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改良土壤
不同性质的贫瘠土壤改良方法不同。
(1)瘠薄黏重土壤的改良
这类土壤一般黏性较大,通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强,易积水,潜在养分含量高,有机质分解慢,易积累,肥劲长,昼夜温差小,不易耕作,宜耕期短,耕作质量差,土壤结构差。
改良方法:一是重施有机肥料。施入的有机肥料易于形成腐殖质,从而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及耕性。一般每年每亩地施有机肥15~20吨,3~4年即可行成良好的菜田。二是压沙降低黏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每亩地施入河沙土20~30吨,连续两年,配合施有机肥料,可使黏重土壤得到改良。
(2)低洼盐碱土壤的改良
低洼盐碱土壤一般易于积水,盐分含量高,其pH在8以上,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改良方法:一是增施有机肥料,促进有机质含量的提高。改良盐碱土的最基本方法是切断表土与底土的毛细管的联系。有机肥料转化成的腐殖质,可促使表土形成团粒结构,起到压盐的作用。所以,深耕结合大量施入有机肥料是有效措施。二是农业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耐碱作物与绿肥。三是化学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土壤改良剂。四是大水洗盐压碱,挖排碱渠系。五是种稻改碱,水旱轮作。
(3)沙质土壤的改良
沙性重的土壤一般表现为过分疏松,漏水漏肥,有机质缺乏,蒸发量大,保温性能低,肥劲短,后期易脱肥。
改良方法:一是大量施用有机肥料。这是改良沙质土壤的最有效方法,即把各种厩肥、堆肥在春耕或秋耕时翻入土中。由于有机质的缓冲作用,可以适当多施可溶性化学肥料,尤其是铵态氮肥和磷肥能够保存在土中不流失。二是大量施用河泥、塘泥,这也是改良沙土的好方法。如每年每亩施河泥4~10吨,结合耕作,增施有机肥,使肥土相融。例如,在日光温室新建过程中,由于富含有机质的表层土大多被取走,故新建温室首要的问题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具有提供作物所需要的养分和提高养分的有效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和缓冲性能的作用。几年后土壤肥力必然能大幅度提高,过度疏松、漏水,漏肥的情况将有所改善。三是在两季作物间隔的空余季节,种植豆类蔬菜,间作、轮作,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和氮素肥料。四是对沙层较薄的土壤可以深秋压沙,使底层的黏土与沙土掺和,以降低其沙性。
增施有机质肥料
每667平方米施用有机肥10立方米以上。有机肥指肥力较高的鸡粪、猪圈肥和人畜粪肥。有机肥要利用高温季节堆沤发酵3个月左右,使其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1立方米作物秸秆可用2千克碳铵堆沤(用薄膜覆盖、洒水、堆沤)进行氨化处理数周,温室内普遍撒施1000千克以上,而后深翻于地下。
配合基施其他肥料
每667平方米温室撒施100~150千克煮熟的大豆或豆饼,硫酸钾复合肥100~150千克,磷酸二铵50
千克,尿素50千克,生物有机肥(EM菌或CM菌或毛壳菌、激抗菌、酵母菌等)50~100千克,均匀撒施于地面,并适当施用钙、镁、硫、铁、铜、硼、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
深耕细作,精细整地
普遍深耕30~35厘米。旋耕机一般达不到该深度,可利用人工深翻,最低不得浅于25厘米。并均匀整地,达到土肥合一。
灌水和高温闷棚
整畦后川灰畦灌水,浇匀浇透。新建温室在没有覆盖薄膜的情况下,可用薄膜覆盖地面,高温闷棚10~20天,以地表温度达到60℃以上为好。该温度可杀灭土壤表层的微生物和害虫虫卵,又能使有机肥进一步发酵腐熟。高温闷棚揭膜以后,以地面出现菌丝为最好,然后起垄或整畦进行移栽。采用高温闷棚措施,生物肥或生物菌原液不能基施,可在起垄或整畦时施用,也可在移栽时沟施或穴施或冲施。
深耕及配套措施
每隔1年深翻地1次,深度一般要求达到30厘米以上,可结合休闲期种植苜蓿或其他豆科作物,实行压青改土,培肥地力。实施轮作换茬。根据土壤酸碱度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节。蔬菜种植1年以上的温室,应进行1次土壤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害虫和病原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115821.html