋乡、蛇蟠乡。

2000年,三门县辖10个镇、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540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海游镇 72387 沙柳镇 12657 珠岙镇 21912 亭旁镇 20316 六敖镇 24825 健跳镇 22043 横渡镇 10221 里浦镇 22381 花桥镇 19078 小雄镇 22878 高枧乡 17409 中门乡 9330 坝头乡 6866 沿赤乡 13983 泗淋乡 16711 蛇蟠乡 2408

资源优势

三门县素有“三门湾,金银滩”之美誉,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一是水产资源名闻遐迩。全县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面积21万亩,海水中微生物富集度居全国海域前列,适宜发展海水养殖。全县共有水产养殖面积23.9万亩,其中青蟹养殖面积8.6万亩,产量近万吨,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和全国的九分之一,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被命名为中国青蟹之乡,浙江对虾之乡、牡蛎 之乡、缢蛏之乡。二是电力资源备受瞩目。经专家勘察论证,三门湾口可建大型核电厂两座,大型火电厂两座,大中型潮汐能电厂和抽水蓄能电站多个,终期装机容量可达2000余万千瓦,是华东地区理想的能源基地。目前,三门核电已经立项建设。三是港口岸线资源成为开发热点。该县海岸线长达227公里,境内有五条港,即健跳港、海游港、浦坝港、旗门港、洞港。早在1916年,孙中山先生就称三门湾为“实业之要港”,并在《建国方略》中将其列为东方九大渔业港之一。境内的健跳港是浙江四大深水良港之一。四是旅游资源日益看好。全县共有大小岛屿122个,风光旖旎。被称为“千洞岛”的蛇蟠岛已初步开发。境内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古迹,如宋高宗赵构投琴的琴江,南宋文天祥驻足过的仙岩洞,明朝戚继光浴血抗倭的健跳古城墙,始建于晋代的江南最大藏传佛教寺院多宝讲寺等。

三门青蟹

青蟹,学名锯缘青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三门县是浙江省青蟹产地,素有“青蟹之乡”之称。沿海一带均产,尤以海游港至蛇蟠水道最多。健跳一带沿海渔民历来采用网捕,当地人称“放蟹拎”;六敖一带则彩用做“蟹洞”引诱青蟹入洞蜕壳捕之,特别肥壮。1988年已开始人工养殖。销往广东、福建、上海、杭州、宁波各地。

三门缢蛏

缢蛏,俗称蛏。三门湾有多去溪流淡水注入,咸度较低,海水中生物质含量高高。三门蛏得天独厚,个体肥大,壳薄,肥满度高,肉质鲜嫩。蛏子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生炒,蛏肉也可与蛋、肉等食物拌炒,鲜美可口。三门湾联合开发总公司精制小包装鲜蛏,销往国际市场。

三门对虾

对虾,是本县新发展的海水养殖大宗产品。原种来自黄、勃海区,又称中国对对。养殖6个月,虾体长度可达13-18厘米,壳蒲肉丰,味道鲜美,每100余克虾肉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是海产品中高蛋白低脂营养珍品,可做名贵菜肴。

三门旅游

围绕“建设现代化新三门,构筑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的目标,积极实施“旅游名县”战略,精心打造“一带四区”旅游发展格局,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加快推进,全县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05,全县共接待游客59万人次。蛇蟠岛景区一期工程结束,海盗村、野人洞及“绿客老家”度假村等著名景点基本建成,湫水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总投资

500多万元的多宝讲寺大雄宝殿工程年底竣工并对外开放,亭旁红色旅游区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红色经典景区,三特渔村被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为省级首批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县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浙江保罗大酒店开工建设.

蛇蟠岛旅游区

出三门县城以东17.5公里,经旗门、海游两港,接猫头水道,沐五屿长风巨浪,蛇蟠岛环海特立,亘古未已。鸟瞰全岛,状如蛇蟠龙蛰,遂有其名。岛上天产之石,其色赭红,其纹细腻,可刻可镂,雅俗共赏,为建筑雕饰良材。自宋以来,采掘不辍,至今留下1300余个人工洞穴,故又称千洞岛

亭旁起义纪念馆

1927年为贯彻“八七会议”的精神,中共宁海县委委员包宗国奉上级指示,以小学教师职业为掩护,回亭旁以亭旁小学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开办干部训练班。吸收党员,培养干部,创建中共亭旁支部,并以各种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1928年清明 “南溪事件”发生后,宁海县委积极筹备武装起义。5月22、23日,包定率农民武装先后捕杀反动豪绅,任离玉、任友端揭开了亭旁起义的序幕。

多宝讲寺

多宝讲寺为江南唯一一个藏传密宗禅林,寺中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及其上首弟子克主杰和贾曹杰。其中,清定大师转赠的高2.5米、高4.5吨的缅甸玉为镇寺之宝。多宝讲寺位于高枧村岩峰竖尖山麓,旧名龙翔院,为东晋高僧昙猷法师所建,距今有1600年的历史,清同治七年重建。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殿宇被改为高枧中学校舍...

湫水大峡谷

湫水山脉起源于天台山脉,横亘于三门的中部,是三门县的主要山脉。平均海拔400米,其中主峰王戏良高882.4米,为三门最高山脉。湫水大峡谷就发源于湫水山脉的东麓。为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窄谷。它是目前浙江省保存最大的次生阔叶林。

基础设施

交通四通八达,宁波机场、黄岩机场距县城均在100公里之内;上三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甬临省道、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已开工建设的甬台温铁路及规划建设中的台州大道等交通大动脉贯境而过,沿海公路、石亭公路、蛇蟠环岛公路等县乡道相继完工,全县范围内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健跳港为开然深水良港,是台州市水运中心、省定台轮停泊点,货轮可通沿海港口及周边各国,横跨245米的“华东第一跨”健跳大桥贯通南北,投资5000万元的健跳5000吨级码头动工建设。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已经国家批准建设,投资4亿元的“四通一平”工程接近尾声。火电项目前 期工作进展顺利,牛山火电厂列入省“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投资1.2亿元的220千伏悬渚变电所动工建设,110千伏羊三 线、110千伏城关输变电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行,投资2100万元的电力大楼主体工程结顶。邮政通信硬件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光缆、程控、微波、移动电话等多种通讯设施健全,国际互联网、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网络完善。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三门县位列第36。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三门县上榜。

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推选三门县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三门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三门县入选。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五批)名单,三门县榜上有名。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三门县榜上有名。

2016年2月,三门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